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歡迎入城
作者:修月手      更新:2020-08-04 14:33      字數:3232
  原本以為,賈似道會帶著他的幾千蝦兵蟹將,到臨安城外跪地投降,並且當眾承認自己強搶百姓的孩子,充當皇子,愚弄天下。可張世傑大軍都在城外擺好受降的陣勢,沒有見到賈似道,也沒有見到城內出來一兵一卒。

  最後,在城內的探子才發現,幾乎是一夜之間,城內賈似道的勢力憑空消失了。據目擊者說,有些兵卒,把身上的鎧甲脫掉,兵器丟了,換上普通百姓的衣服,就走了。此時的臨安城,城內的居民魚龍混雜,根本沒辦法查驗身份。

  張世傑走在大街上,東瞧瞧西看看,臨安的百姓們也不知道他就是城外二十萬大軍的主帥,各自步履匆匆的辦自己的事。

  一個隨從問道

  “將軍,那幾千兵卒,肯定就混在這些百姓中間,可我們怎麽找出他們來?”

  張世傑道

  “那些兵卒,卸下鎧甲,放下武器,他們就是貧民了,即使知道身份,也不要揭穿吧,就當放過他們一回。倒是這賈似道,可能會藏在某戶人家裏,咱們是要想個辦法,把賈似道揪出來。”

  隨從眼睛一亮,道

  “將軍,何不貼出一個懸賞告示,但凡發現賈似道,把他捆縛交給將軍,就賞賜金銀。如果誰藏匿不報或者知情不報,就依罪論處!”

  張世傑一聽,這倒是個辦法,於是道

  “好,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不過藏匿不報或者知情不報者,就與賈似道一起,遊街示眾,交給大宋百姓裁決。”

  那位隨從一聽,明白了,這是不想沾了覬覦趙氏皇位的葷腥。然而遊街示眾,交給百姓裁決,聽起來比斬首示眾好聽,實則更慘。那樣一來,不被人們的亂石頭砸死,被世人的口水淹死才怪。

  告示貼滿了大街小巷,人們紛紛駐足觀看,甚至有人聽說賈似道跑了,主動滿大街的尋找。

  百姓們聽說賈似道和他的數千人都消失了,知道這是畏罪潛逃。一開始時他們還擔心張世傑大軍入城後,有什麽舉動,可等了一兩天,也不見大軍入城,隻是滿大街都貼滿了捉拿賈似道的懸賞通告,還有安民告示。

  安民告示上說,任何人,不得在臨安地界生事,一切秩序依照大宋律令,一旦有人作奸犯科,殺人越貨,張將軍大軍,將會為民做主,按律論處。

  臨安的百姓們知道沒有了賈似道,便開始上街活動,辦事買東西的人不再步履匆匆,而是從容多了,出來閑逛的人也多了。

  有更多的人,看到告示以後,開始注意尋找賈似道的蹤跡,大家都聲明說不是為了要賞金,就是為了讓賈似道這個狗賊出來受死。

  然而每個人都心知肚明,賞金的誘惑也不小。有的人,開始成群結隊找賈似道,甚至有人挨家挨戶的搜查。

  有的人家,一天要被搜查賈似道的人打擾七八次,開始苦不堪言。有的人便到城外的接待點反應情況。

  這天下午,張世傑恰好在,來了好多百姓。

  百姓們要向張將軍下跪,張世傑不允許

  “父老鄉親們,我的恩師說,以後咱們,除了拜天地,敗祖宗,不興這跪拜之禮。今天我張世傑,也依照恩師的教誨,不讓大家跪拜。無論大家有什麽要求,隻管提出來,我們一起商量著解決。”

  百姓們還在不斷的湧來,最後把臨安城外的田野都站滿了,張世傑不得不借助喇叭說話。

  百姓們實在太吵,張世傑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麽事,於是讓各個區塊的人,派代表上來講。最後,有十幾個人上前來與張世傑對話,其餘士兵們維護秩序,讓大家安靜。

  經過一番討論,張世傑才知道,這些人都是來反應,很多人借著搜查賈似道的名義,嚴重擾民。有的甚至是看中了某戶人家的女子,故意上門騷擾。

  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說,賈似道這個國賊一日不除,大家心裏難安,即使不斷受到打擾,也要支持找出這個狗賊。

  張世傑聽完了,一陣頭大,就沒有一個人提出一個可行的主意。

  “大家稍安勿躁,讓我想想。”

  此時,一個大嗓門兒的老漢大聲道

  “想什麽?張將軍,捉拿國賊,本來就是你們官府該管的事,現在讓百姓們自己找國賊,這不是亂套了嗎?”

