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形勢
作者:修月手      更新:2020-08-04 14:34      字數:3008
  自從《水西日報》刊載了倭國派遣間諜人員進入新宋,用下三濫的手段擄走了新宋首輔紀弘成和翁主阿羅,新宋的百姓們都炸鍋了。

  “奇恥大辱啊,朝廷是幹什麽吃的?比前宋都不如,簡直是無能!”

  “前幾天才說君長捕殺了一頭鯤,難道倭國比這鯤還難對付?”

  “什麽鯤,那就是一頭鯨,前年我老家的漁民還殺了一頭呢,隻是個頭沒那麽大而已。”

  ……

  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紛紛。對朝廷,對阿哲,他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倭國,形成了一片討伐之聲,人人當先,都想殺入東瀛,滅其族,滅其國。

  甚至有人罵《水西日報》,這文章什麽人寫的,多半出自婦人之手,措辭軟綿綿的,讀之令人生厭。

  正當此時,北元使團來訪。

  阿哲親自出麵,敲定了一大筆買賣。據說數天後,就錢貨兩清了,從大運河運往江南的銀子和金錠,就足足有上千船,新宋的國庫一夜之間金山銀海,充盈無比。

  此次忽必烈倒是下了血本,這是蒙元重新崛起的唯一機會,他幾乎清空國庫,把新宋所有能采買的武器都買光了,還花重金聘請了一批新宋教頭,教元軍使用大炮,操練新軍。

  新宋最大噸位的木船,也被忽必烈買走了十之,蒙元東征水師,正在北海大練兵,整日炮聲隆隆,飛球升空。

  著這些日子裏,紀弘成依然與阿哲保持著書信往來。新宋除了討伐倭國的呼聲甚囂塵上,各行各業依然在按部就班的突飛猛進。

  兀良合台完成了這一筆南北交易,得到了忽必烈暗中大加讚許。由於其主張對倭國用兵,倒是博得一把人們的好感。

  接下來,便到了秋收時節,新宋迎來了立國後的第一個大豐收。毫不誇張的說,這一年的收成,是過去十年的總和都不止,各省正在加緊建造糧倉,即使未來三年不生產糧食,也完全夠吃了,這還不算各地大豐收的蔬菜水果。

  這一季,采用了水西師祖紀弘成弟子編纂的《農書》中的耕作之法,使用了化肥。加上沒有戰事,除了臨安近衛軍,其餘軍隊都參與到農業工業生產中來,許多荒廢多年的土地都重新得到耕種。

  這一批作物,在化肥的幫助下,成長的特別茁壯,過去的天敵,例如許多昆蟲,還來不及大量繁殖,就被水西農藥給幹掉了,這產量的提升,自然在意料之中。

  蒙元與倭國,都在緊鑼密鼓的備戰之中。兩國都向對方派出了探子,對對方的狀態都有所掌握,但一切又都雲遮霧罩,不到真正決戰的時刻,誰也難以預料結果如何。

  倭國人竟然破解了大炮膛線的製造之法,正在加緊趕造榴彈炮。

  北條時宗意氣風發,隻要能把這一樣武器發展到一定程度,他也有了吞並域內,蕩平八荒的野心。

  大都大明宮,伯顏正在向忽必烈奏報東瀛傳回的消息。

  “陛下,據咱們的人得到的消息,紀弘成與翁主阿羅,並沒有到倭國,而是到了澎湖,據說那裏的守將齊東捉住了那群倭國武士,並解救了紀弘成。最要緊的是,新宋泉州大量運送武器物資前往澎湖,並成立了南海水師。”

  忽必烈沉吟半晌道

  “朕早就說過,紀弘成不可能在倭國手上,如果紀弘成和阿羅在倭國手上,阿哲早就投鼠忌器,怎麽還敢賣那麽多武器給咱們。”

  “陛下,這紀弘成的舉動,我是越看越不懂了,那南洋全是一些小海島,島上都是些土人,他建立那麽一隻強大的軍隊,這是對付誰?同時還嚴格保密,我們的人也是幾經周折才搞到這個消息,他的目的何在?”

  忽必烈的大腦飛速運轉,可是依然百思不得其解。

  “難道這紀弘成這是故意挑起新宋與倭國的矛盾,意圖也是要拿下倭國?”

