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項羽才是全麵碾壓的哪一方,並不存在以弱勝強!(求訂閱)
作者:黑血粉      更新:2021-03-10 19:25      字數:3247
  聊天群中,皇帝們紛紛點頭。

  1000套鎧甲簡直少得不能再少了,鎧甲這東西可不像武器,它製造出來之後,雖然會被損毀,但鎧甲損毀之後可以拚湊繼續使用。

  因為鎧甲是由一片又一片的鐵皮拚湊而成。

  這是可以重複利用的!

  秦朝自春秋戰國以來,傳承下來的鎧甲雖然經過了戰火的洗禮之後,它可能剩不了多少。

  但全部給項羽湊夠一支騎兵軍團,那應該問題不大。

  而鎧甲這樣的東西,那項羽怎麽可能會分給劉邦等人呢?

  項羽搶奪了秦朝90%以上的財富,那可不隻是糧食,錢財,珠寶,女人,更有戰馬,弩箭,以及最重要的鎧甲!

  這些東西,項羽怎麽可能與他人分享?

  唯一擁有這些東西的諸侯王,隻能是項羽的手下英布,就是那個背叛項羽的九江王英布。

  但劉邦與聯盟中,絕對沒有人能夠大規模的裝備這些武器。

  主帥身上能有鎧甲防身就不錯了。

  ……………………

  李隆基聽到現在隻有四六開,他心裏頓時舒坦了,暗道:還好,我還能繼續開杠!

  長生殿主李三郎:

  “這也隻是四六開而已,你怎麽能夠說項羽對劉邦是以強淩弱呢?”

  “這明顯強的一方還是劉邦啊!”

  ……………………

  陳通笑了,咱慢慢來,不著急。

  陳通:

  “之前我們分析的一直都是硬實力,是兵種,武器,鎧甲。

  接下來還有軟實力。

  我們看一下指揮體係。

  項羽的指揮體係是什麽?那是項羽的一言堂。

  項羽的騎兵可以做到令行禁止,3萬騎兵軍團,那就如同一把鋒銳的標槍,指哪打哪。

  這支軍隊的凝聚力,那絕對是史無前例。

  我們再來看一看劉邦這邊。

  那就如同一盤散沙。

  我們來看一下劉邦麾下有多少個諸侯勢力?

  劉邦自己是一方,諸侯王分別是:

  彭越,代王陳餘的勢力,趙王趙歇的勢力,塞王司馬欣,

  翟王董翳,魏王,河南王,殷王司馬印,常山王張耳,韓王。

  足足十一個諸侯王。

  這些諸侯王湊在一起,圍成兩桌麻將那還多三個!

  我就問,劉邦能夠對這些軍隊做到令行禁止嗎?

  根本就不可能!

  劉邦能夠指揮的隻有他麾下的軍隊,其他的諸侯王怎麽可能把軍權交給劉邦呢?

  也就是說,這56萬軍隊看起來氣勢恢宏,但其實它隻是十一個軍事集團分散組成,而且還互不隸屬。

  根本不能夠形成統一有效的指揮體係。

  甚至,他們有可能還會互相猜忌,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思,想要去消耗別人的戰力。

  就這樣的集中指揮體係,他能把56萬軍隊的戰力完全發揮出來嗎?

  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通過對於指揮體係的分析,項羽這邊是完勝劉邦這邊,他們此刻的戰力,那已經可以達到:五五開!

  我就問,這個有問題嗎?”

  ……………………

  朱棣等人通過陳通的這一分析,直接就看出了劉邦存在的巨大問題。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麽混亂的指揮體係,不輸才怪!”

  “看似是56萬大軍,其實分割到每一個小的集團中,也就不過區區四五萬人。”

  “而且還是各懷鬼胎。”

  “麵對項羽的死亡衝鋒,他們能夠齊心協力結陣阻擋嗎?”

  “那真是高看諸侯聯軍的團結力了。”

  ………………

  曹操更是深有體會,不住的搖頭。

  人妻之友:

  “一個軍隊中有兩個最高指揮,那都容易讓軍隊失控。”

  “這裏麵竟然有十一個。”

  “光是十一個最高的諸侯王統一意見的時間,都特麽的能讓項羽殺了兩三個來回!”

  “然後再把命令傳達到自己部下,那戰爭基本都結束了。”

  “我覺得他們十一個諸侯王,要是在一起商量誰的主力去攔截項羽,都特麽的能把人腦子吵成狗腦子!”

  “誰願意去葬送自己的士兵呢?”

  “這一個都比一個精!”

