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大一統豐臣誌天下,備征伐秀吉總動
作者:石門公子      更新:2020-08-29 09:22      字數:6305
  萬曆十九年,正是日本同時期天正十九年,豐臣秀吉繼承前主公織田信長遺誌一統日本六十六國,終結了長達一百二十多年的戰國亂世。豐臣秀吉出身低微,樣貌類似山猴,家境貧苦,原名木下藤吉郎。在跟隨織田信長後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及機智敏銳逐漸成了一方大將遂改名秀吉,後崇拜織田老將柴田勝家與丹羽長秀,則改姓為羽柴。

  織田信長死後,秀吉逐漸將織田家勢力盡握在手,依靠其狡詐的頭腦,非凡的外交手腕以及不拘一格的處世方式完成了一統日本的百年壯舉,其本欲效仿前人就任征夷大將軍開設幕府,但因其出身低微並非平氏及源氏後裔,無法擔任幕府將軍。故退而求其次,威逼公卿五攝家之一的前關白近衛前久認自己為義子得姓近衛,並要求天皇賜姓豐臣,使自己可以名正言順就任關白一職,即宰相。

  此時金碧輝煌的大阪城內,豐臣秀吉與其妻寧寧獨處天守閣一望天下,誌得意滿的表情中轉眼間一顯憂愁。寧寧不解,秀吉答道“俺豐臣氏無可靠親族,無譜代家臣,外樣大名無論如何削弱,也非旗本能完全製衡。德川、毛利、島津、上杉、伊達這些大名們終是俺豐臣家之心腹大患,不論是織田家的舊部還是跟隨俺的旗本武士,他們戰功赫赫,日本六十六國百餘城怎麽分也難以滿足,久必生亂。”

  寧寧深知秀吉思路敏捷,便問其意欲如何?秀吉遙望天邊若有所思,借著月光之下眼神逐漸明亮“千裏波濤之外有神州大唐,富足廣袤,可一舉解俺心中憂慮。”

  寧寧聽後大驚失色,責問秀吉怎能做此癡心妄想。秀吉不悅,轉身說到“俺終結亂世,立下千古功業,乃是神明護佑!賜我神兵令俺布德化於四方!大唐腐朽,俺即讓大名、旗本去征服去廝殺,既滿足他們的也削弱他們的實力,最終隻有我豐臣立於天下,坐擁四海,太平盛世,大家就不會再像俺小時候那樣窮苦了,但在此之前,俺還尚需探查幾人心意。”秀吉的手舞足蹈以及言語間莊嚴、俏皮與陰沉的轉換總令寧寧心神不安。

  次日,秀吉於大阪城內的黃金茶屋召見了前田利家、德川家康、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豐臣秀次五人。五人各自落座,秀吉開口道“自亂世結束之後,天下太平,時至今日才跟諸位一起飲上一杯茶。我們都曾在戰場上一較高下,所幸各位都是心懷天下之人,不然連今日一起飲茶的機緣都沒有了。”

  德川家康隨即舉杯“關白神明轉世,所到之處望風披靡,我等有幸最後跟隨了關白見證了這一盛世,此生已無遺憾。”眾人飲茶相笑。

  秀吉又道“明國,諸位了解多少?”

  前田利家思考片刻後答“自宋之後,已有至少三百年未曾遣使,又值百年戰亂,民間也隻有極少數人往來貿易,知之甚少。”

  小早川隆景補充道“多數仍為浪人沿海劫掠而已,早年聽聞明國沿海幾無防備,來去自如。三十年前明國方集中軍力鏖戰數年方休。”

  毛利輝元疑惑不解,向秀吉問道“關白大人今日所問,莫非是想效仿遣唐使,遣使赴明?”

