第五十二回:流言四起引猜議,殺生關白始風
作者:石門公子      更新:2020-08-29 09:22      字數:5276
  流言四起引猜議,殺生關白始風傳

  文祿四年五月二十四日,秀次臥病在床的胞弟,年僅十七歲的大和中納言豐臣秀保也病重去世。秀次因此悲痛萬分。但豐臣秀吉知曉後嚴令秘密入葬,不準天下知曉,並不準豐臣家任何一人出席喪禮。首席奉行淺野長政不解秀吉為何如此,石田三成說道“拾少爺今年即將三歲,此前的鶴鬆少爺便是成長到此時夭折,這令太閣殿下十分惶恐。”

  淺野長政驚道“所以此時離世的秀保大人便必須被隱瞞死訊是麽。”石田三成答“正是如此,太閣殿下此時隻希望這一年什麽事都沒有發生。”淺野長政深憂此事將擴大太閣與關白之間的裂痕。

  而另一邊,北政所一直在奉勸秀吉“秀保是你的外甥,是你少有的親人,作為舅父,至少你也得去送他一程。這是親情。”秀吉不願,對秀保之死大為埋怨“寧寧,這人犯了兩條罪,一是在今年死去,其次明明他是要將來給拾盡心盡力的,現在他卻做不到了,俺不能原諒他。”

  北政所亦深感秀吉不可理喻,出言責備“你這說的什麽話,秀保飽受疾病折磨,已經去往陰間的孩子還要受你這樣責備,如何好受?你是舅父,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對其他的孩子生死不管不顧!鄉下人都比你做得好!拾有天命護佑,不會再出現夭折,不可因此而對親人如此冷漠無情。”秀吉此時已不想再聽取任何意見,便以秀保的名字已經不再吉利為由下令不得再提。北政所也氣憤離去。豐臣秀次本想為其弟秀保大辦喪禮,厚殮入葬。卻接太閣嚴令隻能將秀保秘密且簡單的安葬,秀次對此極為痛心。

  豐臣秀吉對於秀保之死的冷淡處置令豐臣秀次感到心驚膽戰,秀吉說道“我總算明白,對於舅父來說我等根本無關緊要。我們對那位大人來說,都是障礙!”長期以來種種事件,令秀次幾次感到自己在秀吉心中已成少君的威脅,秀次的不安已經到達了頂點。

  關白與太閣之間的關係變化,明眼人都能看在眼裏,北政所找來前田利家來商量,北政所說道“無辜的秀保,連死也要被隱瞞,秀次就更令我擔憂了,那孩子本來就非常敏感,身處關白這個位置,又因為拾的出生使他和秀吉相互猜疑,這次隻怕他又會多想,該如何幫助他呢?”

  前田利家隨即寬慰北政所“少君是太閣最大的寄托,這份感情已經超越了一切。待到少君元服之後,這關白之位必定是少君的。隻是在這之前,深諳權力的太閣殿下更加知道權力的誘惑有多麽的巨大,因此他才會擔憂關白殿下才幾次試探,但太閣殿下目前,依我看還是對關白殿下充滿期待的,隻是太閣的愛現在隻能給少君一個人表現了。”

  北政所再問“那麽,孫七郎呢?孫七郎是否會過分敏感而惹禍?”前田利家說道“關白殿下是深知自己是暫任關白一職,但他非常想作出成績來獲得太閣殿下的認可。關白殿下並非愚鈍懦弱,而是心思細膩之人,太閣殿下的變化怎會察覺不出。正是出於恐懼和憂慮才引發兩人的猜疑和難以交流,這種態勢就相當於兩人都懷藏善意卻最終會刀兵相向,那才是最危險的事件。”

  北政所驚道“你是說他們兩人最終會完全對立麽?真的會到這種地步麽?孫七郎不過也是個孩子,不至於此,還是應當盡快促進他們二人和睦,豐臣家不可內亂。”

