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李隆基時期,逃稅的人竟然高達2700萬人!(4800字求訂閱)
作者:黑血粉      更新:2021-04-03 21:41      字數:5643
  聊天群中,李淵,漢武帝等人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

  他們雖然沒有親眼看到李隆基時代的資料,但是僅憑著製度就可以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

  就這還想吏治清明,怎麽可能,這是把權臣都當成了聖人!

  雖遠必誅(千古聖君)

  “李老三,這回你還有什麽要說的?”

  “李隆基時期的製度,就是給了臣子無限大的權利,這種不受監管的權利,隻會帶來無法估量的極端後果。”

  “很少有人能夠抵受得住這種權力的誘惑。”

  “尤其當犯罪沒有成本的時候,這些人則更加的瘋狂,人們心中的偏執和貪婪就會主導一切。”

  “你不會告訴我,這些權臣都謹遵儒家教誨,要做個好人吧!”

  ………………

  曹操搖搖頭,他這麽品行高潔的人,都有點小愛好,別人能控製自己嗎?

  這不是扯淡嗎!

  人妻之友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曹操,可以麵對地位的誘惑。”

  “曹操大權獨攬,但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個漢臣,這種品德操守,不給曹操封一個聖人,你對得起曹操嗎?”

  ………………

  崇禎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要碎了,曹操竟然能成聖人?

  不過想了想,似乎有那麽一點道理。

  自掛東南枝

  “難道我讀的曆史都是假的嗎?”

  “這麽一看的話,似乎曹操還真能成聖人,起碼曹操沒有篡位自立為帝。”

  ………………

  皇帝們都是嘴角抽了抽,你還真是好忽悠啊,曹操的話你都能信?

  漢武帝當時就想狠狠的敲了一下崇禎的腦袋,你這麽容易被人給帶偏嗎?

  雖遠必誅(千古聖君)

  “別聽他胡扯!”

  “這個人妻之友最不要臉了。”

  “曹操那是不想當皇帝嗎?”

  “那明明是情況不允許。”

  “要是曹操真的統一了南北,幹掉了劉備和孫權,你要是不稱帝,我把自己名字倒過來寫。”

  “曹操當時不稱帝,就是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樣才好收攬民心,這樣才方便他進行統一戰爭。”

  “曹操跟你講操守?”

  “這你都敢信?”

  “你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嗎?”

  ………………

  此刻李隆基都想罵曹操了,你比我不要臉多了!

  我特麽的還是跟你學的。

  結果把我自己都給帶偏了。

  有時候我都痛恨自己,身上有你一身的臭毛病。

  不過當李隆基在看到楊玉環的時候,他就想說一句曹操這愛好,真香!

  ……………………

  崇禎此刻就像一個好學的小學生,努力的吸收著這些大佬的知識,這可是真材實學!

  不像那些文臣,總是忽悠他,都什麽之乎者也,講什麽仁孝禮善!

  這才是真真正正可以用來治國的學問。

  自掛東南枝

  “那,這麽說,僅僅是從李隆基的製度,就可以推斷出李隆基的吏治。”

  “那豈不是說,也可以靠著李隆基的製度,就能解釋李隆基的經濟為什麽不行?”

  “這是不是太誇張了?”

  “我跟大佬的差距有這麽大嗎?”

  ………………

  楊廣,李淵等人滿意的點點頭,這孩子真是好學!

  人雖然蠢萌了點,但這份好學之心,那還是討人喜歡的,這要是給自己來培養,說不定還能培養出一個不錯的君王來。

  此刻的楊廣等人就起了指點之心,順便也噴一噴李隆基。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那是肯定的!”

  “一個王朝的經濟該怎麽走,一半是取決於這個王朝基礎的生產力,另一方麵就要取決於王朝的宏觀經濟政策。”

  “生產力那是客觀因素,受到時代,科技,文化,等等客觀因素的製約。”

  “但是宏觀經濟政策那是可以主動調控的。”

  “所以一個王朝的經濟是否好,大概率還是要取決於經濟政策!”

  “如果經濟政策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那就會迎來一波經濟迅猛的爆發期。”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小說app,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如果王朝的經濟政策在不斷製約生產力的發展,那隻會迎來經濟的停滯或者倒退,造成大量的經濟問題。”

  “李隆基之所以成了吃不飽的天子,之後更是為了財富,把罪惡的手伸向了底層百姓,那就在於他找了一群完全不懂經濟的人,幫他製定宏觀經濟政策。”

  “一群外行製定規則,那怎麽可能有好的結果呢?”

  ……………………

  李隆基此刻就不服了,我這麽差勁嗎?

  長生殿主李三郎

  “這都是在胡說八道,李隆基之所以經濟不行,那全是武則天時期留下的爛攤子。”

  “從武則天時期開始,逃戶的人數越來越多,這才致使李隆基時期收不上稅。”

  “這就是因為武則天破壞了均田製。”

  李隆基此刻毫不猶豫的把鍋甩給了武則天。

  可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洋洋得意,崇禎的下一句話,直接就讓李隆基懵逼了。

  ……………………

  自掛東南枝

  “不對呀。”

  “很多人吹開元盛世的時候,不就是說開元時期生產力大爆炸,商業極度繁榮,這才使均田製走向了末路。”

  “而很多人脫離了農業生產,從事專業的手工業,更有甚者,進行商業經營。”

  “當時,更出現了專業的金融機構櫃房。”

  “這才迎來了開元盛世嗎?”

