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隋文帝的恐怖,三權分立!(4200字求訂閱)
作者:黑血粉      更新:2021-05-05 20:43      字數:4929
  聊天群中,皇帝們都不淡定了,就陳通剛才提到的理念:皇帝集權,宰相分權。

  這還不是顛覆性的成果?

  尼瑪!

  這個三省六部製到底有多恐怖呢?

  就是劉邦也心神搖曳,這才看出他跟秦始皇之間的差距。

  起碼他就沒有感覺到三省六部製還能隱藏什麽?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聖君):

  “趕快說呀!你這樣會急死人的。”

  “三省六部之製中到底有什麽顛覆性的成果?”

  ………………

  此刻的皇帝們都死死的盯著聊天群,他們每一個人都充滿了求知欲。

  因為這是他們完全陌生的領域。

  而崇禎早就擺好了宣紙,酂好了筆墨,就等著做一個課代表。

  而李治也暫時放下了追老婆的心思,這一次可是說到了他都不熟悉的領域,作為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江山永遠都是第1位的。

  而如何能讓江山更加穩固的知識,那必須第一時間掌握在手。

  女人什麽的還得往後靠。

  不錯,他李治就是傳說中的愛江山不愛美人。

  當然,如果江山和美人都可以得的話,那他也樂享其成。

  ………………

  陳通此刻也是非常緊張,因為他並不是專業研究政治製度的,尤其是對比炎黃曆史上最偉大的兩個製度。

  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陳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讓紛亂的思緒快速的整理聚集。

  陳通:

  “首先說第1點,隋文帝的三省六部製,它不但分割了相權,最重要的是,它分割了三種極其重大的權利。

  那就是決策權,表決權,執行權。

  什麽叫做決策權呢?

  那就是集體來決定一個政策。

  而表決權是什麽?

  那就是對這個政策進行複議和審核,看這個政策是否符合當時的國情。

  這主要是為什麽?

  就是怕一拍腦袋就決定,然後出現決策的重大失誤。

  而執行權是什麽?

  這個大家應該非常理解,那就是具體到各項政策的實施,這也是尚書省的職責,就是把決定的國策實施下去。

  也就是6部的職責。

  三省六部製,其實也構建了一種三權分立的思想。

  讓決策提出,審核表決,以及政策執行,這三個流程完全分開。

  隻有國策在任何一個流程被否定,那麽這個國策就不能實施。

  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國策失誤。

  而這樣的改革,它其實讓國家的治理在最高的權力階層,變成了一種非常標準的程序化流程。

  這就是一次重大的改革。”

  ………………

  陳通輸完,一些皇帝茫然無知,有的皇帝皺眉沉思,有的皇帝卻豁然驚醒。

  人皇帝辛壓抑不住心中的激動,第一個開口評價。

  反神先鋒(上古人皇):

  “好一個三權分立!”

  “這的確是一項巨大的進步,這可以讓專業的人更加專業。”

  “製定國策的人主要製定國策,複議審核的人主要複議審核,而擁有強大執行力的人,那就主要去執行國策。”

  “這樣一來,術業有專攻。”

  “而且三種權力相互製衡,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國策失誤。”

  “而且各個環節還可以相互反饋信息。”

  “這的確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思想。”

  ………………

  秦始皇也是連連點頭,這還真是一項重大進步。

  相比於他建立的那個製度,的確進步了不少,隋文帝這真是用心了。

  劉邦,曹操等人都在細心揣摩著這種製度的好處。

  光是從這些三權分立來看,隋文帝時期的政治製度已經非常成熟了。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聖君):

  “那就讓我來猜一猜,尚書省就是國策的執行者。”

  “中書省應該是國策的製定者,畢竟一般的中書省都是最重要的部門。”

  “那麽門下省,就應該是國策的複議和審核部門。”

  “三個部門都有各自的職能,他們應該是相互監督,互不領導,平行架構。”

  劉邦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輕輕的敲著桌麵,發出有節律的響聲,而他的思緒早就沉浸在劇中社會體製架構中。

  體會著這三權分立又三權相互製約的思想。

  他心中不由得出現了一個滑稽的感覺,為什麽這個三就這麽容易出現呢?

  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而三足鼎立,卻又是最穩當的。

  分宰相的權利時,最後卻衍生出了三權分立。

  劉邦嘴角抽了抽,我這是想什麽呢?

