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太虛幻境知前世2 (2)
作者:籬思漫漫      更新:2020-08-09 18:42      字數:4757
  死、或者活。殺人或者被殺。這就是戰場上的選擇。

  雙方的戰馬近了,更近了。當敵將和瓊琳即將決一生死的時候,老將軍拿起了弓,搭上了箭。瓊琳的老將軍彎弓搭箭,他的箭指向了瓊琳,指向了瓊琳的後心。而瓊琳呢,瓊琳卻依然在飛馬向前,他不知道,當然似乎也不可能知道老將軍的箭指向了他的後心。而看見了老將軍的箭的是敵將,敵將看見了青沐將軍的箭,於是,他以為又一次的暗箭傷人,又一次的誅殺異己即將發生在敵軍陣中。當然,當瓊琳的戰馬離他更近了的時候,他依然挺起了手中的長槍,但是他沒有刺出手中的長槍。因為他看見了老將軍的箭,瓊琳的老將軍的箭已經向瓊琳的後心飛來。他以為,瓊琳不需要自己來殺了。然而,他卻忽略了一個簡單的事實,這個簡單的事實就是瓊琳還沒有死,還沒有被殺。

  而瓊琳似乎不知道,卻似乎又早知道自己的身後飛來了老將軍的箭。因為當老將軍的箭即將穿胸而過的時候,瓊琳低頭、彎腰將直立的身體緊貼於馬背。於是,老將軍的箭沒有射中瓊琳,老將軍的箭射中的不是瓊琳的後心,而是敵將的前心。中箭後的敵將也許終於能夠明白,活著是多麽的不易。

  箭、瓊琳、青沐將軍。多麽不可思議的預謀,多麽不可思議的策略,多麽驚天動地的相知。

  箭,敵將中箭。中箭的敵將的屍體被瓊琳抱起,抱起敵將屍體的瓊琳一步又一步的向前走去。

  瓊琳向敵軍陣前一步一步的走去。瓊琳想做什麽?老將軍知道,瓊琳的老將軍知道。但是敵軍卻不知道。

  瓊琳,抱著敵將屍體的瓊琳離敵軍近了,更近了。當距離恰當的時候,敵軍開始後退了,瓊琳進一步,敵軍退半步。瓊琳再進一步,敵軍退兩步。敵軍後退了,因為他們早已久仰了瓊琳的大名。因為他們已經知道,向他們走來的是而且隻可能是瓊琳。聞風喪膽,是瓊琳所麵對的敵軍。聞名喪膽,是麵對瓊琳的敵軍。當瓊琳再前進一步的時候,敵軍已經是連退三五步了。

  於是,瓊琳停下了。停下來的瓊琳僅說了一個字,這個字是:“降!”

  降!

  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就是瓊琳和他的老將軍的預謀,這就是瓊琳和他的老將軍最大的願望。

  戰陣上,瓊琳殺人,再殺人,又殺人。

  瓊琳每次用自己的刀劍殺人後,總會用一方絲巾擦拭去刀劍上的血痕。因為在營帳中,在他的營帳中有一個不喜歡殺戮,不喜歡血跡的女人,她是憐兒。

  從瓊琳又開始征戰殺伐的那一刻開始,憐兒就不再緊跟在瓊琳的身後。她在營帳中,在瓊琳的營帳中等待著瓊琳,等待著瓊琳平安歸來。

  等待是一種煎熬,是一種痛苦的煎熬。憐兒的等待也是痛苦的煎熬,不是因為擔心瓊琳離開後不再回來,也不是因為等待的時間總是很漫長。憐兒的痛苦,是因為她總是在營帳中等待,而營帳中的等待讓憐兒無法抹去回憶。她總會在等待中想起曾經的青沐將軍,想起那個強占她的男人。她總會在等待中想起,想起她的父母,想起那個因為戰爭而支離破碎的平凡的家。她總會在等待中想起,想起戰爭中的殺戮,想起她為了活著在死屍中匍匐著摸索能吃的東西。而她想起這些的時候,她就會傷感,會惆悵,會心痛。想起這些的時候,她想離開,離開營帳,離開別人的戰場。

  然而,她卻隻能等待,因為營帳外有瓊琳,有她真愛的人。

  瓊琳總是在憐兒的等待中歸來,瓊琳的歸來總是讓憐兒仿佛久別重逢,雖然他們的離別並不久。憐兒替歸來的瓊琳卸甲,寬衣,沐浴。歸來的瓊琳總能在憐兒準備好的熱水中沐浴,歸來的瓊琳總能吃到憐兒準備好的食物。然而,這一切,並不讓瓊琳覺得快樂,因為瓊琳知道憐兒曾經在等待中煎熬,因為瓊琳疼惜他的女人。

  然而,瓊琳卻隻能在營帳中生活,因為他選擇了青沐將軍之路。因為他想做青沐將軍。瓊琳和憐兒都知道。他們所麵臨的是兩難的選擇:不做青沐將軍,瓊琳不會有真正的快樂。而在瓊琳的青沐將軍之路上,憐兒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所以,憐兒和瓊琳隻能一起等待,等待著青沐將軍之路早日結束,等待著瓊琳早日做上青沐將軍。

