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商旅如雲
作者:修月手      更新:2020-08-04 14:33      字數:4300
  阿魯阿多在沿途村寨布下遊擊軍,又帶領三百人,零散的進入四川,到處跟人吹噓水西有金山銀海,有數不盡的奇珍異寶。水西君長拿出這些從夜郎時代就積攢下來的家底,目的就一個,換取食鹽。

  這些派出去的人,可不隻往四川一處,大理、廣西、荊湖都布置了大量人手,目的隻有一個,蠱惑逐利的商人運鹽入水西。

  十數日後,便開始有敢於冒險的商人往水西販運食鹽,途徑的各部落奉君長令,盡最大努力為運鹽商販提供方便,並予以保護。

  從各方來看,東部的情況反而更為複雜,因為從荊湖南路入黔的商販,根本到不了水西。他們偷運的食鹽一旦被官府發現,便會被沒收,然後大宋官吏把這些食鹽轉手倒賣。

  大宋販賣私鹽是重罪,即使僥幸撿回一條性命,曆經千難萬險運入高原的食鹽雞飛蛋打,還有誰會再次運鹽?

  為了解決食鹽問題,阿哲甚至委托張世傑跟東部各地方官吏打招呼,希望能夠大開方便之門,讓鹽從東路入水西,可是東部黎民百姓也缺鹽,好不容易有一兩個商隊願意冒著殺頭的危險私運,卻在半道上就被搶購一空,或者被山賊盜匪所劫。

  廣西和四川,原本被蒙古大軍把持,沒有商旅敢進入水西,卻在紀弘成遊擊軍的鼓動與保護之下,陸續有零散商人入水西。

  開始的時候,這些商人都小心謹慎,攜帶的私鹽不會超過二十斤。後來水西軍設立了檢查站,凡是攜帶貨值入水西的,都準予放行,而且發放通關文牒。也就是說,隻要私鹽進入水西地界,立刻變得合法,私鹽商人是水西軍重點保護的對象。

  阿魯阿多到瀘州轉了一圈,就進入大山深處臨時搭建的營寨,每日分析各路遊擊隊傳來的軍報。

  “將軍,赤水河守軍發現有人攜帶長刀,混在商人裏想要通關。”

  阿魯阿多笑道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命各路嚴格盤查,一旦發現兵器,統統沒收。”

  軍士疑惑不解的問道

  “人,怎麽處置?”

  “兵器沒收,人嘛,如果帶了二十斤以上的鹽,準許繼續進入水西。如果帶的鹽不足二十斤,按照我事先規定的價格收了他的鹽,哪兒來的讓他滾回哪兒去!”

  這名軍士有些為難的道

  “可是將軍,那幾個攜帶兵器的人,看起來有點像蒙古人。”

  阿魯阿多自信的笑道

  “蒙古人也是人,沒了兵器,他們便是被拔了獠牙的狼犬,不足為慮。這樣吧,暗中吩咐各路人馬,凡是發現蒙古人,不特殊對待,就當他們是普通商販,不過派人暗中盯梢,隨時向我報告。”

  那名軍士終於知道怎麽處置了,便應了聲是,打馬離去。

  阿魯阿多想到,很多小商販沒什麽本錢,弄不到二十斤私鹽,可他們也想入水西做買賣,怎麽辦呢?現在別說二十斤,哪怕一兩鹽對水西人來說,都很重要。於是阿魯阿多馬上道

  “來人,傳我將令,讓各路卡口向商販們貼出告示,凡是朝我水西運鹽二十斤以下者,不得前往木胯則西,可以在邊境交易,隻要過了赤水河,鹽價翻十倍。商旅能夠收齊二十斤以上食鹽者,可以在水西遊擊軍的保護下,繼續前往木胯則西,鹽價翻百倍……”

  大山裏的一處埡口,春日裏的白楊風呼呼的吹,冬天落葉的樹正在火焰一般的突出新葉。

  十來人結隊而行,這是走小路進入木胯則西的運鹽販子。他們背著沉甸甸的包袱,每個人都背了三四十斤精鹽。

  當他們翻過這處隘口,便是一望無際的鬆樹林。鹽販子們剛爬完這座山,累的精疲力盡,這裏背風,聽著鬆濤陣陣,正是一個可以休息的好地方。

  卻在此時,林間傳來一陣口哨聲,然後二十來個大漢衝了出來,將十幾個鹽販子圍在了中間,並且紛紛抽出長刀,鹽販子們誰敢稍有異動,便立刻人頭落地。

  其中一個鹽販子,正是那日向大獠牙他們打聽情況的小商人方善正。

  劫匪中帶頭大哥開口了

  “此山是我開,此樹……”

  啪啪啪!

