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什麽才是以正合,以奇勝!(為超越歐泊盟主加更3)
作者:黑血粉      更新:2021-02-23 21:40      字數:3517
  聊天群中,皇帝們聽得那是如癡如醉。

  陳通的這個理論,正好印證了他們的心中所想,雖然闡述的方式不同,但殊途同歸,都是說明了,改革變法才是富國強民的原動力。

  秦皇漢武,人皇帝辛,楊廣,曹操,李淵等人不由得連連點頭。

  嶽飛也是若有所思,要不是在打仗,他真想把這個給記下來。

  而李世民則是目光攥緊了拳頭,心中驚駭的無以複加,這跟他比較推崇的儒家思想,顯然不太一樣。

  楊廣現在對趙光義那是嫉妒的鄙夷。

  基建狂魔

  “大宋戰神,你簡直智商堪憂。”

  “竟然用均田製和府兵製的崩潰,來說明武則天內政不行!”

  “你真是一點都沒有搞清楚,均田製和府兵製,那是最適合隋朝的製度。”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在唐初的時候都開始,不適應當時的生產力,約束了社會的進步。”

  “到了武則天時期,那正是因為武則天改革,才讓這個製度徹底崩潰。”

  “均田製和府兵製的崩潰,那就代表了更加新興的製度產生。”

  “你竟然還把這個,說成了是武則天國力衰弱的表現,嗬嗬!”

  ……………………

  人妻之友

  “的確,傻的可以。”

  “為什麽要改革呢?”

  “那肯定就是製度不符合,當時社會的進步了!”

  “連這個都搞不清楚,還敢去質疑武則天?”

  ………………

  皇帝們眼中都是深深的不屑,製度很難被改革,那是因為有著既得利益階層的極度維護。

  但生產力卻不會去等著製度革新,生產力會隨著技術的革新,人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不斷的朝前累積。

  可以說,生產力無時無刻不在進步,等到一定階段,那必然會跟落後的社會製度,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趙光義臉一黑,他當然不明白這個道理,可是這麽多人都說了有理,他也得不懂裝懂。

  不然顯得自己多弱智啊。

  可,質疑卻必須質疑的。

  大宋戰神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

  “但是,陳通所列舉的武則天的對外戰爭,贏得也太不合理了!”

  “武則天就沒有上過戰場,她是一個文皇帝啊,怎麽可能打贏這麽多仗。”

  “這造假也造得太不專業了!”

  ……………………

  陳通聳了聳肩,這就要好好的說一下,普及一下軍事的常識。

  陳通

  “有沒有造假,我那張表上都列舉了所有戰役的名稱,不信的話可以自己去查。”

  “至於你說的文皇帝能不能打仗,這你就是對古代軍事的不了解!”

  “兵法有雲以正合,以奇勝!”

  “所謂奇勝,就是用奇謀妙計,這是在什麽時候用的?那是在彼此力量相差沒有超過人力不可及的範圍時用的。”

  “而古代的將領,往往推崇的就是這個,因為大多數時期,彼此的差距都不會太大。”

  “尤其是唐朝,李淵,李世民,李靖最喜歡用這個奇謀!”

  “可你知道嗎?”

  “在春秋戰國,能人輩出,你想用奇謀,那你也得看看對手是誰?”

  “那都不是省油的燈!”

  “這個時候,國與國之戰,往往更講究第一句話,叫做以正合!”

  “什麽叫做正,那就是堂堂正正碾壓!”

  “你看看春秋戰國,看看他們爭霸的時候,那些大臣所說的話,永遠都會圍繞一個詞,那就是富國強兵!”

  “他們要用強大的綜合國力,去堂堂正正的碾壓別人,這才是大爭之世!這才是真正的國戰。”

  “奇謀妙計,在越大的尺度戰爭中,就越顯得無力,成為了戰術層麵的東西。”

  推薦一個app,媲美舊版追書神器,可換源書籍全的\咪\咪閱讀 \\ !

  “而堂堂正正的碾壓,拚的是綜合國力,這才是戰略層麵的,戰爭的尺度越大,越要靠這個來取勝。”

  李淵聽的那是興奮不已。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說得好!”

  “這就跟李淵的開國之戰一樣,戰略層麵,就是苟起來,增強唐朝的實力。比如示弱突爵,比如示弱李密,比如經營西北,不去爭奪洛陽,防止成為眾矢之的。”

  “戰術層麵,才是後期實力強橫了,讓李世民去打仗。”

  “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可能就是輸一場,就得滅國,就跟李密一樣。”

  “而唐朝建國後,第一戰輸給了薛舉,期間還丟了太原,可對大局勢卻不影響!輸得起。”

  “靠的就是遠超其他割據勢力的綜合國力!”

  “這就是兵法說的以正合,以奇勝!”

