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786.科舉製度是否有效,是王朝的健康與否的晴雨表!(4400字)
作者:黑血粉      更新:2021-08-17 21:09      字數:4653
  聊天群中,皇帝們此刻都想知道,科舉製度的要素到底是什麽?

  就連朱溫也非常認真的聽著,因為他不管怎麽說都是皇帝,而這一項製度是真的關乎到王朝命運。

  為什麽唐朝滅亡了呢?

  自己的老大哥黃巢為什麽要造反呢?

  不就是因為覺得靠科舉無望嗎!

  此刻他連朱友珪的媳婦都不惦記了。

  ………………

  陳通見大家都比較關心這個話題,他也想去總結一下,不要讓很多人用表麵現象把大家給蒙蔽了。

  陳通:

  “科舉製度就是為了打破階層固化。

  那麽它的核心要素無非就是三點。

  第一,打破門閥精英對於權力和資源的壟斷!

  這才是科舉製度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

  你考不考試無所謂。

  不考試也行,但你如果不能打破門閥貴族對於階層和權力的壟斷。

  那麽這個王朝就會越來越腐朽。

  隋文帝和楊廣對於科舉製度的貢獻,就集中體現在這一層上。

  第二,在科舉選拔人才的篩選機製中,必須嚴防死守。

  讓那些手中掌控權力的精英和門閥,不能夠用他們的權利和資源對整個篩選過程產生任何影響!

  這是為了什麽?

  就是保證科舉的篩選機製能健康穩定。

  因為隻有剔除掉所有權利和資源的幹擾,才能讓整個社會通道徹底貫通。

  武則天的糊名製的主要貢獻,就體現在這一層。

  防止人為主觀因素肆意幹擾科舉製度,從而造成不公平的現象出現。

  第三,在科舉製度實行的過程中,剔除豬主管因素外,還不夠。

  因為,門閥和精英還可以用客觀因素,影響科舉製度的篩選結果。

  比如,你不管使用哪種選拔機製,你肯定是對某一個地區相當有利。

  比如你用背四書五經的方式篩選,那麽南方的世子就肯定會比北方的世子擁有更多的優勢。

  如果你用遊泳去選拔人才,那住在水邊的人,一定比那些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水的人要有優勢。

  而門閥和精英經常會用手中的資源,來擴大這種客觀因素。

  比如,南方世子跑到北方去考試,那不是吊打北方世子嗎?

  或者幹脆,用他們熟悉和擅長的篩選體係,代替現在大家公認的篩選機製。

  從而,影響篩選的結果。

  所以,在防止了主觀因素幹擾選拔機製的公平,同時,下一步就是要防止客觀因素幹擾選拔機製。

  這就是朱元璋對於科舉製度的貢獻。

  南北分卷,分區域錄取!

  這就是防止客觀因素對科舉製度造成影響。

  這才是科舉製度的三大要素。

  而網上說的,什麽科舉製度就是設立進士科,什麽科舉製度要采用考試的方式,什麽科舉製度就是要讓世子們可以自由報名。

  我隻想說一句,不能夠打通階層通道,你什麽形式的考試,你試卷在統一,名次排的在公平,那跟科舉都沒有半毛錢關係!

  不要去用這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去碰瓷科舉製度。”

  ………………

  朱棣這下真聽明白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那這麽看來的話,隋朝時期,人家的科舉製度是有意義的。”

  “人家是在不斷的打通階層通道。”

  “雖然力度沒有後世那麽大。”

  “但他卻把矛頭對準了貴族門閥,打破了他們對於權力和資源的壟斷。”

  “再反觀唐朝初年的科舉,這就是假科舉製!”

  “一方麵,他並沒有去打通階層通道,因為他不敢去針對貴族門閥。

  “另一方麵,他也不能夠讓寒門小戶晉升到頂層。”

  “這李世民還真是對科舉製沒有半毛錢的貢獻!”

  “這一下就說的很清楚了。”

  ……………………

  李世民的鼻子都要氣歪了,為什麽你每次都能拿我當參照物呢?

  你不愧是我的死敵。

  可下一刻,李世民就更鬱悶。

  因為李治也開口了。

  相親相愛一家人:

  “這麽說來的話,唐朝時期真正的科舉,那必須是從李治時期開始的。”

  “李治時期瘋狂的打壓門閥,這才能夠讓寒門小戶擁有通往頂層的機會。”

  “我就不明白了,為啥你們都不能吹一吹李治跟武則天呢?”

  “非要去吹什麽都沒有的李世民。”

  ………………

  李世民此刻心拔涼拔涼的,這就是自己生的好兒子嗎?

