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真正的大佬,是可以預測到未來的趨勢!(求訂閱)
作者:黑血粉      更新:2021-03-01 20:30      字數:2886
  <b></b>朱棣此刻才明白劉邦當時的艱難,明白了劉邦的處境之後,則更加欽佩劉邦敢於起用韓信。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樣的膽魄,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

  “劉邦自己的軍心都散了,他不想著穩定軍心,卻想著啟用韓信,逐鹿天下。”

  “這才是梟雄的英姿。”

  “誰要是說劉邦不行,捫心自問,處在當時的境地,他敢這麽做嗎?”

  “李老三,你敢嗎?”

  ………………

  李淵當時就罵開了。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他敢個屁!”

  “老家都要被人給端了,他不想著守好老家,自己就跑了。”

  “他還不如他的兒子。”

  “真是惶惶如喪家之犬。”

  李淵一想到唐朝還沒有亡,就被人馬踏長安,心裏就來氣。

  這真是太丟人了。

  ………………

  李隆基翻了個白眼,我啥時候把老家給丟了?

  不存在的!

  我這麽英明神武,蓋世無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怎麽可能讓別人打到我的都城呢?

  再說,就算別人打到我的東城,我也敢一戰!

  李隆基驕傲的揚了揚頭,這是看不起誰呢?

  可是此刻,李隆基再看劉邦的時候,他就感覺自己對劉邦的看法改變了。

  劉邦的每一件事後麵,其實都潛藏著巨大的風險。

  這還真不是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可以掩蓋的。

  不過,李隆基可絕對不會承認劉邦的本事。

  長生殿主李三郎

  “不管你怎麽吹劉邦,我始終認為,劉邦能夠逐鹿天下,那絕對靠的是運氣!”

  “劉邦的一生,那就可以叫做氣運加身。”

  “他是處處遇貴人啊。”

  …………………

  陳通嗬嗬一笑。

  陳通

  “劉邦能夠豪取天下,到底是靠運氣,還是靠自身的能力。

  那就必須要看看劉邦這一生,看看他在每一個關鍵的時刻如何選擇。

  其實劉邦做的每一件事,那都有著他自己的思考,你可以從他每一次選擇中看出劉邦真正的眼光和格局。

  我們先來看第一件事豐西澤縱徒。

  事情的起因,那就是劉邦帶著囚徒要去驪山修陵墓。

  而在這個過程中,劉邦押送的囚徒出現了大量的逃亡,劉邦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所有的囚徒都給放走了。

  並且,他說了一句非常慷慨激昂的話,那就是你們都跑吧,我也要去流亡了。

  就劉邦此時此刻的選擇,那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這就充分展現出了劉邦的眼光和格局,以及他對整個秦末大勢的判斷。

  還有他在危機當中怎麽樣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抉擇。

  李老三,你能看出這裏的門道嗎?”

  ………………

  李隆基嘴角抽了抽。

  長生殿主李三郎

  “這有什麽門道?”

  “這不就是單純的怕被秦法責難,幹脆撂挑子嗎?”

  “你還能從這件事看出劉邦的格局?”

  “更可笑的是,怎麽還能看出劉邦對整個秦末大勢的判斷?”

  …………

  朱棣撓撓頭,別人趣說劉邦斬白蛇起義,那主要是講斬白蛇的過程。

  怎麽陳通的關注點成了豐西澤縱徒呢?

