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關於在大宋建造火車要去吃牢飯這件事
作者:烽火成林      更新:2020-08-03 01:31      字數:3307
  今天又是跟隨郭靖學武的一天。

  郭靖在手把手糾正了一些許安的動作以後,突然長歎了一口氣

  “怎麽了,郭大俠,是我學的哪裏有錯誤嗎?”

  許安以為是自己的姿勢錯了。

  “沒有,隻是突然想起來去年今日的情形了。”

  “去年的今天,發什麽了什麽嗎?”

  “當時襄陽城被圍困許久,城內的糧草和兵器漸漸缺少。於是我便派出了數位輕功好手向朝廷請求支援。

  朝廷雖然派人過來了,但是卻始終無法突破蒙古軍的包圍。最後還是靠著漢江水漲潮,水位淹到了城牆邊上。這才依靠著木筏將物資給送了進來。”

  “這可真是。”許安一時有些語塞,“不知道要說些什麽,即便在這個王朝末期,也依然有一批人在盡心盡力的為這個國家奮鬥著。”

  “當時我就想,若是有一種工具能一日千裏,將軍隊需要的物資運送到襄陽就好了。隻可惜時至今日,依然沒有這樣的裝置。”

  “在我們那邊有句話叫打仗其實就是在大後勤。若是後勤跟得上,基本上沒有什麽打不下來的戰爭。所以我們那邊也發明了許多工具來運輸物資,比如火車什麽的。”

  許安正說著,突然想起了什麽。

  等等,火車?

  “怎麽了?”郭靖轉頭看向了許安。

  “我想到如何將我們需要的混凝土壩運過去了。”

  許安匆匆和郭靖告別,轉頭找到了老劉。

  “你是說造一條鐵軌!”老劉的眼睛都瞪大了!

  “不是我們現在火車行駛的那種,是那種老式蒸汽火車跑的軌道。造價低,而且建造起來也還方便。我們從時空通道門口建造一條蒸汽火車軌道直接到襄陽城牆邊,然後買幾個老式的蒸汽火車運到襄陽,用火車直接穿過時空通道,將混泥土壩運送到襄陽城邊,然後再讓吊機吊起來投入到漢江。”

  “這個方法可行啊!”老劉眼睛一亮。

  以前運送很多大型的建築材料他們都選擇用卡車運輸,是因為路好,用卡車運輸方便。鐵軌鋪設的成本太高。

  但是這是在襄陽,鋪設鐵軌會省去非常多的手續和麻煩。而且也不用鋪設什麽現代鐵軌,直接就老式的,可以讓蒸汽火車跑的鐵軌就好了。並且,鐵軌也可以直接鋪設在道路上,即便需要拆遷民房,工程量也會小得多。

  事實上,蒸汽火車的運載能力並不是很低。在曆史上,中國也是很晚才將蒸汽火車淘汰掉,可見蒸汽火車的性能之優秀。

  而且因為我國蒸汽火車淘汰的瞬間較晚,也還有一些用於旅遊觀光用的蒸汽火車,還可以買得到。

  說幹就幹。

  許安立刻回國聯係了一些鐵老大係統裏的朋友,搞來了一批工人和一輛蒸汽火車。

  因為是老式鐵軌,所以鋪設起來很快,從時空通道到襄陽城牆邊的火車鐵軌,不到十天就鋪設好了。

  而火車頭也早已經準備就緒,直接從本世界開到了這個武俠世界。

  縱然已經見識過許多工程機械的襄陽城軍民,在火車出現的第一時間還是過來圍觀了。

  鋪設在襄陽城道路上的鐵軌兩旁,擠滿了好奇的襄陽城軍民。

  自從許安的工程隊來了以後,整個襄陽城瞬間繁華了起來。

  即便許安三令五申,但依然每天都有很多施工隊年輕氣壯的小夥翻出去在襄陽城到處消費。

  而且,許安還注意到最近工人們統一網購的訂單中,安全套明顯多了起來。

  對此許安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畢竟都是一群年輕氣盛的工人,又不是軍人,這些私生活方麵沒法被管束。

  許安也終於體回到了美國政府管理一群駐紮在異國的美國大兵有多麽的困難了,好在工程隊裏的工人一來是素質好,不主動惹事兒。二來也知道這個世界有許多行俠仗義的大俠,不敢為非作歹。

  於是現在已經能吃飽喝足的襄陽城軍民一邊圍觀拉動著巨大混凝土壩的蒸汽火車在地麵上開動。

  “若是咱們朝廷有這種好東西,那麽巴蜀之地的糧食錢財豈不是能源源不斷的運到咱們襄陽來?”

  底下的軍民不住的討論,十分興奮。

  就是郭靖,看到這樣的好玩意以後,也忍不住說道。

  “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可以一日千裏運輸糧草的東西嗎?若是我們大宋有了這樣可以一日千裏,不用吃草料,馬匹拉得神奇火車,那該有多好!”