  在憐兒和瓊琳等待的每一個夜晚,他和她總是相擁而眠。然而,也隻是相擁而眠而已。因為當瓊琳的手輕撫憐兒的肌膚的時候,憐兒總會無可抗拒的想起,想起曾經的營帳中,那一雙另一個男人的手,想起那*幾欲死去的痛苦。

  這是一個魔圈,是憐兒揮不去的魔圈。憐兒知道,那個死去的青沐將軍強占她的那*,她心裏想的是身邊的瓊琳。而現在,瓊琳在身邊的時候,瓊琳輕撫她的時候,卻無法抗拒的想起那個死去的青沐將軍,想起那個痛不欲生的晚上。

  這是一個魔圈,這個魔圈隻能讓憐兒和瓊琳在一個又一個晚上僅僅隻能相擁而眠,他和他相擁著等待著一個又一個日出。

  當太陽又一次升起的時候,瓊琳又要披掛上陣了。當瓊琳又要去戰陣上殺敵的時候,憐兒會為瓊琳著甲。為瓊琳著甲後的憐兒還會給他一方絲巾,一塊風幹牛肉。

  絲巾,是憐兒不想看到瓊琳刀劍上的血跡。牛肉,是瓊琳第一次開始殺人的原因。

  那一天,營帳中,憐兒對沒有去殺人的瓊琳說:“白蓮花開了,我想去看白蓮花。”

  白蓮花,是的,白蓮花。盛夏來了白蓮花開了。池塘邊的白蓮花開了,戰場之外的白蓮花開了。憐兒聞到了蓮花聖潔的香氣。

  於是,瓊琳和憐兒,兩人一馬,離營而去。

  然而,這一次,瓊琳和憐兒犯下了錯誤。因為,戰場外的白蓮花開了,戰爭卻並沒有結束。

  敵軍中帳,是探子對將軍的回報。

  報!敵將瓊琳,帶著一個女人,離營向東南而去。

  敵軍中帳,將軍對探子的回報,隻有一個字:追!

  老將軍中帳,是瓊琳的副兵對老將軍的回報。

  報!瓊琳副將,帶著他的女人,離營向東南而去。

  老將軍的回答也隻有一個字。

  救!

  山林間,樹木蔥蘢陰翳中,是飛奔的馬。瓊琳和憐兒兩人一馬,向前疾馳,他們隻希望前方會有白蓮花,會有盛夏裏的白蓮花。

  瓊琳和憐兒的身後,是追兵。是敵將的追兵。他們隻希望,這一次沒有中瓊琳的殲計;他們隻希望,前方沒有伏兵,隻有瓊琳和他的女人。

  前方沒有伏兵,後方卻有瓊琳的救兵。是老將軍所帶的救兵。

  山林間,樹木蔥蘢陰翳中,是飛奔的馬。

  一對,一隊,又一隊。

  白蓮花!盛夏時節的白蓮花!好大的一片湖,湖中滿是盛開的白蓮花!

  瓊琳和憐兒下馬,他牽著她的手,她牽著他的手。他們在湖中徜徉,他們在白蓮花的世界飛翔。他和她開滿白蓮花的湖中擁吻、*、激情。他們消失在白蓮花的世界裏……

  敵將和追兵隻看見了瓊琳的馬,瓊琳的馬也在靜靜的看著盛夏時節的白蓮花。

  敵將和追兵也看見了白蓮花,他們沒有看見瓊琳,隻看見了迎風盛開的白蓮花。白蓮花,好美,真的好美。美麗的白蓮花幾乎讓敵將和追兵忘記了他們不是來看花,他們是來殺人的。當敵將下令追的時候,他們卻成了被追上的人。因為老將所帶的救兵沒有看見白蓮花,他們隻看見了前方的敵人。

  於是,殺戮,激戰開始了。

  在開滿白蓮花的湖邊是廝殺,是鮮血,是生死。

  在開滿白蓮花的湖中是瓊琳和憐兒,是瓊琳和憐兒忘情的*,他們的眼中,他們的心中隻有彼此,他們身外的一切都與他們無關。

  太陽,又一次西沉。太陽西沉的時候,瓊琳和憐兒找到了來時的路,瓊琳和憐兒找到了來時的馬。馬,不隻一匹。在一匹又一匹的馬旁邊是戰死者的屍體。在一匹又一匹的馬中,隻有一匹戰馬上還端坐著一位老人。老人身著鐵甲,腰佩鐵甲,胸前露出的是長槍的槍尖,胸後留著的是長槍的槍柄。

  瓊琳向前飛奔,這一次,他沒有牽著憐兒的手。

  飛奔而出的瓊琳停在了老人的馬前。老人是瓊琳的老將軍,瓊琳是老人的副將。

  老將軍用他那淡定的目光看著馬前的瓊琳,然後老人用依然淡定的語調說:“我死,你為將,為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將。”說完這句話,老人輕輕的合上了雙眼,合上雙眼的老人依然端坐於馬上……

