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1079.劉備奪益州,有多少運氣成分呢?(5600字求訂閱)
作者:黑血粉      更新:2021-11-02 20:29      字數:5946
  聊天群中,皇帝們哈哈大笑,這諸葛亮的粉絲和李世民幹了起來,場麵極度舒適。

  朱棣拍手大笑,他此刻就想知道李世民的臉色有多精彩?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才叫紮心了!”

  “果然,黑粉比真愛粉更了解一個人啊。”

  ………………

  李淵也是醉了,這還真沒有辦法去反駁。

  他都為自己的兒子感到羞愧,你都成了人家諸葛亮的背景板了,簡直太可悲了!

  臥槽臥槽!

  大唐皇宮,李世民差點被氣出心髒病來。

  以前隻有我的粉絲為了吹我,去黑別人的。

  我李世民從來就沒有見過,有人為了吹別人,敢來黑我的?

  李世民終於感覺到了這種飯圈文化的可恥。

  什麽叫我隻會打消耗呢?

  沒打過勝仗的諸葛亮,卻成了神機妙算?

  我怎麽沒看出來呢?

  現在他是特別討厭這些吹捧曆史人物的家夥,尤其是你用不存在的事情去吹,這我就忍不了了。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別給我扯淡!”

  “諸葛亮有什麽神機妙算?”

  “他有什麽本事攻破蜀川呢?”

  “你真以為蜀地是那麽好打的嗎?”

  “你難道不知道: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嗎?”

  “你還想去打進蜀川,你恐怕連蜀川的路是怎麽走的都不清楚!”

  “陳通,你給大家說一說,以蜀地當時的情況,”

  “三國會不會存在一股勢力,能夠以武力攻入蜀川呢?”

  …………

  陳通搖了搖頭,這些人把蜀地看的也太簡單了。

  陳通:

  “所有認為可以領兵打入蜀川的人,那你應該好好地去讀一讀李白的《蜀道難》!

  這給你非常形象的說明了蜀道到底有多難走。

  走過去都有可能要了人的小命,你還想扛著糧食和兵器跑到那個地方打人家嗎?

  我隻想說一句,你完全想多了!

  打仗不僅僅是跟軍事有關,有時候跟地理的關係更大。

  蜀國那個地方,到處都是天險,甚至有的關卡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那種險要程度。

  別說你荊州的兵力,人口,以及糧食都趕不上人家蜀川。

  就是曹操,他也沒本事憑借武力打進去。

  這是地理因素決定的,不是靠人力可以解決的。

  曆史上隻有兩次,蜀地以外的王朝依靠武力攻陷蜀地的。

  一次就是秦朝,在秦惠王時期。

  可這一次,那也不是完全依靠武力,

  最重要的是蜀地出現了兩個王朝,一個叫做巴國,一個叫做蜀國,他們之間相互攻防。

  最後他們竟然邀請秦國前去幫忙,把秦國引入到了蜀川內鬥,秦國這才把他們兩個都給收拾了。

  從而占領了巴蜀之地。

  而另一次,那就是東漢開國,劉秀打入了蜀地,滅掉了蜀地的公孫述。

  可這一次,劉秀那是傾全國之力,用三個糧倉打一個,這才在絕對的優勢下,碾壓了公孫述。

  我就問你,諸葛亮給劉備製定的隆中對,他憑什麽認為荊州可以攻入到益州呢?”

  ……………

  嶽飛此刻也是連連點頭,看曆史,尤其是看軍事方麵的曆史,你要是連地理都不懂的話,那你幹脆就閉嘴。

  怒發衝冠:

  “蜀地到底有多難攻入呢?

  你看看諸葛亮六出岐山就知道了。

  他出去的時候,那還是在蜀地經營了很多年,對蜀地的路況都比較了解了,

  可是他仍然沒有把糧食大量的帶出去。

  每一次北伐都是因為糧食短缺,這才無功而返。

  你出去這麽難,進來就更難了。

  因為你進來的時候,你連蜀地的基本情況你都不了解,你還怎麽跟益州的這些人打仗呢?

  所以說,我也很認同陳通的說法。

  諸葛亮讓劉備以荊州為跳板,以武力攻取益州,這根本就是癡人說夢,這就是【隆中對】中最大的缺陷。

  因為這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概率太小了,這就是要劉備以弱打強,期待奇跡的出現。

  這要是放在兵法上,那就是兵家大忌!

  你把勝利的希望寄托在小概率事件上,這不是扯淡嗎?”