  一陣槍聲打斷了帶頭大哥的話,接著所有劫匪手中的長刀都掉在地上,原來這些劫匪幾乎同時中槍,子彈打在手臂上,肩膀上。有的倒黴蛋被打偏的子彈擊中胸部,倒在地上抽搐兩下便斷氣了。

  這一波槍響後,並沒有人出來搭話,隻有硝煙無聲的在林間彌漫。

  幾個土匪把持不住,褲襠濕了一片,普通跪在地上

  “山神爺饒命!饒命啊!”

  帶頭的土匪頗有見識,知道這響聲如雷,隔空殺人的東西,不是什麽山神山鬼,而是傳說中的水西神機炮。不過他不敢說話,此刻說錯一個字,有一個多餘的動作,都可能死。

  其他劫匪們心塞了,山神你他麽打完了,出來訓話呀!然而並沒有,仿佛這些子彈和硝煙,就是山神對他們說的話。

  一個劫匪小心翼翼的蹲下,他準備撿起地上的長刀然後開溜。可就在他的手要觸到刀柄的時候,啪啪啪,又是幾聲槍響。至少三顆子彈命中他的左臂,一條胳膊被打得像根破布條耷拉著,鮮血順著瑟瑟發抖的手指滴下。

  帶頭大哥鼓起勇氣道

  “軍爺?咱們是龍頭山的兄弟,弟兄們缺鹽,好幾個都病倒了,不得已在這老林子裏劫點救命鹽,既然擋了軍爺們的道,小的們這就離去,還請網開一麵!”

  樹林中,傳來一個字

  “滾!”

  土匪們如蒙大赦,趕緊用還沒有斷掉的那隻手,抬起地上的屍體,朝樹林深處一溜煙的跑了。

  商販們心中狂喜,這是遇到水西軍了,他們說話算數,看來真的沿途都保護著他們。

  小商販們齊齊跪在地上叩首道

  “多謝!多謝水西軍爺的救命之恩……”

  方善正自然也是磕頭謝恩,不過他卻在心裏盤算開了,天哪,水西軍手裏真的有這逆天大殺器神機炮。如果從水西人的手裏弄到這種東西,這一趟即使九死一生也值得了。

  木胯則西。

  原來鬼主殿的匾額早就被撤掉了,經過一番研究,在紀弘成的建議下,決定將鬼主殿更名為“西南海春熙閣”。

  匾額掛上後,昔日有些陰森的大殿立刻變得氣勢恢宏。尤其那匾額上三個雍容典雅的大字,仿佛有生命一般,與西天的霞光輝映。

  阿哲站在匾額下仰望良久,仿佛在緬懷過往的時光,又仿佛在展望光明的未來。最後他長舒一口氣,對紀弘成道

  “西南海”好,雖然孤被這層層疊疊的大山包裹,眼界狹隘,但並不代表孤沒有‘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雄心。”

  阿哲發完感慨,便上了轎子,回到他的飛崖殿。

  這幾天,紀弘成都是一大早騎馬來木胯城議事,傍晚在國府食堂吃飯,然後又騎馬返回響水邑。

  等到水西書院修好,自己的“修月居”裝點完畢,就不用那麽辛苦了,偶爾在書院小住,一定是一件愜意的事。

  紀弘成之所以將自己的小樓取名為“修月居”,是因為,這是寨子裏地勢最高處,打開窗就能夠看到木胯則西。靜謐的月夜,月光揮灑,照在小樓上,一定是個靜心修身的好地方,是個潛心向學,思考實踐的好居處。

  紀弘成走進水西書院,裏麵的裝修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池沼假山?不存在,全部是真山真水。小園香徑,綠竹成蔭,長廊短亭,林濤如訴。

  紀弘成信步走著,工人們都很麵熟,見到他都頷首點頭。不過那位正在指揮幹活的人,有些麵生。劉長慶聽說恩師來了,便小跑出來見禮,那位麵生的工頭也過來見禮。

  “徒孫見過師祖!”

