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絲綢
作者:笨小涵Q      更新:2020-08-14 11:13      字數:2286
  中午吃飯的時候亞洲餐廳裏多了一個生客,越南妹妹阮風敏把美國大姐瑪麗安(MaryAn)請來一起吃飯。

  上桌後阮風敏特別熱情,她充分發揮出越南女孩特有的細心體貼。她忙前忙後幫所有人取餐具,每個人都從她手裏接過一雙筷子和一張餐巾紙。

  我看著桌上幾人,總覺得氣氛有點不對。不是因為聚一起吃飯的人多出一個,而是瑪麗安拿過餐具後就一直低頭不說話,似乎遇上什麽為難事。

  我湊過頭,小聲問:“瑪麗安,你會不會用筷子?”

  瑪麗安憋紅一張臉,小心翼翼搖了搖頭。

  完了!我心裏一揪!

  與此同時,阮風敏頓時像被雷劈到的貓一樣!越南妹妹一步從凳子上跳起來,她合十雙手像是在拜菩薩一樣,各種給美國大姐作揖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越南妹妹越是這麽反複道歉,美國大姐越發羞愧得無地自容!

  我一把按住阮風敏,用眼神示意她現在不是光顧著道歉的時候。阮風敏急忙跑去取了刀叉回來,又給瑪麗安說了好幾句道歉的話。

  瑪麗安低著頭小聲說:“沒關係的。”

  我真為兩人捏把汗,在座的其他人也尷尬得不知所措!

  這事如果發生在其他地方,那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無傷大雅。可是這事發生在博士圈裏,事情的性質就完全變了。

  在美國有一種文化,他們認為亞洲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所以古代亞洲人發明的工具都被他們賦予各種智慧的符號。首當其衝的,便是亞洲人都會用筷子,而歐美人會用筷子的卻不多。

  在歐美,白人想要表現出自己智商高,他們會努力學習使用筷子。

  在美劇《生活大爆炸》裏,幾個博士吃外賣的時候經常用筷子。同一個畫麵裏傻大姐佩妮卻經常用手抓著吃。導演就是想通過這個鏡頭體現謝耳朵智商高,佩妮智商低。

  回到現實,美國大姐瑪麗安與我們一群亞洲女孩同桌吃飯。所有人都會用筷子,就她一個人不會用。

  棘手的是,在座的都是博士。瑪麗安當眾承認不會用筷子,在西方文化裏,這幾乎等同於她當眾宣布自己的智商不配讀博士。

  而阮風敏主動送筷子的行為,約莫可以等同於當眾羞辱美國大姐智商太低。

  這是博士圈裏的奇怪文化。所有人都知道越南妹妹沒有當眾羞辱人的意思,可是一不小心事情就被鬧得如此之僵。

  每個圈子裏都有自己的餐桌禮儀,就比如中國人吃飯的時候不能把筷子豎著插在飯碗裏一樣。尤其是對麵如果坐了人,這種行為相當於詛咒對麵的人快點死,是用餐大忌!

  為了緩和氣氛,我對桌上幾人說:“你們先坐一下,我上樓去拿點東西下來。”

  五分鍾後,美國大姐因為受到二次驚嚇,她張嘴就是震天動地的慘叫!

  我拿來的東西算不上多值錢,但是在歐美絕對算得上稀有。那是媽媽幫我買的絲綢方巾,200塊錢買25塊小絲巾,在國內隻有普通朋友之間才會送這麽廉價的禮物。

  但是哪怕到了21世紀,見過真正絲綢的歐美人依舊沒有幾個。至少我在歐美的大眾商店裏就從來沒有見過真絲製品。

  我把印染了精美花紋的絲巾送給桌上所有女孩,人手一塊。

  美國大姐顫抖著雙手接過絲巾,她一雙眼睛完全不能從絲巾上麵離開!“米茲!我的上帝哪!這是我第一次見過真正的絲綢!不不,這太貴重了,我不能擁有這樣的禮物!”

  我暗自好笑,美國大姐嘴上說著拒絕的話,但是她一雙眼睛幾乎是要貼到絲巾上去了。傳說中的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雖然這些小手絹真的很便宜,不過我自己可不能把禮物說得輕賤了。我隨意揮揮手說:“沒什麽,這是中國真正的絲綢。你們以前很難接觸到這種材質,我帶了些來,就送給你們啦!”

  李美絲捧著小手絹愛不釋手,她眼中綻出驚異的光芒:“是的,是真正的絲綢!我以前見過一次,太好了,我終於擁有一塊真正的絲綢了!我的名字就是絲綢,但是我今天才第一次擁有一塊真正的絲綢!”

  話題很快被帶到絲綢之路上。所有人輕輕撫摸著吹彈可破的絲綢,那種溫婉如水又光滑細膩的質感,隻需觸碰過一次便能讓人為之瘋狂。

  難怪古代商人冒死也要穿越茫茫沙漠來到中國,隻為獲得讓人如癡如醉的絲綢。

  很多留學生出國前都在糾結帶什麽禮物給國際友人,這種禮物真的很難選。

  現在全球都有中國製造的商品,但凡是中國能買到的,國外也能買到。如果國外買不到的,很有可能那些東西不能被帶上飛機。

  有些留學生會買一些奇形怪狀的圖騰雕刻帶出國,畢竟隻有這種小木雕是能帶上飛機且國外沒有的。不過這種雕刻很容易給外國人造成一種誤解,以為中國還停留在圖騰崇拜的遠古時代。

  國外很少賣絲綢,主要是因為很少有商人做這一塊的低端市場生意。

  絲綢摸著舒服,看著美豔,但保養起來異常困難。絕大多數歐美人都不會用手洗衣服,他們都是把衣服往洗衣機裏一扔,清洗烘幹一條龍。

  但絲綢絕對不能用這種方法清洗,這樣洗出來的絲綢會失去珠光,隻洗一次便喪失所有美感。

  低端市場無法開展,自然就沒人會給工薪階層推銷絲綢。於是到了今天,絕大多數歐美人還是沒機會見識真正的絲綢究竟長什麽樣,關於絲綢的優美傳說依舊停留在童話故事裏。

  美國大姐拿著一塊小方巾把玩了好一會兒,最後她抬頭說:“我好羨慕中國人,你們有五千年的曆史,你每天都能給我一個驚喜!”

  正說話間,我突然瞥見電梯口處站了個人。我朝電梯口揮手說:“葉曉君,吃了沒有?沒吃過來一起吃!”

  葉曉君是英語文學係的交換生。雖然她跟我不是一個專業,但是大家都是中國人,在異國他鄉見到便感覺格外親切。

  可是葉曉君隻是對我們禮貌地笑笑,然後轉身進了電梯,連句問候的話都不說。

  “這個中國女孩好像不喜歡我們。”越南妹妹小聲說了句。

  我無奈一笑:“你們不懂,她以後是要當領導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