  秀吉拍掌大笑“輝元,你隻說對了一部分。俺是要派人去,但不是派遣使者,而是派遣軍隊!俺不是去交流,而是要去征服!俺要你們去明國創建更大的功業,征服更多的土地,歸於天照大神的護佑之下,這些也隻有你們才能做到。”話音剛落,秀吉便環顧周圍,觀察著眾人的反應,隻見毛利輝元與小早川隆景麵露難色,似有不願,而德川家康則似笑非笑,麵容與往常一樣保持著從容。至於前田利家和豐臣秀次,秀吉並不在意,利家乃心腹,秀次為養子,對秀吉一向是忠心耿耿。

  前田利家此時進言道“若真如小早川所言,可見明國武備鬆弛,但其為千年大國,尚需多方探聽虛實,且征伐明國必借道朝鮮,朝鮮已然回絕我們,燒毀國書,回複傲慢,正是絕佳借口。欲攻明國不備必一舉先下朝鮮,如此則我方需妥善籌劃方能萬無一失。”

  德川家康進言“征伐明國,無論如何,首在朝鮮,一方麵我等著手備戰,同時向朝鮮派遣細作探聽兩國虛實,再斟酌軍略為好。在下以為,朝鮮承平日久,兵民必然鬆懈,而關白麾下武士皆乃血火錘煉,身經百戰。若探查得當果真如此,必趁其不備一舉攻克,恃強淩弱,速戰速決,以水軍封鎖沿海輸送兵員,水陸並進,不予其喘息之機。”

  秀吉大悅“二位所言極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小早川,你智勇無雙,久經戰陣威名遠揚,此次你依然出陣;輝元,你也出陣,年紀尚輕更該去建立功勳,做毛利家督可不要辱沒了你祖父毛利元就的智將之名啊;利家和家康,你們就不要和年輕人一起爭了,隨俺坐鎮國內,除了政事之外,北條在關東的殘餘勢力還需家康多費心”眾人領命而去,惟豐臣秀次單獨向秀吉詢問“父親,德川家康您一直深為忌憚,此次征明為何不讓他出陣呢?”

  秀吉答道“小早川和毛利之所以不願意,乃是因為出征明國勝則大行分封,他們的優勢和權勢便難比往日,若敗則一無所有。正因如此他們和那些大大小小的武士、大名必須出陣。而德川家康,還是在被密切關注為好,征明必勝,豈能讓他再去建立功勳!等戰爭結束再處置不遲。”

  德川家康離開後去拜訪了天台宗僧正天海大師。這位僧侶於天正十七年與德川家康相識,之後便一直被德川家康所倚重。天海見德川家康麵帶焦急,便合掌問道“家康大人英雄一世,征戰數十年,理應早已看淡世俗雜事,何故如此焦急?”

  德川家康答道“關白欲征伐朝鮮、明國,勝敗難料,我不知該何以自處,不許我德川出兵,不論勝敗如何,我德川氏恐終有滅頂之災。情急之處百思不得破解之法,還望大師指點。”

  天海答道“家康大人若是為此而來,老衲認為則大可不必。窺視大唐已是癲狂之舉,興兵征伐豈是一代便可完成之事。家康大人功勳卓著,名震天下,您可是與今川義元、織田信長、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北條氏康這些大名齊名的人物,所以深為關白忌憚,欲再通過戰爭打破平衡。正因如此,大戰一旦展開,幾年之內至多占據部分土地而已,在戰爭結束之前,家康大人無礙。”

  家康拜謝,但天海轉眼又說道“但,戰爭期間一旦有變,家康大人務必立刻采取行動,機運轉瞬即逝,生死僅在一念之間。這段時間與各方保持聯係,隨時探聽前線及畿內情報,如遇變故必先手方可後生。”

  德川家康細細思忖,再度拜謝“大師之言,家康銘記在心。”

  天海合掌回禮“祝您武運昌隆。”

  隨後豐臣秀吉召集了一次行政會議,參會者為黑田官兵衛、大穀吉繼、小西行長、石田三成、淺野長政、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增田長盛八人。會議主要聽取這數年來刀狩令及檢地的成果及兵農分離執行的匯報,以便聚集資源,備戰出海。此時正由增田、長束、前田、淺野、石田分別匯報。

