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黃金筆記
作者:笨小涵Q      更新:2020-08-14 11:13      字數:2212
  中午我去學校餐廳吃飯時看到超級罕見的一幕,立誌做國家領導夫人的葉曉君竟然跟一個男生坐一桌,而且兩人有說有笑。

  和葉曉君坐一桌的人我認識,是俄羅斯小哥列夫。兩個月前,列夫遇到的解剖題目是希臘神話獨眼巨人,那道題讓列夫沉悶了至少半個月。

  我從櫥櫃裏取了一份套餐,故意湊到葉曉君麵前說:“你們這桌還有空位嗎?”

  “米茲!”列夫見到我挺高興,他主動幫我拉開座位說:“請坐!”

  我完全不顧葉曉君的臉色有多差,大咧咧一屁股坐在葉曉君對麵。

  要是眼神能解剖人,我現在應該是葉曉君的刀下鬼了。無論走哪她都是自帶清高一個人,今天怎麽會破天荒的跟醫學院的男生玩得這麽開心。

  我正切著餐盤裏的雞排,一個非常模糊的單詞出現在我的腦海裏。“列夫,我記得你爸爸好像是蘇共。”

  “是啊。”列夫答得很坦然。

  我諱莫如深看葉曉君一眼,難怪葉曉君會和列夫勾搭到一起。

  葉曉君立誌做國家領導的夫人,可是國家領導大多是些上了年紀的老爺爺,沒誰會和她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娃娃搞忘年交。

  國家領導人這條路走不通,她及時把目光投入到國家領導的兒子身上。

  列夫的爸爸是蘇共政要,雖然不是執政黨要員,但在俄羅斯也算得上個有頭有臉的人物。

  我假裝無知地說:“這世界真小啊,你們兩不是一個學院的,你們是怎麽認識的?”

  列夫對我毫無防備,一口氣交代得幹幹淨淨:“是莫森介紹我們認識的。莫森那個花花公子,什麽學院的女生他都認識。”

  “莫森?!”這個答案著實讓我為之一振!

  伊朗大叔莫森,兩個牙科醫院院長的兒子莫森。

  我不動聲色看給葉曉君一眼。真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莫森大叔還是我介紹給葉曉君的。

  那天莫森大叔想請我和葉曉君去夜店,葉曉君跟莫森大叔講了一中午的人生大道。

  我以為葉曉君和莫森根本不是一路人,一個冰清玉潔,一個玩世不恭。

  沒想到啊沒想到,自那頓飯之後,葉曉君竟然和莫森還有聯係。而且從莫森會把葉曉君介紹給傑夫這件事看,他們兩個之間的關係至少發展到非常熟絡的朋友。

  難不成是莫森打通了葉曉君的任督二脈,從此葉曉君改變戰術戰略,把目標轉移到國家領導的兒子身上。

  我麵不改色地說:“醫學院人才濟濟。葉曉君你以前的人際圈太小了,以後你多來醫學院參加點活動,我再多介紹幾個朋友給你。”

  我這話說得多半是在試探葉曉君,不想她原本視惡如仇的眼神瞬間變得和顏悅色。她用中文跟我說:“好啊,以後醫學院有活動你一定要通知我!”

  明知吃飯的時候談論學習很倒胃口,但是聯考時間越來越近,我愁眉苦臉問列夫:“列夫,你聯考準備得怎麽樣?”

  “不算太差。”列夫說,“我去投訴了考希臘神話的老師,學校承諾以後考試不會再考神話故事。我們是醫學院,不是神學院。”

  我放下刀叉跟列夫握了握手,萬分誠懇地說:“謝謝你為全校同學做貢獻!我還在想,我背不下《聖經》和《古蘭經》,是不是連考試的資格都沒有了。”

  列夫非常鄙視地說:“考官隻不過聽過幾個神話人物就在考場上賣弄。如果我出幾個俄羅斯神話的題目,他們照樣答不出來!”

  “沒錯沒錯!”我附和到,“如果我說MonkeyKing(孫悟空),他們也不知道我在說誰。”

  我們一頓飯從《西遊記》講到《指環王》,話一說開就是四十多分鍾。

  最後我看一眼時間說:“我得回去睡個午覺,晚上我還要去圖書館。”

  列夫突然沉下臉說:“米茲,你是不是和那個非常討厭的人在交往?”

  “非常討厭的人是誰?”我被問得莫名其妙,“而且我沒有和誰在交往啊!”

  列夫:“就是那個叫鄧的越南人,聽說他從內心覺得自己是美國人。我聽說過一些關於他的事情,我和他交往不多,但是我也很討厭他。”

  “他其實沒有那麽討厭。”我說,“他隻是對自己,對別人都很嚴苛。的確,他不是教授,他沒資格對別人指手畫腳。但是他為人並不壞,他隻是像個固執的和尚。”

  “嗬嗬!”列夫無奈搖了搖頭,“我聽說過一件事情,你手上有一份他解剖學筆記的複印件。”

  “嗯嗯!”我承認道,“是他複印了送給我的。”

  列夫:“他是不是跟你說過,讓你千萬別把那份複印件給任何人?”

  “嗯嗯!”我又點了點頭。

  “嗬!”列夫好笑道,“你知不知道全校有多少人想要那份複印件?他是全校唯一一個可以在解剖課上記錄逐字稿的人。解剖室裏禁止拍照、錄像、錄音,所有內容都隻能做筆錄。他有能力做逐字稿筆錄,但是他根本不和任何人分享。”

  我糾結道:“他給我的不是一份筆錄,他給我的是他畫的切麵圖。而且他每天都在鼓勵我讀原著,他完全不鼓勵我去背他的筆記。你們真的誤會他了,他畫的切麵圖很大程度也是參考了教材和圖譜。”

  列夫對我說得話是半點不信,列夫似乎是聽信了江湖上的傳言。傳說鄧明山寫了一份黃金筆記,隻要得到那份秘籍,任何人都能輕輕鬆鬆通過第一次聯考。

  這種橋段我隻在金庸小說裏見過,沒想到大洋彼岸的西方國家也會相信這種神話傳說。

  鄧明山逼我背了兩個月的書,我的成績在短短兩個月內突飛猛進。我原本是一個成績墊底的複讀生,但這個月月考我的成績卻破天荒的逼近滿分。

  隻怪鄧明山選擇背書的地方太過招搖,每天他都會提前很早去圖書館,占著TalkingRoom裏風水最好的那個位置。

  醫學院所有年級的人加起來統共也就一千來人,各個年級的人互相都認識。

  在我埋頭背書的歲月裏,有關“黃金筆記”的傳說越傳越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