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金蟬脫殼(中)
作者:苦海無邊      更新:2020-08-11 00:36      字數:3093
  “三姓家奴”樸英植總覺得啟用“鬆月號”散裝貨輪接應,是自己在“釜底抽薪”計劃中的神來之筆。無論“釜底抽薪”計劃中成功與否,“三姓家奴”樸英植的盤算的確有獨到之處。隻要能安全的出海,登上“鬆月號”貨輪,對方的反間諜部門隻能幹瞪眼。總不能派出軍艦,在公海上公開攔截懸掛“高麗棒子”國旗的民用貨輪吧?

  具體執行“釜底抽薪”計劃的阮黃維武少校,和他所率領的情報總局以及“影子部隊”的那十三個人還是有危險的。但是,“軍功險中求”嘛。“三姓家奴”樸英植卻把對方的反間諜部門對自己的威脅程度降到了最低點。

  “三姓家奴”樸英植和洪勇男中尉在桃村鎮下了火車,在火車站前的市場吃了一頓早餐。剛剛在今年三月份撤桃村公社改設的桃村鎮,位於山東煙台、青島、威海以及福山、牟平、海陽、棲霞、萊陽、乳山六市縣的中心,隸屬煙台市,處於交通要道,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三姓家奴”樸英植還是比較矜持的,隻喝了一碗小米粥,吃了兩個熱騰騰的山東大肉包子了。可饑腸轆轆的洪勇男中尉卻顧不了那麽多,他連喝了三碗小米粥,吃了七個香氣四溢的山東大肉包子,這才在“哏兒”、“嘎”難以自製的“打鳴兒”聲中放下了碗筷。

  “三姓家奴”樸英植笑眯眯的看著洪勇男中尉,說道:“咋樣?……吃飽了沒?……”

  洪勇男中尉有點不好意思,他“哏兒”了一聲之後說道:“飽了!……飽了!……”

  賣早餐的是一對兒六十多歲的老夫妻,那個賣早餐瘸了一條腿兒的老漢十分熱情。見“三姓家奴”樸英植和洪勇男中尉吃完了,就抄著袖子湊了過來,笑吟吟的說道:“我說二位同誌,瞅著二位同誌這是剛下火車吧?……吃好了沒有?……”

  “三姓家奴”樸英植笑著回答道:“吃好了!……吃好了!……謝謝你老同誌!……”

  “不客氣!……瞅著這位老同誌是東北人吧?……”“瘸腿兒”老漢似乎很願意聊天。

  “哎呀我的媽呀……這位老哥的眼睛可真賊!……不過,我說老哥,您這包子做的可是賊拉好吃,我都沒吃夠!……”“三姓家奴”樸英植盡量回憶著幼時所說的東北方言。

  “讓這位大兄弟見笑了!……我們膠東的飲食偏清淡,傾向於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我呀就怕我做的包子你們東北人嫌乎淡,吃不慣呢。……”“瘸腿兒”老漢笑嗬嗬的坐下來。

  “瘸腿兒”老漢說的是實情,山東的膠東與中西部其它地區比較而言,飲食風格迥異,山東中西部地區口味偏重,重油重醬重鹽。曾傳說省城濟南曾

  有一位廳級官員到煙台出差,飯餘他對膠東菜做了“什麽東西都像開水煮的一樣”的評價。雖有失偏頗,但確實也是山東中西部人對膠東菜的直觀感受。

  “不淡!不……‘哏兒’!……我吃著正……正合適,簡直……‘哏兒’!……太好吃了!‘哏兒’!……”洪勇男中尉有點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肚皮,打著飽嗝說道。洪勇男中尉說的是實話。越南鬼子承自中國飲食陰陽調和的飲食文化,烹調最重清爽、原味,隻放少許香料,魚露、香花菜和青檸檬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佐料,以蒸煮、燒烤、熬燜、涼拌為主,熱油鍋炒者較少。即使是一些被認為較“上火”的油炸或燒烤菜肴,也多會配上新鮮生菜、薄荷菜、九層塔、小黃瓜等可生吃的菜一同食用,以達到“去油下火”的功效。

  “哎呦……這位小兄弟是哪兒人呀?……聽著不像北方人……”“瘸腿兒”老漢說道。

  “三姓家奴”樸英植急忙搶著說道:“哦……這是我公司的同事,是雲南人。……我說老哥,您老貴姓?……您的普通話說得真好!……”