  “如果不是有大量的逃戶脫離了農業生產,轉而尋求利潤更高的商業,唐朝也不可能有這樣的繁盛啊!”

  “難道,不是嗎?”

  ……………

  李隆基嘴巴張大,半晌都沒回答出一個字來。

  後人是這麽總結開元盛世到來的底層邏輯嗎?

  這多尷尬呀!

  感情逃戶的人多了,還是件好事?

  尼瑪!

  你咋不早說呢?

  你早說的話,我就是另一套邏輯了。

  李隆基真想噴死崇禎,你這不是讓我難堪嗎?

  這讓我怎麽改口呢?

  李隆基覺得崇禎這倒黴孩子太不可愛了,蠢萌蠢萌的。

  ………………

  曹操嗤笑一聲,你這不是被人打臉了嗎?

  人妻之友

  “李老三,繼續吹呀!”

  “你說你尷不尷尬?”

  “商業的發展必然會影響到農業,有一部分人必然會追求更高的利益脫離農業,這本來就是經濟發展的正常規律。”

  “怎麽到了武則天這裏,就成了經濟落後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同一種情況,跑到李隆基這裏,就成了經濟先進的原因?”

  “這雙標玩的賊厲害!”

  “同樣都是生產力發展,商業繁榮,均田製遭到了破壞,人們不想被土地捆綁,這才有很多人逃離戶籍。”

  “怎麽到了你這裏,反倒成了生產力落後的表現?”

  “你這經濟沒學好啊!”

  ………………

  楊廣更是滿臉的不屑。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李隆基身處於這種生產力大爆炸,商業大繁榮的時期,竟然還成了要飯天子!”

  “這種管理經濟的能力,那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根本就是一個廢物啊。”

  “這就是沒有給先進的生產力找到一個適合的製度,才造成了這樣困窘的結果。”

  “最後還不得不掠奪底層百姓的財富,靠這個發財。”

  “這也真是蠢得沒邊了。”

  ………………

  一提起要飯,李隆基就氣不打一處來。

  他也非常鬱悶,為什麽明明開元時期經濟極度繁榮,已經達到了炎黃的一個頂峰,可為什麽他就是沒有錢呢?

  錢道哪裏去了?

  長生殿主李三郎

  “吹牛誰不會呀?”

  “如果你們是李隆基,你們能做得比李隆基更好?”

  “不可能的!”

  ……………

  楊廣驕傲的臉上滿是鄙夷,他覺得不噴李隆基,這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李老三,你怕是現在都沒有明白,李隆基開元時期為什麽那麽窮吧?”

  “為什麽在一個輝煌的時代麵前,天子還要去要飯?”

  “你就沒有考慮這裏麵的底層原因嗎?”

  “我說李隆基不懂經濟,你還偏不信。”

  “那你就給人家說說,為什麽李隆基開始會這麽窮?”

  ………………

  皇帝們此刻都陷入了沉思,這也是他們一直想不通的原因。

  李隆基的開元年間,怎麽能窮成了那樣?

  這也太不合常理了!

  崇禎此刻也是在抓耳撓腮,他覺得自己如果能想出這個問題的答案,那他這段時間的課就沒有白上。

  可悲催的是,他沒有這個能力,想了半天都沒有一點頭緒。

  ………………

  李隆基更是喘著粗氣,這也是一直困擾他的問題。

  為什麽他會這麽窮?

  為什麽他要去要飯?

  這太不正常了!

  為什麽當初看著商業都很發達,社會麵貌日新月異,但王朝就是這麽窮呢?

  長生殿主李三郎

  “你能知道?”

  “怎麽可能!”

  李隆基絕對不相信楊廣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如果說陳通知道,那他還能夠接受。

  畢竟陳通是後世的人,他是全知全能的視角,當然可以找到蛛絲馬跡。

  可楊廣呢?

  楊廣可是隋朝的人,他沒有陳通那種全知全能的視角,楊廣怎麽可能清楚他李隆基時代的經濟問題呢?

  然而就在下一刻,李隆基直接傻眼了。

  ………………

  楊廣嘴角扯出了一抹驕傲的笑意,他凝望著大隋的錦繡河山,心中似有淩雲壯誌,眼中是一抹堅定的自信。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我當然知道!”

  “或許說,這個世界上,隻有我才能夠真正體會到李隆基時期遇到的問題。”

  “因為,李隆基時期麵臨了一個非常巨大的社會變革,那就是門閥的覆滅!”

  “武則天時期,瘋狂的打壓門閥,把門閥趕出了曆史的舞台,讓很多門閥幾近滅族。”

  “那麽問題就來了。”

  “誰才是均田製下,控製最多土地的勢力呢?”

  “不是皇帝,而是門閥!”

