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相互紮心,日常互懟(求訂閱)
作者:黑血粉      更新:2020-10-09 16:43      字數:2886
  又來了,又來了

  朱棣此刻吃瓜吃的,爽到透心涼,隋煬帝跟李世民又掐起來了。

  他感覺這皇帝聊天群簡直太好玩了。

  眼睛一轉,迅速的再聊天群內輸入。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難道李世民不創新也是錯嗎?”

  “我覺得,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這沒毛病啊!”

  ………………

  曹操嘿嘿一笑,朱棣看起來是在幫李世民辯解,但他心裏知道,這分明就是起哄架秧子。

  就希望隋煬帝跟李世民能幹起來。

  他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

  人妻之友:

  “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還是看好基建狂魔。”

  “不創新,當皇帝幹什麽?”

  “我覺得這一次,李世民還得跪。”

  …………………………

  李世民簡直要氣死了,我不創新還錯了?

  你簡直太不講道理了!

  千古李二:

  “我就從來沒有聽過,不進行創新,隻好好的執行現有的政策。”

  “這也成了過錯?”

  “隻要國策適應當時的國情,那就沒有錯。”

  “錯的反而是像隋煬帝這種,步子邁得太大,把自己給創新沒了。”

  ………………

  楊廣不屑的撇嘴,眼神銳利無比。

  基建狂魔:

  “到底是隋煬帝步子邁得太大。”

  “還是李世民自己慫,不敢創新。”

  “咱們分析分析就知道了。”

  “陳通,你給大家說說。”

  楊廣自己並沒有分析,因為他說什麽話,李世民肯定都不會認,大家也不會聽他的一麵之詞。

  這事兒還得讓陳通來。

  ……………………

  武則天等人都是聚精會神,他們也想看看隋煬帝和李世民到底誰對誰錯。

  陳通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分析製度,這是他的專長。

  陳通:

  “其實政策有沒有激進或者過時,我們必須按照生產力水平來判斷。”

  “首先。”

  “我們來看一下科舉製為什麽會產生。”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會讓世家門閥壯大,然後門閥瘋狂的壟斷知識,再用知識來來壟斷權利。”

  “但東漢時期,由於造紙技術的蓬勃發展,知識的傳播更為廉價,讓知識傳播打破了世家門閥的壟斷,開始逐步走向了中小地主階層。”

  “經過魏晉南北朝360多年的積累和發展,整個社會的生產力進行了一次大爆發。”

  “中小地主階層也逐步掌握了知識,因此他們需要新的製度,來獲取他們應有的權益。”

  “所以,科舉製應運而生。”

  “科舉製的誕生,就是為了打破世家門閥對權力的壟斷,讓中小地主擁有與財富匹配的社會地位。”

  “這就如同鄉下人進城務工以後,他們有錢了,也想買房定居,也想讓子女在城裏上學,接受良好的教育。”

  “如果這個時候,不放開對於外來務工人員買房的限製,那麽這時候製度就會落後於生產力。”

  “而在隋文帝時期,中小地主階層的生產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極致,他們需要突破世家門閥的壟斷,所以才產生了科舉製。”

  “由此可以判斷,隋煬帝時期,把科舉製定立為製度,其實是有著底層因素的,這是社會生產力進步的必然結果。”

  “科舉製就是隋煬帝,用來拉攏中小地主的利器。”

  “那麽我們再看看李世民時期,生產力有沒有發生巨大的進步?”