  伯顏道

  “陛下,按照咱們之前的分析,新宋不過想要坐山觀虎鬥,看到咱們跟倭國的確差距太大,不得已才出售武器讓我們壓製倭國。現在看來,恐怕紀弘成的意圖,不僅於此,背後一定還有別的原因。”

  忽必烈道

  “既然搞不懂,就暫時別管他了。東瀛那邊有什麽動向?”

  “陛下,北條時宗短短數月的時間,已經生產出了上百門大炮,照這樣下去,咱們練兵的速度,趕不上倭國的火力發展速度啊。”

  忽必烈也是一聲歎息道

  “我大元幾乎清空國庫,這一戰幾乎關係到生死存亡。伯顏呐,趁北條時宗的大炮數量還沒有超過我大元,要趕快做好準備。這一次,不但要報西海道一戰之仇,咱們的國庫虧空,還指望著東瀛來填補呢。”

  伯顏躬身道

  “皇上,大軍訓練的差不多了,隻是這飛球,實在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掌握的。另外,臣發現,這有膛線的大炮射擊精準,即使我們的飛球訓練出來,可在戰鬥的時候,完全可能被倭國大炮擊中,要知道那炮的射程可以達到五十裏。”

  忽必烈道

  “哎,無論大炮還是飛球,都是神來之作。想不到這水西,竟然有那麽多好東西。朕估計,阿哲並沒有把最厲害的武器賣給我們。看來朕還得派人去臨安走一趟,看能不能向阿哲討要這大炮的克製之法。”

  伯顏道

  “皇上,我看不必了,如果真有克製之法,那也是新宋壓箱底的東西,恐怕給多少金銀他們也不會賣了。再說,咱們的國庫已經空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搶在北條時宗的大炮數量還沒有發展起來之前,給他致命一擊。至於飛球,不用也罷。”

  忽必烈擺擺手道

  “飛球還是能夠派上大用場。大炮雖然厲害,但也有一個弱點,那就是搬運困難,他隻能布置在倭國海岸線。咱們現在有了千艘大船,其中有一部分是新宋的優良船隻,何不分兵挺進,專攻倭國大炮部署薄弱的地方?反正即使沒有港口,咱們船上的大炮也能夠打到他們的陣地,飛球也能起飛,也能攻入倭國內部。”

  伯顏一拍大腿道

  “皇上英明,一言驚醒夢中人。臣這就派人,仔仔細細把倭國的兵力和大炮防禦部署摸清楚,繪製成圖。”

  忽必烈補充道

  “更關鍵的是,要把倭國製炮工坊的位置搞準確,戰事一開,可以先打掉他們的製炮工坊,如此可解後顧之憂。”

  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與忽必烈的這番奏對,讓伯顏豁然開朗。

  就在伯顏準備離去的時候,樸不花進入禦書房,恭聲道

  “陛下,納魯尼蘇求見。”

  “哦?納魯尼蘇?朕有些日子沒見到他了,快讓他進來。”

  片刻之後,納魯尼蘇大步流星進來。能夠進入皇帝禦書房,可見他在北元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

  “納魯,什麽事急著見朕?”

  “陛下,有個新宋的商販,說有重要的東西要賣給咱們大元。”

  “什麽東西?”

  “說是一份情報。”

  “哦?把人帶到大殿等候,朕馬上就來。”

  納魯尼蘇道

  “陛下,不必了,他所謂的情報已經在我手上。”

  “莫非納魯已經替朕買下了這情報?”

  “臣哪兒有那麽多錢啊?不過臣給了他一個情報,就把這份情報換到手了。”

  “你給了他什麽情報?”

  忽必烈平靜的看著納魯尼蘇,既然他坦蕩的說出是用情報換來的,應該不是什麽能夠損害大元利益的情報。

  “陛下,我告訴那個叫做郭強的商販,他的真實身份不是什麽商販,而是新宋軍中王牌狙擊手。”

  伯顏霍地站起來

  “郭強?”

  “對,大帥認識他?”

  伯顏之所以大驚,是因為郭強這個名字他是聽說過的。就連忽必烈也知道新宋軍中有這麽一號人物。

  “朕明白了,你揭穿了他的身份,他知道自己抱著情報不放,恐怕難以離開大都,對嗎?”

  納魯尼蘇拱手道

  “陛下,臣雖愚鈍,也知道這是南北合作時期,不會因為一份情報傷了和氣。臣給他的交換的情報是,紀弘成沒有在倭國,而是在南洋某座海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