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何以治國
作者:愛則翽      更新:2020-07-31 03:56      字數:2182
  鳳瀚昭也沒有理會盛連利的這點小伎倆,端起衙役給三人倒的茶,啜飲了一小口:“怎麽還沒想好應該怎麽說?”

  鳳瀚昭相當於給盛連利出了一道題,盛連利要是顧左右而言他,那就不免落了下風。

  盛連利也就不客氣了,一拱手道:“太孫殿下在清江和江源兩縣的新政大致落在兩個方麵,一方麵是土地,未來太孫殿下將成為最大的地主。另一個方麵是惠農,隻是這能享受實惠的隻是小農。”

  “在你看來,我這麽做是為了中飽私囊?”鳳瀚昭嗤笑一聲,“這兩個縣的賦稅都是我的,難道我還要殺雞取卵,涸澤而漁!”

  甄真一看這兩人剛說上話,就劍拔弩張,便緩衝了一下:“康宣王既然屈尊在縣學待了那麽多日子,想必不會如盲人摸象一般,隻看到新政的一部分。”

  按照禮儀,兩個王爺在說話,本沒有甄真這個小女子什麽事,可是她就這麽說出來了,另兩人竟也不以為怪,顯然沒有把她當小女孩子看。

  不過,盛連利也沒有領情,依然不客氣地說:“皇太孫既把中流砥柱排除在外,又收買人心。真是打的好算盤。”

  鳳瀚昭麵無表情地問:“何為中流砥柱?”

  盛連利道:“試問太孫殿下如今是如何在江源縣推行新政的?”

  鳳瀚昭說:“與縣令商量,找來各鄉村的裏正、保長,請他們一同協助施行。如有爭執,交由縣令裁決。若縣令也拿不準,自會讓本王定奪。”

  盛連利又問:“這江源縣全境,除了太孫殿下,田產最多的都是什麽人?”

  鳳瀚昭答得很快:“自然是各村鎮有名望的鄉紳,官宦人家,還有就是一些家境富裕的宗族。”

  盛連利冷笑兩聲,道:“對!小王所謂的中流砥柱指的就是這些人士。看來太孫殿下對實際情況是了解的,那怎麽還會做出如此糊塗的決策!”

  “哦?康宣王有何高見?”鳳瀚昭聲音冷冷的。

  “太孫殿下在新政中禁止田產百畝以上之人相互交易田產,所出售田產必須買給縣衙。想必縣衙的府銀是由殿下資助的,否則哪來如此雄厚的財力?如此一來,殿下便是得罪了這些宗族、鄉紳和官宦人家。而各村的裏正、保長往往與這些人士關係緊密,殿下任用這些人推行新政,難道不是與虎謀皮?”盛連利用批判的口氣說著。

  “所以就要和老虎詳談、細談、深談,讓老虎知道,本王不是在剝它的皮,而是拔幾根無關痛癢的虎毛,分給那些幾乎要餓死的螞蟻。縣衙拿我的錢買了地,租給無地流民,流民有了生路,自然不會再四處流竄。”鳳瀚昭道。

  “流民?螻蟻耳!有什麽值得憐憫的!”盛連利不屑地說。

  “王爺此言差矣。”說這話的是甄真,“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螻蟻雖小,王爺可曾聽過千裏之堤,潰於蟻穴?”

  盛連利搖頭道:“此言差矣!大江大河之水何來?當然是最主要的幾條支流!沒有它們,江河不過是小溪罷了,想行船都不可能。富人、官宦與鄉紳就像這最大的三條支流,沒有他們,誰也成不了事。”

  “依康宣王之見,應當如何?”鳳瀚昭問道。

  “太孫殿下的新政,其他部分還是相當可取的。比如這新墾的無人荒地歸新人所有,還有為小農提供可租借的農具,這些都有利於增加賦稅。”盛連利道。

  “康宣王以為新政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最終會進入本王腰包的賦稅?”鳳瀚昭喝了一口茶,緩緩說道。

  “莫非還有其他目的?願聞指教。”盛連利好不容易有了幾分謙遜的語氣。

  鳳瀚昭卻隻是喝茶,但笑不語。

  甄真道:“猶記得康宣王殿下說過,您的母親與貴國皇後是姐妹,您在幫皇後所生的三皇子做事。小女子鬥膽請問殿下,您身為皇子,這一輩子吃穿用度都享用不盡,那您那麽拚命是為了什麽呢?”

  爭儲!這二字可是大忌,盛連利死也不會在這樣的環境裏說出來的,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

  甄真也沒指望他回答,頓了一下道:“我家王爺已經有了滔天的富貴,又怎會在乎每年多那麽一些賦稅銀子?何況還要花費那麽大的功夫?”

  鳳瀚昭就聽到了“我家王爺”四個字,頓時心花怒放。抬眼一看盛連利的表情果然不虞,更是唇角勾起,連忙端了杯茶掩飾。

  甄真繼續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兩位王爺都忽的轉過頭來看著她。鳳瀚昭雖然知道她的來曆,但是聽到這九個字還是有些震驚。盛連利則是難以相信一個小女子談談為人處世之道就罷了,怎麽還要平天下?他問道:“何意?”

  甄真才發覺自己念的這句《大學》裏的名言對這個世界的人還很陌生,便解釋道:“這是人生的目標啊。自己做得好了,才能成為家族的楷模,進而治理好自己的諸侯國,最後才能安撫天下百姓。”

  盛連利追問:“怎樣才算做得好?”

  甄真答:“德本利末,當然是以立德為先。”

  盛連利問:“你這話的意思是,這裏的新政不是為了利?是為了德?難道要以德治天下?”

  甄真問:“那以殿下的意思,應該如何治天下?”

  “威加海內,以武治天下。”盛連利道。

  甄真又問:“殿下難道不知馬上可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麽?”

  “戴朝國君但凡有足夠的武力,彈壓那些胡作非為之人,又怎會亡國?”盛連利道,“說這話之人,必是不會馬上治天下,方有此言。”

  盛連利還想說,我元泰就是馬上治天下,你看冀國已被攻占好幾個州府,不久就是寧國了。

  隻是這話有泄露軍機之嫌,他沒有說出口。

  甄真說:“戴國國君若是以民為本,以德治國,又哪裏會有這麽多為非作歹之人?這些人不過是生逢亂世,不得已才造反,隻是為討口飯吃罷了。”

  鳳瀚昭道:“真兒說得很清楚,還需要本王解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