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推薦信
作者:笨小涵Q      更新:2020-08-14 11:13      字數:2308
  估計是飯桌上的氣氛太尷尬,鄧明山問我:“米茲,你還在複習第一次聯考的內容嗎?”

  “最近沒有。”我有些懊惱,因為第二次聯考將近。如果我把之前學過的內容忘了,想要通過後麵的考試也是一個大問題。

  不過我很快找回些許樂觀說:“上周我去聽了美國客座教授的演講,他的演講對我啟發很大!他說他們學校有一個製度,讓五年級的學生帶教一年級的實驗課。這樣一來,就可以強迫五年級的學生複習之前的內容。

  “就像你去年幫我那樣,我覺得下個學期我也應該收兩個學生。我既可以幫助他們通過聯考,同時我也在強迫自己複習之前學過的東西。”

  鄧明山難得露出讚許的表情:“你這個想法很好。你準備收什麽樣的學生?”

  “我想收中國人。”我說,“這個醫院中國人的過關率太低了,過去十年,每隔兩年才有一個中國人能夠拿到全執照。這個學校的中國人那麽多,可是過關率為什麽會那麽低?因為高年級的中國學生,沒能給低年級的中國學生提供幫助。”

  這回不僅是鄧明山點頭,就連葉曉君也跟著一起點頭。

  我繼續分析給兩人說:“這個學校,過關率最高的是以色列和伊朗學生。猶太人和波斯人是出了名的抱團行動,他們下飛機的第一天就自發組成學習小組。反過來,中國學生落地的第一天,往往會組火鍋隊。”

  “噗嗤!”葉曉君捂嘴笑起來,“也沒那麽誇張啦!”

  我認真說給葉曉君道:“我說得一點也不誇張。你去聞聞我現在住的那套房子是什麽味道,簡直跟個火鍋城一樣。

  “這個學校每年都會收最少三十個中國學生來學醫,一年過後,這三十個中國學生最多能有一兩個會堅持下去。那些離開的人,有八成去了商學院。因為商學院中國人多,在哪裏至少能感受到來自同胞的溫暖。”

  我認真對葉曉君說:“你是英語言文學係的,你最清楚孤家寡人是什麽感覺。過去一年,你朋友那麽少,就跟我一樣。說得好聽點叫專心學習,說得直白點就是連酒肉朋友都找不到。”

  我歎口氣說:“今年中介又送來三十幾個中國人學醫,我真不想看到往年的景象。三十個人裏隻能留下一兩個,然後這幸存的一兩個又會在第一次聯考的時候被全部淘汰。”

  葉曉君這人雖然尖酸刻薄,但是在這種大是大非麵前她還是找得準立場說客套話。

  她也用認真的語氣對我說:“我別的不行,就英語還不錯。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你可以來找我。”

  “謝啦!”我對葉曉君笑一個,然後開始盤算我後麵的計劃。

  不過事情並沒有我預想得那麽簡單。

  我之前的設想非常單純:我去找醫學院新入學的小留學生,告訴他們我會帶他們一起看書,然後組建學習小組。

  可是等我去語言班找到即將進入醫學預科的小留學生時,他們每個人看我的眼神裏都自帶幾分看傻子一樣的嘲諷。

  “我們這一批三十二個中國人決定集體轉學。”小留學生理直氣壯甩給我一句話。

  “轉學?”我聽得一頭霧水,“不是說你們先來上語言班,然後進入醫學預科,然後再從醫學預科正式進入醫學院。”

  “哼!”小留學生眼中閃過幾分怨念!“醫學院簡直是在故意刁難人!我們從語言班畢業以後,學校還要我們參加醫學預科的入學考試!考得都是些什麽單詞,那些題目我們連問題都讀不懂!

  “我們要是什麽都知道,我們還來學什麽預科!不是說預科就是給大學打基礎的嗎?醫學院的預科要求這麽高,那從預科進入正式學習的考試會變得有多難!”

  我一時語塞,想要正式進入醫學院,必須通過MCAT或同等難度考試。這個考試是一個研究生考試,難度比GRE還要大,相當於用英語考研。

  這些小高中生,在國內的時候連一本都考不上,有些甚至沒有參加過高考。然後出國學醫,在沒有大學基礎的情況下直接進入博士課程。

  我不明白中介為什麽要送這樣的孩子來學習這種他們無法勝任的課程,我更不明白這個學校為什麽會把根本沒有基礎的孩子招來學醫。

  現在的結果就是,這些小留學生連預科的入門考試都過不了。就算我想幫他們,他們連接受幫助的最基本條件都達不到。

  我又問:“你們為什麽會集體轉學呢?這個學校是個綜合性大學,你們完全可以在校內換專業。這個學校的理工科都特別強,農學、機械、建築、計算機等等,這個學校可以給你們提供各種各樣的課程。”

  幾個小留學生一時有些糾結:“之前我們也是這麽想的,但是學校給了我們一個優惠政策。”

  “哦?”我似乎聽出些端倪,“學校給了你們什麽優惠政策?”

  小留學生說:“想要進入大學,我們可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硬考,就像你這樣通過類似於考高或者考研的考試以後被學校錄取。還有一種是教授推薦製度,隻要能拿到知名教授的推薦信,我們就能免考進入大學。

  “教授不能推薦學生進入本校,所以副校長願意為我們寫推薦信,推薦我們去其他大學。隻要我們拿到副校長的推薦信,我們就可以免去入學考試,直接入學。我們不打算學醫了,我們打算去別的大學學其他專業。”

  我若有所思點點頭:“這倒是個不錯的出路。副校長給你們寫推薦信,推薦你們到其他大學去讀書。”

  “我們也是這麽想的。”幾個小留學生齊齊點頭,“留在本校我們就必須參加入學考試,無論我們想學哪個專業,我們都必須參加入學考。這個對我們來說有風險,我們不一定能考上。反過來,得到副校長的推薦就穩妥得多。”

  我頓時覺得學校還挺厚道,副校長給中國來的三十二個小留學生都寫了推薦信。

  雖然這些小留學生沒能留下來,不過他們能踏上另一段光明燦爛的大好前程也是一件好事。

  比後的半個月,我沒有時間去和這些小留學生一一道別。我隻能在微信群裏草草寫了幾句祝福的話,所有人便各分東西奔赴下一個人生十字路口。

  我剛寫完一句祝福的話,我的微信突然收到一個陌生人好友請求!

  (前方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