  我這是要悟道嗎?

  ………………

  李世民這才清楚隋文帝三省六部製的架構邏輯。

  此刻他想得更多。

  再結合陳通說的皇帝集權,宰相分權。

  李世民就體會到了另一層意思。

  千古李二(雄主罪君):

  “我明白了,隋文帝這就是把丞相的權力一分為三。”

  “原本的丞相他既可以決定國策,又可以審核複議,這事他一個人都幹了。”

  “最後丞相還可以任命官吏,形成強大的執政能力。”

  “也就是說,丞相同時擁有決策權,表決審核權,以及執政權。”

  “這樣的話,丞相的權利就極其強大,甚至可以和皇權分庭抗爭。”

  “可如果把丞相的權利分成三份,有的丞相隻負責決策,有的丞相隻負責表決複議,有的丞相隻負責執政。”

  “那麽不管是誰想要獨斷專權,想要跟秦漢時期的權臣一樣,那他就得要把第3種權力合三為一。”

  “要是做不到三權合一,這個丞相的權利永遠大不過皇權。”

  “這才是三省六部製的精髓所在。”

  ………………

  朱棣心裏鬱悶無比,這李世民竟然都懂了,我還不懂!

  他揉了揉臉,感覺給自己老爹洪武大帝丟人了。

  自己老爹可是進行了曆史上第3次政治變革,我這個兒子竟然一點沒有遺傳到他的政治天賦。

  這怪誰呢?

  這絕對怪我娘啊!

  我娘的天賦太差了。

  朱棣感覺這次被李世民比下去了,心裏十分不爽,於是就想找個人出氣。

  他左看右看就發現隻有自家的小蠢萌好欺負。

  再說了,我是你祖宗,我可是有義務教導你。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小蠢萌,你聽明白了沒?”

  “有啥心得沒?”

  ……………………

  崇禎聽到自家老祖提問,那趕緊是有問必答。

  畢竟以後他可是要借著自家老祖人脈,跟群裏的大佬打好關係。

  他可是知道自家老祖在群裏的人緣賊好。

  比李世民好太多了。

  他趕緊把自己的心得體會說出來。

  自掛東南枝:

  “我就知道,李隆基的那些丞相,他就在不遺餘力的把三種權力合二為一。”

  “比如說姚崇,尤其是那個張說,他竟然一個人擔任了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三個老大。”

  “這不就等於又把相權合一了?”

  “所以李隆基才那麽菜!”

  ………………

  朱棣欣慰的點點頭,此刻好想摸一摸自家小蠢萌的狗頭。

  你小子進步挺快呀。

  大梁皇帝朱溫也是心驚不已,這種三權分立的思想讓他受到了很多啟發。

  他也覺得自己不應該讓手下擁有太多的權利。

  這要是有一天自己被手下幹掉了怎麽辦?

  不過此刻,他還是要懟一懟陳通。

  不良人:

  “這一個三權分立的思想的確比較先進。”

  “可你把它有必要吹得這麽神嗎?”

  “他真能跟秦始皇的製度並駕齊驅嗎?”

  ………………

  陳通笑了笑。

  陳通:

  “我這麽給你說吧,就這種三權分立的思想。

  把國策的製定權,國策的審核表決權以及國策的執行權分開,其實在現在還沒有被廢除。

  仍然是很多國家和地區所采取的製度。

  你說他的影響力怎麽樣?”

  ………………

  我去!

  漢武帝一拍額頭,心裏震撼的無以複加,這簡直都是怪物啊。

  一個政策存續了那麽久,它底層的原則和精神竟然還會被後世沿用。

  這才叫做真正的大眼光,大格局。

  雖遠必誅(千古聖君):

  “這下我真沒話說了。”

  “這才是能夠照耀千古的製度。”

  “洪武大帝朱元璋被稱為穿越者,不就是因為他的製度被後世沿用了嗎?”

