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麵聖(2)
作者:滿座衣冠勝雪      更新:2020-03-11 09:13      字數:3266
  胡勝才十三歲就有了通房,家中略有姿色的丫鬟媳婦子幾乎被他淫遍,在外麵包戲子,養粉頭,強搶民女,無惡不作,若不是想著要娶胡氏的親生女兒,連庶子庶女都有一堆了。況且,會寧伯府早就敗落了,全靠胡氏貪墨安國公府的財物,送回去養著他們。

  胡氏不可能把親生女兒嫁過去,卻也不能不扶持娘家,於是就把剛剛及笄的庶女嫁過去,陪了大筆嫁妝,既得了優待庶女的好名聲,又合情合理地送給娘家大筆財物。

  蘇惠蘭在會寧伯府過得非常困苦,一過門就被婆婆收了嫁妝,帶去的陪房丫鬟全被胡勝收了房。胡勝的小妾通房一大堆,根本沒把她這個正室夫人放在眼裏。婆婆也待她十分苛刻,懷孕了還要立規矩,生生地讓她滑了第一胎。好不容易懷上第二胎,胡勝與幾個通房鬼混,放浪形骸間衝撞到她,又讓她小產了。若不是得知大哥即將回京,她早就不想活了。

  蘇東辰以前離得太遠,鞭長莫及,本想派人回京警告胡家,又怕他們變本加曆地折騰蘇惠蘭,隻得暫且隱忍。此時看著滿臉諂媚阿諛奉承的胡勝,他淡淡地笑了笑,“三妹夫不必多禮。”

  蘇馨蘭夫婦和蘇芷蘭夫婦都看不上這個癩皮狗一樣的東西,與他也無話可說,隻與蘇東辰相談甚歡。兩家的孩子都在,蘇東辰一一看過,笑著誇獎一番,給了厚厚的見麵禮。

  一行人一起走進正院,到正房給安國公和國公夫人請安。

  安國公拉著兩個孫兒,笑眯眯地說:“都午時了,全家都在等你,趕緊擺飯吧。”

  府裏的孩子都在正房陪安國公夫婦說話,胡氏看見蘇東辰,慈祥地笑道:“世子累了吧?用完午膳就趕緊歇歇。今兒三位姑奶奶和姑爺還有孩子們都來了,好好在府裏玩一天,都是一家子骨肉,千萬別拘禮。”

  “是。”蘇東辰很有禮貌地微微欠身,溫和地答應著,仿佛與她從來沒有過矛盾衝突。

  安國公府雖然是傳承三百年的頂級勳貴,卻代代皆為武將,因此也沒有什麽“食不言,寢不語”的講究,飯桌上很熱鬧。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安國公已感微醺,輕鬆愉快地問道:“東辰,今兒進宮麵聖,沒甚大事吧。”

  “嗯,沒什麽大事。”蘇東辰笑道,“皇上賞了早賜,又問了兒子一些家事,親口許諾讓兒子婚事自主,皇上不會賜婚,另外就是讓兒子到西山大營後好好練兵,不負皇上的厚望。”

  “好好。”安國公拿起酒杯,笑容滿麵,“你現在已經是大人了,婚事自然由你自己作主。等你看中了哪家姑娘,隻管回來跟爹說,爹去給你提親。”

  “謝謝爹。”蘇東辰舉起杯子,與父親輕碰了碰,然後一飲而盡,“我最近肯定公務繁忙,還要安排孟兒、仲兒讀書習武的事,實在沒空。親事不急,等忙過這一陣再說。”

  “行,你看著辦。”安國公嘿嘿直樂,“讀書可進國子監,習武當入講武堂,你當年也是講武堂出來,參加武舉,得了武狀元。我看孟兒文武雙全,倒是進哪一邊都行,仲兒喜歡讀書,就進國子監吧。”

  “嗯,我也是這麽打算,讓孟兒去講武堂,仲兒到國子監。”蘇東辰轉頭看了看兩位妹夫,“允達的弟弟在講武堂,舅舅家有幾位表兄弟在國子監,孟兒和仲兒進去後也有人作伴,我倒是不擔心。”

  那位穿越而來的開國皇帝,對教育製度進行了改革,無論國子監還是講武堂,都分成三級,童生以下在初級的萃華園,秀才在中級的金華園,舉人在高級的清華園,就像他前世,那些名牌大學有附中,有附小。

  蘇東辰他們說的都是初級園,凡能通過考核並按時繳納束脩的人都能進去讀書。再往上,就必須有功名了。

  聽了蘇東辰的話,常允達豪爽地一拍胸脯,“大舅兄放心。”

  李英含蓄地笑道:“國子監中不但有我家的幾位兄弟在讀書,還有出自隴西李氏本家和八大嫡支家族的祖輩、叔伯輩、兄弟輩任教習,仲兒過去讀書,定不會讓人欺負了去。”

  蘇西辰鼓起勇氣,大聲說:“我在國子監,也會照顧小侄兒。”

  蘇北辰更加歡快,“我在講武堂,我也要照顧小侄兒。”

  大人們都哈哈大笑,安國公高興地一捋胡子,“別看西辰和北辰年紀小,可是很有長輩風範,不錯,很不錯。”

