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作者:溫柔小耳      更新:2020-08-10 10:38      字數:3413
  崔阿婆家的賊已經落網,楊捕頭臉上自然喜氣洋洋,特意跑到馮知縣的眼下邀功。

  誰料馮知縣最近一直心不在焉,正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轉。

  見到楊捕頭掀開竹簾探出半截身子,馮知縣隨手就抓起桌邊的茶碗朝他身上砸去。

  “誰讓你進來了?”馮知縣瞪起牛眼怒視著他,又氣衝衝的坐在了椅子上。

  楊捕頭嚇了一跳,好在這茶碗夠結實,囫圇的摔在地上,連個邊角都沒有損壞。他縮頭縮腦的撿起地上的茶碗,又不做聲色的放回原處。

  “等等——”馮知縣突然叫住他,“我還想好好質問質問你,你的眼線當初都探得了什麽破消息。”

  楊捕頭一愣:“馮大人,這又是怎麽了?我城中的眼線怎麽惹大人不痛快了?”

  馮知縣撚了撚嘴角的小胡須,見楊捕頭一副什麽也不知情的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就你當初探得,武安侯的女兒祝清越一事,說她與下人苟且私通,給宋欽差戴了綠帽子!”

  楊捕頭定神細想了會兒,好像是有這麽一回事。

  “怎麽了?難道宋大人突然離開,是因為這事?”一聽是關於宋伏遠的,楊捕頭立馬來了精神,也不顧眼下的馮知縣正火冒三丈,還是忍不住上前打探著。

  宋伏遠突然離去,最傷心難過的莫過於沈臾。她現在做什麽事情都勞心勞神,鬱鬱寡歡。捕快房的幾個兄弟們見她垂頭喪氣的樣子很是擔心,就怕她再想不開,甚至都罵上了宋大人。

  馮知縣回身幽幽的盯著楊捕頭黢黑的臉:“祝清越清清白白!是那民間坊言謠傳她與下人私奔,實則那下人正是她身邊的丫鬟。你可倒好,這探子不經確認就隨意聽信謠言,差點惹怒了武安侯。”

  楊捕頭快速的眯眯眼,問道:“馮大人,您是怎麽得知此事的?”

  “怎麽得知?”馮知縣睥睨的瞧著他,“宋欽差與祝清越退婚一事都鬧到朝廷上去了!”

  說完,他捂著胸口差點憋悶一口氣上不來,又頗是頭疼的撓了撓額角:“這萬一追究下來,我們這個小小縣城還不得跟著一起遭殃?”

  楊捕頭詫異:“馮大人,恕我是個大老粗,為何宋欽差退婚的事情能鬧得滿城風雨?甚至都驚擾了聖上?”

  馮知縣頷首看著窗外,重重的歎了口氣。

  “這其中——還牽扯著兩年前在朝廷裏發生的一件要案,當年那件案子背後錯綜複雜,宋欽差不顧黨派紛爭,硬是將凶手揪出,而那幕後黑手——竟是皇上的親信……”

  楊捕頭立刻打了個激靈:“皇上的親信——也就是說,幕後黑手正是皇……”

  他未說完,馮知縣趕緊上前用手捂住了楊捕頭的嘴,膽戰心驚的環顧了四周,默默點了點頭。

  楊捕頭將滾在嘴邊的話又生咽了下去,此刻是他覺得與當今皇上最接近的一次。

  二人都靜靜思忖半天,楊捕頭突然抬起頭來大叫一聲,嚇了馮知縣一哆嗦。

  “馮大人……”楊捕頭的眼珠不安分的轉動著,“您說,您說會不會殃及到我們?”

  此話正中馮知縣下懷,他的聲音更是跟著發顫:“這——不好說呐!”

  “馮大人,宋欽差與祝清越退婚,究其根本那就是因為沈臾,而沈臾又是我們縣衙裏的人……萬一,我是說萬一這事鬧不好,再將沈臾牽扯進去,而又因沈臾將我們整個縣衙牽扯進去——那可就不好了……”

  馮知縣無心聽著,卻又默默在心裏咂摸著。

  “你這不也有點腦子?”馮知縣低著頭,“可又不能直接將沈臾攆走啊,畢竟跟著我們這麽多年,她又對待工作勤勤懇懇,本官也沒有合適的理由攆她呀。”

  楊捕頭眼珠提溜一轉,頓時心生一計。

  他俯身朝馮知縣耳語著:“那就趕緊給沈臾說個婆家,盡早把她嫁出去,不就順順利利皆大歡喜嘛!”

  “這……好像有點……不太厚道。”馮知縣縮回身子坐好,可內心卻又再蠢蠢欲動。

  楊捕頭此刻補刀道:“您都打算把她攆走了,還在乎厚不厚道?不過馮大人,您可真是善良,清河縣有您這樣一位父母官,真是百年修來的福分。”

  馬屁一拍,馮知縣立刻洋洋得意起來,就連身子都覺得飄飄然了。

  事不宜遲,說辦就辦!