  營帳外,是等候的士兵。從老將軍帶精兵離開的那一刻,他們就在營帳外等候,他們希望自己能和老將軍一起,但他們能做的,卻隻能是列隊等待。他們希望老將軍能平安歸來,因為他們知道老將軍不僅是一個好的將領,還是一個偉大的將領。

  然而,他們等回來的是瓊琳,是活著的瓊琳和死去的老將軍。老將軍的身體匍匐在他的戰馬上,老將軍的身體上還留著那柄奪去他生命的長槍。老將軍的身體上留著長槍,而瓊琳呢?瓊琳的鎧甲,瓊琳的衣服卻依然分外的鮮亮。為什麽?為什麽會這樣。老將軍力戰而死,而瓊琳的鎧甲卻依然鮮亮。為什麽,這是為什麽?當士兵們看見了憐兒,看見了瓊琳身邊的女人的時候,他們似乎明白了一切,但也似乎一切都沒有明白。

  瓊琳下馬,他抱起了老將軍的屍體。而憐兒依然還在瓊琳的馬上,以前都是瓊琳扶她下馬,而這一次她隻能靠自己。瓊琳抱著老將軍的屍體一步一步向老將軍的士兵走去,他的步伐依然很緩,很慢。緩和慢,是因為他心裏的悲傷。瓊琳抱著老將軍的屍體向士兵們走去,身後是憐兒,是瓊琳的女人。

  瓊琳離士兵們近了,更近了。他停下,停下後的他說:“集合,列隊……備柴!”

  集合,青沐將軍的士兵們早已集合,列隊,老將軍的士兵們早已列隊。備柴,老將軍的士兵們誰願意去備柴?誰願意用自己準備的木柴去焚燒自己將軍的屍體。士兵們不動,沒有一個士兵為了準備木柴而離開。他們隻是靜靜的看著瓊琳,看著瓊琳手中老將軍那似乎鮮活的屍體。

  無人離開,無人去準備焚燒青沐將軍屍體的木柴。瓊琳此刻,該怎麽辦?他該怎麽辦,也許他能做的僅僅隻是等待,至少他也能和士兵們一樣,多看上老將軍一會。

  於是,營帳外,列隊的士兵靜默的注視著瓊琳,注視著瓊琳懷裏老將軍的屍體。一刻鍾,一刻鍾。沒有士兵離開,而瓊琳也抱著老將軍的屍體靜默的站立著,在他身後,是憐兒,憐兒也靜靜的站立著,她依然心無旁騖,依然心如止水。

  終於,有幾個士兵離開了,他們找來了幹燥的木柴。因為他們終究還是明白,老將軍畢竟是死了。他們也知道,殺老將軍的肯定不是瓊琳,雖然老將軍是因救瓊琳而死。然而他們也知道,為瓊琳而死是老將軍心甘情願的選擇,老將軍是雖死無憾。

  去準備木柴的士兵更多了,幾乎每一位士兵都為老將軍準備了一塊木柴,這也許是為他們敬重的老將軍送行的最好方式,這也許是對他們敬重的青沐將軍的最好紀念。

  老將軍的屍體在烈火中化為灰燼,在灰燼中剩下的是溶成一塊的通紅的鐵。這些鐵是老將軍的鎧甲,是老將軍的舍利子。

  在舍利子的這邊是瓊琳,在舍利子的那邊是老將軍的士兵。

  瓊琳的劍刺入了那塊通紅的鐵,然後他高舉過頭,鐵的火星點點下落,燙傷了瓊琳的頭,燙傷了瓊琳的皮膚。然而,瓊琳卻渾然不覺。他將刺著老將軍舍利子的劍高舉過頭,然後聲如鴻鍾:“老將軍已死,我軍無將。我軍無將,我為將。不從者,請去!”

  無人離開,至少暫時無人離開,因為他們在做著艱難的選擇。老將軍已死,能為將者,瓊琳當屬第一。然而,若非瓊琳,老將軍並不當死,不當即死。他們願奉瓊琳為將,如果老將軍不是因瓊琳而死。他們不願奉瓊琳為將,因為老將軍是因瓊琳而死。他們似乎又不得不奉瓊琳為將,因為老將軍身死,能為將者,瓊琳當屬第一。

  靜默,又是良久的靜默。

  在靜默中,老將軍的另一位副將說話了。他說:“吾等願奉瓊琳將軍為將,但請瓊琳將軍勿將家小留於軍旅之中。”

  家小,瓊琳的家小。瓊琳的家小唯憐兒而已。副將的話很委婉,雖然委婉卻讓瓊琳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

  因為瓊琳知道,副將的要求就是士兵們共同的要求,是他做將軍的必要條件。

  瓊琳知道是因為自己和憐兒私離營帳而導致老將軍身死,所以士兵們肯定不願再看到憐兒依然留於軍營之中。更重要的是,士兵們還想知道,在瓊琳的心中到底是他的女人的生命重要還是他手下士兵的生命重要。士兵們想要知道自己的新將軍能不能給他們的生命帶來最大限度的保障。自古行軍無攜眷者,瓊琳明白要做將軍,他也不能例外。然而,瓊琳也知道不將憐兒留於軍旅之中,不過是一個美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