  “也就是說當門閥覆滅的那一刻,無數無主的土地被釋放出來,人們之所以逃戶,一方麵是因為商業的發展。”

  “但是,商業發展能用到多少人呢?”

  “唐朝的商業能容納多少人口呢?”

  “容納人口的大頭,那還必須得是農業,那還必須是大量的土地!”

  “所以說,在李隆基時期,出現的大量逃戶,90以上,他們都去占領門閥的無主土地了。”

  “你想一想,李隆基時期的巔峰人口才多少?”

  “890萬戶,差不多也就5290萬人。”

  “可李隆基時期被人預測的巔峰人口達到了萬人,這說明了什麽?”

  “這說明了大量的逃戶,他其實是有土地耕種,但他們卻沒有交稅!”

  “這才是李隆基窮的真正原因。”

  ……………………

  陳通此刻都將給基建狂魔點個讚,這看問題簡直太透徹了。

  這才真正是李隆基窮的主要原因。

  為什麽他會成為要飯天子呢?

  就是因為太多的人沒有納稅。

  而沒有納稅的這些財富流向了哪裏呢?

  不用說,肯定是官吏的口袋。

  沒有官吏的支持和隱瞞,這些人怎麽可能擁有大量的土地,而且在這裏工作不會受到朝廷的管轄呢?

  ………………

  朱棣此刻完全驚呆了,他缺錢缺的整天算賬了,這一下就立刻把人口換算成了稅賦,這簡直快成了朱棣的被動技能。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怪不得李隆基這麽窮,這得要多少人口沒有納稅呢?”

  “我給咱算一算,唐朝的戶籍人口是960萬戶,大概是5,290萬人。”

  “可是,大家給唐朝估算的人口在8,000萬到9,000萬之間。”

  “就按最少的8,000萬來算,這也有2,700萬人沒有納稅。”

  “這沒有納稅的人,幾乎相當於納稅人口的一半兒還多。”

  “你說李隆基怎麽可能不窮呢?”

  ………………

  這數字一出來。

  李世民此刻都想罵娘了,這也太蠢了吧。

  千古李二(雄主罪君)

  “李世民時期,那是因為門閥們擁有大量土地,朝廷為了統一安定,沒有去動門閥的土地和人口。”

  “可李隆基時期呢?”

  “竟然不去清查土地和人口。”

  “這是幹什麽吃的?”

  “這麽多人口脫離了王朝的掌控,不僅是在經濟上有問題,那在軍事上要是出了大亂子的。”

  ………………

  崇禎此刻也是腦瓜嗡嗡的。

  這麽多人不交稅,你不窮才怪呢。

  崇禎此刻對李隆基極度鄙夷,他現在覺得李隆基都不配跟自己相比。

  就連他也知道,你沒有納稅的人口基數,你哪來的稅收?

  你竟然讓這麽多人逃戶,還不想一個政策進行彌補,這就是蠢呐!

  ………………

  李隆基心裏咯噔一下,終於談到這個問題了嗎?

  其實當他聽說唐朝的逃戶人數已經達到了這麽嚴重的時候,他心裏就已經知道不妙,這肯定是要被人噴的。

  不過李隆基早就做好了準備。

  長生殿主李三郎

  “誰給你說唐朝有這麽嚴重的逃戶問題了?”

  “那些所謂的專家都是在胡說八道!”

  “唐朝的經濟問題,那就是因為武則天造的孽。”

  ………………

  武則天此刻真想一巴掌抽死李隆基,以前隻感覺到李隆基很蠢,卻還沒有想到李隆基竟然這麽壞!

  這不愧是自己兒子的親兒子。

  完全躲避了她跟李治的優秀基因。

  這真是造孽呀。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陳通,趕快來打他的臉!”

  “我受不了這孫子了。”

  ……………………

  陳通此刻早就想噴李老三了,他竟然說唐朝的逃戶不嚴重?

  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

  真以為這些研究唐朝曆史的教授們都是吃幹飯的嗎?

  很多人不信任唐朝的曆史專家,不就是因為人家專家教授質疑李世民改史了嗎?

  用得著這麽黑人家嗎?

  陳通

  “李隆基時期逃戶到底有多嚴重呢?

  我就給你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李世民時期有一個小官,他叫做宇文融。

  這個人幫李隆基竟然在短短三年內,就清查到了80萬逃戶。

  80萬是什麽概念呢?

  以一戶55人的數量來衡量,這就直接為李隆基增加了440萬納稅人口。

  而這個宇文融總共為李隆基清查到了多少逃戶人口呢?

  大概是100萬戶,550萬人。

  這直接就相當於唐朝戶籍巔峰人口的1/10,為唐朝增加了1/10的賦稅。

  可怕不?

  更可怕的結果就是,宇文融到底派了多少人去清查到了這麽多的逃戶呢?

  你可能想都不敢想。

  宇文融竟然隻動用了20多個手下,就查到了這麽多的逃戶!

  你敢想唐朝的逃戶到底有多嚴重嗎?”

  臥槽!

  皇帝們此刻真是被驚呆了。

  這個數字對比太過魔幻了。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