  蘇東辰讚許地給兩個弟弟布了兩筷子菜,蘇鈺孟和蘇鈺仲端起裝果汁的杯子,敬了兩位叔叔一杯,讓兩個小孩高興得合不攏嘴。

  一頓飯其樂融融,孩子們吃飽後就下了桌子,跑出去玩耍。夫人和小姐們各自回院子,三位姑奶奶的院子仍然保留著,這時也各自回房歇息。男人們酒酣耳熱,繼續談笑風生,直鬧了一個多時辰才酒足飯飽,半醉半醒間,自有貼身長隨和小廝扶回去。

  午休畢,蘇東辰把常允達和李英請到書房,大致問了問他們了解的朝中動向,將今日麵聖的情況擇其一二告知他們,最重要的是皇上強調的“正”,以及過問了安國公府四小姐的定親事宜。

  信國公府是先太子妃娘家,長房嫡支自然不會站在任何皇子一邊,屬於絕對的中立派,但是別房庶支就說不準了,常允達表示,回去後立刻細細清查,絕不放過一個胡亂站隊的混蛋。

  武陽李氏更是族人眾多,在山東那邊乃第一世家,雖然族規森嚴,可總有那麽些紈絝子弟在外仗勢欺人。李英表示回去後就會寫信給族長,讓他約束族人,清查甄別,不允許任何人暗中站隊,給家族招禍。

  至於聯姻之事,這就沒辦法了。無論是常氏、李氏還是蘇氏,嫡支、庶支、分支、旁支,族人極多,盤根錯節,總有姻親會聯著那些皇子派係,不過,隻要嫡脈主支堅定立場,拘著族人不要亂來,別讓敵對勢力鑽空子,就不會有太大問題。皇帝還有三門草鞋親,總不能把拐彎親戚犯的錯也算到他們身上來。

  三個人談了一個時辰正事便結束,到後院去,與親人閑話家常。

  蘇馨蘭、蘇芷蘭看到大哥身體健康,仕途順利,兒子孝順,惟一的瑕疵便是身邊沒有女人照顧,不過並不是什麽大事,便都放了心。隻有蘇惠蘭囁嚅著欲言又止,幾度手指微顫,淚盈於睫。

  有胡勝在,她什麽都不敢說,害怕回去會挨揍。她已經被虐待怕了,如今越發怯懦,也越來越絕望。

  蘇東辰有所察覺,對她安撫地一笑,“三妹,我明天就要走馬上任,五天後休沐,我就去看你。聽說妹夫憐香惜玉,家中美婢美妾如雲,愚兄也去見識見識。另外,你的嫁妝裏有幾樣東西於我有用,回頭我帶些南邊特有的好東西去跟你換。”

  蘇惠蘭身子微震,心裏一陣狂喜,已知大哥是要為自己撐腰。她信心大增,再也不似槁木死灰,振作起精神,溫柔地笑道:“大哥要用,隻管拿去便是,還換什麽換?”

  蘇東辰寵溺地笑了笑,“那是你的嫁妝,除了你和你的親生孩兒,誰都不能動,大哥怎麽能白要?回頭讓人說我貪圖妹妹嫁妝,豈不是臉麵名聲全都沒了?”

  “正是。”蘇馨蘭和蘇芷蘭都明白了大哥的意圖,於是在旁邊添油加醋,努力勸說,“大哥帶來不少好東西,也別說換不換的。大哥該給三妹的禮還是要給,至於那幾樣物件,大哥就按估價翻倍給銀子便是。”

  “就是,不過幾張銀票的事,也值當大哥說得這般鄭重。”李英溫文儒雅地微笑,“三妹夫,你說是不是?”

  “我看也是這個理兒。”常允達一本正經,“不止三妹,便是馨蘭和二妹的嫁妝裏要有什麽東西是大哥需要的,隻管過去拿,什麽錢不錢的,太俗了。”

  “規矩如此,怎麽能亂來呢?”蘇東辰溫和地道,“出嫁的姑奶奶帶走的嫁妝,就是姑奶奶的私產,即使我這個大哥有急用,也得按規矩來。”

  蘇馨蘭立刻轉了話風,笑吟吟地說:“大哥說什麽就是什麽。三妹,反正你備好嫁妝單子,到時候大哥過去看,需要什麽你就拿出來,至於估價什麽的,那都容易,一下就辦了。”

  蘇惠蘭怯生生地點頭,“好,我聽大哥二姐的。”

  胡勝屢次想插嘴,卻怎麽也插進去,一來二去,他們便將事情定下來。胡勝急得要命,卻不知該如何拒絕蘇東辰登門,一時愣在那裏,滿頭大汗,臉上的笑都僵硬了。

  他根本不敢細問蘇東辰想要哪幾件東西。蘇惠蘭出嫁時,胡氏了公中好幾個庫房,將那些傳承了三百年的好東西塞了不少進嫁妝,竟然滿滿當當地湊了九十台,隻比嫡長女蘇馨蘭的九十六台少一點。這些嫁妝全是胡氏辦的,安國公沒怎麽過問,蘇東辰回來後要用什麽東西,卻發現在蘇惠蘭的嫁妝裏,這是很有可能的事。如今嫁妝早就被他母親拿走,大概都用了一半了,這可如何是好?

  他很是惶恐,一時坐立不安,很快就起身告辭,帶著蘇惠蘭急匆匆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