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兵分八路
作者:小生鐵鐵      更新:2021-02-07 09:26      字數:2906
  田十一知道,死的人裏麵一定會有被冤枉的,但已經盡最大力量去甄別了。<r />

  <r />

  王慶正在大量聚攏淮西軍,大戰似乎就在眼下,若沒有一個穩定的後方,開戰後天知道會出現什麽麻煩。此時已不能再有任何的心慈手軟,慈不掌兵這句話並不是隨便亂說的。<r />

  <r />

  本以為下一步就要麵對淮西軍的全力反撲了,沒想到最先來的不是淮西軍,而是大宋朝派來的一位率臣。<r />

  <r />

  所謂的率臣,實際上就是其他朝代的兵馬大元帥,可以在戰時統禦戰區的所有兵馬。<r />

  <r />

  田十一錯愕後仔細回想了一番,發現朝廷裏確實沒說過自己是率臣。嗬嗬,原本自己一直都隻是信陽軍的兵馬都監而已。對了,還是光州的八品知府。<r />

  <r />

  率臣來了自然是要統領兵馬指揮打仗的,看起來後麵的事似乎和十一哥沒什麽關係了。隻是這邊剛接到消息,率臣就已經到達了定城,這速度也太快了些吧。<r />

  <r />

  田十一在自己的中軍帳裏迎接了率臣,但隻是迎接,十一哥可沒打算把自己的中軍帳讓給新來的這位大帥。既是率臣,自然應該有自己的帥帳,總不能搶我信陽軍的中軍帳吧。<r />

  <r />

  一看進來的那位率臣,饒是田十一臉皮夠厚,也忍不住有些臉紅。來的竟然是宗澤,他不回汴梁去接任殿帥太尉,竟是跑到淮西來打仗,實在讓人有些無語。<r />

  <r />

  宗澤宗老頭的情商比李綱高多了,一見田十一便哈哈大笑,說是十一郎的本事了得,讓他在昌國吃了無數的苦頭。<r />

  <r />

  方百花的來信裏說得很清楚,小狗子確實把宗老頭坑得不輕,氣得宗澤大發脾氣三十一次,咆哮大罵二十六次。以宗澤的為人,若不是氣得太厲害了,又怎會如此失態的。<r />

  <r />

  來的既然是宗澤,事情就好辦多了。一來在杭州便有三麵之緣,朝堂上雖未碰過麵,但也是互相支持的關係。無奈,這一仗看來還真得好好幫幫這老頭,隻不過原則性問題,十一哥仍是不會讓步的。<r />

  <r />

  宗澤言稱,他已經下令鄂州、複州、江陵府、荊門軍、隨州、唐州、蔡州、穎州調集兵馬到光州匯合,待到大軍集結之後,便是與淮西軍決戰的日子。<r />

  <r />

  田十一心知肚名,宗老頭調兵的州府雖多,但能派過來的兵馬卻不會很多,而且來的也不可能是什麽精兵。<r />

  <r />

  大宋朝就是這副德性,除了西軍就沒什麽能打仗的軍隊了,這些個地方的守軍大多都是廂軍。就算不是廂軍,大多也是被吃著空餉的。連士卒都湊不齊,想指望他們打仗就有些扯淡了。<r />

  <r />

  宗澤自然也知道這裏麵的貓膩,所以對田十一分外客氣。因為想要打敗淮西軍,真正要指望的還得是天賜軍和信陽新軍。<r />

  <r />

  先不說大家對田十一的感官如何,天賜盟練出來的兵,那可是精銳中的精銳,宗澤在昌國數次親眼目睹的,這一點絕對假不了。<r />

  <r />

  率臣來了,自然會有監軍,隻是監軍的人選也挺讓人尷尬的,竟是荊湖兩路轉運使,蔡允,一直被十一哥軟禁的蔡允。<r />

  <r />

  人家都是監軍了,自然要出來與宗澤見麵。蔡允得知了自己監軍的身份,又見了宗澤,立即便嚎啕大哭起來,這心中的委屈還真就沒處說去。<r />

  <r />

  人總是這樣,一朝得誌首先想到的總是要報仇。但田十一在蔡允的問罪之下,隻說了一句“願辭官回舟山為民”,立即讓蔡允啞了火。<r />

  <r />

  但凡能被上官拿捏住的官吏,肯定是有後顧之憂的,要麽舍不得官位,要麽擔憂被治罪。可田十一卻什麽都不在乎,都是八品小官了,還能在乎官職那東西嘛?至於治罪,外麵就是田十一的天賜軍,還有田十一訓練的信陽新軍,誰敢治他的罪?<r />

  <r />

  更可怕的是,田十一萬一真的走了,淮西還沒平定,卻又弄個舟山造反出來,連宗澤帶蔡允都得卷鋪蓋滾蛋,就連蔡京也要被牽連。<r />

  <r />

  無欲則剛,這田十一周身上下竟是一點小辮子都沒有,讓蔡允既抓狂又無奈。<r />

  <r />

  既然不讓走,十一哥表示留下也可以,但自己指揮士卒作戰的本事實在有限,想請監軍大人長住信陽軍之中,既可以監督信陽軍,又可以對田都監時時教誨。<r />

  <r />

  蔡允被嚇得臉都變色兒了,田十一這話分明就是想要繼續軟禁他啊。<r />

  <r />

  雖然監軍的權利很大,宗澤也得讓著蔡允幾分,但偏偏對這田十一卻沒什麽辦法。為了捍衛自己的自由,蔡允立即提出,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他要到荊湖兩路去坐鎮,為大軍調集糧草,確保後勤無憂。<r />

  <r />

  當初軟禁蔡允本就是為了軍資補給,如今蔡允既然不敢克扣糧草,放他離開也不打緊。<r />

  <r />

  宗澤對此事自然是樂見其成的,誰願意身邊有個監軍整天老太太一樣嘮叨著,那得是多讓人心煩。<r />

  <r />

  蔡允一刻不敢停留,幾乎是用逃跑一樣的速度離開了定城,準備回荊湖北路去過他的好日子。<r />

  <r />

  送走了蔡瘟神,宗澤也是老懷大慰,但卻又說起樞密院曾經送過來的軍令。那軍令早就被十一哥撇到腦子後麵去了,翻了半天才找出來。<r />

  <r />

  看了李綱親手簽發的樞密院軍令,宗澤也是不住搖頭,說自己這位好友實在被書本上的東西害得不淺。<r />

  <r />

  不同意歸不同意,但宗澤還是要求按疏密院的軍令執行,不過卻可以變通一下。<r />

  <r />

  兵分八路就八路,但可以其餘七路每路三百或五百人,出去轉轉也就是了。至於嶽飛等八員戰將每人率領一路兵馬,可以找些同名同姓的士卒頂一下嘛,如果找不到,臨時換個名字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r />

  <r />

  田十一看著宗澤好半天沒說出話來,這宗澤很十一哥啊,原本的宗老頭,應該不是這個樣子的吧。<r />

  <r />

  宗澤被田十一盯著看也有些不好意思,隻好解釋說他在昌國時搜集了很多田大人的事跡,覺得十一郎行事每每出人預料,但效果卻出奇的好。聽得多了想的多了,不知不覺竟然消化吸收成了如今的獨特風格,也算得上是十一哥牌的宗汝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