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橋頭見聞
作者:愛則翽      更新:2020-07-31 03:56      字數:2235
  鳳瀚昭回敬道:“盛連利,你出口不遜,本王不追究,已經是寬宏大量了;若還想得寸進尺,恕不奉陪。你要真的想給自己掛花,不用本王出手,你自己動手就可以。”

  盛連利笑道:“我才不做這樣的傻事,你別以為我不知道,自傷的傷口深度和走向都與別人傷的不一樣,有經驗的人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來。”

  鳳瀚昭道:“既然如此,本王也不給康宣王支招了。康宣王還願意一同前往江源的田間地頭嗎?王爺若想在元泰推行此項新政,本王可派人為王爺謀劃。”

  盛連利道:“對我這麽好?難道清江王不需要避嫌嗎?”

  鳳瀚昭道:“本王問心無愧,為何要避嫌?”

  盛連利道:“誰都不要打腫臉充胖子,你家的事情你自己清楚,我一個旁人不好多說。看如今這形勢,咱倆還是涇渭分明一些吧。既然清江王無意挽留,小王也不多叨擾了,這就告辭了吧。”

  想到多疑的太德皇帝,鳳瀚昭果然沒有多言,大聲道:“送客。”

  鳳七邁進門來,手上居然還提著盛連利那隻箱子,遞給盛連利道:“請王爺過目。”

  盛連利有些意外:“不用了,既然你們還回來,相信你們能做到完璧歸趙。”

  鳳瀚昭道:“康宣王爺還是當麵驗看比較好。”

  盛連利默默地放下箱子,打開,衣物、書稿、銀票、瓶子都在,連空白信箋也在,當然是鳳瀚昭換過的:“銀票不少,東西都在,太孫殿下真是有心了。”

  鳳瀚昭道:“康宣王以後若是再想來江源的縣學,直接找簡縣令安排就好,不用喬裝。以免誤會。”

  “好說好說!”盛連利也不尷尬,朝鳳、甄二人一拱手道:“告辭!後會有期!”

  鳳瀚昭和甄真送至門口,鳳七牽著馬引著盛連利出了縣衙。

  甄真不解地道:“真的就這樣讓他走了?”就像釣了一條大魚又放走了。

  鳳瀚昭道:“這燙手的山芋,遲早要放的。等到驚動皇爺爺下旨就被動了。早知道這個喬裝的人是盛連利,就不能當著那麽多人的麵抓他。”

  甄真道:“可是當時那個情形,也沒有辦法重新布置抓捕。”

  鳳瀚昭道:“他潛入江源縣學,肯定是對新政感興趣,這著實令人意外。”

  甄真道:“他剛才還雞蛋裏挑骨頭,說了這麽多問題。”

  鳳瀚昭道:“這說明他是深思熟慮,琢磨過這些政策的。嫌貨的才是買貨的。”

  甄真道:“你是說,他會回到元泰去推行新政?”

  鳳瀚昭道:“我猜元泰可能還有其他人在關注新政,他不可能單槍匹馬來做這件事。”

  甄真問道:“元泰人打的是什麽算盤?”

  鳳瀚昭搖頭道:“不知道。如今這事傳到皇爺爺的耳朵裏,隻怕他老人家對江源縣會多幾分關注。新政尚未成型,還在實行中,成功與否也不好說,我不太想引人注目。”

  甄真道:“那咱們要想好皇上一旦問起,如何對答。”

  鳳瀚昭道:“沒事。我心裏有數。走吧,咱們出去走走,你想不想騎馬?我特意吩咐他們給你找了一匹脾氣溫和的馬。”

  甄真還是一身男裝,跟著鳳瀚昭到了縣衙的側門外,除了兩匹馬,隻見到鳳七和另一個侍衛。鳳七將一匹棗紅馬牽到她的跟前。她道:“這是要微服私訪嗎?”

  鳳瀚昭道:“要不你如何能夠得知下麵的實情呢?咱們去的地方也不遠,就在縣城邊上不遠,不到半個時辰就能到。”

  鳳七稟告說:“王爺,盛連利從北門走了。按您的吩咐,沒有找人跟著,前麵派出去的人也都收回來了。”

  鳳瀚昭點點頭。四人上了馬,出了縣城,就是稻田,稻穗還是青的,看得出來,長勢不錯。鳳瀚昭道:“這裏離縣城近,又靠河,都是大戶人家的田產。新開墾的田都比較遠。”

  甄真騎馬的技術一般般,四人的速度並不快。過了半個時辰,眼前的路邊出現一塊石頭,上麵寫著“源安鎮”。

  遠遠的,看見一個老農在地裏幹活,鳳瀚昭策馬行至近處,下了馬,其他人也跟著下了馬來。

  鳳七上前對老農大聲道:“老人家,跟您打聽個事。”

  老農看了一眼四人的衣著,是官家的人,便上到了田埂處:“公子,請吩咐。”

  鳳七假裝問路:“石橋村怎麽走啊?”

  老農回答說:“還得再往前走十裏地。”

  鳳七又問:“這裏是什麽地方?”

  老農說:“這裏是橋頭村。”

  “那也沒多遠了,歇一歇吧。”鳳瀚昭道,又對老農客氣地說:“老丈,能否討口水喝?”

  老農指著遠處的一個竹棚道:“幾位公子要是不嫌棄,老漢我在那邊有個小窩棚,可以歇歇腳。”

  鳳瀚昭道:“那就打擾了。”

  四人跟著老農到了竹棚外,老農喊道:“老婆子,來客人了。”

  一個老嫗佝僂著身子從竹棚裏出來,甄真看著這二老穿著單衣,有補丁,漿洗得還算幹淨。

  老嫗行禮道:“給幾位公子見禮了。”

  老農道:“給公子看茶。”老嫗轉身又進了竹棚。

  老農做了個請的手勢:“公子裏麵坐。”

  鳳瀚昭和甄真進了棚子,鳳七和侍衛站在門邊。

  棚子的一邊有一張竹榻,榻上隻有一個枕頭。榻旁還有竹子的一桌兩椅。另一邊是一個土灶,有些炊具,老嫗正在添柴燒水。

  鳳瀚昭和甄真坐了椅子,老漢本來立在一邊,鳳瀚昭讓他坐下,他便在竹榻邊坐下了。

  鳳瀚昭問道:“二老就住在這裏?”

  老農道:“回公子,我們老兩口住在橋頭村裏,離這裏還有四裏地。隻是偶爾在這裏歇歇腳,如今天氣熱了,晚上幹活累了,不想走,就在這裏將就一晚。”

  “種地這麽用心?這是你的地嗎?還是誰家的田莊?”鳳瀚昭問。

  “按照新規矩辦的話,這塊地是縣上的官家賃給老漢我的。”老漢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是縣裏買了哪家的地再租賃給你的?”鳳瀚昭問。

  “誒?聽您這話說的,公子好像很清楚咱們江源縣的事?”老農奇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