  “自九州至奧羽,目前所核查之田地已分為上、中、下、下下四等,各規定石數產量,各領國已全部推行。”

  “同時我等已按照關白法令,嚴厲督查各地區舊升改京升稱量,並以不同等級田地產量的石數三分之一收取年貢。”

  “刀狩令已執行完畢,五畿七道六十六國農民武器已全部收繳”

  “目下對於奧州駐地領主諸城已經實施了檢地,不服從之人已全部懲處,接下來便是關東地區,計劃於三年後檢地伊勢,”

  “在檢地實施時,各地大名還是小有抵觸,也有偷奸耍滑者意欲阻撓,但大勢所趨,無人能擋。大名們隻顧蠅頭小利,根本不知此乃關白苦心所思長治久安之計”

  秀吉說道“大名們想要守護自己的財富,被咱們拿走了,俺也會補償給他們,還有你們這些隨俺征戰天下這麽多年,俺一直為無法給你們足夠匹配功勳的封地而煩惱,所以俺打算帶領你們征伐大唐,再行分封,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大穀你以為如何。”

  大穀吉繼說道“千年以來,那一直是國人夢中天國,乃高天原諸神失去之國度,既然是關白所願,我大穀吉繼必用盡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協助關白完成大業。而且我聽說那裏繁華似錦,物產豐盛,若果真是享用不盡,我們恐怕都要撐得走不動道了,一生隻能榻席上度過了。”眾人聽罷大笑。

  小西行長進言“,若征伐明國必借道朝鮮,臣早年經商,遍步海外,對朝鮮了如指掌,臣下女婿對馬島主宗義智已按關白指令作為使者數次往來朝鮮。朝鮮八道情報雖可逐步掌握,但數次往來之間關白大人似乎有意彰顯將我們侵朝鮮之意,朝鮮備戰完畢我軍豈不難以速決?”

  秀吉笑道“小西,你白長了一副看似精明的容貌。若俺讓你今夜僅一人來此見俺,你必將生畏,猜俺意欲何為。若俺明言欲與你單挑且僅用一根手指便能置你於死地則你自然不信。這便是奧秘所在。大戰在即遮掩意圖乃是常識,世人皆知,所以俺偏要反其道行之,略張聲勢卻擇機誇大其詞,反而會令朝鮮迷惘不決。朝鮮軍備枯朽不堪,即便整軍備戰又有何懼。小西,你家門世代經商與朝鮮來往甚密,若有意偏袒,家門難存呐”

  小西行長聽罷高喊“臣願為先鋒,拿下朝鮮王京,疏通南北,保障入明時機,明國來不及防備必將全國崩潰。”

  淺野長政問道“請旨,何為軍需要政?”秀吉答“需籌米三百萬擔。”

  淺野問籌米作何發落?秀吉答“需廣集舟楫車馬載至釜山。”

  淺野再問登岸之後如何守護?秀吉答“不需守護,坐壁靜待即可。”

  淺野擔憂道“若不加守護,豈不盡被朝鮮掠走?”秀吉大笑正合其意,淺野疑惑不解“糧草盡失,必生大亂,不可如此。”

  秀吉解釋道“三百萬擔之數非同小可,輕易遷之不得,輕易食之不能。若朝鮮守備得當盡可由之載入內地,我軍以逸待勞,儲軍糧於敵,令彼舍命替我押運,乃上上之策。施此小計,行戰之間我軍盡可取糧於道,用之不竭。若朝鮮一觸即潰,則我軍批次北運也可無憂。”

  秀吉轉身對向黑田官兵衛,緩緩說道“官兵衛,俺的智囊,你為何一言不發?征伐明國還得依靠你的智計呢。”