  “若是咱們兩個向朝廷建言搞這種東西,怕是我們兩人要先丟掉官職下到大獄裏麵。”

  呂文煥在旁邊幽幽的來了一句。

  “為何這樣說?”郭靖不解的詢問呂文煥。“即便是朝廷不給予我們功勞,也不會將我們治罪吧。”

  “我且問你。”呂文煥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看著郭靖問道。

  “這個東西需要多少人才能運轉。”

  郭靖當然不知道這個,於是轉頭看向了許安。

  “若是鋪設一條從巴蜀到襄陽的火車軌道,難度且先不談。相關的工作人員和沿途的維護人員需要應該不下五千人。”許安回答了呂文煥的問題。

  “聽到了嗎?呂將軍。”郭靖高興的對著呂文煥說道,“隻需要五千人。這些年為了轉運江南和巴蜀地區的糧食,朝廷動用的人手超過十萬人,並且中途的人馬耗費更是一筆天大的開銷。”

  “你也知道朝廷動用了十萬人來轉運糧食啊!”呂文煥恨鐵不成鋼的教訓郭靖道。

  “這十萬人裏,除了被強製征用的勞夫,各種官吏都部下萬人了。

  這些官吏可就是靠著轉運糧食錢財為生呢。這些人要是因為火車丟了工作,不將你郭靖活活吃了才怪呢。”

  “而且。”呂文煥加重語氣再度說道,“這從陸地上依靠人馬來運轉糧食。漂沒起來相當容易。而且這官吏隻要隨便劃上一筆,便足以讓無數人吃到飽。

  若是換成這個火車。那麽一箱箱貨物便是有記錄可以查取,該到前線多少糧草,那就得多少糧草。你說要是這樣,那些沿路的官員,負責運輸的官吏,還有那些依靠派發勞役來勒索錢財的小吏,豈不是要動用自己的人脈,讓我們兩個也別守襄陽了,先去大佬裏待著?”

  呂文煥這一通話說的郭靖是目瞪口呆。

  雖然呂文煥是一個武將,但是官場上的事情他還是非常清楚其中的門道的。

  事實上這也不能說是大宋不好,而是王朝末期,官紀敗壞,都是如此的。就比如讓很多人一直耿耿於懷的,明朝末年,漕運讓朝廷不堪重負,但是卻也依舊不允許走海陸向京師運送糧草,就是害怕中途官員漂沒太多。

  畢竟漕運若是船隻有所損失,那麽沿岸都會有相應的沉船記錄,漂沒難度相對高一些。

  而一旦走了海陸。這海上動不動就暴風雨大海浪的,誰知道其中會被官員們劃走多少艘船。

  這還隻是運輸糧草,若是打仗的時候,武器彈藥都能給你飄沒幹淨。

  在大英帝國如日中天的時候,就為了攻打一個隻有十萬人口的布爾人。先後投入四十萬人,花費了兩億英鎊,結果就這最後還是在損失了兩萬人以後講和離場了。

  據說英國從各地運往布爾的火藥足以讓整個布爾人的領土都化為白地,可見其中貪墨了究竟有多少。

  也就是當年大清沒有堅持抵抗一下。若是他們也能在前期和英國人有來有回,並且死不投降。

  那麽英國人估計會因為海運貪墨問題導致被迫講和。這個在出現有效的監督手段以前,是各國的世紀難題,沒有解決的辦法。

  同理,用火車運輸糧草錢財,沿路的官員自然不能再隨意漂沒,那麽這些失去了撈錢機會的官員,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讓郭靖和呂文煥這兩個搗蛋鬼去牢裏待著。

  呂文煥解釋完了其中的緣由,郭靖不說話了。對於一個江湖人來說,要理解其中的邏輯實在是太難了。

  許安見到一時間氣氛有些凝重,於是便開了個玩笑。

  “若是大宋真的有這樣的鐵軌,並且鋪設在了臨安。會不會因為驚擾了龍脈而被朝廷官員抵製?”

  “龍脈?”郭靖和呂文煥聽了許安對於龍脈的解釋以後笑了起來。

  “怎麽會有這種說法?若是真的有這種東西。那麽官家隻需要雇傭一些武林高手,看好龍脈便能讓大宋永坐江山,還要文臣武將幹什麽。”

  沒想到大宋這個時候龍脈的說法還沒有興起。許安心想演義上都說是劉伯溫幫朱元璋找的龍脈,才讓朱元璋坐了江山。但是有關於明朝的種種傳聞,其實大多來源於清朝時期的編撰,所以,龍脈這種說法究竟起源於什麽時候還真的不好說,但最起碼不是大宋。

  因為在南宋,儒家已經開始逐漸拋棄天人合一的說法,連天人感應都不太提起了。這個時候正是程朱理學發展的時候,一群喊著存天理滅人欲的官員們可不會去理會什麽龍脈的。

  火車轟隆隆前進,很快就行駛到了襄陽的城牆下,而在那邊,七十米高的吊機已經準備完畢,伸出了自己巨大的‘爪子’,一把將近百噸的混凝土壩抓住,然後緩緩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