  前田利家建議“北政所所言極是,其實秀次大人並不適合關白之職,尤其是不適合現在處於關白這個職位。這是以他的品性而言的。無論太閣與關白於何時敞開心扉恢複和睦,秀次大人盡快辭去關白之職才能真正得以保全。”

  北政所說道“辭去關白?那由誰來做呢?還是得先讓他們溝通才行。說到底不過是舅父和外甥,男人啊總是會把名利帶入生活,所有的實情都是因此變得十分複雜。”

  前田利家笑道“您說的一點都沒有錯,正是如此。化解兩人矛盾,您才是其中關鍵,您與太閣殿下患難夫妻,不離不棄。對關白殿下來說也是比親生母親還要慈祥的人啊,疏通他們之間的猜疑沒有誰比您更加合適了,請您時常便多為關白殿下美言幾句,相信總會有用的。”北政所應允。

  而另一邊德川家康也為此與其家臣本多正信相聊,德川家康說道“太閣與關白,阿拾一出生,一切都在悄然改變。關白殿下做的也不錯,頗得人心,可惜不是親子,就連太閣殿下也沒有想到到這把年級居然還能得子,這兩人的關係已經很難說了。”

  本多正信對此評論“關白殿下隻能做太平盛世的關白,他如今能做好這個關白是因為有太閣殿下幫助他開拓天下,震懾天下,安定天下。使得他才能安心的處理國政,而在太閣殿下的威壓之下,眾多的大名、公卿也需要這樣一位關白能夠有所緩和。若是太閣殿下在徹底穩固政權之前辭世,那麽關白必定難以支撐局麵,或者說隻能依靠運氣和豐臣的根基了。這一切完全得看太閣殿下的身體。”

  德川家康說道“依我看,倒還不如早早的辭去關白的職務,兩人都有所猜疑,太閣恐怕會為絕後患提前為阿拾除掉關白,與其這樣死去還不如保全自己。阿拾才幾歲,說什麽等到元服便讓位關白,我想還未等到阿拾元服,關白殿下早已被處死了。”

  本多正信附和道“正是如此,主公大人說的沒錯。其實關白殿下的結局從阿拾少爺出生那一刻起便已注定,太閣殿下多疑狡詐,狠辣果決。關白殿下仁厚儒雅,正是因為涉及到了權力,兩人才難以溝通,加上並非親子,才更易被猜疑和提防。隻要有人在這其中稍加努力,關白殿下必會死於太閣之手。如果關白殿下能躲此一劫,屬下以為那隻能是神靈護佑才能實現。”

  德川家康聽罷本多正信分析,也深感如此“嗯,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總之都是豐臣家的事,我們也什麽都不用做,一旁靜觀其變即可,有可利用之事或人便因勢而動。無論其結果如何都對我德川家百利而無一害。”本多正信進言“主公明斷,主公從中也可借鑒這其中的教訓,避免德川家重蹈覆轍。”德川家康應允。

  豐臣秀次的胞弟豐臣秀俊已經進入小早川一家做為小早川隆景的養子,此時已經更名為小早川秀秋。秀秋也深為兄長擔心,便向小早川隆景請求道“父親大人,我兄長關白殿下從無爭名奪利,貪戀關白權位之意,或許是他過於敏感,但太閣殿下也並不知道兄長的心意,如長此以往,一定會有悲劇發生,父親大人深受太閣殿下信賴,能否在太閣殿下麵前替兄長進言?拜托您了。”

  小早川隆景不願輕易開口“太閣家事不可輕言妄動,無論任何小事在此都絕非小事。若稍有不慎,不僅會傷害到關白殿下,就連小早川以及毛利一門都將會受到牽連。此事關係到豐臣氏繼承,關係到天下,你沒看到所有大名對此都沒有公開做聲麽。”

  小早川秀秋再請“是,但還請父親大人能掛念兄長安危。”小早川隆景隻得寬慰道“我會選擇適當時候為關白殿下進言的。以免萬一,讓你入小早川家也是一種保護,我決定立你為嗣子,將來繼承小早川一門。你要保護你自己,為小早川,為毛利,為豐臣,為天下出力。你如此掛念兄長,就先去他的身邊給他幫助,關白殿下現在確實需要幫助,需要時我會召你回來。”小早川秀秋領命。

