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隋文帝的製度VS秦始皇的製度!(4300字求訂閱)
作者:黑血粉      更新:2021-05-05 20:43      字數:4997
  陳通說完,呂後這下終於全明白了。

  第一太後(炎黃第一後):

  “也就是說,隋文帝楊堅發明的製度,在李世民手中,其實隻是改了一個名稱而已。”

  “順便把‘內史省’改成了‘中書省’,還有6部之中,刑部和戶部的名稱改了一下。”

  “這就成了李世民確定了三省六部製?”

  “這還真是重大貢獻!”

  “這簡直大的都無法計算了。”

  “咱們給這位改革天才鼓鼓掌。”

  …………………

  朱棣嘎嘎大笑,搞了半天,這些人吹噓的李世民改革製度,他就這麽改的?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發現李世民這些粉絲簡直太恐怖了。”

  “明明是楊廣的詩歌,硬要變成李世民的原創。”

  “明明是李淵李治武則天的功勞,還是要變成李世民的。”

  “這次貪勞竟,然都能貪到隋文帝的頭上。”

  “李世民這才叫做:前貪五百年,後貪五百年。”

  “一般人真學不會這技能。”

  “這簡直太騷了。”

  ………………

  李世民臉上火辣辣的疼,他可以對天發誓,這事絕對不是他幹的。

  千古李二(雄主罪君):

  “李世民絕對沒有說過三省六部製是自己的功勞。”

  “這都是後人硬塞給李世民的。”

  “你們要噴,就該噴那些無腦吹的人。”

  “這真不關李世民的事。”

  李世民現在都有點害怕了,關鍵是這三省六部製的功勞真跟他沒關係。

  他可不想被眾人集火。

  ………………

  李淵搖了搖頭,也不知道後人到底是想捧李世民呢,還是像黑李世民?

  這把所有的功勞都算到李世民身上。

  這都不怕把李世民給捧殺了嗎?

  李世民能有這麽大的本事嗎?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這個三省六部真的跟唐朝沒有多大關係,我真不知道那些人為什麽要吹李世民。”

  “硬要把這個功勞塞到李世民的身上。”

  “三省6部製的誕生,那是隋文帝楊堅結合了魏晉南北朝以來,所有王朝的官吏製度,最重要的是雜糅胡人的王朝製度。”

  “這才把各種製度的精華提煉出來,最後凝聚出了這種三省六部製。”

  “說句實在的,隋文帝本來就是集百家之長,集合各個朝代製度中的優點,這才完成了製度改革。”

  “三省六部在成立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成熟,後人基本上沒有大改的空間。”

  “你還有什麽智慧,能超過三百多年的積累呢?”

  …………………………

  崇禎艱難的吞咽了一下唾沫,他這才明白三省六部製到底是怎麽產生的?

  那不僅僅是融合了曆史上優秀的社會製度,那更是雜糅了漢人王朝和胡人王朝,兩種截然相反的製度。

  這才完成了整體社會製度的改革變遷。

  光是聽聽這種製度是怎麽誕生的,崇禎就感覺到這製度絕對不一般。

  這種製度豈能是李世民隨便可以改革的?

  要是李世民有這水平,何至於在執政期間沒有任何創新呢?

  他就等於要在幾百年的沉澱積累中再創新高。

  崇禎都覺得這種難度實在太大。

  你這就是要打破當時的世界紀錄一樣。

  自掛東南枝:

  “這麽說來,這種製度非常牛逼了?”

  ………………

  陳通點點頭,當然很牛批。

  陳通:

  “這種製度的誕生,那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就製度而言,三省六部製的誕生,完全可以跟秦始皇創立的王朝製度相比。

  所以我才說,隋文帝就是第2個秦始皇。”

  ………………

  此刻的劉邦曹操的人都是心中一驚。

  他們對三省六部製並不太了解,但陳通給的這個評價,卻讓他們不得不重視。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聖君):

  “這難道又跟隋文帝的開皇律一樣嗎?”

  “我去!”

  “這隋文帝到底有多牛?”

  “難道隋文帝又要在秦始皇製定的框架中,走到另一個極端嗎?”

  “這還真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石破天驚。”

  ………………

  朱棣此刻徹底懵了,陳通在說其他人的功業時,那都說的是秦皇之下第一人,是繼承秦始皇的意誌。

  可說到隋文帝楊堅的時候,用的最多的詞就是比肩秦始皇。

  那就是跟秦始皇開創了同樣的道路,卻選擇了不同的方向。

  這是什麽概念呢?

