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秘寫
作者:修月手      更新:2020-08-04 14:33      字數:2407
  當趙孟頫提到“燈”這個關鍵詞的時候,紀弘成腦中靈光一閃,似乎抓住了點什麽,但由於人多嘴雜,一時也不得要領。

  他想到了春蕊,春蕊跟自己在元大都待的時間一樣長,何不問問她,是否知道關於點燈向長生天祈福之事。

  春蕊就是西南海的門外,作為紀弘成的專職秘書,她幾乎就是紀弘成的影子,紀弘成隨時都有可能讓她去辦事。

  春蕊進大殿後,向君長行禮,然後問道

  “紀師,什麽事?”

  紀弘成便將信件的後半部分拿給她看,並告知她趙孟頫的翻譯。其實不用趙孟頫翻譯,春蕊早就學懂了不少蒙語,恰好這一句她都認得。

  春蕊想了想道

  “我也沒看出什麽來,而且我在元大都跟楚照月相處的時間不短,並沒有聽說過點燈祈福的習俗,也沒有聽說過有類似的蒙元宮廷禮儀。要不找楚姑娘來問問?或許她知道點兒什麽。”

  楚照月跟著紀弘成他們從元大都乘坐熱氣球逃往海上後,也隨著文天祥輾轉來到了木胯則西。翁主阿羅安排她進入了水西大學堂,目前她還沒有自己的專業。她一方麵想要從事音律方麵的研究,另一方麵又想學更有用的東西,於是阿羅讓她從各個科目的基礎學起。

  水西大學堂已經有了自己的學前教材,隻要按照大學堂的要求,通過學前考試,無論年齡大小,也無論男女,都可以成為大學堂的生源。

  很快,正在水西書院讀書的楚照月便來了。由於時間緊迫,紀弘成也沒有跟她寒暄,直截了當的問關於燈和祈福的問題。

  楚照月皺著眉頭道

  “公子,照月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其實察必皇後還是跟我們講過很多宮廷禮儀,但是沒有聽說過祈福要點燈的,即使要點燈,也是為了照明的需要,並沒有什麽特別的要求。”

  這樣一來,趙孟頫反而覺得自己的判斷是對的,問題一定在“燈”上,這究竟有何特殊的含義呢?

  紀弘成決定將這封書信留下,畢竟有可疑之處。當然,或許這是忽必烈或者兀良合台的個人習慣也說不定,總之他們君臣一定有某種默契。

  就在紀弘成讓楚照月等人退出,準備去俢月居繼續研究書信的時候,楚照月回頭道

  “公子,君長,說到燈,我想起了一種非同尋常的燈,那是阿羅翁主的物品,後來大寧宮的禦醫製造出了那種燈。”

  “阿羅?”

  眾人一陣詫異,就連阿哲也一臉疑惑的看著楚照月。

  “是這樣的,阿羅翁主到了大寧別院,有一次給別院裏的一條狗取出狗腿裏的一根生鏽的鐵釘,她用一種燈燒手術刀,說是為了消毒。奇怪的是,這種燈燒過的手術刀,明亮如初,不會被熏黑。當時我留意到這個問題之,還專門請教了翁主。她說這種燈是酒精燈,水西坊的新產品。我就向阿羅翁主詢問了酒精的蒸餾之法,並且把步驟寫下來,交給了別院的總管。後來我打聽了,大寧宮的禦醫按照那個方法,蒸餾出了酒精,並且製成了酒精燈。”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這的確有特別之處。但眾人冥思苦想,就是想不到這事與這一句蒙語有什麽關聯。

  倒是紀弘成不動聲色,讓大家先散了,回頭再說。並且再三叮囑,要大家不許吐露出去一個字。

  眾人走後,阿哲問道

  “弘成,要不要把阿羅叫來問問?”

  “不用了,君上,讓人去弄一盞酒精燈來。”

  酒精是紀弘成弄出來的,大學堂醫學院知道酒精的消毒功效後,又發現了酒精燈焰火高溫且清潔的特性,於是發明了酒精燈。

  阿哲不明就裏,就按照紀弘成的要求,命人去找來酒精燈。

  紀弘成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的那樣,畢竟在這個時代,自己從來沒有講過關於秘寫藥水的事,甚至自己一點兒也不知道秘寫藥的配方。現在他嚴重懷疑,這些聰明的古人,竟然弄出了秘寫的藥水。

  不對呀?如果這種藥水弄出來,而且兀良合台知道,不可能自己反而不知道?除非……

  酒精燈弄來了,紀弘成讓大殿裏的人都出去,就他和阿哲在。

  紀弘成把信拿來,放在酒精燈上烤,接著發生的一幕,讓兩人都驚呆了——那封信的空行裏,竟然顯露出了一些小字,全部是蒙文。

  紀弘成趕緊停止,因為他一個字都不認得。得讓趙孟頫來,讓他看上麵寫的是什麽,最好能夠抄寫下來。

  趙孟頫來了,紀弘成的這個好徒兒,有一身的本事,在這關鍵時刻終於派上用場。

  他在字跡顯現的時候,便一目十行的瀏覽,連續看了三遍,等到字跡開始模糊,他便奮筆疾書,將紙上的內容沒有遺漏的寫下來,然後又翻譯成漢文。

  當阿哲和紀弘成看到趙孟頫的翻譯時,被嚇得不輕,這內容如果真的到了忽必烈的手上,必然會發生災難性的後果。

  信上是什麽內容呢?是關於神機炮的關鍵技術。其一是炮管和槍管的製作之法,其二是膛線的製作之法,其三是炮彈和子彈的配方,精確到具體數字。

  阿哲和紀弘成都倒吸一口涼氣,甚至阿哲和趙孟頫都豁然開朗,原來槍炮並不複雜,有了紀弘成的設計圖紙,或許在戰場上繳獲一件樣品,然後再有兀良合台的這份密信,就可以製造出來了。

  幸虧多留了個心眼,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阿哲問道

  “你既然能夠看穿兀良合台的把戲,想必應該知道,通過什麽方法寫字,然後用燈烤就會顯現字跡。那就來個將計就計,給忽必烈另外寫一封書信,就用這種方法。”

  紀弘成搖搖頭道

  “事實上,我並不知道這是怎麽寫出來的。這個方法我在師門的傳說中有些印象,沒想到真的有人實現了。”

  阿哲皺眉

  “蒙元人竟然通過阿羅的酒精燈,就弄出了這麽神奇的妙法,看來不可小覷啊。這一次要不是小心謹慎,忽必烈一旦有了槍炮,咱們對他而言就沒有多少優勢了。”

  紀弘成也是捏了一把汗,看來間諜不得不防。不過他又想到一種可能性,於是道

  “這恐怕不是元大都的那些禦醫弄出來的,這事根子還是出在咱們水西。”

  “你是說這個秘寫之法,是水西人弄出來的?”

  “我的意思是,這個秘寫之法,應該是蒙古人在水西弄出來的,然後兀良合台才能掌握。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麽兀良合台能夠寫出這迷信,而我們卻一無所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