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單獨考場
作者:愛則翽      更新:2020-07-31 03:56      字數:2155
  “別在太陽底下站著,齁熱的。”鳳瀚昭沒有回答甄真的問題,徑自往書房走。

  “喂,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甄真追了上去。走了一小段路她才發現,他不是去外院書房,而是去他在內院的住處雲深居。

  第一次來雲深居的時候是采芹帶的路,當時她並不知道這是鳳瀚昭的臥室所在,懵懵懂懂的也就進去了。現在她知道了,不免多了一分躊躇,腳下的步子慢了幾分。

  鳳瀚昭回頭看她:“想什麽呢?還是前麵有老虎?”

  “有人比老虎可怕多了。”甄真可是在氣勢上都不願落下風的人,緊跟了幾步。

  鳳瀚昭推開房門,走了進去,在一張茶案前盤腿坐下:“這個屋子更涼快。”

  甄真上次來,隻是站了一會兒,根本沒來得及仔細看這裏麵的裝潢擺設。這裏的書比外院少多了,隻擺了一個架子,更多的是瓷器、玉器和字畫。雕龍刻鳳的落地罩後垂著珠簾和紗簾,應該是臥室,看不真切。茶案就擺在窗邊的羅漢榻中央,比外院書房的短小一半,僅夠兩人對麵坐著。

  可是甄真卻沒法兒在鳳瀚昭對麵坐下去。記得端午前家裏請的那位教養嬤嬤說過,這榻上得有四方席墊才能坐。如今那裏沒有席墊,說明這個茶案就是鳳瀚昭一人用的。

  他帶甄真來這裏,就是要她站著,審她嗎?

  甄真正在胡思亂想,鳳瀚昭已經又站了起來,走到牆邊,拉開一扇壁櫥的門,拿出一張墊席,轉身遞給甄真:“坐。”

  好吧,不得不承認又想多了。

  甄真把聞香杯放在手心裏搓著,幹脆就不說話了,多說多錯。

  鳳瀚昭問:“你是怎麽想到浩興的?剛才咱們不是一直在說薑二郎嗎?”

  甄真說:“絲綢就像薑二郎的山貨一樣,也隻有大戶人家、皇親國戚、厚祿高官才用的上。浩興他突然要去做絲綢生意,此前他從來沒有動過這種念頭。他對家裏解釋說是為了給家裏掙更多的錢,以備不時之需。我就相信了,我猜他還有更多的目的,但是他嘴很嚴。眼下看來,做生意真的隻是他的借口。他是去為你做事。”

  鳳瀚昭歎了一口氣:“要不說甄老師有一對聰明能幹的兒女。就這麽一點兒線索你都能夠想到浩興那邊去。”

  “你承認了?”

  “浩興的事,我和父王一開始就沒打算瞞著甄老師。是浩興不願意跟家裏說。不過端午節浩興從冀國回來之後,我父王就告訴甄老師了。我上次去你家還和甄老師商量了很久浩興將來的用處。你看,甄老師也覺得這件事不要告訴師母和你比較好。”

  “......”甄真發現自己竟然無言以對,怪不得爹和哥哥兩個人總是在書房裏說話,裝得真好。

  鳳瀚昭遞給她一杯茶:“我現在覺得他是對的。你看,今天在你提起浩興之前,你為他的安危擔心嗎?可是現在呢?你是不是為他擔心了?不過你的擔心對他的任務沒有半點幫助。所以浩興堅持不讓家裏知道,怕你們白白擔了這份心是對的。”

  “兒行千裏母擔憂。他隻要出門,我娘都會擔心的。還有我嫂子。”甄真終於給自己找回一點兒聲音。

  “你放心。他隻是去打探消息而已,然後把消息傳回來。並不會去做什麽殺人放火搞破壞的事。不會有太多的危險。何況浩興這次去冀國的都城西京,是打算在那裏開店的。所以他一定會小心翼翼的先把生意做起來。其他的事情,會等站穩腳跟再說。”

  “我哥和茂昌隆老板的矛盾也是事先安排好的嗎?”

  “這個茶和外院書房的不一樣,是明前的碧湖香。你能分得出來嗎?”鳳瀚昭分明顧左右而言他。

  “別打岔呀。”

  “多一個人相信,你哥就多一分安全。”

  “那好,我不問了。”甄真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充分的信任,嘴不自覺的嘟了起來。

  “浩興跟我認識十多年了,我們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沒有他在外麵,我就是個瞎子。沒有我,他這雙千裏眼就沒有用武之地。我不可能不顧及他的生死。但是,我們有共同的目標,想成就一番偉業,就不可能安於老婆孩子熱炕頭。你看到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無數的人在看不見的地方替你負重前行。”

  甄真明白,鳳瀚昭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他和哥哥就是那些替她和家中女眷負重前行的人,她問:“你所說的偉業是什麽?”談理想,這個總能說吧?

  “你覺得我這樣的人,幹出點什麽事情才能叫偉業?”鳳瀚昭反問。

  這個問題,難不倒甄真。鳳瀚昭作為太子的嫡長子,有朝一日君臨天下隻是時間問題,沒有什麽難度,可是這天下還四分呢......她慢慢喝了一口茶,整理了一下思緒:

  “最近發生的事情,讓我感覺大寧朝現在隻是看上去國泰民安,周邊三國與我們也隻是表麵上的和平。朝中暗流湧動,邊境危機四伏。所謂偉業,對內要整飭朝綱,富民強國;對外自然是威加四海,一統天下。”

  “說得好。當浮一大白。”鳳瀚昭舉了一下茶杯,“以茶代酒。”

  甄真舉了一下自己的杯子。她想起古代的謀士為了一展所長,都要在君主麵前侃侃而談,以至於科舉考試裏也有“策論”一科。她現在算不算鳳瀚昭單獨給她開了一個考場呢?

  她想了想毛爺爺當年的做法之後,說:“民力要富起來,首先是要有土地。大寧朝有多少土地?有幾成能夠種植作物?咱們現在有多少人種地?有多少人還沒有自己的土地?這些是要調查清楚的。如果能夠保證人人有地,而且賦稅合理,百姓就能安定。戴朝幾百年國祚為何會走向滅亡?汪氏一族大量兼並土地,竊取國家稅賦,掏空國庫,天災之時,朝廷竟無力賑災,導致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土地難道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嗎?”

  “依你看那應該如何破解?”鳳瀚昭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