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南華寺妙音大師
作者:山河大總管      更新:2020-09-02 12:23      字數:3046
  九轉靈丹那勝酒?五音清樂未如詩。

  開懷暢飲後,陳年與董雲虎又親近了不少,直至深夜,劉鳳文才將陳年送回住處。

  知曉洛玉澄對爺爺,心中還是有舊,陳年便覺兩位老人在一起有望,而洛家煩憂之事已除,想必兩人重歸於好間,也再無什麽阻礙。

  回到家中,倒頭便睡,也沒用氣勁驅除醉意,醉著便覺舒坦,就這般朦朧的睡去。

  片刻便傳出打鼾聲。

  京都郊外南華山,山頂有一寺廟,名曰南華寺。

  從南華山腳下,便有五千階梯直達山頂,每一日,在階梯上攀登的人都絡繹不絕,隻為上南華寺聆聽仙音。

  據說南華寺中有一妙音大師,可解心中困惑,又能指點迷津,就連他敲擊木魚的聲響,都常常會有數百人打坐聆聽。

  因為都說那木魚聲是仙音,聽後靈魂就能得到升華,心中得到寧靜。

  此時階梯上,正有些人攀登,有些則坐與階梯上休息。

  有個清秀五官,緊致肌膚的少年,身穿白色運動裝,帶著一頂鴨舌帽,也正在階梯上緩步行進,速度很均勻,不急不躁。

  都已到了三千多階梯了,臉上卻無半點疲累之意。

  身後數米還跟著一名年齡稍微大一些的青年,那青年卻是張大著嘴巴喘氣。

  正是陳年與劉鳳文。

  陳年腳步稍停,駐足轉過身來問道“小劉,還行嗎?洛奶奶這些年真就在這南華寺?階梯可夠長的啊。”

  劉鳳文見陳年停下,連忙靠著階梯邊的白石扶梯,喘氣回道“是夠長的,整整五千梯呢,這一口氣都上了怕是三千多梯了,我昨日問過了,這些年,洛玉澄奶奶是在這南華寺居住的。”

  說完,扭過頭看了下身後那高懸長長的階梯,劉鳳文回過頭來,又喘氣繼續說道“陳將軍,這南華寺名氣可大得很,軍部裏盛傳,連領袖都來過三次,好像是為了那個妙音大師,據說他敲木魚的聲音,連天上飛的大雁聽到了都會停下來聆聽呢!京都裏好大一部分信佛之人,都是他的信眾。”

  大雁聽到木魚聲都會停下來聆聽?為了妙音大師,領袖都來過三次?

  陳年抬頭望著高處的山頂,正好有朝陽高升,好似佛光,笑道“是嗎?那咱們一會兒也去與他見一見,聽一聽他敲木魚的聲響,看看能不能讓咱們的靈魂也升華升華。”

  歇息了片刻,陳年與劉鳳文便繼續往南華寺行進。

  待五千階梯走完,山頂是一處平地,地麵都貼了白石大板。

  在這數千平的白石大板上,左右各有廟宇,六座連排,正中則是一座三層樓高的木質大殿,大殿上方掛著的牌匾,正是南華寺。

  劉鳳文中校軍銜,隻是大力境界,這五千階梯就中途歇了一次幾分鍾,確實有些吃力。

  山頂的海拔又高了兩千來米,空氣稀薄,剛一到頂,便身子岣嶁著,雙手扶膝,喘的不行。

  陳年則和沒事人一樣,打望著四周,在整個山頂都有一股濃濃的香火味。

  南華寺前,有一寬兩米,長五米的鼎爐,裏麵便有好些各種各樣的香,高的香甚至有兩米長,與拳頭般粗壯。

  香火確實很旺。

  想著時間還早,等劉鳳文緩過氣來,陳年便與他先參觀起這南華寺來。

  在各個廟宇駐足觀看,陳年越加覺得有趣,大智文殊菩薩道場五台山、大行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大願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大悲觀世音菩薩道場普陀山。

  佛教中對這四名菩薩最是推崇,都有各自專屬的名山道場,就連其餘一眾小山小廟,所供奉的也是這四大菩薩居多。

  而這南華山左右兩旁的一眾廟宇觀看下來,供奉的卻悉數全是眾生相。

  何為眾生相,便是人的七情六欲,貪、嗔、癡、恨、愛、惡、欲等化作的神像。

  伏羲宮有記載,佛學修習境界,是為眾生、羅漢、菩薩、佛陀為排序,這南華寺偏偏不供菩薩佛陀,供眾生。

  陳年滿臉笑意,心想著這妙音和尚看來真的是位高人呢!眾生皆苦,唯有自渡的意思嗎?