  …………

  曹操此刻非常開心,不要為了吹諸葛亮,你就要無視三國時代所有梟雄。

  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人妻之友:

  “這一下懂了吧?所謂的隆中對,問題簡直不要太多。”

  “諸葛亮的每一步設想,都是不符合兵法。”

  “這分明就是一個書生指點江山,從來就沒有腳踏實地,從實際問題出發,”

  “你不會真以為這樣的戰略就能讓劉備驚為天人吧。”

  “那劉備得要蠢到什麽地步呢?”

  “劉備心裏麵就沒點逼數嗎?”

  “他聽著諸葛亮要用荊州打益州的時候,我估計劉備心裏麵就有一萬頭羊駝奔騰而過。”

  “劉備估計在夢裏才敢這麽想。”

  ………………

  漢武帝劉徹也是連連搖頭,作為武皇帝出身,誰不是熟讀過兵法戰略呢?

  這種紙上談兵的計策一說出來,他們本能的就感到了全身惡寒。

  一半的將軍絕對不敢這麽說話,絕對會讓人笑話的。

  雖遠必誅(千古霸君):

  “漢朝為什麽在漢武帝時間才敢跟匈奴大戰呢?”

  “那就是因為漢朝剛開國的時候國力太弱。”

  “在經過了漢朝四位皇權掌控者的發展,這才有了足夠的綜合國力。”

  “荊州跟益州相比,他的實力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最關鍵的是人家益州還有天險可守,你還想靠武力奪取益州,這不是開玩笑嗎?”

  “這種戰略,也就是對軍事和地理一無所知的人,才覺得十分高大上。”

  “但專業人士一看,估計當時就得罵娘。”

  “所以說曆史上很多將軍,都會說諸葛亮不會打仗,我就想說一句:你打仗地圖都不看嗎?”

  ……………

  李治此刻都不得不吐槽了,關於天險對於戰爭的影響,他才是最能體會的。

  因為,就是因為天險,阻斷了他的宏圖霸業。

  相親相愛一家人:

  “知道在唐朝的時候,吐蕃為什麽如此囂張嗎?”

  “就是人家占據了地利的因素,人家海拔那麽高,你中原的軍隊根本無法在那裏作戰。”

  “雖然蜀川的地理因素沒有吐蕃那麽極端,但這路可是真不好走。”

  “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任何一個出現了極端情況,那就是攔路虎。”

  “吐蕃要不是地利的因素,李治的領土還能再擴大個幾百平方公裏。”

  “懂?”

  ………………

  此刻就連崇禎也覺得諸葛亮的這個【隆中對】問題簡直太大,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地利的因素。

  他頓時非常失望,看來諸葛亮沒有打過勝仗,那的確是有原因的。

  崇禎甚至都覺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諸葛亮不懂地理。

  你都是從書上看的,能跟當時的地理環境對上嗎?

  過去的地圖,跟實際的情況,差別有多大呢?

  這估計不是專業研究地圖的人,估計看都看不懂。

  ...............

  一時間,皇帝們紛紛對諸葛亮的【隆中對】產生了巨大的質疑,宋徽宗聽的是冷汗直冒。

  因為每一個皇帝提出的問題都十分的尖銳。

  並且人家都有具體的案例來支撐。

  唐朝不就是因為無法適應高原氣候,所以才拿吐蕃沒辦法嗎?

  但他卻不想討論這個問題了,因為這個問題如果繼續討論下去,

  那隻能證明諸葛亮的這個計劃就是紙上談兵。

  他隻能梗著脖子跟眾人抬杠。

  最美瘦金體:

  “你們把蜀川說的那麽難打,但劉備怎麽就能占領蜀川呢?”

  “劉備這是不是用實際情況打你的臉呢?”

  ………………

  曹操此刻都不得不去吐槽了,說起這個他就更來氣。

  人妻之友:

  “你清楚劉備是怎麽奪取蜀川的嗎?”

  “你覺得劉備真是靠武力打進去的嗎?”

  “這劉備不就是走了狗屎運,是益州牧劉璋自己引狼入室。”

  “劉章這個蠢貨,他為了抗衡西北的張魯,他竟然把劉備的軍隊放入了蜀川。”

  “尤其是,劉備這個不要臉的,說著去給自己的皇兄一起幫忙的,”

  “結果劉備到了蜀川之後,他根本就不去打張魯,”

  “而是直接調回頭來就去幹劉璋。”

  “這跟諸葛亮的計劃有半毛錢關係嗎?”