  黑田官兵衛起身諫言“臣反對征伐明國,如今國內平定不久,各方領主仍蠢蠢欲動,此時應當休養生息,逐步削弱藩國,鞏固豐臣家業。大唐疆土遼闊,物產豐富,帶甲百萬,豈能聽信浪人之言而誤判,勞師遠征,不知虛實,恐有不測,一旦有變,則國內空虛,必生大亂。”這黑田官兵衛孝高乃是秀吉賬下第一智將,在一統日本的進程中堪稱奇謀鬼才,此話一出,在座眾人無不驚駭,閉口不言,隻紛紛望向豐臣秀吉如何決斷。

  秀吉此時麵露凶相,斥責黑田“官兵衛,你如今怎如此膽小如鼠!天命於俺,方才有此一統之功,借此神力,更當為國人謀百年福祉,償千年夙願,天降大任,舍俺其誰,縱使天魔鬼神,能奈俺何?”

  黑田官兵衛說道“主公,若是當下有一國一城領主作亂,我們可一鼓而殲,征伐海外惟有緩圖,萬萬不可操之過急”見此情景大穀吉繼與小西行長急忙拉住了官兵衛,淺野長政及石田三成等人連向豐臣秀吉懇求息怒。

  豐臣秀吉怒不可遏,欲殺官兵衛以儆效尤,淺野長政諫道“黑田官兵衛雖口無遮攔,卻是忠心可鑒,其所顧慮乃是敵我虛實不明,恐準備不足,留有後患,我等必將參考官兵衛之建議籌備周全,官兵衛精通謀略,還請關白大人允許他戴罪立功。”

  黑田官兵衛雖再三勸阻,豐臣秀吉卻早已置若罔聞,並下令官兵衛不僅要參與征戰,還要擔負於肥前築修名護屋城以為大本營駐所,說罷拂袖離去。

  豐臣秀吉之後前去看望側室茶茶,茶茶依然沉浸在失去兒子鶴鬆的悲痛之中,秀吉也非常深愛鶴鬆,可惜不幸早夭。見茶茶如此,秀吉也不禁悲從中來將茶茶緊擁在懷連連安慰,茶茶深知若自己不能生子,他日權位難保,哭泣之餘向秀吉哭求,為豐臣天下願將身心時時奉獻於秀吉,秀吉感動不已。

  當夜,秀吉在正室北政所寧寧處休息,飲茶過後秀吉便枕於寧寧腿上互嘮家常,待寧寧問到繼承人之事,秀吉連連推脫,不願接話。寧寧動怒一把將秀吉推開,厲聲斥問“真不知這到底是不是你的天下,沒有繼承人你家的江山終究會被覬覦權位之徒搶奪,再次天下大亂,我不能生育,幸得茶茶誕下鶴鬆,但鶴鬆早夭,茶茶雖然年輕,而你已經快到花甲,還能不能生都不知道,你倒是毫不在意!”

  秀吉見寧寧動怒,立刻伏跪在地,手腳並用快步爬向寧寧道歉道“寧寧、寧寧,你誤解我了,我也是憂愁萬分啊,不知該如何是好。”寧寧便向秀吉提議,可在諸養子之中擇立,有備無患,秀吉應允。

  新年,豐臣秀吉於京都聚樂第大宴各國大名,一時間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戰國英豪盡在此間。如戰國老將德川家康、前田利家、長宗我部元親,西國霸主毛利家督毛利輝元、西國名將小早川隆景、西國無雙立花宗茂、越後大名上杉景勝、獨眼龍伊達政宗、九州的島津義弘島津義久兄弟,蒲生氏鄉,以福島正則和加藤清正為首的賤嶽七本槍人眾,天才軍師黑田官兵衛以及宇喜多秀家、大穀吉繼、小西行長、石田三成、淺野長政、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增田長盛等一批良將,加上各大名隨同而來的家臣領主,均是一方豪傑。

