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欲加之罪
作者:修月手      更新:2020-08-04 14:33      字數:2217
  處置完了龐青林,邱化成趁熱打鐵,洋洋灑灑的念了一篇關於荊湖事件的總結,大概意思是龐青林把朝廷賑濟水西災荒的善事,辦成了一件惡事,罪該萬死,罪有應得,朝廷深表痛心疾首,為死難的同胞表示哀悼。

  這篇文章寫的情真意切,連文天祥都不得不承認,賈似道文筆很好,幹起這等事來如此得心應手,難怪他是大宋第一權臣。

  最後邱化成道

  “文天祥奉召至荊湖安撫黎民,捉拿首惡,卻遲遲延誤,繞道揚州尋歡作樂,太師聽聞,甚為震怒,特命本官,將文天祥帶回臨安,審查問罪……”

  什麽?文天祥有罪?文天祥去揚州尋歡作樂?

  百姓們心中頓時有一百個問號,荊湖的地方官們,心裏也為文天祥打抱不平。若不是文天祥到揚州借兵兩萬,到江南西路等地調撥糧食,這個天大的窟窿誰來堵上?可是他們也隻是在心裏打抱不平,沒有誰敢說出來,沒有誰敢觸碰賈太師的逆鱗。

  百姓中有人在竊竊私語

  “這些狗官,都一個德性,聽說那文天祥的確去了揚州,還耽擱了好幾天,若非我家有親戚在軍中,還不知道這事呢!”

  人們根據邱化成的話,便自然腦補,把文天祥也想象成一個狗官。

  張世傑看不下去了,於是大聲道

  “邱大人,據張某所知,當初賈太師命文天祥來荊湖平叛,未曾給過一粒糧食,也沒有給一兵一卒。文大人前往揚州,是為了向李庭芝將軍借兵運糧,賑濟荊湖的糧食,全是文天祥和陸秀夫在江南西路以及沿途州府求借來的。是問大宋朝的士大夫,誰不知道文天祥飽讀聖賢之書,以天下為己任,你竟敢說他去揚州是尋歡作樂?有何憑據?”

  邱化成看到士兵們正在收撿地上的頭顱,內心的恐懼還沒有散去,尤其說話的人,就是剛剛連殺數人的張世傑,他不由得雙腿發顫

  “你你好大膽,竟敢,竟敢質疑賈太師?”

  張世傑反唇相譏道

  “我等末吏小民有冤不能伸,隻有任人宰割,任人魚肉也就罷了,文天祥這樣的人你們也可以說成有罪之人,那麽請問邱大人,你是什麽東西?”

  邱化成氣結,害怕,結巴著半天沒有說出個所以然,隻是一個勁道

  “你竟敢忤逆上官,你!”

  張世傑嘴角上翹,露出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笑,然後他握住腰間的刀柄,哐的一聲拔出佩刀,一步步朝邱化成逼近。

  文天祥見狀大聲道

  “世傑不可!”

  張世傑經這麽一叫,立刻清醒過來,他才意識道,一旦真就這麽殺了邱化成,恐怕大宋再也無他的立身之地了。此人雖然可惡,但冤有頭債有主,他隻是一個走狗。

  不過張世傑沒有退,也沒有進,就這樣看著邱化成。

  邱化成見文天祥給他解圍,不敢放肆,口氣軟下來道

  “文,文事郎究竟有無過錯,我這個跑腿的,說了不算,隻要文事郎是清白的,去臨安向太師說明情況,太師自然會秉公處理。大家,那個,不要激動,我這也是沒有辦法。”

  張世傑還想說什麽,文天祥道

  “世傑,我隨他們走一趟就是,大家都要以大局為重,荊湖的大好局麵來之不易,不要因為我文天祥,再生事端。”

  張世傑心道,此次文天祥去臨安,雖不至於有性命之危,但以他對賈似道的了解,恐怕被整是免不了的了。

  張世傑放狠話道

  “無論是誰,如果要陷害忠良,害天祥,我張世傑與他勢不兩立,龐青林就是他的下場。邱大人,你和龐青林都是賈太師的心腹,我張世傑敢砍了龐青林的頭顱,你覺得我敢不敢……”

  說話間,他一雙通紅的眼睛死死盯著邱化成的脖子看,看得邱化成汗毛倒豎,脊背發涼。

  見張世傑還想阻撓,劉博趕緊在一旁向他使眼色,看似讓他不要管。張世傑不明就裏,便拉劉博道一旁問道

  “劉博,你啥意思?”

  “張師兄,天祥的事,恩師早有安排,咱們隻需依計行事即可。恩師的具體意圖,改日我再跟你細說。”

  張世傑與文天祥是摯友,與劉博更是情同手足的師兄弟,自然相信劉博。既然恩師有安排,他就放心了,於是不再管這事。

  文天祥似乎早就料到會有此下場,除了那些分發給百姓們的貨物,那一百輛馬車,隻給賈似道留了一輛,其餘的全部由陸秀夫處置。

  返回揚州的途中,陸秀夫把這些車高價賣給了沿途州府官吏或者巨商大賈,得到的銀子,迅速還給各州府抵償糧食欠款。

  北國大地,萬裏雪飄。

  胡麻子帶領幾千人的商隊,滿載貨物一路北上。道路越來越難走了,因為北方大雪,車輪都陷入雪中,商隊行動遲緩。

  好在已經遠離水西,明月珠安全了。

  胡麻子將龍車上的其餘貨物都轉到別的馬車上,騰出了龍車裏的空間,坐在真皮沙發座椅上。

  這車裏暖和啊,整個車廂密不透風,透過擋風玻璃,看著撲簌簌迎麵拍來的鵝毛大雪,胡麻子心裏無比滿足。

  此次有了這明月珠,已經是通天的功勞了,又有這輛龍車向皇上獻禮,這功勞可小不了。

  如果說明月珠是納魯尼蘇敬獻的寶物,這龍車完全是自己弄來的,很難說這兩樣功勞誰比誰大。隻可惜,自己沒有直達天聽的氣運,如果劉大人不在皇上麵前提到自己,恐怕還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胡麻子想,不能將這功勞全部拱手讓人,他要將明月珠裝在別的馬車上,這兩龍車,兩條龍要用布遮擋起來,到地方後,就把車藏起來。等到遷都大殿舉行之日,再拿出來獻給皇上,皇上龍顏大悅,那以後自己就可以直接聽命於皇上了。

  可是他又想,若是沒有劉秉忠大人,在蒙古人的眼裏,他的地位還不如牛馬;若不是納魯尼蘇舉薦他做這個一水鏢局的總鏢頭,他也沒有機緣去一趟水西,利和義究竟如何抉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