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征戰南疆(上)
作者:苦海無邊      更新:2020-08-11 00:35      字數:5728
  戰智湛洗了個澡之後躺在床上閉目養神,他確實有點累了。終於如願以償的去軍偵察處當了副連職的偵察參謀,但他總感覺有些美中不足,他的願望是去偵察大隊當個連隊的主官的。可是,下午和“禦貓”的一番格鬥,雖然為時不長,戰智湛卻已竭盡全力,並徹底的服氣了:“部隊的確人才濟濟,尤其是‘飛虎軍’。且不說‘禦貓’的槍法自己絕對難以望其項背,就是自己最拿手的擒拿格鬥也不見得就比‘禦貓’強。把‘禦貓’摔倒,純粹是僥幸。嘿嘿……還想著去偵察大隊的偵察連當連長,那不是‘洗臉盆裏紮猛子,不知深淺嘛’。……”

  戰智湛的腦子裏胡思亂想著,他忽然又後悔了,後悔在哈爾濱短暫的“特種培訓班”裏,沒下苦功夫跟教官好好學一學情報人員的“擒拿格鬥術”。那個培訓班是國家安全部在哈爾濱舉辦的。戰智湛能夠參加,純粹是二十三軍李參謀為鏟除日本黑社會大頭子、國際間諜加藤秀鄉計劃的需要。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戰智湛雖然摔倒了“禦貓”,但與“禦貓”卻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覺。戰智湛感覺很欣喜的是,自己雖被分配到了偵察處,但明天一早就得去偵察大隊“禦貓”的連裏參加訓練了。這要是在和“禦貓”過招之前,戰智湛可定認為這是在羞辱他。現在嘛,他恨不得立刻就去偵察大隊報到,跟那些偵察兵好好學一學在戰場上絕對實用的“格鬥”。也可以說,那不叫你輸我贏的“格鬥”,而是叫做你死我活的“肉搏”。

  “看‘禦貓’的身手就像亞鵬!……‘眼目前兒’回想起來,也想不明白‘禦貓’和亞鵬使的是什麽招數,卻那麽厲害。唉……要是使出來劉誌清老先生的大徒弟張正仁老師所傳的‘風雷霹靂掌’,也許能好些吧。……”戰智湛想到這裏,不由得聯想起了在哈爾濱讀大學時,隨著“海哥”去拜訪劉誌清老先生的情景來。

  當戰智湛隨在“海哥”身後走進院子,遠遠的隻見一位鶴發童顏、仙風道骨、精神矍鑠,身著灰色棉布衣褲,足蹬白底黑幫布鞋,身材高大的老人佇立在正房門前。“海哥”緊走幾步,來到那位老人麵前,恭恭敬敬的向老人行了一個並不標準的軍禮,激動地說道:“老師您好!……好久沒見著老師了,老師的身體還是這樣好,我們做弟子的真為老師感到高興。……”

  這位衣著樸素無華、身材魁梧、精神矍鑠的老人果然就是“海哥”的恩師,一九八五年被評為全國百名健康老人之一,因創編了龍行武術而享譽國內外的劉誌清劉老先生。時年,已年近百歲高齡的劉老先生,兩眼依然還是炯炯有神,下頦一把隨風飄然的銀須,襯托著

  紅潤的臉龐,顯得神定氣閑,真是氣宇不凡,令人不由得肅然起敬。劉老先生見到“海哥”從大門走入,立刻步履矯健的迎了出來。劉老先生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縫,伸出雙手,“哈哈”大笑道:“哈哈……果然是大海呀,我就‘幺麽’著你就該到了。……”

  看來,劉老先生非常喜愛“海哥”這個徒弟,以至於一見到“海哥”,立刻笑著迎了上來。據說,從不生病的劉老先生後來聽說心愛的徒弟“海哥”一家被滅門,曾經痛不欲生,大病一場,臥床三個多月,幾乎鶴駕西歸。劉老先生完全是憑借強健的體魄才僥幸痊愈,但是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以至令人十分遺憾的於一九八六年仙逝。