  在小早川秀秋走後,小早川隆景便請來毛利輝元和吉川廣家。毛利輝元急忙問道“叔父,傳聞是真的麽,太閣殿下會對關白殿下動手?果然是因為拾的降生而引起的麽?”小早川隆景說道“尚未明朗,從目前來還是無稽之談,但太閣與關白殿下互相有猜疑是真,可能愈加嚴重。我也希望太閣殿下與關白殿下最終會相安無事。”

  吉川廣家心憂此會牽連到毛利家,連連發問“兄長,那麽如若不幸成真,毛利一族能可保無虞麽?您的養子小早川秀秋也同樣是關白殿下的胞弟,不會牽連到您麽?”

  小早川隆景告慰二人不必緊張“毛利一門不會有事,太閣殿下也不會讓小早川絕嗣,即便秀秋與關白殿下過於親密,隻要我控製得當,不使秀秋參與過多,最終也就是些許處罰而已。”

  毛利輝元道“如此就好,叔父,我們現在在太閣與關白之間該如何行事?你我現在身居高位,在豐臣家中舉足輕重,勢必會夾在太閣與關白之間。”

  小早川隆景告誡“不參與任何一方,除了國事之外,其他事務一律不管不問,等待結果。我猜想,此事太閣殿下也不會輕易讓我等參與其中。如果有誰能化解太閣與關白殿下之間的猜疑,此人也絕不會是我們中的一人。”毛利輝元和吉川廣家都深為讚同。

  關白豐臣秀次此時也請來黑田官兵衛如水討教。秀次說道“如水,您曾是太閣殿下的軍師,是智囊,您對太閣殿下的性情思路了如指掌。請您教我,我雖愚蠢無能,該如何化解與太閣殿下的隔閡,使他不再猜疑於我。”

  黑田如水笑道“關白殿下為何如此自我輕賤,您的才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你我共同出陣時,直到討伐小田原和奧羽時,您不是非常努力麽。還有您開發八幡山城,無論是劃定布局,繁榮農商,疏通水路,改建生計都被廣為傳誦。自您為關白後,天下多受恩惠,文學藝術日漸昌隆,諸多大名、公卿、還有天皇陛下也有勞照顧。您的功績在世人眼中可是非常耀眼。”

  秀次輕笑道“多謝您的誇獎,隻是太閣殿下那裏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黑田如水問道“關白殿下,您沒有嚐試過與太閣殿下直接交談麽?”秀次滿是慚愧道“也曾試過,但總說不了幾句就會有惹出新的猜疑,在交談中我也很難能將心中的想法完全的表露,總之,實在是十分尷尬。”

  黑田如水說道“太閣殿下的性情我也未能掌握,不然何必剃發出家贖罪。您與太閣殿下的起因便是因為少君的降生。其實這件事很容易解決,但偏偏在太閣和您這,就十分不容易了,因為您和太閣殿下都是天下之主。您又與太閣殿下大為不同,完全不能與太閣的思路相提並論,所以您與太閣殿下難以交心,受此影響,您的所作所為總會令太閣殿下引起猜疑,而太閣殿下的一舉一動又會令您提心吊膽。這種時候最易被奸人利用,從而最大程度上來離間您和太閣殿下之間脆弱的信賴。這一點請關白殿下務必小心。”

  豐臣秀次見黑田如水正言中其心,急忙請教“您說的十分有道理,我對太閣殿下十分崇拜和仰慕,心中也想向太閣一樣頂天立地。但也確實很害怕他,自己很多事都沒能完全令太閣殿下滿意。但我絕對忠心於太閣,也忠心於未來的關白。如水,請您教我,我該如何做?”