  而李淵卻是哈哈大笑,心想這副場景真是太好了!

  我就指著他逗悶子了。

  而大良皇帝朱溫此刻也認同的點點頭。

  不良人:

  “這不就很清楚了嗎!”

  “為什麽黃巢要造反呢?”

  “那就是因為唐朝很多皇帝太蠢了,武則天時期明明已經打開了所有階層的晉升通道。”

  “可之後的唐朝皇帝,他們竟然關閉了所有通道!”

  “黃巢這才感覺報國無門,不對,就是他覺得自己這輩子也不能夠升官發財。”

  “這才牙一咬腳一跺,直接反了!”

  “原來科舉製並不是去看是不是用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吏。”

  “而真正的科舉製是要看你有沒有打開階層通道,通過篩選的方式讓所有階層都可以晉升頂層。”

  “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這個核心要素呀。”

  “沒有這個核心要素的話,任何形式,那基本上就是過家家!”

  “這麽一看的話,李世民的確跟隋朝皇帝差的太遠。”

  “他不敢去跟貴族門閥死磕,不想為社會深刻改革流血犧牲,他怎麽可能配給人家聖君相提並論呢?”

  “誰都知道,要動貴族的蛋糕,那要承受怎麽樣的後果?”

  ………………

  秦始皇非常滿意此刻群裏討論的氛圍。

  這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群啊,總算沒有被劉邦,曹操和朱溫等人帶偏了節奏。

  他這就很欣慰了。

  於是秦始皇很少見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大秦真龍:

  “科舉製度為什麽重要呢?”

  “那就是因為這種能夠打通階層通道的製度,它其實就是王朝健康與否的晴雨表。”

  “如果這個製度它順利施行,如果它的運行良好,那麽王朝就會欣欣向榮。”

  “如果這個製度它沒有運行良好,失去了它本來的作用。”

  “那麽王朝也將會進入到死亡倒計時。”

  ………………

  真的假的?

  朱溫一愣,他顯然沒有意識到,科舉製度竟然還有這麽大的作用!

  但給朱溫十個膽子,他都不敢去質疑和反駁秦始皇。

  因為在他的世界觀中,強者就應該被尊敬和崇拜。

  那是不容弱者去質疑的。

  朱溫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比秦始皇強,這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

  ………………

  嶽飛是真的聽不懂了。

  他本來就是一個外行,聽治國政策的時候,就是似懂非懂。

  現在聽到秦始皇的話,竟然能用科舉製度去判斷王朝的健康。

  這簡直太高端了吧!

  你這跟其他皇帝真的不在一個層次上呀!

  怒發衝冠:

  “這怎麽判斷呢?”

  “我是實在搞不明白。”

  ……………………

  曹操,劉邦,漢武帝等人都陷入了沉思。

  他們也是被秦始皇這樣的言論驚呆了。

  以前他們根本沒有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過。

  我去!

  不愧是秦始皇!

  你這接受新知識的速度簡直太快了。

  我們在這裏吹牛打屁,你卻在那裏默默發育,這節奏不對呀!

  曹操此刻都覺得自己在群裏有點飄了,根本沒有好好學習,整天奠基跟人做朋友了。

  於是他非常認真的思考起了這個問題。

  很快,曹操眼神一亮。

  人妻之友: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用科舉製度去判斷王朝的健康與否。”

  “就是去看這個時候科舉製度,有沒有發揮它的核心作用。”

  “科舉製度的核心作用就是打開階層通道。”

  “而如果階層通道都打開了,那麽各個階層就不存在嚴重的階層矛盾。”

  “但如果階層通道已關閉,不管他們是不是在使用科舉考試,那他們就不可能再得到廣大底層的支持。”

  “而當一個王朝,當它的頂層跟底層徹底脫節,那就會形成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隨之而來的不就是一場最為深刻的階層反抗嗎?”

  ………………

  此刻劉邦真想給曹操豎一個大拇指,不錯喲!

  看來我們不光愛好相同,我們這水平也差不多呀。

  覺得可以交個朋友!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聖君):

  “我也是這麽認為的。”

  “王朝是否讓科舉製度發揮了真正的作用,那就是判斷王朝健康與否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指標。”

  “甚至這個指標會比什麽經濟政治勵誌更為清晰。”

  “陳通,你給咱分析一下這個說法的底層邏輯!”

  …………

  陳通非常認同這種觀點。

  陳通:

  “其實這種說法早就有人提過了。

  他們認為科舉製度是可以作為王朝的晴雨表,去判斷王朝是否健康。

  它的底層邏輯其實就是:利益!