  老者的話很大聲,很多百姓都聽見了,於是紛紛附和道

  “對呀!張將軍,賈似道在城內禍害百姓,燒毀民宅的時候,你們在城外按兵不動,明明該打死那個狗賊,你們有把他放跑了。以前的皇帝老兒專門養國賊,現在得水西軍,縮手縮腳的,咱們這些老百姓不是要故意添亂,實在是不依規矩不成方圓……”

  張世傑一聽,本來以為這些百姓會抵觸大軍入城,現在看,人家倒是強烈要求了,於是大聲道

  “父老鄉親們,大家聽我說,這二十萬人,不是大宋的皇家軍隊,也不是我張世傑的私人軍隊,這是水西紀弘成大帥帳下的護。咱們打跑蒙古人,都沒有皺一下眉頭,因為我的恩師紀弘成知道,那是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如今,蒙古人打跑了,賈似道是大宋國賊,是咱們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要咱們點頭才行。恩師說了,隻要大家需要,我們大軍可以為百姓做主,把國家治理好。至於誰做皇帝,要不要皇帝,由百姓說了算。”

  底下一片議論之聲

  “是啊是啊,這就是水西,人家水西就沒有皇帝。咱們也不要皇帝,皇帝沒有一個好東西。”

  “對,皇帝都是和奸臣一夥的,除了把國家折騰沒了,讓我們這些百姓有家不能回,我看他們就沒有做過好事。”

  百姓就是這樣,亂世來的時候,記得的都是皇家的不好。平時大家提到皇帝,哪怕是一坨泥巴捏的,也心存敬畏。然而當有人喊出,可以不要皇帝,皇帝不是好東西的時候,敬畏之心被打破,仿佛對著神靈的塑像撒尿一般,有一種無法言表的快感。

  張世傑知道,這樣的局麵必須約束一下,否則人太多了,容易滋生出亂子來,於是大聲道

  “大家的意思我聽了,是想讓護,進入城中維護秩序,搜出賈似道這個奸賊,是這樣嗎?”

  底下不知何人,激動的呐喊道

  “請護入城!”

  接著,很多人呐喊

  “請護入城,搜出賈似道這個奸賊!”

  大家逐漸掌握了節奏,歡呼聲和呐喊聲越來越整齊,城裏的人也開始跟著呐喊,乃至於聲震寰宇。

  張世傑一陣激動,他閉上眼睛,傾聽這呼喊聲,如同最美妙的音樂。等到大家的呼聲漸漸停息,張世傑大聲命令

  “護,列隊!入城!”

  這一聲令下,如同風吹麥浪,城外二十萬大軍迅速集合,排列整齊,莊嚴肅穆。

  最後在張世傑的安排下,八萬精兵入城,並且安排了數千文吏,在城中安頓百姓,處理事務,斷案調解。

  張世傑讓大軍把皇宮圍起來,然後派了幾百人進入皇宮展開地毯式搜查,並沒有發現賈似道蹤跡。

  在百姓們的要求下,也由“護”挨家挨戶搜查,也並沒有發現賈似道。

  最後,張世傑再次貼出告示,要求賈似道的舊部,站出來指證賈似道的去向,不但既往不咎,還會有重賞。然而,告示貼出去好幾天,也沒有人站出來。

  直到有一天,一個在賈似道軍中做過事的人被人認了出來,扭送到張世傑的麵前。

  那人像隻鵪鶉一樣匍匐在張世傑麵前直哆嗦

  “張將軍,小的該死,好壞不分,早知道這些道理,小的怎麽會跟著賈似道那狗賊。將軍你就處置小的吧,小的這回被認出來,也沒有臉麵在回去見鄉親父老。”

  張世傑道

  “別緊張,沒有說你有罪。本將軍早已有言在先,凡是替賈似道做過事的,看在大家身不由己的份上,既往不咎。不過,一旦知道賈似道下落,知情不報,那就另當別論了。”

  “謝謝將軍不殺之恩。將軍,其實,我們幾個昔日的同僚私下裏還商量過,我們也想找到賈似道交給將軍,將功贖罪,這樣我們的心裏會好受點。可是我們打聽到的結果是,沒有人知道賈似道的下落,似乎人間蒸發了。將軍,如果我們找到他,一定帶來見您!”

  張世傑看得出,這個人說的不是假話,於是隻好讓他先回去,並且答應,替他保密,不將他替賈似道做過事的這件事情,傳揚出去。

  臨走的時候,那人千恩萬謝,發誓一定要改過自新,改正以前的錯誤。

  文天祥也帶著一幹人進了臨安城。為了避嫌,沒有入住皇宮,而是把辦事地點設在臨安府衙。

  文天祥與張世傑聯合休書一封,讓君長和恩師來臨安,告訴他們已經得到了臨安百姓的支持,與忽必烈的和談事宜,可以繼續策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