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904.邊城武將不造反,是趙匡胤的運氣好嗎?(4200字求訂閱)
作者:黑血粉      更新:2021-08-17 21:10      字數:4452
  聊天群中很多皇帝都懵了。

  尤其是劉邦,朱棣等人,他們一看到這樣的打仗方式,那都恨不得跳起來罵娘。

  這tmd就是拿錢砸呀!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靠!”

  “這一下我終於明白了,趙匡胤為什麽要給他們那麽多錢了?”

  “這特麽的就是氪金啊!”

  “這人民幣玩家惹不起。”

  “要是氪金都無法造成降維打擊的話,那北宋的戰鬥力也太弱了吧。”

  ………………

  此刻的楊廣哈哈大笑,他沒有想到,他的氪金玩法竟然有人在用。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這就對嘛!”

  “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經濟上的碾壓那也是碾壓。”

  “把經濟上的優勢變成戰力一樣,可以達到降維打擊的效果。”

  “用培養10萬軍隊的錢養出了1萬精兵,這戰鬥力,為什麽就不能跟十萬大軍抗衡呢?”

  “而且他還花錢買消息,花錢安插間諜,甚至花錢賄賂人家的文臣武將。”

  “這種玩法才是終極玩法呀!”

  “我隻想說一句,有錢真好!”

  ……………………

  此刻聊天群中的很多皇帝嘴角都抽了抽,這就是赤裸裸的炫富!

  這不叫有錢真好,這tmd就是有錢真任性。

  他們也沒有想到,越往後走,打仗的方式就越不同。

  在宋朝竟然就出現了氪金玩家。

  不過看到了趙匡胤的這種做法,很多皇帝還是很認可的,有一句話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既然你不能夠在科技和知識上造成碾壓,那你用經濟維度進行碾壓,跟對方打經濟戰。

  這也是一種做法呀!

  以自己的長處去攻擊敵人的短處,這才叫兵法之道。

  選擇用自己的短處去跟敵人的長處硬碰,這就是腦殘呀!

  秦始皇此刻對趙匡胤的印象而是越來越好,這是靠腦子打仗的人。

  大秦真龍:

  “這個就非常合理。”

  “科技,知識,經濟,不管是哪個維度,隻要遠遠高於對方,那就可以造成降維打擊的效果。”

  “趙匡胤集合全國之力,支持北方的邊境,讓他們能夠以一敵十。”

  “這有什麽難以理解的?”

  ………………

  趙匡胤聽到秦始皇對自己的讚賞,那心裏跟吃了蜜糖一樣。

  當時下巴都能仰到天上去。

  始皇先祖對他的肯定,那才是真正的肯定。

  杯酒釋兵權:

  “李二,打仗是要靠腦子的!”

  “不是傻乎乎的,隻會跟別人拚消耗。”

  “這才叫做真正的宏觀戰略。”

  “宋太祖趙匡胤在中原內部,杯酒釋兵權下掉了這些將軍的軍權財權,把所有的財富都集中到了中央。”

  “然後,對邊境武將加大支持力度,讓他們的戰鬥力空前彪悍。”

  “這就叫做因地製宜,這就叫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什麽事都是一刀切,那不是腦殘嗎?”

  “這才叫做治大國,如烹小鮮。”

  ………………

  尼瑪!

  你還教訓起我來了?

  李世民額頭的青筋直冒,他感覺到被人冒犯了。

  什麽時候連宋太祖趙匡胤都可以教他李世民怎麽治國了?

  你還來一句,治大國如烹小鮮。

  什麽意思?

  你鄙視我不懂得治國嗎?

  李世民甚至都可以想象出趙匡胤此刻嘚瑟的樣子,尾巴都能翹到天上去。

  …………

  就在李世民心裏狂罵宋太祖的時候,聊天群裏,很多皇帝卻十分認同趙匡胤的做法。

  嶽飛此刻就對趙匡胤的治國才能表示出了深深的佩服。

  因為這裏麵的門道簡直太深奧了。

  怒發衝冠:

  “我現在才看懂趙匡胤的治國方式。”

  “所謂的強幹弱枝,杯酒釋兵權,就是為了保證中原地區的大一統。”

  “讓中央能夠收回對於地方的轄製之權。”

  “然後為了保持宋王朝強悍的戰鬥力,宋太祖趙匡胤不但沒有收回邊城武將的權利,反而對他們給予了更大的特權。”

  “這才讓邊境武將擁有了超越大家想象的戰鬥力,這才能夠抵擋契丹人的突襲。”

  “宋太祖一方麵在不斷完成統一,另一方麵,他並沒有削弱宋朝對外戰鬥力。”

  “這才是宋太祖趙匡胤真正厲害的地方!”