  “顯然是有的,那就是雕版印刷技術,它造成了知識傳播又發生了一次大爆發,讓更多的中小地主獲得了知識。”

  “這個時候,世家門閥還在壟斷官吏的選拔。”

  “由於科舉製並未有實質性的進步,所以‘投獻’製度才大行其道,中小地主,不能夠依靠皇權獲取他們的權益,他們隻能賣身於世家門閥。”

  “從而成為世家門閥的利益代言人,掣肘皇權,瘋狂跟皇帝對著幹。”

  “所以,李世民時期,就是典型的,製度落後限製了先進的生產力。”

  “李世民不創新,並不是因為當時的國情所致,而是因為,他不願意跟世家門硬碰硬,不願意承受變革帶來的結果。”

  “可以說,貞觀之治,是貴族和中小地主的盛宴,跟普通百姓基本無關。”

  “這就是貞觀之治跟開元盛世最大的區別。”

  “開元盛世,為什麽叫盛世,就是當時的科舉製已經突破了世家門閥的限製,是整個社會的盛宴。”

  ……………………

  聊天群中,皇帝們都是拍案叫絕,這分析,簡直太精辟了。

  人妻之友:

  “我去,這真不愧是我們老曹家的人!”

  “竟然從生產力和社會製度,直接分析出了科舉製誕生的必然性。”

  “這也解釋了隋煬帝為什麽,要推行科舉製。”

  “這根本不是步子大了扯著蛋,而是新的利益集團已經誕生,這是新舊兩股勢力的交鋒啊!”

  “隻不過,新誕生的利益集團,顯然是幹不過老舊勢力。”

  “可這製度,推出的時機,已經經過了魏晉南北朝時期360多年的積累,還是隋文帝首創的。”

  “談何激進一說,隻能說,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

  漢武帝隻感覺酣暢淋漓。

  陳通竟然從生產力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來解釋新舊兩股勢力誕生和矛盾。

  簡直讓人耳目一新。

  雖遠必誅(千古聖君):

  “這麽看來,李世民不創新,的確是自己慫!”

  “在隋朝的時候,關隴門閥壟斷權力,這種社會製度就已經限製了生產力。”

  “到了唐朝的時候,那就更落後了。”

  “在李世民身上,我看不出一個武皇帝應有的魄力和霸氣。”

  ……………………

  楊廣哈哈大笑,他就知道,陳通肯定會有一個非常合理的解釋。

  基建狂魔:

  “這還不是李世民自己做的,他不敢跟關隴門閥硬碰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立身不正!”

  “因為立身不正,殺兄囚父,發動玄武門之變。”

  “他的名聲早就被世家門閥給搞臭了,在當時根本得不到中小地主的擁護,他哪有實力敢跟世家門閥硬碰硬!”

  “他所謂的從諫如流,你換個角度,就可以看出,這就是任由別人揉扁搓圓。”

  “他推行新政策,世家門閥不買賬,被官吏集體抵製,給懟了回去,他隻能又改回來,李世民為了麵子,把這就叫做從諫如流!”

  “你們都不奇怪嗎?他李世民善於納諫,直接納了幾百次,也就是說錯了幾百次,一個在蠢的人也不可能錯這麽多次!”

  “朱允炆都沒有這麽蠢的!”

  “這明顯就是沒幹得過人家,給自己找個借口罷了。”

  ………………………

  朱棣不由得兩眼瞪大,這隋煬帝也學會了陳通換角度思考問題,啊不,隋煬帝本來就是雜家,他應該本來就是這麽看問題的。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去,直接真相了!”

  “我就說嘛,李世民好歹也是一代雄主,他怎麽可能錯那麽多次呢?”

  “難道他的治國也是副業?”

  …………

  李世民氣的暴跳如雷,這隋煬帝太損了,你這是要把我往泥地裏踩啊!

  我特麽的喜歡納諫,你不懂別嗶嗶!

  千古李二:

  “李世民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不像隋煬帝,暴君一個,二世而亡。”

  “他爹留給他那麽好的底子,十幾年就敗光了,有什麽好吹的!”

  剛才還在大笑的楊廣當時笑容就凝固了,不停的咳嗽,這下真的紮心了!

  他感覺暴擊了李世民那麽多次,都沒有這一次來的傷害足。

  基建狂魔:

  “你懂個屁!”

  “隋煬帝為什麽會輸,你能看得出門道?”

  “跟百姓沒有半毛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