  他實在看不出這裏麵有什麽門道。

  而其他皇帝都露出了會心一笑。

  人妻之友

  “這裏麵的門道可太多了。”

  “我給你提醒一點,劉邦身為泗水亭長,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責,那就是押送沛縣境內所有的服役人員前去服役地點。”

  “也就是說,劉邦押送人去修陵墓,去服勞役,去服兵役,這不是第一次。”

  “在劉邦的前半生中,這種事幹了不知道多少次。”

  “而且劉邦是這個時代少有的見多識廣的人。”

  “劉邦年少的時候,曾經仰慕信陵君,還想要去投奔信陵君,當他的門客,可當時的信陵君已經死了。”

  “劉邦就和信陵君的門客張耳,結成了至交好友,而這個張耳就是之後的趙王,在秦末初期,唯一一個沒有被章邯殺死的諸侯王。”

  “古人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而劉邦就是公費旅遊,他押送著服役人員,幾乎走遍了整個大秦。”

  “就是秦都鹹陽,劉邦也經常去,而且他還見過秦始皇,看到秦始皇的車輦感慨道大丈夫該如是!”

  “這說明什麽?”

  “說明劉邦是一個有見識,並且對秦朝各地情況都相當了解的人。”

  “他這個時候突然豐西澤縱徒,然後斬白蛇,落草為寇,你不覺得有問題嗎?”

  ……………………

  李隆基嗬嗬笑了。

  長生殿主李三郎

  “這能有什麽問題?”

  ………………

  陳通眼神銳利。

  陳通

  “問題大了。”

  “因為,劉邦此刻已經做出了抉擇,他認為秦朝大亂將至。”

  “所以,他放走這些囚徒,就是為了立人設。”

  “為以後在大亂中博取屬於他自己的機會做準備。”

  ………………

  什麽!?

  聊天群裏朱棣等人都是心中一驚,這個說法太匪夷所思了吧。

  李隆基當時就罵開了。

  長生殿主李三郎

  “你開什麽玩笑?”

  “你說劉邦竟然能夠預判到秦末大亂?”

  “這不是扯淡嗎!”

  “曆史上還有未卜先知的事?”

  ………………

  陳通眼中滿是不屑。

  陳通

  “如果劉邦這些主宰一個時代的人,連這點眼光都沒有,那他們就不可能引領這個時代。

  在每一次社會巨大變革之前,必定有人已經預測了這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而且做好了準備。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我不說劉邦,就說李淵,他早在楊廣對門閥動手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隋末將有一場巨大的動亂。

  李淵在什麽時候開始收買人心呢?

  你可能都想不到!

  那是在李世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李淵就借助李世民的手,開始去收買人心,賄賂群臣。

  而在楊廣征伐高句麗的時候,就已經流傳開李氏將取代楊氏成為天下之主。

  並且鬧得是人盡皆知。

  這都是有心人在提前布局。

  因為有些人的眼光,已經超越了你所看到的時代,她們預測到了未來的大勢,並且提前布局。

  就比如現在很多互聯網大佬,他們在你還對互聯網不太了解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布局。

  當外賣生意,當短視頻平台已經成為風口,已經被所有人知道的時候。

  人家這些大佬早就完成了行業的基本壟斷。

  我就問,他們是不是先知先覺呢?

  人家早就你還不清楚什麽事外賣,什麽事抖音的時候,早就完成了資本運作。

  要是等到事情發生的時候,等到這些商業機會來臨的時候,他們再進入這個市場,黃花菜都涼了!”

  ………………

  李淵點點頭,十分認同陳通的看法。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說的不錯!”

  “如果連曆史發展的趨勢都看不懂,身為行業中的翹楚,你連行業運轉的必然規律都看不明白。”

  “那你就趁早滾蛋。”

  “李淵要是看不懂隋末將有大亂,要是看不懂隋煬帝的猜忌之心,他早死八百回了!”

  “真要是等到事到臨頭再做準備,那早就變成別人的刀下亡魂。”

  ……………………

  李隆基心裏冷哼一聲,覺得李淵這是在搶李世民的功勞。

  他都懶得搭理李淵。

  長生殿主李三郎

  “說的好像跟真的一樣,我就不相信,有人可以提前看出曆史的趨勢。”

  “我也不跟你嗶嗶。”

  “那你就給我說說,你怎麽認為劉邦看出了隋末大亂呢?”

  “你有什麽證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