  “很多人隻看到了他杯酒釋兵權,卻沒有看到趙匡胤對於邊城武將的另類方式。”

  “隻有把兩者統一來看,才能明白趙匡胤的才能和手段。“

  “這種治國手段,我感覺的確比李世民高超得多。”

  “李世民隻會躺在別人的功勞簿上,蕭規曹隨,而宋太祖趙匡胤已經在不斷的改革創新。”

  “怪不得陳通總是推崇那些願意為炎黃改革的皇帝。”

  “隻有不斷的改革創新,炎黃才會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

  朱棣此刻也連連點頭,以前他對趙匡胤的印象不好,那就是覺得趙匡胤骨頭太軟了。

  搞出的策略讓大宋王朝失去了對外的戰鬥力,斷了炎黃的脊梁。

  可現在一看,完全不是那麽回事。

  大宋的戰鬥力依然強悍,甚至強悍的都超出了他的想象。

  別管宋朝的戰鬥力是氪金來的,還是靠著硬實力拚出來的,隻要強就行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果然,曆史是需要細細品味的。”

  “你不能隻看表麵,更不能隻看局部,你一定要從宏觀整體來看。”

  “不能搞那些瞎子摸象。”

  “趙匡胤這一手玩得漂亮,那絕對是當時曆史環境下的最優選擇。”

  “既保證了王朝逐漸走向統一,又能保證大宋王朝強悍的軍事能力。”

  “宋太祖趙匡胤絕對有資格爭一爭聖君之位。”

  “什麽唐宗宋祖,看來這個排位是要變一變了。”

  ……………………

  曹操,劉邦,漢武帝等人都是這樣的看法,任何一個敢改革的皇帝都不是那麽簡單的。

  而趙匡胤的做法簡直就是在虎口拔牙,所做的每一步,那都蘊藏巨大的風險。

  你要去拿掉軍閥的權利,你都不怕人家反撲嗎?

  可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卻沒有帶來巨大的社會動蕩,那些軍閥心甘情願的交出了權利。

  這就很說明政治能力了。

  而趙匡胤在兼顧集權的同時,竟然還懂得放權,每做一步,那都針對著不同的情況,想讓王朝朝著健康和先進的方向更進一步。

  這才是真正的廟算型高手。

  人妻之友:

  “自古亂世出英雄,這句話看來真沒錯。”

  “在亂世之中,隻有經過殘酷的競爭,最後脫穎而出的勝利者,才是那個時代真正的人傑!”

  “曹操就是這樣的。”

  ………………

  劉備撇了撇嘴,你贏了嗎?

  你是死了吧!

  怎麽這麽會給臉上貼金呢?

  但劉備此刻也是對宋太祖趙匡胤有了很大的好感,你必須承認宋太宗趙匡胤的能力。

  因為如果他處在趙匡胤的位置上,也隻能選擇像趙匡胤一樣的做法。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不得不說,趙匡胤在宏觀戰略上,在國策的製定上,讓我看出了大師的手筆。”

  “這樣的治國能力以及局勢分析能力,然後選擇應對之策的政治能力,那在炎黃的皇帝中絕對是排得上號的。”

  ………………

  李世民此刻心裏非常難受,每一個皇帝對趙匡胤的肯定,那就猶如一把尖刀,紮在了李世民的心髒上。

  當時談論他的國策,談論他的貞觀之治時,從來沒有皇帝這麽誇他。

  更多的是嘲笑他無法改革,嘲笑他沒有自己的東西。

  李世民現在心裏很難受,不創新的人難道就真的不值得被尊敬嗎?

  創新可是會死人的!

  楊廣就是例子呀,步子邁得太大,是真會扯著蛋的。

  他覺得這件事情必須要好好的掰扯一下,不然宋太祖趙匡胤真會騎在他的頭上。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你們都在吹趙匡胤的戰略,你們都在吹他的國策。”

  “但你們不覺得趙匡胤這麽做真的很腦殘嗎?”

  “給了邊城武將這麽大的權利,讓邊城武將可以用1萬的軍隊來防守10萬的契丹人。”

  “這比唐朝末期的藩鎮割據還可怕!”

  “這些邊城武將擁有的權力財勢和兵力,那就遠遠超過了朱溫,黃巢等人。”

  “趙匡胤這就是埋下了定時炸彈,他都不怕這些人造反嗎?”

  “一旦任何一方起兵造反,趙匡胤不死也得脫層皮!”

