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魯國公府
作者:愛則翽      更新:2020-07-31 03:56      字數:2233
  甄誠從來沒有想到過會在國子監見到張大夫。他一開始聽見通傳,還以為張大夫是來給某個監生看病的。

  待甄誠聽完張大夫的要求,他才是真正的大吃一驚!“張大夫,您說的是真的?小女會給人治心病?”

  張大夫此前已經把自己目睹的甄安的治療過程描述了一遍,此刻隻是再次肯定自己的判斷:“我讓國公府的下人把葉小姐這兩天的活動仔仔細細的說了一遍,沒有發現任何不妥當之處。老夫實在是愚鈍,隻好來請教小姐。甄小姐慧眼獨具,一定可以解開葉小姐的心結。”

  甄誠想到對方是魯國公府,就多了幾分算計。雖然現在魯國公葉維沒有擔任有實權的官職,但是爵位就是社會地位,何況葉家在軍中舊部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否則葉維又怎麽娶得到皇帝心腹京兆尹的孫女?

  甄安的事甄誠當然略有耳聞,他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女兒的本事放在家裏治療家丁,治好治壞外人都無法說三道四,但是若要出診,第一次就是魯國公府,這實在是太冒險了。

  一旦得罪了魯國公府,那就是得罪了軍中勢力。不過反過來說,如果治好了,得到了魯國公府的信任,未來在是戰是和的選擇上,是不是能多一份支持力量呢?

  事情的關鍵在於女兒到底有沒有這個金剛鑽,能不能攬這個瓷器活。

  於是甄誠說:“小女在家的一時頑劣,沒想到竟入了張大夫的眼。真是三生有幸!但是治病一事關係重大,能否容鄙人回家後仔細問清楚再做定奪?”

  張大夫心裏還是理解甄誠的顧慮的。自己若不是親眼見過甄真的本事,像這種請十四歲的小姑娘給八歲小小姑娘看病的事,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出來、做不出來的。於是他起身對甄誠一揖到地:“多謝甄大人。”

  甄誠送走張大夫,把手頭的工作安排給了下麵的管事,便不再耽擱,趕回了府裏。

  甄真還在母親那裏繡香囊,她繡的是葡萄花鳥紋,有些複雜,正好磨練耐性。甄老夫人回屋之後,隻字未提魯國公府的事。甄真也沒有提。

  母女倆看見甄誠急匆匆的進了屋,甄老夫人問:“老爺如此著急,所為何事?”

  甄誠直截了當地說:“張大夫來過了?他剛剛去國子監找了我。”

  事關自己的未來,甄真好奇的問:“爹,您的意思是......”

  甄誠一臉鄭重的望著女兒:“你可知魯國公府的淵源?”

  “爹爹請講。”

  “葉家是北方禹州一代的百年世家,當年戴朝分崩離析,葉家的家主葉震召集了一批人馬,逐鹿天下。當時太祖爺帶領的鳳家軍從南往北打,葉震從北往南打。兩撥人馬都是當世最強大的力量之一。後來,兩軍在魯州相遇對峙上了。說實話,雙方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甄真心想,魯國公府如今默默無聞,卻不料曆史上是個厲害角色。

  隻聽甄誠又說:“這時,葉震突然給太祖爺送來親筆信,說百姓已經經曆了幾十年的戰亂,如若兩軍再拚個你死我活,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死於戰刀之下,不知多少家庭要背負喪父、喪夫之痛。為早日消弭兵災之禍,還百姓安寧的生活,葉震表示願意臣服太祖爺,奉太祖爺為君。你要知道,葉家完全可以憑借當時掌握的地盤和兵馬在北方稱帝。”

  甄真接茬道:“那樣的話,現在的天下不是四分,而是五分了。”

  甄誠道:“是的。可葉震說天下一統,百姓才能得到實惠。這四分的天下遲早有一天會合在一起的,他又怎麽能因為一己之私逆潮流而動呢?他不僅不稱帝,在太祖爺即位之後還主動辭去了大元帥之職,把兵符交給了太祖爺。那都是他幾十年親自帶出來的兵馬,說交就交了。他這一交兵權,後麵很多人也跟著交了兵權。”

  甄真點頭讚許說:“正因為如此,太祖爺才能迅速坐穩江山,百姓才能真正脫離戰爭之苦。”

  甄誠說:“太祖爺感念葉震的無私,封他為世襲罔替一等魯國公。而且下詔說魯國公府的人,不論犯什麽罪,鳳氏子子孫孫都不得處以死刑。現在的魯國公雖然號稱無官一身輕,但天下的葉氏、以及禹州出身的軍隊將領,無不以魯國公馬首是瞻。去年兩個將軍因為晉升之事起了齟齬,兵部尚書一籌莫展。剛剛承襲爵位的魯國公葉維請兩位將軍吃了一頓飯,兩人當晚回去就給兵部上表,說是願意讓出晉升的職位。”

  “哇,這麽厲害!”甄真驚呼。

  甄誠又說:“現任魯國公伉儷情深,國公夫人膝下有一個八歲的女兒,一個兩歲的兒子。魯國公葉維僅有一位如夫人,還是皇上賜的。如夫人有一個五歲的女兒。張大夫所說的這個葉大小姐,就是葉維的嫡長女。”

  甄真若有所思的說:“爹爹的意思我明白了。魯國公府小姐的心病不好治,除非我有十成的把握。”

  甄誠點頭說:“嗯,你知道就好。再說了,這麽多大夫都沒治好,憑什麽你就能治好她呢?因為你看的書多?”甄誠對女兒的行為以及所思所想從來沒有深究過,隻當是小孩子的玩鬧。如今上門出診給人看病可不是小事了,開不得半點玩笑。如果有必要,他會把所有危險萌芽消滅在無害之時。

  甄真自張大夫走後,一直都在心裏斟酌怎麽樣抓住這次機會一戰成名。如今父親主動問起,倒省了她很多找理由的口舌。

  “爹,八歲的小女孩心裏在想什麽您知道嗎?

  甄誠一愣:“我怎麽可能知道?”

  “可是我知道啊。因為我是從八歲長起來的。雖然我比她大一點,但正好能夠理解她的想法。如果她真有什麽想不開的問題,我對她的幫助可能比大人要有用。我想試一試。隻要有一成的希望,我也願意做十成的努力。”

  甄真一席話讓甄誠覺得有道理,很有道理。看來女兒也是真的長大了。

  “你真的能治好她嗎?”母親在一旁聽了許久,終於插話了。

  “我要見了人才知道。”甄真堅持。

  “我估計張大夫明天還會來。咱們都再合計合計,不著急做決定。”甄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