  …………

  朱棣哈哈大笑,這段他也知道,的確很神奇,劉璋真是個奇葩啊。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就跟秦朝奪取巴蜀之地的套路是一樣的呀,”

  “都是被本地勢力請進去的。”

  “這根本就不是劉備靠著奇謀妙計,靠著武力打進去的。”

  ………………

  宋徽宗聽到這裏卻不樂意了。

  最美瘦金體:

  “誰給你說諸葛亮沒有預測到呢?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裏記載:

  【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意思就是,劉璋昏庸懦弱。

  根本無法掌控益州。

  所以,劉璋請劉備入川這件事,其實諸葛亮已經預測到了。

  如此一個暗弱無能的劉章,幹出什麽事,那不都是合情合理的嗎?”

  …………

  嗬嗬!

  劉禪眼中那是不屑,你這就是強行解釋【隆中對】呀。

  樂不思蜀:

  “暗弱不堪,那指的是劉璋對蜀地沒有足夠的掌控力。”

  “但再暗弱不堪,那也不可能傻到引狼入室吧!”

  “如果諸葛亮真的這麽牛逼,那也幹脆別說什麽暗弱不堪了,你就直接說劉璋是個傻叉,他會自己把我們放進去。”

  “那這個隆中對的含金量豈不是更高嗎?”

  ………………

  宋徽宗翻了個白眼,你覺得這可能嗎?

  諸葛亮就算是神,他也不可能預測到劉璋會這麽幹啊。

  但宋徽宗卻哼了一聲。

  最美瘦金體:

  “反正隆中對提到了劉璋的性格,多多少少那就有聯係,”

  “這就說明諸葛亮有先見之明。”

  “懂不懂?”

  “這才是諸葛亮讓劉備以荊州攻取益州的底氣。”

  “正是諸葛亮有了這種看人的本事,那才覺得這件事是可行的。”

  …………

  陳通嗬嗬一笑。

  陳通:

  “就算你說的對,咱們就算諸葛亮能夠預測到劉璋會這麽蠢,”

  “但這個變故,並不足以讓劉備奪取蜀川。”

  “你不要以為劉璋自己蠢,他把劉備放到蜀川,才是劉備奪取蜀川最主要的一個原因。”

  “人家還有兩個更重要的原因,你卻始終不提。”

  “就是《三國演義》中,也在極力回避這兩方麵的原因,這才造成了諸葛亮未卜先知的假象。”

  …………

  還有這事?

  此刻朱棣來了興趣,他這次真的不太清楚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還有什麽原因比這更重要呢?”

  “劉備攻取蜀川,到底還走了哪些狗屎運呢?

  ………………

  去你娘的!

  劉備的鼻子都要氣歪了,我攻取蜀川那是靠實力,跟狗屎運沒有半毛錢關係。

  不要把我的成功總是建立在運氣之上。

  當然,更不要把我的成功建立在諸葛亮身上。

  我就是靠我自己。

  ………………

  而宋徽宗也是十分的不服氣,他此刻都被陳通的話給逗笑了。

  最美瘦金體:

  “劉璋自己這麽蠢,都把劉備放入到蜀川之內了,這還不是劉備攻陷蜀川的最主要原因?”

  “那還有什麽原因,你跟咱說說唄?”

  “也讓大家開開眼,看看你到底是怎麽胡說八道!”

  ………………

  此刻聊天群中,劉邦,漢武帝,人皇帝辛等人也十分好奇。

  這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為什麽他們了解的曆史,會跟陳通所講述的有這麽大的偏差呢?

  而就在陳通還沒有開口的時候,北周武帝宇文邕卻說話了,他的存在感實在太低了,

  他覺得自己要是再不發言的話,聊天群裏的皇帝都以為沒他這個人了。

  最狠狼爸:

  “其實劉備之所以能夠攻陷蜀川,最大原因那就是因為劉璋和曹操鬧翻了。

  你們忘了,其實劉璋開始是站在曹操這一邊的,

  而劉璋也願意歸順朝廷,接受朝廷的收編。

  但劉璋卻有一個前提,他想當一個藩王。

  他本身就是劉姓皇室,而且還是荊州牧,是當時除了曹操以外最大的諸侯王,

  他想讓曹操承認他藩王的身份。

  於是,劉璋就派出了自己的手下張鬆,跑到曹操那裏跟曹操談條件。

  可是曹操卻意正言辭的拒絕了,因為曹操根本就不想要藩王,

  而且曹操還想要強硬地撤掉藩王,幹掉所有企圖割據自立的這些人。

  也就是說,如果這一次和談,曹操和劉璋達成了共識,那麽就真沒劉備什麽事了。

  就算張魯想要進攻蜀川,那劉璋也會邀請曹操的軍隊從北麵夾擊張魯。

  根本就不會讓劉備的軍隊跑到蜀川幫他一起抵禦張魯。”

  ..............