  劉老先生的聲音異常洪亮,他背不駝、腰不彎、耳不聾、眼不花,古銅色的臉上透出健康的光澤。尤其是老先生的眼神,透射著讓人望而生畏的炯炯神光,但時而又流露出一種孩提的頑皮。“海哥”後來說起過,老人家為人正派直爽,待人謙和,從不驕矜,生性詼諧,頗為健談。多年的軍旅生涯使老人家的生活起居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海哥”對陪伴在劉老先生身旁,一位中等身材,年過花甲的人拱手施禮之後,叫了一聲“大師兄”,轉身拉著我的手,介紹給了劉老先生:“老師,這個小夥子就是我‘那前兒’跟您老人家說起過的八弟……”

  戰智湛急忙走前一步,雙膝跪倒,恭恭敬敬的向劉老先生磕了一個頭後,滿臉溢滿喜悅,真誠的說道:“老人家,小子叫做戰智湛,今天能有幸見到武林泰鬥,真是不知……真是不知道俺是幾輩子才修來的福分。……”

  劉老先生伸手將戰智湛扶起,笑吟吟的說道:“嗬嗬……小夥子,快起來!快起來!……你‘海哥’總在我麵前提起你,說你俠肝義膽,極重情誼。唉……可惜呀可惜!……你對我行此大禮,稱我‘武林泰鬥’,這個……這個老朽怎麽能擔當得起呢。……”

  戰智湛順勢站了起來,也不知道劉老先生連說了兩個“可惜”是什麽意思。當時,他無暇細想,隻是情真意切的對劉老先生說道:“您老人家待人和善,一手創立的‘龍行’武術,名滿天下,被譽為‘武林壽星’,就像是當年創立了武當絕學的張三豐,您不是‘武林泰鬥’,誰還敢稱為‘武林泰鬥’呀。……”

  聽了戰智湛的話,劉老先生笑得長髯飄動,一手拉著戰智湛的手,一手拉著“海哥”手,喜不自勝的笑道:“哈哈……我說大海呀,你這八弟可真會說話兒,我可真是‘稀罕’死了。……”

  “海哥”恭恭敬敬地說道:“老師,我這八弟笨嘴拙腮,還是第一次見他說了這麽多的話。弟子想我這

  八弟說得全是肺腑之言,‘整個兒啷兒’都是大實話呀。……”

  “海哥”的大師兄也笑著對劉老先生說道:“老師,您既然這麽喜歡這孩子,看起來也是注定的緣分。您就破例收他為關門弟子吧……”

  劉老先生喜不自勝的剛想答應,但隨即掀髯笑著搖了搖頭:“不妥!不妥!……這孩子是有師門的人,我‘稀罕’,這孩子的師父自然也‘稀罕’,是武林同道最忌諱的。為師哪能做這種事,君子不奪人所愛嘛。……”說到這裏,劉老先生又轉過身去對“海哥”的大師兄張正仁說道:“這樣吧,正仁……我瞅這孩子的身子骨,和走道兒的姿勢十分適合練外家功。一會兒吃完了飯,你把我那套‘風雷霹靂掌’傳給這孩子,也算是我的見麵禮,不枉了這孩子來看我一場。……”

  戰智湛心中暗想就算是劉老先生沒有門派之見,爹要是知道了我在外麵另拜師父,學了別人的功夫,也許真的會不高興。他張了張嘴,剛想推辭說我是家傳的功夫,可又想到要是拒絕不僅會讓劉老先生難堪,就是“海哥”也會臉上無光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自己雖然是家傳的功夫,可是多學一套劉老先生的“風雷霹靂掌”這個卻無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想到這裏,戰智湛喜滋滋的對劉老先生行了一個叩拜大禮後,又跪下給劉老先生的大徒弟張正仁恭恭敬敬的磕了一個頭,以謝他傳功之德。

  飯後,“海哥”的大師兄張正仁遵師囑,將“風雷霹靂掌”一招一式不厭其煩的傳授給戰智湛。張正仁大師兄教的極為用心,也可以說他與戰智湛雖無師徒名分,卻有師徒之實,因此,戰智湛畢生對張正仁大師兄極為尊重。直到多年後,戰智湛重返哈爾濱工作,還經常抽時間拜訪他,與他品茗論武。