  ………………

  朱棣鬱悶不已,在這些真正牛逼的人麵前,自己真是太渺小了。

  這拚爹都拚不過。

  不說別的,就光在政治製度改革上麵能夠跟秦始皇較量的,那也隻有隋文帝了。

  就是他爹洪武大帝進行的政治製度改革,按照陳通的說法,那也是建立在隋文帝的三省六部製上麵。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隋文帝真是厲害,能跟秦始皇製度相比的,我覺得曆史上也就是隋文帝和武則天。”

  “其他人根本就不在這一個等級上麵。”

  “想想武則天的匭檢製度,那就讓人驚歎不已。”

  ………………

  曹操也是咂舌不已,現在看來,隋文帝那是被嚴重低估的皇帝。

  不過,他卻想到了其他方麵的問題。

  人妻之友:

  “最關鍵的是隋文帝和武則天都出身於弘農楊氏。”

  “這隋唐時期的門閥,簡直太厲害了。”

  “好像在這些門閥裏麵就不存在廢物呀。”

  ………………

  經過曹操的提醒,大家也才意識到這個問題,隋唐時期的門閥的確湧現了太多驚豔的人物。

  不光是政治製度,其他方麵也是人才濟濟。

  你看看軍事上麵有軍神楊素,軍神李靖。

  建築上麵更有建築奇才,那不但可以造水上宮殿,還可以造出陸地馳騁的觀風行殿。

  那一個個都是巧奪天工。

  律法上,那也取得了無比輝煌的成就,出現了開皇律。

  此刻,就連秦始皇都不得不感慨門閥培養人才的能力。

  這還真是集百家之長,融胡漢之風。

  ……………

  朱溫這就很難受了,怎麽每一個人都對隋文帝的功業如此讚賞?

  這節奏不對呀!

  這不應該是大家一起來找茬嗎?

  怎麽成了大家一起來抬轎子呢?

  朱溫決定要打破這個節奏。

  不良人:

  “就這嗎?”

  “我承認隋文帝的這項製度改革,的確對後世有巨大的影響,讓政治製度的演變方向有了參考。”

  “但是,這能跟秦始皇的製度相比嗎?”

  “秦始皇可是推翻了以往所有的製度,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你如果想要讓我承認隋文帝是第二個秦始皇。”

  “那你說的這個政治製度,必須要達到跟隋文帝開皇律一樣的程度。”

  “他隋文帝要從另一個方麵走了跟秦始皇不一樣的路,這才叫做比肩秦始皇!”

  ………………

  此刻就連楊廣的嘴角都抽了抽,你這個要求也太苛刻了吧!

  這就分明是為難人。

  而朱棣也是一臉的冷笑,你一個啥都沒有作為的皇帝,你還挑這挑那?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個就有點過分了。”

  “隋文帝的律法能夠比肩秦始皇,開創另一條道路。”

  “那完全是因為隋文帝時期的社會大環境跟秦始皇時期完全不同。”

  “秦始皇是戰爭時代,隋文帝算是和平時代,他們兩個的基本訴求都不一樣。”

  “這才能夠在律法中開創兩條平行的路線。”

  “可你要在政治製度上再次開創一個不同的路。”

  “你這的難度就太高了!”

  ………………

  曹操,劉邦等人也是非常認可朱棣的話,你不走前人的路,你要推翻前任的路,這可不是一個小工程。

  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微調一下政策。

  這可是要從根本性上顛覆一些底層邏輯,這才能夠叫做開創不同的路。

  人妻之友:

  “這個的確強人所難。”

  ………………

  朱溫聽到大家反對的意見這麽強烈,那更是得意的不行。

  不良人:

  “有一句話叫做,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你要把隋文帝吹得這麽高,那你就得拿出真材實料。”

  “你難道要像李世民的那些粉絲一樣,把李世民吹到天上去嗎?”

  “然後一查他的功業,啥都沒有?”

  “這不就是丟人來了嗎?”

  “所以,咱們得用實際的功業說話!”

  “別整那些虛的。”

  “光吹那些概念有什麽用?”

  ……………………

  此刻就連武則天的臉色都非常難看,雖然朱溫說的話太有針對性,但這家夥說的句句在理。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陳通,咱們有一說一,就目前隋文帝的這個政治製度改革來看,要說他是千古功業。”

  “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如果要說獨一無二的千古功業,甚至你要比肩秦始皇。”

  “這點東西還不夠。”

  “你還要有更顛覆性的理論,還要拿出更顛覆性的成果,你要在秦始皇的功業上,再創造一條路。”

  “這才能夠讓所有人相信你的觀點。”

  ………………

  李治此刻就十分舒坦了,你陳通繼續吹呀?

  我就看你什麽時候掉到地上來。

  現在我都開始懷疑你了!

  我看你怎麽過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