  曹操哈哈大笑,他覺得這個北周武帝宇文邕還是有點水平的。

  曹操自己都看過三國誌,裏麵並沒有記載這些事情,這肯定是通過蛛絲馬跡分析得來的。

  他都可以想想,宋徽宗這個杠精,肯定要反駁了。

  果不其然,宋徽宗就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噴了。

  最美瘦金體:

  “三國誌似乎沒有記載這樣的事情吧!”

  “你怎麽就能認為劉璋和曹操,因為藩王的事情,最後反目成仇呢?”

  …………

  北周武帝宇文邕臉上滿是嘲諷。

  最狠狼爸:

  “那你給我說說:劉璋為什麽在赤壁之戰以後,跟曹操走到的對立麵呢?

  聽到曹操要收拾張魯,然後從漢中可能要發兵蜀地,他為什麽這麽緊張呢?

  你可不要告訴我,因為劉璋在赤壁之戰時派去,支援曹操的軍隊。

  最後因為赤壁大敗,這部分殘兵敗將投降了東吳。

  所以曹操就因為這點小事,就要滅了劉璋吧!”

  ………………

  尼瑪!

  宋徽宗嘴角抽了抽,他剛才的確是想這麽說,可是現在卻被北周武帝的話,直接給堵在了嘴裏。

  此刻李世民都搖了搖頭。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我以前也覺得,劉璋和曹操從盟友關係,突然變成了敵對關係,這令人很詫異。

  我剛才在陳通的空間裏搜了搜,很多人都把原因歸結於赤壁大戰時,劉璋派去的軍隊投降了東吳。

  但我卻不認同,因為劉璋派去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

  這一部分人投降與不投降,那對於曹操和劉璋的關係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最後造成他們兩個從盟友走向對立的這種局麵,那必定是兩個人的根本利益發生了巨大的衝突。

  而曹操對待貴族的態度,那才是他們兩個走向對立的根本原因。

  曹操其實就想滅掉這些諸侯王,而劉璋自己就想在蜀地當一個真正的同姓諸侯王。

  而不是一個普通的益州牧。

  我覺得他就是想當蜀王!”

  ……………

  朱棣嶽飛等人連連點頭,他們也認為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推論,那是相當靠譜的。

  畢竟隻有利益上的根本衝突,才會讓兩個原本的盟友走向了對立麵。

  但宋徽宗卻絕對不會承認這件事。

  最美瘦金體:

  “反正這個理由我是不認的。”

  “隻要在史書上沒有寫的,那都是不存在的!”

  “我可不想聽你們在這裏瘋狂腦補。”

  …………

  陳通笑了,既然你這個原因不承認,那咱們就看看史書上到底還寫了什麽東西。

  陳通:

  “那張鬆這個人你不會陌生吧。

  他可是益州別駕,相當於劉璋的秘書長。

  在整個蜀川集團中,這家夥就是劉璋的絕對心腹。

  劉備之所以能夠奪取益州,張鬆可是功不可沒。

  在三國演義中,張鬆拿著一份蜀川的地圖,本來是想要獻給曹操,賣主求榮的。

  可曹操卻嫌棄張鬆長得太醜,出麵嘲諷他,結果,張鬆懷恨在心,轉而拿著地圖投靠了劉備。

  其實在《三國誌》中,根本沒有這一段。

  但張鬆的確是拿著蜀川的地圖跑去曹操那裏。

  他不是代表自己。

  張鬆是代表著蜀川一股最重要的勢力,叫做,東洲軍。

  他們想要把劉璋賣一個好價錢。

  最後張鬆跟曹操沒有談妥,於是轉頭又跟劉備勾搭在了一起。

  如果說曹操這一次答應了這種小人,那我也就沒有劉備什麽事了。

  而根據張鬆的牽線搭橋,這才讓法正,李嚴,這種吃裏扒外的人跟劉備真正站在了一起。

  而最後就是因為法正,李嚴臨陣投敵,背叛了自己的主公劉璋,投靠了劉備,這才讓劉備能夠奪取益州。

  也就是說,這些人其實本來是想跟曹操聯合,賣主求榮,想要賣一個好價錢的。

  可是最後,卻因為交易價格沒談攏,又尋找到了第2個買主劉備。

  這才把他們的主公劉璋給出賣了。

  從而法正,李嚴等人則是一飛衝天,成為了三國之中蜀國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們的實力那是碾壓諸葛亮的。

  就是因為他們,為劉備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我就問你,這件事情是不是史書上記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