  “嗬嗬……啥貴不貴的,我姓柳,木卯柳!……山東話很土,土得掉渣。不滿你們說,膠東方言屬於膠遼官話,形成於膠東半島,並隨著膠東人向東北的大量移民,擴展到東北的遼東半島、吉林、黑龍江以及內蒙古的部分地區。嗬嗬……而山東西部方言就是濟南那邊,則屬於冀魯官話,如果山東西部的人,第一次聽人說正宗的膠東方言,那就跟聽外國人講話差不離。嗬嗬……膠東話比濟南話更土。所以說,山東的這兩種方言差‘老鼻子’了,幾乎是完全獨立兩種方言。……我怕你們外地人聽不懂,所以就盡可能的說普通話。大多數山東人很難改掉自己的方言,對很多山東人來說,講普通話是一件很別扭同時也是非常可笑的事兒。嗬嗬……”“瘸腿兒”柳老漢說著,摘下脖子上掛的煙袋鍋。

  洪勇男中尉對“瘸腿兒”柳老漢的印象非常好,急忙掏出兜兒中的“紅塔山”香煙,抽出一支遞了過去,笑著說道:“柳大爺,您請嚐嚐我的煙!……”

  “哎呀……還是兩頭兒一般粗的煙呢!……”“瘸腿兒”柳老漢憨厚的笑著,他“紮撒”著雙手,似乎是接也不不好意思,不接還有點舍不得這“兩頭兒一般粗”的好煙。

  “柳大爺,您別客氣!……‘煙酒不分家’嘛。嗬嗬……我一見您,就知道您是一個見過世麵的人!……”洪勇男中尉十分恭敬的站了起來,把“紅塔山”香煙送到“瘸腿兒”柳老漢嘴上,然後劃火柴點上。

  “嗬嗬……謝謝啦!謝謝!……”“瘸腿兒”柳老漢邊客氣著,

  邊吸了一口“紅塔山”香煙,笑著說道:“這煙可真香,就是勁兒小點!嗬嗬……才剛這位老弟說我見過世麵,那是誇我呢!……我就是在部隊上上過幾天‘識字班’,‘淮海戰役’‘那前兒’趕著土改分的驢和車,和村兒裏的一些人去‘支前’。我趕著驢車送糧食、送彈藥,往下送傷員,還趕著驢車一直進了大上海呢。”

  “哎呀……柳大爺,您原來還是老革命呢!……”洪勇男中尉入戲有點深,對“瘸腿兒”柳老漢有點兒肅然起敬了。

  “也不算老!嗬嗬……連陳老總都說,‘淮海戰役’是我們山東的父老鄉親用小車推出來的。……‘那前兒’在我們‘後馬夼’村小學的操場上放過一個電影,叫做啥《車輪滾滾》,講得就是我們‘支前’的故事……”這位“瘸腿兒”柳老漢似乎很願意和客人聊天,尤其是說起“淮海戰役”來神采飛揚。可是客人一誇他是老革命,他反而不好意思起來。

  “‘後馬夼’村?……”洪勇男中尉感覺這個村子的名字很特別,就好奇的問道。

  “是呀!……是‘後馬夼’村!……我們村兒前邊啦有座古廟,叫‘白馬寺’,香火很旺。我們村兒四周為青山環抱,所以人們稱‘白馬寺’廟後的村兒,也就是我們村兒‘後馬夼’,也叫做‘白馬夼’,廟前的村兒稱為‘大馬夼’。……要說‘淮海戰役’……”“瘸腿兒”柳老漢顯然還要繼續講“淮海戰役”的“支前”故事。

  “柳大爺,您的腿就是‘淮海戰役’受傷的吧?……”洪勇男中尉忽然對“瘸腿兒”柳老漢的那條瘸腿來了興趣兒。

  “瘸腿兒”柳老漢搖了搖頭,笑道:“不是!不是!……我的這條腿呀,是在壬午年的壬子月(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反掃蕩‘那前兒’,在石硼夼北邊啦的‘黑石溝’遇上了……”

  “‘黑石溝’?……”一直笑眯眯的看著洪勇男中尉和“瘸腿兒”柳老漢的“三姓家奴”樸英植驚呼道。而且,“三姓家奴”樸英植玩耍的筷子也掉了一隻。

  “瘸腿兒”柳老漢愣了愣,對“三姓家奴”樸英植說道:“是呀!……你去過?……”

  “沒有!……沒有!……”“三姓家奴”樸英植苦笑了笑,邊否認,邊俯身撿起了筷子。但是,“瘸腿兒”柳老漢的話卻勾起了他對往事的回憶。就是在“黑石溝”,他所在的“淺井中隊”被膠東軍區的十六團二營打了一次伏擊。那次戰鬥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很多年之後,還會讓他在噩夢中驚醒。那些八路簡直就是一群發了狂的惡魔,悍不畏死。九挺“歪把子”把槍管都打紅了,八路就像是被割麥子一樣,倒了一茬又是一茬。可是,那些八

  路還是不顧死活,拚命的向上衝。有道是“一人拚命,百夫難擋,萬人必死,橫行天下!”這一仗,裝備簡陋的八路,居然打得訓練有素的“淺井中隊”根本就沒有了招架的勇氣。結果,隻有他一個人死裏逃生,那場戰鬥至今記憶猶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