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禪讓
作者:修月手      更新:2020-08-04 14:33      字數:2753
  消息來得很突然。

  上百人都在聽紀弘成講關於沿海各個口岸的重要性,阿哲也正在聽得津津有味。此時劉博匆匆進入會場,對阿哲耳語幾句,阿哲連忙起身

  “弘成,停一下。大家休息片刻,有個比較緊急的事情,一會兒再跟大家說。”

  紀弘成見阿哲的表情,就知道出了不小的麻煩,因為阿哲很少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失態。

  兩人帶著劉博走進了春熙閣大殿後的茶室,阿哲便讓劉博說他帶來的消息。

  “恩師,剛剛從臨安飛鴿來信,說賈似道在福建找到一位皇室後裔,是一位三歲的幼孩,賈似道以大宋太師之名,立這孩子為幼帝。”

  紀弘成並不吃驚,其實他也有預料,因為度宗之後,南宋還有幾位皇帝。如今曆史雖然發生了改變,但皇室後裔幾乎遍及大江南北,找到一個並不奇怪。他甚至暗自慶幸,賈似道病急亂投醫,找到了一個幼孩,如果賈似道找到一位頗具雄才大略的皇室後裔,恐怕難免又有一番麻煩。

  紀弘成淡定的道

  “該來的還是來了。劉博,飛鴿傳書,就沒有說些別的情況嗎?比如這孩子是趙氏哪一支脈?”

  劉博道

  “飛鴿傳書並沒有細說,隻是見到臨安一帶的宮廷舊人們紛紛前去依附,才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恩師,這就是那飛鴿傳書。”

  紀弘成接過一張紙條,展開一看,內容果然非常簡潔。不過信中提到,賈似道居然招募了一支數千人的隊伍,還向天下宋臣下達公開詔書,命大宋舊臣,知悉此事,立刻入臨安朝拜,並擇日舉行登基大典。

  紀弘成看完,把信遞給了阿哲。

  阿哲看完信後,深吸一口氣道

  “弘成,這回有些不好辦了,難不成舉兵滅了賈似道?他可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啊。說來我這個水西君長,隻不過是大宋的一個藩王,如今另立新帝,我作為外人,不好表態。可任其這樣發展下去,大一統就算是前功盡棄了。”

  紀弘成則輕鬆一笑道

  “賈似道,國賊而已,天下人恐怕沒有那麽好糊弄,君上兀憂。既然君上處理起來比較為難,不如把這事交給統一委員會委員們好好商議商議,或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阿哲一聽,看來也隻好如此了。不過他對紀弘成的期待,總是比別人多,還是問道

  “弘成,你自己的意見呢?你打算怎麽辦?”

  紀弘成道

  “我的意見,當然是滅了賈似道。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擋華夏的一統,忽必烈都不能夠,賈似道這個跳梁小醜,自然也不行。不過如何滅他,正如君上所說,咱們還是聽聽大宋臣子們的意見,甚至最好憑天下公論。”

  阿哲還是有些忐忑,問道

  “如果大宋臣子們複國心切,都擁護他呢?怎麽辦?”

  紀弘成道

  “君上,如果真的是那樣,我也沒有辦法了。天下大事,人心向背最為關鍵,如果大宋的忠臣良將,都願意為了一個三歲的孩子,背棄咱們共同奮鬥,共創新華夏的諾言,那就說明時機還不成熟,還得繼續折騰。我的師門有句話,‘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我們要做的,是為大一統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讓水西的光芒,融化一切冰山,照耀一切黑暗的角落,讓牛鬼蛇神無處遁形。”

  阿哲作為水西的部落首領,再先進,他也隻是一個部落大酋長。麵對天下大勢,麵對南北對峙的時候,他心裏很是沒有底氣。

  然而每次聽紀弘成一番高論,便又立刻充滿信心,他心中早就把紀弘成當成了自己的主心骨,他的腦海中,要讓彝家部落在這亂世中生存下去,讓水西不被滅國的願望,早就實現了。他還來不及感受這種實現目標的喜悅,更廣大更深遠的目標又在他的心中悄悄生成。他深切的體會到,大一統不僅僅是紀弘成的夢想,不僅僅是野心家的夢想,也是每一個華夏人心中應該有的目標。