  一個王朝在蓬勃發展的時候,它一定是不斷打開階層通道,吸納更多的人才。

  讓整個社會所有階層都能夠與這個時代一起進步。

  而這個時期,因為王朝的發展,會帶來大量的社會紅利。

  因為打開了階層通道,所以,各個基層都可以吃到紅利,這樣會讓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幾何級攀升。

  那麽,在利益的驅使下。

  所有階層都會擁護這個新興的王朝,因為所有階層都是既得利益者。

  但如果王朝在鼎盛時期關閉了晉升通道,那就是這個王朝從勝轉衰的開始。

  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階層就會隨著王朝的發展逐漸的喪失紅利,而且日子會過得越來越難,甚至到了沒有立錐之地。

  這就會產生巨大的階層矛盾。

  唐朝不就是從李隆基開始衰敗的嗎?

  當武則天辛辛苦苦的打開階層通道之後,李隆基憑一己之力就把它完全關閉了!

  而宋朝,宋太祖趙匡胤開始還開放了階層通道,而宋太宗趙光義則是直接關閉階層通道。

  而宋朝之後的改革,他就是要想方設法打開階層通道,可最後都是因為遭到了貴族世家的誓死反抗而中止!

  所以宋朝才造成了極端的貧富差距。

  至於明朝,那就更不用說了,在洪武時期打開了階層通道。

  但當朱棣死後,朱高熾上位,不斷廢除洪武和朱棣時期的政策,向著文官瘋狂傾斜,階層通道逐漸封閉。

  而當東林黨權傾天下的時候,他們利用著學閥的優勢,壟斷了晉升通道,這才讓明朝進入了死亡倒計時!

  當代表著大多數人的階層被王朝徹底放棄時,那麽這個不可調和的階層矛盾就會成為王朝滅亡的導火索。

  這才是真正去學曆史的方法。

  你要辯證的去看待每一件事情。

  不是說用了科舉製度,就是好的,就一定能夠打開階層通道,就一定能讓社會欣欣向榮。

  唐朝用了科舉製度,宋朝也在用科舉製度,東林黨以後人家更加標榜科舉製度。

  可這有什麽用呢?

  他們口口聲聲標榜的科舉製度,卻沒有打開階層通道。

  這些製度成了他們攬權謀利的工具。

  而這個時候,這些科舉製度就成了假科舉製度,他們失去了科舉製度的真正內核要素。”

  ………………

  什麽,竟然是朱高熾!

  此刻的朱棣真是想把自己的大兒子朱高熾再揍一頓。

  原來大明朝真的是從朱高熾手裏開始衰亡的。

  這個家夥竟然敢擅自更改自己和老爹的製度,大量引入儒家治國學說。

  以前怎麽沒發現他能這麽蠢呢?

  朱棣此刻眼神不善,肥胖的朱高煦隻感覺到渾身都在冒汗,今天老爹是怎麽了?

  怎麽感覺像是要把自己宰了嗎?

  而朱高煦則是撓了撓頭,老爹是想對付大哥嗎?

  要不要自己幫忙把大哥收拾一下呢?

  不要讓自己老爹沾上大哥的血,自己幫忙給弄死算了。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父慈子孝嗎?

  太子朱高煦此刻琢磨著到底要先造反呢?還是先把大哥給弄死呢?

  這是一個哲學問題啊!

  太難了!

  要不然,兩件事情同步進行?

  朱高煦覺得很有搞頭!

  之後必須跟大明戰神李景隆好好商量一下。

  …………

  而此刻的崇禎是全身直冒冷汗。

  東林黨竟然就是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

  虧我還這麽信任他們?

  覺得他們是大明風骨,是大明的支柱!

  崇禎直接抬手給自己甩了一記耳光。

  我真是太蠢了呀!

  我竟然去相信這些文臣。

  ………………

  李治此刻對陳通那是更加的忌憚。

  這就是陳通的思想高度嗎?

  這家夥看待問題的方式怎麽如此的犀利和刁鑽呢?

  不管誰提出一個觀點,他都能通過現象看到本質,甚至還能分析出別人的底層邏輯。

  這特麽的就是怪物呀!

  李治現在有了一種錯覺,他可能此生都無法被追到阿武。

  ……………………

  楊廣此刻眼神驕傲,你要說到科舉製度,我們隋朝兩代皇帝都對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之後的一千多年裏,對這項製度真正添磚加瓦的人,那也不過是兩代皇帝。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現在誰還能質疑隋文帝的功業!”

  “這回你還想用考試來碰瓷科舉製度嗎?”

  “就是你實行的科舉製度如果沒有打開階層通道,那你這個也是一個冒牌貨!”

  “我就問,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