  這就是說,隋文帝的功業,那是都是可以跟秦始皇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

  尼瑪。

  這還是個人?

  這一刻,朱棣覺得,什麽楊廣根本就不夠格。

  你爹直接就跟秦始皇比肩了。

  ………………

  李世民心中鬱悶不已,為什麽他就不能夠擁有這樣曠世的功業呢?

  而大梁皇帝朱溫則是一臉的不服,他根本就看不懂什麽三省六部製,他隻知道秦始皇開創炎黃皇帝製度的始祖。

  你要比肩秦始皇,憑什麽呢?

  不良人:

  “隋文帝的這個三省六部製,憑什麽得到你這樣的評價呢?”

  “你把它的作用給咱說一說?”

  “不能說你說厲害,它就厲害!”

  “到底三省六部製重不重要?對曆史影響大不大?那要所有人說了算。”

  “不是你陳通的一言堂。”

  “大家說對不對?”

  ………………

  嶽飛也是一臉的迷茫,他畢竟不是治國行的人才,他隻是一個將軍,一個統帥。

  他的本命技能和朱棣一樣就是打仗。

  對於三省六部製的重要性,那也是一頭霧水。

  他此刻也想知道,為什麽陳通如此看重這個製度。

  怒發衝冠:

  “陳通,你就給大家講講吧。”

  “到底是我們低估了隋文帝,還是你高估了隋文帝。”

  “我相信隻要人們了解隋文帝的製度,那就一定可以給出一個公平公正的評判。”

  ………………

  楊廣攥緊了拳頭,他也想知道,自己的父親到底在炎黃曆史上有多麽重要的地位。

  這一刻,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陳通。

  陳通此刻神情格外凝重,因為這可不是那麽容易說清楚的,必須好好捋一捋思路。

  陳通:

  “你們要理解隋文帝的三省六部製,到底對炎黃古史有多重要。

  首先你們就得明白一個概念,在炎黃的政治製度架構中,總共有兩次半重要的改革。

  第1次,就是確立了皇帝製度。

  也就是秦始皇創立的製度。

  它是以皇帝為代表,行使整個國家的權利,在以皇帝任命官吏的方式,形成了國家對於地方的管理。

  而這種製度在秦朝滅亡的時候,被劉邦繼續沿用,在經過漢朝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牢不可破的社會製度。

  它表現為:皇帝為皇權代表,丞相為相權代表,發展出的三公九卿製。

  但是,很快它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

  因為無法約束的相權急劇膨脹,君臣的地位極度失衡。

  這才造成了東漢末年,經常會出現君弱臣強,諸侯割據的局麵。

  世家門閥把持一切。

  這就是以丞相為主的臣權,肆意擴張,中央集權被這種體製打擊的體無完膚。

  於是,在隋文帝手中進行了第2次製度改革。

  這就是三省六部製。

  三省六部製的核心思想是什麽?

  那就是:皇帝集權,宰相分權。

  利用三省把相權一分為三。

  這樣,就不會出現如秦漢時期的丞相一手遮天的局麵。

  而隋文帝之後的所有王朝,基本上都采用了這個模式,一方麵加強皇帝的中央集權,一方麵不遺餘力的拆分丞相的相權。

  最具有代表性的,那就是武則天的群相製度,這就是把相權拆分的七零八落,最後讓皇帝的權利空前集中。

  而剩下的半次改革是什麽?

  那就是朱元璋提起來的,廢除丞相製度,卻保留了6部製度。

  也就是說把三省六部製中的三省給廢掉了。

  然後,這三省變成了什麽?

  就是類似於軍機處的閣老會議。

  這就是炎黃曆史上政治製度的三次最重要的變革。

  而隋文帝的變革就啟動了關鍵性的一環,甚至可以說:炎黃曆史上真正進行政治製度改革的就兩次。

  一次就是秦始皇確立了皇帝製度,而另一次就是隋文帝確定了三省六部製度。

  朱元璋的改革,就隻是在隋文帝改革的基礎上,又強化了分權的思想。

  其本質上的操作和隋文帝分相權的思想基本一致。

  所以,隋文帝才是炎黃曆史的真正分界線。

  從他的手中,炎黃的律法發生的根本性的轉移,炎黃的政治製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這才是隋文帝真正可怕的地方。

  也是隋文帝對整個炎黃古史的貢獻。”

  ………………

  曹操倒吸一口涼氣,這就厲害了。

  也就說,隋文帝的改革,那是可以跟秦始皇的改革相提並論。

  人妻之友:

  “我沒有想到,還有人真的改革了秦始皇的製度。”

  “這才叫牛b呀。”

  ………………

  朱棣也被這大手筆震驚,他感覺到大佬的世界如此與眾不同。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搞了半天,洪武大帝朱元璋的改革,那才算是半次改革。”

  “也隻是把三省六部之中的三省製度給廢除了,朝著議會閣老製度改進。”

  “但6部製度卻還是存在的。”

  “這種六部製度,不會還繼續存在吧!”