  也許真的是緣分,張正仁大師兄傳授給戰智湛的這套“風雷霹靂掌”剛猛異常,猶如金庸老先生的著名武功“降龍十八掌”一般,威力極大。雖與他家傳的“八卦掌”、“楊氏太極拳”等以柔克剛的內家拳截然相反,但是戰智湛卻如獲至寶,格外喜歡,勤練不綴,令他終生受益匪淺,曾經據此多次反敗為勝。戰智湛想劉老先生的這套“風雷霹靂掌”招數,一定和金庸老先生的名著《書劍恩仇錄》中“奔雷手”文泰來所使用的“霹靂掌”極為相似。每出一拳一掌之時都是運丹田之氣,舌綻春雷,猛喝一聲,大有先聲奪人之勢。或先呼喝而掌隨至,或拳先出而聲後發,或拳聲齊作,或有聲無拳,喝聲和掌法、拳招融合在一起,身法愈快,喝聲愈響,神威逼人。

  劉老先生雖年事已高,但精力充沛,性格開朗,語言詼諧,頗為健談。也許這位老先生真的

  和戰智湛前生有緣,老人家對前來賀喜的客人和弟子不管不顧,隻是親熱的拉著戰智湛的手嘮家常。當談起龍行武術的特點風格時,老先生十分慈愛的說道:“說不如看,講不如練。這叫做‘耳聞不如眼見,意會勝於言談!’……嗬嗬……國華呢?……”

  很快,一個長得酷似因主演電影《少林寺》而轟動全球的中國著名功夫演員李連傑,三十歲左右的人一陣風似的跑到了劉老先生麵前。當“海哥”介紹我們相識後戰智湛才知道,國華師兄是劉老先生十分寵愛的徒弟,幾乎將自己的一身本領都傾囊相授。而國華師兄也不辱劉老先生的厚愛,多年後,他終成一代大師,發揚光大了“龍行”武術。

  國華師兄十分謙虛,當別人讚揚他的時候,他總是笑笑:“苦於誌而精於功,勤於腦而專於心。龍行套路無處不凝聚著老師的心血結晶,無處不迸發著老師智慧的火花,無處不滲透著老師創新的膽魄,無處不閃爍著老師執著武術的光華。我窮盡一生的努力,能學到老師‘龍行’武術的皮毛,隻不過是將勤補拙而已。……”

  劉老先生慈愛的望著自己的愛徒,說道:“國華,你把咱們的‘龍行拳’向你大海師兄這位八弟展示一下。咱們不是顯擺,就當是和你大海師兄的八弟切磋了。……”

  國華師兄遵命步入院子當中,一眾賀喜的客人和弟子也紛紛圍攏過來觀看。劉老先生一捋長髯,十分慈愛的對我說道:“孩子……老朽的這套‘龍行拳’,編了十二句歌訣‘龍行要法,法鑒正非。神意貫注,心令身為。手有定法,步有活規。步走龍行,肢動體摧。身正步活,腰軸肩垂。上下相應,手眼相隨。動靜相依,頓挫有威。剛柔相濟,莫測稱最。起伏翻轉,行若遊龍。快慢自得,穩健為貴。連貫圓活,綿綿始歸。一氣嗬成,方得正規。’……”

  自古“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戰智湛不敢懈怠,凝神看去。隻見國華師兄打的這套“龍行拳”套路起落翻伏,若隱若現,行若遊龍,顯然吸取了形意拳以動物形象姿態及特點來寄寓武術技擊動作的要領及手法。但又不同於形意拳所固有的三體五拳十二形力重勁剛的氣質。這套“龍形拳”吸取了舒張挺拔,靈活多變,頓挫有神,攻守在心的長拳特點,卻又不同於一招一式,招勢相伏的長拳動作和躥蹦跳躍,閃展騰挪的長拳身法。這套“龍行拳”,一動一靜,動靜相依相輔,動則暴以寸勁,發即山倒海傾。靜則含以實力,安如泰山,穩似峨嵋。當國華師兄打完這套“龍行拳”,神定氣閑的站在場子中拱手行禮後,全場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喝彩聲。劉老先生捋須笑道:“孩子,你瞅

  我的這套‘龍行拳’咋樣?……”

  戰智湛笑了笑謙虛道:“在您這樣的大宗師麵前,小子戰戰兢兢,哪裏敢班門弄斧。……”

  見劉老先生怫然不悅,“海哥”急忙對我說道:“我說八弟,你千萬別再謙虛,老師是在考你的眼力。……不管你說的對不對,老師都不會怪你的,會指點你武學要旨的。……”