  黑田如水因而提議“如此就很難了,能救關白殿下的人隻有兩個,一個是北政所,一個便是您自己,北政所定會不遺餘力的為您進言,隻希望太閣殿下能聽進北政所一言半句便是好事。而關白殿下您自己一定要謹言慎行,然後靜待時日,萬萬不可莽撞。關白殿下不如這段期間先去散散心,好自為之。”秀次謝過。

  秀次心中雖然煩悶,但當小早川秀秋趕來後,秀次還是露出了久違的喜悅。秀秋陪同秀次帶數名侍從外出散心,兄弟倆來到比叡山小住,兄弟間暢談往事,與天台宗僧侶討論佛法,遊覽風光舒緩身心。一夜,秀次在山間散步,望向山林明月若有所思,心中時時告誡自己務必振作,於是秀次命侍從取來弓箭,秀次朝林中空射數箭以振奮心意,誰知其中一箭不知射中何物竟發出哀嚎,秀次急忙帶人舉火趕去察看,原來竟是一頭鹿脖頸中箭到地,奄奄一息。比叡山為佛家聖地,禁止殺生。正當秀次無措之時,不巧正被路過僧侶發現,秀次深知不妙,隻能帶秀秋及侍從連夜下山,返回京都。

  回到京都後,秀次除了處理日常公務之外,時常酗酒作歌以解心中煩悶,一日秀次酒後縱馬出京卻不慎衝撞行人,秀次下馬意欲賠禮送金,小民不敢接受,秀次連番賠禮,希望能獲取民心,但畢竟身為關白,對普通人來說猶如神明,連稱不敢。秀次醉酒,意識漸漸模糊,竟忽然怒上心頭,拔刀將其斬殺,侍從紛紛製止秀次暴行,正巧小早川秀秋趕來,將秀次接回聚樂第休養。

  秀次醒來後得知此事,深知已鑄成大錯,必留人話柄,豐臣秀吉定會降罪。秀次每想到此便愈發恐懼,終於秀次暗下決心,主動放棄關白職位,於是未與家臣協商,避開侍從悄悄離開聚樂第,不知所蹤。

  而豐臣秀吉的親信大將福島正則卻很快得知了秀次在比叡山和京都的殺生行為,福島正則與豐臣秀次素來不睦,以致於互相厭惡。正則也極為擔憂秀次將來真正成為天下之主時會對其不利,於是也在秀次身邊安插眼線。時刻等待機會,正巧得知殺生之事後,福島正則深知機會已經來臨,便開始向侍從部署。

  福島正則說道“秀次那家夥從來就看我不順眼,我也看他不順眼,這小子成了關白後是愈加目中無人。一旦太閣殿下辭世,秀次如果還是關白,那我也就時日無多了。正好秀次正與太閣殿下互相猜疑,又犯下如此大錯。正是時機。”

  侍從問道“主公,可您的對手不是還有加藤清正和石田三成等人麽,他們怎麽辦?另外秀次大人畢竟是關白殿下,針對關白是否不妥?”福島正則見針對關白的時機已至,怎會輕言放棄,興致勃勃,起身言道“加藤和石田不足為慮,真正危險的是秀次,是他才對。即便他是關白殿下,現在太閣隻想一心為少君鋪路,秀次現在對太閣來說就是礙眼的家夥,太閣需要一些理由來給秀次定罪,最終罷免秀次。我們也不正麵彈劾,隻需要向外散布消息,誇大秀次殺生事件,那些小民愚昧無知,必會以訛傳訛,不需要多久便會到處都是關白的惡名。等到太閣殿下得知,這秀次也就離罷免不遠了。隻要秀次那小子不是關白,對我也就將再無威脅。”侍從領命。

  果然如同福島正則所想,民間傳播消息的速度極快,且事實越發誇大,從比叡山肆意殺生,到夜夜醉酒町中殺人,鐵炮射殺農夫,甚至出現殘害孕婦,剖腹取子,妄殺生靈等傳言層出不窮。民間自始開始風傳殺生關白之惡名,而正巧秀次也不知所蹤,事態也已經將要失去控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