  ………………

  武則天眼眸中滿是崇拜,這就是自己弘農楊氏的先祖嗎?

  一個個都是當世人傑。

  楊素,楊廣,楊堅!

  哪一個在自己的領域裏,不是叱吒風雲?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重點是隋文帝改革的思想和方向。”

  “這才是隋文帝真正的貢獻。”

  “皇帝集權,宰相分權,這才是貫穿炎黃古史最重要的執政核心。”

  “如果一個皇帝不懂這個,那基本上就會死的很難看。”

  “就跟李隆基那個蠢貨一樣,別人都想著如何去分宰相的權,他倒好,卻嫌宰相的權力不夠大,直接把分散的相權合並為一。”

  “他不死誰死呢?”

  ……………………

  崇禎眨了眨眼睛,他好像突然明白了曆史中很多事情。

  原來隋文帝的宗旨是要皇帝掌握集中的中央集權,而要讓臣子不斷的分散權力,這樣才能保證中央對於地方的絕對領導。

  更能保證皇帝對臣子的絕對掌控。

  這才能保證國家的安定統一。

  崇禎咬著毛筆,絲毫不在意滿嘴的墨汁,激動的無以複加。

  自掛東南枝:

  “我感覺一下子就通透了不少。”

  “我在看各個時期皇帝的執政方針時,我竟然能夠一眼看出誰對誰錯。”

  這一刻,崇禎感覺自己的眼界都高了不少,那真有一種高屋建瓴的感覺,仿佛從泰山之上俯瞰群山。

  一下子就完整的看到了整個山脈走勢。

  比如他現在看王莽,看朱允文,看趙光義這些人的執政手法,那就跟隋文帝楊堅的政治思想截然相反。

  那他們不倒黴誰倒黴呢?

  …………………

  朱溫也是被陳通說的這兩次半改革給嚇到了,真這麽牛嗎?

  不過光聽聽隋文帝提出的這種改革方針,皇帝集權,宰相分權,他就覺得說的很對。

  這就跟當土匪一樣,你永遠要確保自己老大的地位毫不動搖,不能讓手下的二當家,三當家,四當家擁有太多的權利。

  所以你可以搞很多當家,讓他們都領上一些兵,但誰也不能對你這個老大構成威脅。

  這一刻的朱溫都不由的愣了,搞了半天,土匪也要有學問啊!

  這在土匪中流傳的職業技能,當老大的個人修養,竟然跟隋文帝的宗旨是一模一樣。

  這難道就是一法通萬法通嗎?

  要是土匪中出現了一個二當家,他能夠匯聚所有的人脈,讓手下都聽他的,那這個人可以把大當家取而代之吧?

  有這樣的土匪嗎?

  朱溫覺得應該是有的。

  雖然朱溫對隋文帝提出的這個戰略思想非常的認同,但他可不會覺得你隋文帝能夠比肩秦始皇。

  不良人:

  “咱們不吹不黑,我承認隋文帝提出的這種政治製度改革,絕對算得上劃時代。”

  “可是,這項製度怎麽能夠比肩秦始皇呢?”

  “你要說隋文帝是秦始皇第二,這你得拿出讓我信服的證據來。”

  “我完全看不出隋文帝的三省六部製,他跟秦始皇的製度有什麽區別?”

  ………………

  別說朱溫想這樣問,所有的人都想這麽問,

  漢武帝,劉邦,呂後等人他也十分好奇。

  甚至於秦始皇自己,他都充滿了疑惑。

  大秦真龍:

  “照目前你說的信息來看。”

  “我隻能承認隋文帝的製度非常有用。”

  “但你說隋文帝的製度想要跟秦始皇的製度並駕齊驅,那你現在展示的這一切還不夠。”

  “你沒有顛覆性的成果。”

  “你讓我完全看不到,三省六部製的真正改革在哪裏。”

  “或者說,你還隱藏了三省六部製最重要的信息沒說。”

  ………………

  我去!

  這是個行家呀。

  陳通心中一驚,別人都沒有發現這個製度真正的核心,大秦真龍竟然一眼就可以看出。

  陳通:

  “厲害厲害!

  我還沒說呢,你竟然都已經感覺到了。

  你難道研究過三省六部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