  戰智湛不敢再推辭,遂對劉老先生拱手為禮說道:“那麽小子就獻醜了。俺認為‘武林泰鬥’這套‘龍行拳’是以蛟龍的形象為形式,以武術的基礎為根基。以套路結構的要求為規矩,以順暢自然的運動為本體,以激情振奮的神態為精神。既能用於健身,又長於搏擊。……”

  劉老先生聽後,捋了捋銀髯,對“海哥”說道:“大海呀,要我說你這八弟真是天生練武的坯子,悟性很高呀。他說的切中要害,正是咱們‘龍行’武術的內在本質。相見恨晚,相見恨晚呀!你們師兄弟就……唉……”

  對於劉老先生的誇獎,戰智湛不敢接話,隻是偷偷的看了一眼“海哥”,隻見他低下了頭,對劉老先生說道:“弟子不肖,辜負了老師的期望。‘龍行拳’節奏緊湊,氣勢磅礴。一環扣一環,勢勢相連,且動作優美,深厚樸實,風格高雅,舒展大方,形象生動,雖是弟子的最愛,但弟子卻……卻始終未能領會‘龍行拳’的神髓。好在老師有大師兄繼承衣缽,也不辜負了老師幾十年來的心血。……”

  張正仁陪笑道:“人的資質有高低,老師不必介懷。像老師龍行劍術中那些正把劍、反把劍、倒把劍和撒手劍等獨特的動作,更像一顆顆耀眼奪目的珍珠,在當今繁花似錦的武林中,熠熠發光。……”

  劉老先生揮了揮手,打斷眾弟子的話,對我笑道:“我說小夥子,你可千萬別笑話我這些徒弟快把我捧上天了。嗬嗬……你是不是也把所學的練上幾手,讓我這些徒弟開開眼,也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呀。……”

  戰智湛知道此時再也無法推辭,隻好笑了笑,看了看“海哥”,見他點頭應允,就對劉老先生拱手為禮,說道:“嗬嗬……恭敬不如從命,那小子就獻上一套俺家傳的‘梁氏刀法’,就算是給‘武林泰鬥’的賀禮。……”

  劉老先生捋髯微笑,伸手示意我下場。戰智湛伸出雙手接過國華師兄遞過來的單刀,刀頭衝下,拱手作了一個羅圈揖,朗聲說道:“俺練的這套‘梁氏刀法’是當年韓世忠韓元帥為紀念枉死的嶽武穆嶽元帥所創。……取其夫人抗金女英雄梁紅玉的姓氏為名,以嶽武穆那首著名的《滿江紅》詞為招式名稱,全套刀法共三七二十一式。……請‘武林泰鬥’和各位師兄不吝指點。……”

  說罷,戰智湛右手持刀,氣沉丹田,隨著一聲斷喝“怒發衝冠”,刀尖隨著如電的目光直刺蒼穹。……接著,戰智湛在《滿江紅》這首詞的朗誦聲中,極為認真的一招一式的施展開了這套“梁氏刀法”。

  嶽飛的這首《滿江紅》是一首氣壯山河,傳誦千古的名篇。傳說紹興四年秋,嶽飛第一次北伐大獲全勝。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嶽飛為清遠軍節度使。當旌節發到鄂州時,全軍將士歡欣鼓舞。一天,雨歇雲散,江山明麗,嶽飛憑欄遠眺,感慨萬千,吟詠了這首詞:“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待戰智湛一個“鷂子翻身”使出一招“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之後,雙手抱刀,氣沉丹田,朗聲喝出“梁氏刀法”的最後一招“朝天闕”後,臉不紅,氣不喘,神定氣閑的向眾人行禮致謝。待我表演完了“梁氏刀法”,眾人鼓掌過後,劉老先生點了點頭,轉身問自己的大徒弟張正仁:“正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你看你大海師弟的八弟這套‘梁氏刀法’咋樣?……”

  張正仁十分謙恭的躬身答道:“弟子愚魯,請老師指點。……我瞅著八弟的這套‘梁氏刀法’大開大闔,頗有古時戰場上那種旌旗招展,刀兵耀眼的氣勢,是很實用的一套刀法。……”

  劉老先生見國華師兄低頭沉思,似乎在苦思冥想什麽不解的問題,於是有些好奇的問道:“國華,你有啥看法呢?……”

  國華師兄皺了皺眉頭,說道:“老師,我看八弟的這套‘梁氏刀法’剛中有柔,陰柔部分‘冷不丁’看去似乎頗似太極刀法,可是其真髓又相去……又相去甚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