  阿哲有一種衝動,想要立刻讓紀弘成來坐這君長之位,他自己甘願做水西學派的一個弟子,像個年輕人一樣,為水西,為華夏共同的事業,腳踏實地的去努力。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打從心裏的服氣,是很難的,可紀弘成不知不覺間做到了。阿哲的感受最為明顯,從一個有滅國之危的水西頭領,成為一方有資格逐鹿中原的雄主,最後成為一個主導天下大勢的人物,這一切都是仰仗紀弘成。

  最難能可貴的是,紀弘成並不居功,也沒有讓他有當傀儡的感覺,至始至終對他都很尊重自己,不得不說,生子當如紀弘成啊。

  阿哲把趙孟頫叫出去,深吸一口氣,然後對紀弘成道

  “弘成,有句話,我憋在心裏很久了,現在是不吐不快。水西的未來,華夏的未來,都係於你一人身上,然而你現在無名無分,才導致這些牛鬼蛇神興風作浪。我想讓你接替君長之位,不知你意下如何?”

  這來得有些突然,紀弘成看著阿哲的眼睛,不像是說說而已,看來這是他心裏的想法。

  紀弘成沒有拒絕,也沒有認同,他默默的思考著阿哲的話。

  如果現在接受阿哲的禪讓,不得不說對於實現自己心中的想法,有巨大的益處,也能大大推進時代的進步。然而也有兩個弊端。

  第一個弊端,阿哲禪讓之後,如何安排他的歸屬?阿哲沒有公開提及此事,可能也有他的一些顧慮,時機似乎並不完全成熟。

  第二個弊端,賈似道新立了個兒皇帝,自己坐這水西君長之位,就毫無緩衝的跟兒皇帝,跟忽必烈唱對台戲,其實這有些不妥。自己的原計劃,是借力打力,讓南北兩個皇帝被淹沒在時代的浪潮中,而不是被自己和自己的神機炮幹掉。

  槍杆子裏出政權,固然是硬道理,然而能夠不動刀兵,不動槍炮,就做到天下一統,人心思歸,這才是上上之策。

  紀弘成思考了一會兒才拱手道

  “多謝君上美意,弘成能夠得到您的青睞,已經是三生有幸了。弘成知道,您想在背後推我一把,送我一程。我考慮,有些事,君上來做,比弘成更合適。這君長之位,無論君長坐,還是我來坐,咱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在合適的時機,弘成一定會毫不推辭的接下您手中的接力棒。但目前時機尚未成熟,君上還是多分擔一些。君上放心,弘成一定會盡力為君上分憂!”

  不知道為什麽,紀弘成和阿哲都覺得這番對話,完全出自真心。其實阿哲當大鬼主的時候,尤其是幹掉大祭司後,他曾癡迷過作為一方霸主,言出法隨,生殺予奪的滋味。可當他親眼見到水西日新月異的變化,他親自體會到,見到點燈的那一刻給他帶來的震撼與滿足,甚至超過了第一把交椅給他帶來的快感,他的心態就慢慢變了。

  隻要能夠實現那個目標,隻要能夠建設成紀弘成口中的現代化,就做一個普通人,也比做這戰亂年代的大鬼主,比做這水西君長強。

  阿哲有時候甚至想,如果能夠乘坐熱氣球飛上天空,做一個自由自在的人,那種體驗,是何等快活。最關鍵的,有人比他更適合坐這君長之位,他能夠放心的把這一切交給這個人,自己去遨遊世界,何樂而不為呢?

  阿哲也想過,如果紀弘成不堪大任,他自然也願意坐在這個位置上,當一顆定海神針。

  阿哲的感覺,很複雜。有些落寞,有些欣慰,有英雄遲暮,又充滿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