  沈臾剛將身上的刀掛好,準備帶著幾個捕快出去巡街,就被楊捕頭給一把攔住了。

  她雖看起來無恙,但還是一直低悶著腦袋,拉聳著肩膀,見到楊捕頭還暗暗躲閃著目光。

  “這是要——巡街?”楊捕頭故意給她找著話茬,“馮知縣允你休息幾日,可以不必這麽辛苦,這些活交給我就行。”

  平日裏楊捕頭最愛把無趣又麻煩的活甩給沈臾,今日難得見他這麽大方,沈臾想了想,定是自己被宋大人拋棄這事著實可憐,才叫楊捕頭的態度變得如此和藹。

  沈臾勉強扯著嘴角笑了笑:“放心吧楊捕頭,我可以做好。”

  見她圓圓的小臉上還是坦露著先前的笑意,倒是叫楊捕頭覺得她已經整理的差不多了。

  通過這幾日冷靜的思考,沈臾也想開了很多。

  宋伏遠不打招呼就離開清河縣,定是有急事才會這樣。沈臾相信他過不了多久就會再回來找她,所以也變得寬心許多。

  就像是曹大人曾經對她叮囑過的,不管怎樣,你都不能放棄宋大人啊——

  “你放心,我不會放棄的。”沈臾喃喃自語著,又緊了緊小拳頭,隱隱藏在身後發著力。

  楊捕頭在一旁掏了掏耳朵,悻悻問道:“你,你說什麽放棄不放棄?”

  沈臾故意不理會他,又瞬間渾身充滿了鬥誌,笑臉盈盈的望著楊捕頭懵怔的臉龐,趕緊打著岔:“沒有沒有,楊捕頭聽錯了!不多說了,我得去巡街了。”

  語罷,她笑眯眯的蹦跳出去,徒留楊捕頭獨自傻眼。

  沈臾剛跨出門檻,剛才那股精氣神瞬間又毀滅下去。

  她咬緊雙唇,心中突然湧出一絲的苦澀,鹹鹹的,竟然還和著眼淚?

  望著這條熙熙攘攘的街道,沈臾不知自己走過多少回,但她一直回憶著宋大人與她一同路過的畫麵,那些紛紛雜雜的往昔像畫子一樣在她腦海中快速閃過。她想到宋大人總是神出鬼沒的出現在她身邊,一直默默關注著她,沈臾突然多麽希望,此刻的宋大人也在遠處默默注視著她,是換了另一種打趣她的方式看她失魂落魄的樣子。

  她無奈的嘴角揚起:“哎——沒想到沒心沒肺的碳妹竟然也會為情所困?還真是不可思議!”她撓撓自己額角的頭發,又將佩刀綁在腰間紮緊,快步的繼續走去。

  走了幾步,沈臾看到一個賣糖葫蘆的鋪子,她眼角又笑的像彎彎的月牙,露著小白牙自言自語著:“虧待什麽都不能虧待自己的肚子。”

  過會兒,她一身捕快服,手拿兩串糖葫蘆大搖大擺的向前繼續走去。

  沈臾四下裏張望著,興許這樣就會叫宋大人出現,再指著她搖搖頭道:“小捕頭怎麽滿腦子除了吃就是吃,也不管本大人消失了這麽久,你還有心情在這吃糖葫蘆。”

  她想著想著,竟然不知不覺笑了出來。

  沈臾做好了一切麵對宋大人的心理準備,等心中默數了十次後,終於絕望的認清了現實。

  她立刻定住步子,三下五除二的大口吃著手裏的糖葫蘆,又酸又甜,簡直就是人間美味,繼而又抹抹嘴上沾著的碎糖渣,暗想著宋大人的出現:“小捕頭,快擦擦你的嘴巴,真的是髒死了——”

  她安靜的擦了擦嘴角,周圍雜亂喧囂的聲音這才能闖進她的耳朵。

  宋伏遠——真的走了。即使沈臾故意叫他出現,他都沒有出現在她眼前。

  楊捕頭見沈臾越是表現得不在於,越是有些提心吊膽。

  他趕緊跑出去追她,結果正巧看到沈臾呆傻的倚在牆根邊,任由眼睛裏的淚水四處橫流。

  “碳妹,別哭了,宋大人就是個騙子,得虧你沒跟著她去京城,若是真的去了,那時候被騙豈不是更難過?”楊捕頭順勢蹲在牆根邊,收了收衣袖又不知所措的安慰著她。

  繼續道:“走,哥帶你去個好地方!”

  沈臾抹了一把眼淚,悻悻道:“什麽好地方?”

  “你也年紀不小了,一直在縣衙裏當差也不是個辦法,是時候找個婆家,相夫教子,過些安穩的日子了。”

  他一說,沈臾就明白這是要帶她去哪了。清河縣有一座月老橋,傳聞去過月老橋的人都能找到心儀的好姻緣,所以——楊捕頭是想叫她去相親。

  聽楊捕頭這麽解釋,沈臾連色登時變的不好起來。

  “楊捕頭,我剛失戀,你就叫我找個婆家,你是不是故意的呢?”她眨眨無辜的大眼睛,仔細看裏麵還攢著汨汨的眼淚。

  “我說的可都是實話,況且宋大人是因退婚一事惹怒了武安侯,又從中牽扯出了兩年前的朝廷大案,總之宋伏遠此行凶多吉少,一時半會兒可回不來了。”

  “等等——你說什麽?你怎麽知道宋大人是因為此事而走?他給你留信了嗎?”

  楊捕頭麵露難色:“宋大人是給馮知縣留了一封書信,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我也不知情。”

  “哼,欺人太甚!”沈臾似乎完全沒有理會道楊捕頭在說些什麽,自顧自的攥起雙拳,憤憤道:“真是豈有此理,竟然隻給馮知縣留了書信,卻什麽都沒有給我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