  人妻之友

  “不錯。”

  “我們炎黃的兵法,那是戰略與戰術的統一,可戰術必須服從於戰略。”

  “戰略層麵的勝利,才是真正的勝利。”

  “兵法都看不懂,還打仗?”

  趙光義被懟的臉色發黑。

  這是看不起誰呢?

  兵法,誰不懂呢?

  可是,唐朝不都推崇奇謀嗎?

  什麽李世民嚇退突爵十萬大軍!什麽虎牢關,李世民三千破十萬!

  怎麽在你們嘴裏,這都不算什麽了?

  我特麽的該聽誰的呢?

  就在趙光義迷茫的時候,陳通繼續輸出。

  陳通

  “那我們看看武則天的綜合國力!”

  “武則天完成了炎黃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社會製度的深刻變革。”

  “如果你對改革比較了解的話,你就會明白,每一次社會深徹改革之後,王朝就會迎來一次綜合國力的幾何級上升。”

  “而武則天呢?當她完成了製度改革之後,武周王朝的綜合國力,那是跟坐了火箭一樣,瘋狂飆升。”

  “武則天打仗,那靠的不是奇謀妙計,那靠的是,堂堂正正的綜合國力碾壓!”

  “這個叫什麽?”

  “我們把它叫做飛龍騎臉!”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降維打擊!”

  “因為武周跟其他勢力已經跟不在同一個等級上,這已經不是憑借奇謀妙計可以彌補的差距了。”

  “武則天對付單一的王朝,比如後突厥,比如西突厥,比如吐蕃,那基本上都是平a過去的。”

  “不需要奇謀,隻需要剛正麵,就能壓死他們!”

  ……………………

  趙光義不屑的撇了撇嘴,那是100個不信。

  大宋戰神

  “什麽飛龍騎臉?什麽降維打擊?”

  “完全就是扯淡啊!”

  “靠一個改革,就能夠碾壓一切嗎?”

  “改革有這麽大的威力嗎?”

  “完全沒有好不好!”

  “扯淡,你也得實際點。”

  ………………

  趙光義的話才剛出口,漢武帝就直接打他的臉。

  雖遠必誅(千古聖君)

  “你懂個屁!”

  “改革不就是變法嗎?”

  “曆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次變法,你難道忘了嗎?”

  “商鞅變法!”

  “當時的秦朝,那差點就被其他國家給滅了!”

  “當時的秦孝公為了讓商鞅變法,甚至不惜與商鞅共享秦國,商鞅在秦國的地位那基本上都可以跟秦王並駕齊驅。”

  “結果呢,商鞅變法後,全國的綜合國力急劇攀升。”

  “當時位於苦寒之地的西北,被稱為最弱的秦國,直接翻身成了七國中無可爭議的霸主!”

  “那一路上是橫推無敵!”

  “這就是改革的力量!”

  ……………………

  曹操也是一臉鄙夷,這水平太差了。

  人妻之友

  “隻知道蕭規曹隨的人,怎麽能明白改革變法的威力呢!”

  “你如果身處在一個改革的時代,你就可以看到那種日新月異的變化。”

  “那個時期,才是王朝發展最為迅猛的時期。”

  ………………

  楊廣也是一臉的驕傲。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知道為什麽,有那麽多的人都喜歡變法嗎?”

  “因為變法,才是強國的根本之道!”

  “這就是陳通所說的,生產力在不斷的發展,你必須要有一個與生產力匹配的製度,為生產力保駕護航。”

  “當你的製度是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那你的綜合國力,肯定是急速攀升。”

  “所以,越深徹的變革,你所帶來的好處,那就越多!”

  “而武則天時期,可以說是炎黃曆史上,最為關鍵性的一次社會深刻變革。”

  “他讓中小地主進入到了曆史的舞台,撬動的社會財富不可想象。”

  …………………………

  李世民此刻雖然沒有說什麽,但他心裏也極度認同這些觀點。

  畢竟,他可不是趙光義那個傻缺。

  變法帶來的好,李世民可是心知肚明。

  商鞅變法,那就是鐵證啊!

  變法之後的秦國,那跟其他戰國七雄就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用陳通的話來說,這就是飛龍騎臉。

  不需要奇謀,就是橫掃,強大的讓你窒息。

  國力增長的速度,讓你以為在造假。

  趙光義被人懟的心口痛,他怎麽也不肯相信,武則天能有這麽大的成就!

  可是現在,似乎沒有人在聽他說話。

  他一開口,就是被人集體嘲諷。

  這讓他鬱悶不已。

  而此刻,秦始皇卻開口了,因為他才是真真正正的法家!

  秦始皇比別人更懂得,法家變革之後所帶來的社會效應。

  大秦真龍

  “陳通,你這麽說我就懂了,武則天時期為什麽國力那麽強盛。”

  “那麽我想問一句,武則天當時到底強到了什麽程度?”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