  “所以我覺得趙匡胤這麽做根本就是錯的!”

  “他之所以能夠維持這種局麵,那全部靠的就是運氣。”

  ………………

  靠運氣嗎?

  朱棣皺了皺眉,其實他也想過這個問題,覺得趙匡胤是不是給了邊城武將過大的權利?

  可是這些邊城武將還真沒有人造反呀。

  這就是他想不通的問題。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其實我現在也納悶,這些邊城武將為什麽就不造反呢?”

  “如果造反的話,那宋太祖趙匡胤的這個國策是不是就是錯的呢?”

  …………

  這時候,聊天群中很多皇帝都搖了搖頭,眼中滿是嘲諷。

  劉邦當時就很不客氣,劈頭蓋臉就教訓。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聖君):

  “我說李二呀,這就是你的政治水平嗎?”

  “朱老四看不懂,那是正常的。”

  “畢竟這家夥主職業就是打仗的,對於這裏麵的彎彎繞繞,他肯定是沒有時間研究。”

  “但你就不一樣,你不是吹自己很牛嗎?”

  “連這個都看不出來?”

  “趙匡胤這麽幹就是運氣?”

  “一個武將不造反那叫運氣,一年他們不造反那叫運氣,所有武將都不造反,過了這麽多年,這些武將還不造反。”

  “這能叫運氣?”

  “我運你妹!”

  “你這才叫真的外行!”

  ………………

  劉備此刻也對李世民十分失望,就這種水平,那還好意思叫千古一帝?

  你要這種水平的話,你放在三國時代,你就是秒跪的結局!

  不管是你那種拚消耗的戰鬥思維,或者打仗的時候隻會無腦嗎?

  那你放在三國時代,你能幹得過誰?

  呂布都能打得你叫爺爺。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很多人總是喜歡把別人的成功歸功於運氣。”

  “但卻從來沒有考慮過人家成功的底層邏輯。”

  “趙匡胤的這種做法怎麽可能讓邊城武將造反呢?”

  “這腦子是被什麽樣的驢踢過,他才有這種想法?”

  “你的製衡之道,帝王心術,到底是怎麽學的?”

  ………………

  秦始皇也是連連搖頭,看來很多人的水平那就是流於表麵,隻能看到淺顯的東西。

  一旦涉及比較深奧的地方,立刻就會露出馬腳來。

  在他們這些大佬的眼中,一眼就可以看出,這些邊城武將根本就不會造反。

  或者說他們大概率是不會造反的。

  怎麽到了低水平人的眼中,就能篤定這些人一定會造反?

  大秦真龍:

  “這就是思維層次的差距。”

  “很多水平低的人,他無法理解高水平人的思維層次。”

  “我隻能說一句,某人的專業簡直太差了。”

  …………

  李世民隻感覺到臉上火辣辣的疼,陳通都沒噴他呢,結果被劉備,劉邦還有秦始皇給噴了。

  最關鍵的是,他到現在都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裏。

  為什麽這些人如此篤定,那些邊城武將不會造反呢?

  這是他無論如何都想不通的。

  …………

  比李世民更茫然的,那就是崇禎。

  李世民都看不懂的東西,他就更看不懂了。

  自掛東南枝:

  “你們真的把我繞暈了。”

  “五代十國為什麽會造反?那不就是給你的藩鎮太大的權利嗎?”

  “所以他們才要一個接著一個造反。”

  “可現在你給我說:趙匡胤給了邊城武將更大的權利,他們卻不會造反,這到底是什麽邏輯呢?”

  …………

  朱棣此刻也想這麽問,因為他真的是不懂。

  嶽飛也是一頭霧水,難道治國就真的這麽深奧嗎?

  為什麽總是反常識的?

  陳通歎了口氣,其實在治國的某些方麵,那跟常識就是違背的。

  因為要考慮了太多的人性因素,人性那是極度複雜的,而且人性又是多變的。

  在某一個程度上,人性會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情況。

  看來他必須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陳通:

  “為什麽那些邊城武將不會造反呢?”

  “原因很簡單呀,就是因為趙匡胤給了他們太多的權利。”

  “你可以理解為趙匡胤給他們的越多,他們的實力越強大,他們就越不可能造反!”

  ………………

  這!

  朱棣此刻都想罵娘了,你這分明是胡說八道呀!

  五代十國時期,就是因為給藩鎮太多的權利,他們才會造反的。

  你現在反過來給我說,趙匡胤給邊城武將的權力越大,他們反而越不會造反。

  我tmd都快裂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