  “咚~~~~!咚~~~~~!咚~~~~~~!”三聲鍾聲入耳,清脆且鳴亮。

  剛還在四周,給各個神像上香拜禮的人群,霎時便向南華寺主殿蜂擁而去。

  “讓讓,讓讓。”

  “快走,妙音大師修習時間開始了。”

  “小心,別踩到人了。”

  劉鳳文滿臉好奇,連忙看向陳年“陳將軍,好像妙音大師的修習開始了,我們也去看看?”

  左右兩旁的廟宇都已參觀完,也就剩主殿還沒去,陳年點了點頭,便與劉鳳文向南華寺主殿行去。

  南華寺主殿共有三層,能供人參觀上香的隻有第一層大殿,約莫著有四百平的麵積,大殿正中上方是挑空了七八米的天花頂,上麵有橫梁木屐,還有眾生相的壁畫。

  而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座飛行佛陀聖像,修建有五六米高,正是釋迦牟尼佛陀。

  佛陀聖像左手持蓮台,表示蓮花化生,接引眾生往生西方,右手於胸前,掌心向外,施無畏印,代表解除眾生的苦難。

  陳年與劉鳳文跨入大殿一層,還在駐足觀看,旁邊的人卻接連扯了扯二人的褲腳。

  “小夥子,快去找個蒲團坐下來,別出聲兒。”

  “妙音大師馬上就要修習了,快坐下。”

  “平心靜氣,盤膝打坐。”

  劉鳳文倒是立馬就去找了個蒲團坐了下去,盤膝打坐,雙眼緊閉。

  陳年左右瞅了瞅,這大殿中擺列整齊,怕是有三四百個蒲團,沒幾個空的。

  眼瞅著在左上方,角落裏還有個空,便去坐了下來。

  片刻時間,起先還在外麵爭先恐後,蜂擁而入的人群。

  都似相互商量好,默契的端坐蒲團,凝神靜氣,等著妙音大師的修習。

  “咯~~~~~~~~~咯~~~~~~~~~~!”

  在二樓上,有敲擊木魚的聲響傳來,充斥耳內,仿佛直擊心神。

  隨後便是一眾僧人口述經文聲從二樓傳向大殿。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這是一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陳年端坐蒲團,雙眼緊閉,放鬆心神。

  那木魚聲與眾僧的經文聲入耳後,眼前本是一片漆黑的世界,卻逐漸好似有佛光智慧圈出現。

  隨後更有一尊佛陀聖象,在雙眼中出現,無限放大,口述經文,手持蓮花台。

  好似要淨化心中魔障,將人版衣佛門。

  陳年單手成劍指,穩住心神,氣勁體內遊走周天,猛地睜開雙眼,掙脫那佛陀聖象的幻念。

  額頭已是出現了些許汗珠。

  身為伏羲宮傳承者,修習者,若被佛門版衣,其不得重修佛學?

  陳年搖了搖頭,抬手擦掉額頭汗珠,本以為那妙音大師最多也就是名佛學修習者,卻沒想連自己的心神都差點被影響。

  難怪軍部中盛傳,半步天君的領袖為了妙音,都來了南華寺三次。

  陳年望向四周,眾人皆是麵帶祥和笑容,深陷其中,連劉鳳文亦是如此。

  又抬頭向二樓望去,以陳年的目力,自能比一般人瞧的更遠更細。

  大殿上方三四米處,四周有房間走廊梯樓,正對佛像處有一突出平台,陳年在左上角坐著正好瞧得見。

  那平台上最前方,便是一低矮長台,木魚正正擺在長台正中。

  妙音大師原來是個女的?

  陳年又仔細看了看,那手持小木槌,正在緩慢敲擊木魚,發出聲響的妙音大師。

  怕是有九十歲的年紀,身著紅黃袈裟,枯瘦皺紋遍布,卻慈眉善目,精神矍鑠,怎麽看也是個老太太。

  在陳年觀望時,那雙善目卻悄然睜開,望向陳年,雙方對視,妙音大師臉上有些詫異。

  詫異這個少年竟能穩住心神,還可四處觀望。

  而陳年則是有些驚異了,那妙音大師,本是閉目敲擊木魚,突的便向自己看來?

  伏羲宮記載的返虛境,精神意識成念,一念可觀人觀己,心神有所念,才會目有所觀!

  是巧合?還是這妙音大師知道我在看她?

  如果是心神有感應,知道我在看她,那這南華寺不就隱藏著一位心境返虛的老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