  大宴開始之前,各國大名隨豐臣秀吉共同朝拜天皇,上奉貢禮及黃金珠寶,聆聽天皇訓示。在豐臣時代,因秀吉出身卑微,需要建立權威及擁有權位,因此對天皇極為尊敬禮遇,致力恢複朝廷威信。這一時期天皇雖仍然無權,但其儀仗禮遇,生活起居應有盡有,全由豐臣秀吉承擔供應。

  待天皇離去後,大名們席間飲酒作樂,大名之間推杯換盞盡訴往事,談笑風生,連歌娛情,加藤清正刀舞助興,之後豐臣秀吉興趣盎然,招來舞姬親自領舞,並演繹能樂,宴會達至。酒過半酣,豐臣秀吉示意停止喧鬧,起身說道“伏見城已然完工,吾心甚慰。如今日本一統,吾將辭去關白一職讓於養子豐臣秀次,身為太閣將居於伏見城指月築。今日大宴,意在致敬諸位多年之浴血奮戰。”眾人拜謝

  秀吉再言道“遙想三十年來,吾跟隨信長公南征北戰,奇襲桶狹間、墨俁築城、金崎殿後、攻略中國、本能寺信長身亡後與明智光秀決戰山崎、賤嶽合戰,九州征伐、平定關東。除神明護佑之外,還有諸位的傾力相助。但天下未定,四海未平!現有的封地不配你們的赫赫戰功,爾等名將武士以及黎民百姓不該隻龜縮於海島一隅,你們該獲得更多的土地財貨,在更廣闊的天地去施展自己的抱負,與那裏的百姓共享富足。吾將繼承織田信長之遺誌!超越山海,直入大明,使其四百州盡化吾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

  隨即大殿之內山呼萬歲,豐臣秀吉喜形於色,狂笑不止,隨即向全體大名發布政令“東起常陸,經南海至四國、九州,北起秋田、阪田至中國,臨海各國諸名主領地,每十萬石備大船兩艘。各海港每百戶出水手十人,乘各國諸名主所建之船;水手若有多餘,則集中大阪。本軍所用船隻,各國名主每十萬石建大船三艘、中船五艘、所需建造費用,由本太閣撥給;各國名主將所需建造費用以預算表呈報,核對無誤後先撥給一半,建造完畢後再行付清。水手每人給予兩人俸米,其妻子食量另外給付。軍陣中所雇用之下人妻子一律給予食糧。

  所有船舶、水手皆須於天正二十年春季集中於攝津、播磨、和泉三國各港口。各國名主征召兵員人數按不同地區每萬石計數,四國、九州名主每萬石征召六百人,紀州名主每萬石征召五百人,畿內名主每萬石征召四百人,駿河、遠江、三河、伊豆名主每萬石征召三百人,由此以東每萬石征召二百人,尾張、美濃、伊勢、近江名主每萬石征召三百五十人,若狹、越前、加賀、能登名主每萬石征召三百人,越後、出羽每萬石征召二百人。令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勝、蒲生氏鄉、伊達政宗將旗下兵員集結於肥前名護屋預備待命。”

  此時,豐臣秀次接話宣道“上述各項指令將由淺野長政與石田三成擬定令文傳告天下。秉太閣殿下,兒臣另有一事請令。”秀吉滿懷好奇,想不到這新任關白這麽快就要發布政令了,忙示意秀次暢所欲言。

  豐臣秀次答道“太閣殿下雄才大略,欲征服大唐四百州,不單僅憑武力,更是要將師承之文化澤被萬民,重修典籍,方能教化萬方。重修足利學校,接收因戰亂而遺失金澤文庫書籍以及其他古籍轉來聚樂第保護及整理,鼓勵僧侶文道並重,重修鐮倉五山,京都五寺,再興五山文學,可融合貴庶之分,大成文武興隆。”秀吉大喜,誇讚真乃治世之言。隨即招呼左右,於秀次再行賞賜,身心再度投入到酒宴之中,直至酩酊大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