  “五五開,那絕對是高看劉邦的戰力了,諸侯聯軍那簡直可以叫做內鬥內行,外鬥外行。”

  曹操當年可就是參加過諸侯聯軍的,諸侯聯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都不想當出頭鳥,都想著占便宜,誰都不想這損失兵力。

  看起來兵強馬壯,可是一打起來,那就各自為戰,各種騷操作都來了。

  ……………

  李隆基心裏極度不爽,這原本的十零開,竟然一下子就變成了五五開!

  連他都感覺到劉邦的軍隊其實很弱了。

  指揮體係一塌糊塗,諸侯聯軍各懷鬼胎。

  兵種又被項羽克製,武器裝備又遠遠落後,人數多反而成了累贅。

  “不對,我特麽是不是被陳通的帶歪了?”

  李隆基趕緊搖頭,把腦海中這些錯誤的信息給甩出去。

  長生殿主李三郎:

  “這也才是五五開啊!”

  “這也隻能證明,項羽的3萬精騎兵跟劉邦的56萬諸侯聯軍,戰力上隻是旗鼓相當。”

  “但並不存在以強淩弱。”

  ……………………

  是嗎?

  陳通晃了晃脖子,眼中滿是戰意,這就完了?

  想多了吧!

  陳通:

  “別急啊,說完指揮體係,那再說一下戰爭心態!

  你看看項羽的軍隊,他們的戰爭心態是什麽?

  這些士兵的家園被奪,妻女被辱,每一個人都懷著滿腔的怨憤,他們一個個都跟狼一樣,要殺死敵人,以解心頭之恨!

  這就是一群向死而戰的複仇者。

  他們渴望戰爭,渴望鮮血,渴望用最暴力殘忍的手段宣泄心中的仇恨。

  你再看看劉邦這邊?

  劉邦的56萬諸侯聯軍,進入楚國以後,一個個是搶得盆滿缽滿,不但搶到了金銀珠寶,還到處女。

  這就是一群前來旅遊享受的士兵。

  他們現在虜了更多的女人,拿到了一聲都無法擁有的錢財,隻要把這些東西帶回本國,那後半生可以說是衣食無憂。

  他們還想打仗嗎?

  傻子才想著繼續打仗,回去摟著女人不香嗎?

  隻有活著才能享受這一切。

  他們隻想拿著錢,帶著女人趕快跑路,然後找個地方好好瀟灑一把。

  這在戰爭心態上來說,這群人就完全是一副吊兒郎當,得過且過的心態。

  他們甚至就不想打仗,懼怕打仗,隻想盡快離開彭城,回到自己的故鄉。

  在這種戰爭心態的趨勢下,你說他們的戰力會是怎麽樣?”

  ……………………

  楊廣眼神冷冽。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項羽一邊,每一個士兵都是怒火中燒,恨不得痛飲仇寇之血!”

  “而劉邦這邊,就如同搶劫完的山賊,軍紀渙散,歸心似箭,就想著落袋為安,根本就不能夠打硬仗。”

  “這下怎麽可能是五五開呢?”

  “這下絕對是六四開!”

  “項羽軍隊的戰力那絕對是強於劉邦這邊。”

  “這麽看,那就是以強壓弱!”

  ……………………

  李隆基隻感覺嗓子眼發幹,這就被翻盤了?

  他有點接受不了。

  剛想反駁,陳通卻讓他更加的難受。

  陳通:

  “這還不僅僅是六四開

  那我們再看下一個影響戰爭的因素,知識和經驗!

  在項羽彭城之戰前,中原大戰,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支純粹由騎兵組建的軍團,這是曆史的第1次。

  第1次就意味著沒有經驗。

  張良,韓信,劉邦等人,他們沒有曆史的經驗來參照,不清楚如何應對純粹騎兵的衝擊。

  而步兵結陣對抗騎兵,那是在後世無數戰爭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很顯然,這一次,劉邦,韓信,張良等人在戰爭經驗上,如何以步兵軍團對戰騎兵軍團,那是完全空白的!

  而項羽自己訓練的騎兵,他可是充分知道,如何以騎兵打步兵,會把騎兵對於步兵的碾壓性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甚至,他自己都可能清楚,步兵如何該抵擋騎兵,他會有意的規避這些風險,把騎兵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所以在我認為,這場戰爭還沒有打響之前,光分析敵我形勢,他們之間的戰力對比,那就是極度的不平衡,已經達到七三開!

  項羽是占有絕對的碾壓性優勢。

  所以,彭城之戰根本就不是以弱勝強,他隻能說是以少勝多!

  人少並不代表著弱,兵在精而不在廣,而項羽的騎兵軍團,那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所以,項羽開啟了一個時代,是騎兵稱雄的時代!

  從此之後,騎兵在戰爭中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騎兵由以前的偵查,騷擾,追擊,蛻變成了以衝鋒陷陣,打亂敵人陣型的職責,從輔助作戰兵種,變成了主站兵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