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蒙元的道路
作者:修月手      更新:2020-08-04 14:34      字數:2713
  紀弘成想到私學改革為公學,頓時有糊提灌頂之感。他不能隻看到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應該把局麵放得更大一些。

  決心在新宋開展新式教育,進行教育改革,紀弘成知道,更不能操之過急。談到一個學派的發展壯大,談到一國之教育興盛,自然是應該全身心去投入,考慮到事情的方方麵麵。

  紀弘成已經記不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個弟子。但是據他所了解,自己的弟子遠遠還沒有達到3000人之多。跟至聖先師孔子相比,自己這個當世教育家,還差得遠呢。

  他原本打算廣收門徒,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但今天看到張世傑和老丈人阿哲都好為人師,到是給他提了個醒。

  這些古人大多愚昧,正所謂舉世皆醉我獨醒,想要讓世人都清醒過來做明白人,沒有自己的啟蒙與引導,他們的確很難做到。但是僅僅依靠自己,這也是完全不夠的。畢竟隨著社會的進步,紀弘成也發現,自己這個穿越者的知識結構,已經無法做到完全引領潮流。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如今的新宋,各行各業也逐漸發展起來,在許多領域,雖然從前沿上並沒有超過紀弘成的認知範圍,但是在一些技術細節上,紀弘成的那點見識,已經無法給水西學派的前沿研究人員做參考。

  從總體上來看,無論是東西方還是華夏南北,學風都逐漸鼎盛起來。尤其是水西學派的發展壯大,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是極其深遠和巨大的。作為水西學派的開山鼻祖,紀弘成隱隱的覺得,自己不應該學孔子,隻收門徒3000人,而應該是讓水西學派的弟子們,各領域各行業的精英和專家們,各自去開枝散葉,把水西學派的影響力,做到幾何式增長,迅速擴大,讓水西學派的弟子增長到3萬人,30萬人乃至於更多。

  這並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夠辦成的事情,這件事還需從長計議。紀弘成的麵色變得平靜而嚴肅起來,他沒有再理會場上的伯顏的人,也沒有理會張世傑和阿哲的鬧劇,而是靜靜的轉身,離開了。夏荷見到君上離開,立刻跟著進內書房。

  夏荷給他換了一杯新的茶水,輕聲問道

  “君上怎麽了?怎麽突然走了?你不是要去收徒嗎?”

  “你怎麽變了?以前不也跟著阿羅叫傻子嗎?你好久都沒這麽叫了,單獨在一起你也叫君上。”

  夏荷伸出一根修長的手指,溫柔的點了一下紀弘成的額頭

  “傻瓜,我隻是在做一個專業的秘書。我可是君上秘書啊,責任重大,可不敢輕慢。”

  紀弘成滿意的笑了,夏荷成熟了,難怪自己用起來越來越順手,她也不再隨意誘惑自己。

  “當然要收徒,不過不僅僅隻是這幾個人,我要收更多的弟子。夏荷,從現在起,訪學使團的事情,交給文天祥全權處置,就按照之前既定的方針,穩妥實施。為師要閉關幾天,這個想法要落到實處,這幾天你就留在我身邊,負責下達我的指令。”

  夏荷開心的點點頭。能夠單獨留在紀弘成的身邊,對她來說,這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情。

  訪學使團的一番操作,成功的放慢了進行軍事訓練的步伐。其實無論是蒙元還是新宋,都從本意上無心都發動這場戰爭。雖然各有各的目的,但是從大方向上看,都是相向而行。

  數日之後,他們等來了真金太子的回信。回信中真金太子,言辭懇切,請求恩師阿羅,君上紀弘成收下他這些不成器的臣子們,讓他們全心向學,以利家國,以利華夏一統。

  紀弘成見到真金的回信,不是以一國儲君的姿態,而是以一個弟子的身份,向老師請求。

  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至少從態度上表明,無論是真金還是蒙元的臣子們,都已經放棄了他們那一點可憐的大國自尊心,逐漸心向大統。

  紀弘成看到真金的這封信時,他很是猶豫,要不要讓阿羅也讀一下?

  但最終夏荷建議,這封信就不給阿羅看了。當初真金拜阿羅為師時,從某種程度上說,他的確是想要跟著阿羅學習醫術,但是更多的,對阿羅抱有什麽樣的感情,無論是紀弘成還是阿羅都心知肚明,就連夏荷這個局外人都能輕而易舉地看穿。

  現在真金的信中,沒有半句是超越邊界的話,甚至從言辭之間就能夠看得出來,他是真心的感激阿羅這位恩師,對她是尊重的。

  但紀弘成還是覺得有些別扭,這倒不是完全因為他小氣。現在的阿羅,離預產期越來越近了,他不想讓這些事情打擾到阿羅的寧靜。

  就在紀弘成為事情的進展高興不已的時候,他並不知道,在元大都的真金皇太子,正在醞釀一場政治變革。蒙元滿朝文武都在大明宮齊聚一堂,這是一個擴大的朝會。

  “今天,本宮把你們召集起來,是有一件大事要商量。首先這裏有一封信,是訪學使團伯顏給本宮寫的信,也是給諸位寫的信。現在由子聰先生,給大家念一念。”

  劉秉忠把這封信不知道已經讀了多少遍,此時真金太子讓他讀信,自然是準備充分。

  他的手微微有些顫抖,一開始時語氣稍微平和,但隨著他念到伯顏信中中的關於新宋的一些匪夷所思的事物,他的手更顫抖了,聲音也跟著顫抖。劉秉忠停止的時候,整個大明宮霎時安靜下來,幾乎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在思考,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形勢將意味著什麽。可能意味著,從此大元將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華夏國。以新宋現在的實力,華夏一統之後,無疑蒙元將會淪落為附庸。

  這封信的內容實在是太震撼了,既讓人激動,又讓人無奈。既讓人充滿憧憬和向往,又讓人無比的沮喪和悲涼。兩種極大反差,讓所有的人心情都特別複雜,倒是作為漢人的劉秉忠,打從心裏他非常樂意見到這樣的局麵形成,因此他心中的激動與期待戰勝了忐忑與不安。

  最終還是真金打破了大殿中的寂靜,他盡量保持語氣的平緩

  “本宮知道在座的諸位都在想些什麽,本宮的心情跟你們是一樣的。現在我們到了不得不麵對現實的時候了,大家都要暢所欲言,必須說出心中的真實所想,為我們下一步的決策,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真金的話音剛落,工部尚書緩緩的站起身

  “殿下!臣有一言。”

  真金期許的向他點了點頭。

  工部尚書開始發言,大致意思是,蒙元的科技以及軍事實力,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從遊牧民族的縱馬騎射,到了今天的槍炮之威,讓他的心中非常震撼。但是當他聽到了伯顏的信,才知道,這是小巫見大巫,差距竟然有如此之大。

  如今全世界已經逐漸形成了東西方互相角逐的態勢,如果不趁機抓住水西學派這個發展的大引擎,將會被時代拋棄和淘汰。到那時根本不需要戰爭,也不需要新宋的顛覆,蒙元自然而然就會回歸到遊牧的原始狀態。到那時候想要東山再起,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工部尚書的話引來了巨大的反響,緊接著群臣紛紛發言,表達自己對國家的憂慮,同時也表示加入水西學派,進入華夏一統的序列,這是當前元人的唯一出路。

  蒙元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華夏一統的進程中,盡量爭取到最有利的條件,在大一統格局中,站的一席之地。

  他們甚至不敢奢望,享有半壁江山的話語權,隻要在這個序列當中,有進步的機會,有發展的空間就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