  紀弘成一愣,徒孫?

  見老師疑惑,劉長慶趕緊解釋道

  “恩師,這位是褚登科,此子非常好學,先是拜入趙鐸門下,現在又跟著學生學建築。”

  紀弘成仔細打量眼前的這位三十來歲的漢子,這可是自己的徒孫啊,可怎麽自己從他的眼神裏,看不到真心崇拜呢?而且這家夥還無意中閃躲著紀弘成的眼神。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紀弘成隱約覺得這位徒孫不太純粹。不過他不想聲張,便勉勵的說了幾句場麵話,便繼續檢查工程質量。看來褚登科算學到一些劉長慶的精髓,他負責的事幹的有模有樣。

  紀弘成對劉長慶道

  “為師沒事,就走走看看。你們也該收工了吧?這是個細致活,不要著急著完工,也要注意休息。”

  劉長慶感動地連連稱是,紀弘成若無其事的瞟了褚登科一眼,正要離去,卻見大總管文書先生匆匆跑來

  “哎呀,紀師啊,讓我找的好苦,大總管找你有事。”

  紀弘成不敢怠慢,跟隨文書先生的腳步往國府走去。進入正廳時,見卓日正焦急的踱步。見紀弘成來,大總管連忙迎上來道

  “弘成啊,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你知道嗎?木胯則西湧入了五萬人,全是鹽販子,現在商販們還在從各處不斷湧來……”

  紀弘成聽此大喜道

  “大總管,這意味著我水西鹽荒問題解決了,這是大好事啊!”

  大總管皺眉道

  “話雖如此,可著五萬人把我木胯則西的所有寨子都占滿了,木胯現有的寨子,最多還能容納五萬人,如果超過這個數,恐怕商人們就得露宿鄉野。”

  紀弘成麵色一正道

  “這事我早有考慮,大總管不必擔心,我來想辦法。”

  ……

  次日朝會,紀弘成遞交了一份書麵報告,這是他口述,劉博草擬的。紀弘成建議把木胯則西的河穀原野,劃出一片作為交易市場,並臨時搭建一百頂篷子,防雨防曬;同時,加快交易速度,命人隨時押運水西國庫的金銀進入市場,水西坊也提前做足準備,頭批交易要盡快完成,讓這些商人早點帶著金銀財寶回去,宣傳水西,讓更多的商人來。

  卓日看完這份報告,不禁皺眉道

  “弘成啊,現在問題是,突然湧入幾萬十幾萬人,咱們木胯則西容納不下,人多了恐生亂子啊,你怎麽反倒要吸引更多的商人進入木胯則西?再說了,有了幾萬人為我水西送鹽,也夠支撐一段時間了,鹽多了,咱們的國庫也招架不住,還是徐徐圖之吧!”

  紀弘成胸有成竹,笑道

  “大總管,這第一批商人一路就是躺著青山過來的,並不因為木胯則西沒有他們的住處就生亂,相反,大部分商人都渴望盡快將手中的食鹽兌換稱金條,然後返回。這一來一回,又有月餘的時間給我們準備。我的想法是,在則西河灣處修一批房子,其中一幢五層樓的大型建築就是水西賓館,隻要君長和大總管批準,馬上就可以開工。”

  阿哲也是一愣道

  “你是說,想在一個月修一座城池?還要建五層樓的賓館?”

  紀弘成點頭道

  “君上,這麽短時間,修一座城池自然是辦不到,不過要修一幢五層樓的賓館,是可行的。材料我水西坊都已經備齊了,隻要招來五萬勞工,一個月,水西賓館可以住人,集市也能建好,還能修出一條從木胯城到響水邑的大道。”

  阿哲連忙搖頭道

  “不行不行,孤上哪兒去跟你弄這五萬勞工?要是在冬天還成,現在春耕正忙,又有蒙古大軍虎視眈眈,沒有人是閑著的,總不能動用水西大軍給你修賓館吧?”

  紀弘成道

  “君上,不用征調,這事交給我,保證不耽誤農時,還能找到五萬勞工替咱們做事。”

  阿哲和卓日將信將疑,好吧,你紀弘成越來越愛吹牛了,就看你怎麽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