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利益最大化
作者:茈茵      更新:2020-07-30 17:26      字數:4254
  知道了董夫人的目的,蘇宜晴就沒打算再管這件事,朝堂上的事是男人的事,要不要幫忙連禦風自己會做決定,若是董老爺有被利用的價值,想來連禦風是不介意拉一把的,若是董老爺沒有被利用的價值,連禦風不會管,說不定還會踩一腳。

  董老爺盯著別人的位置,指不定也有人盯著他的位置,這樣急功近利的拉關係,很容易就會被人抓住把柄。

  蘇宜晴是不打算管,但想著董夫人今日上門礙於權四太太在,沒有達到目的,想來是不會輕易的善罷甘休,若是上門再次糾纏,也挺煩的,硬是拒絕會得罪人,她倒是不怕得罪董夫人,董夫人這樣的,如今對她是夠不成任何威脅,那天有了什麽麻煩事,這董夫人趨炎附勢的心性也不見得能知恩圖報,但為人處事,能和氣解決的事盡量還是和氣解決,沒必要平添仇怨。

  這件事還是又交給綠藤處理,免得這丫頭無事可做又要管什麽閑事。

  綠藤好容易才又回到王妃跟前伺候,自然是比往日更要小心謹慎的。

  仔細想過之後,決定還是由蒙夫人自己去敲打董夫人,她們姐妹之間,有什麽話也比較好說,但她也不方便親自去找蒙夫人,畢竟上次王妃跟蒙夫人之間有了一些不愉快,王妃不願意再跟蒙家人有過多的接觸。

  最好的方法是通過旁人帶話,旁敲側擊達成目的,就算是帶話也不能太過直接,綠藤想來想去,還是讓府中下人帶話比較好。

  若說府中跟蒙家有關係的下人。也就是王妃當初陪嫁的那些,當初最得力的慶嬤嬤已經被打發回去了,還有一些心思大的丫鬟也被打發到離王妃較遠的院子去做事,剩下一些老老實實的,到了年紀,嫁給了府裏比較體麵的小管事。

  這傳話之人須得跟蒙家關係比較近,最好還是有家人在蒙家當差。本人也機靈一些會辦事的。

  想來想去。想到了一個叫翠影的,這個翠影當初在王妃放出第二批丫鬟嫁人的時候是頭一個出來響應的,並且自己挑了一個府內的年輕小管事。如今兩口子過得都不錯,算是有眼光也能當機立斷的女子。

  當初的觀察,翠影容顏也算不錯,甚至也有那麽一點小心思。但是能夠看情形打消掉那天小心思,轉而找到比合適自己的人嫁了。算是識時務的。

  這第二批放出去的丫鬟,所嫁的人選自然是比第一批次了一等,第一批裏有舉人,有秀才。還有一些小軍官,而第二批裏就是小管事,或者連秀才功名都沒有得到的童生之類的。許多丫鬟見了都有些猶豫,想著下一批可能會更好些。就沒有嫁。

  結果第三批就更下等了,也就是府中伶俐一些的小廝,她們也不想想,無論是府內還是府外,好男人根本就不多,真正條件好的男子,遲幾年再娶也不耽誤什麽,前途好的,可挑選的機會更多。

  而女子不一樣,女子的年齡擺在那裏,十六歲的時候還是一朵鮮花,過兩年十八就頹敗之勢,再過兩年,到了二十就成了老姑娘就是開敗的花,任你條件再好,人家男人一聽這年齡還未出嫁,就會嘀咕嘀咕這女人會不會有什麽毛病之類的,難聽些就是老處女。

  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則一個前程似錦的男子是不會選一個遲遲嫁不出去的老處女。

  不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王妃的經曆還是影響了不少女子,包括府內的丫鬟,總覺得王妃可以遲幾年等到王爺這樣的金龜婿,她們自然也可以。

  殊不知,王妃這樣的根本就是少數中的少數,要有極大的福氣,這些小丫鬟們憑什麽認為自己也有這樣的福氣?挑挑揀揀,一拖再拖,以至於蹉跎歲月,她們這些小丫鬟根本就沒有可以任性的本錢。

  早先王妃初初嫁過來,還有閑心操心一下小丫鬟們的親事,後頭王妃懷孕,產子,王爺離府鎮守邊關,一樁樁一件件的都是大事,誰還有閑心操心那些個小丫鬟的親事,自然是交給管事嬤嬤們操辦。

  管事嬤嬤們對於這些小丫鬟們,自然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再說了,管事嬤嬤做的住哪有王妃親自做主體麵,條件稍微好的男子,想要求親也不會求到一個管事嬤嬤頭上,自然就落了下乘。

  丫鬟們可嫁的人選一個比一個差,並且小丫鬟們還在挑揀,管事嬤嬤心煩了幹脆甩手不管了。

  王妃寬厚待人,小丫鬟們不樂意嫁,嬤嬤們也不強逼,不嫁就那麽繼續在府內幹活吧,反正對定王府來說,能幹活的是丫鬟是仆婦都差不多,不嫁一輩子當個老姑娘也隨你,不嫁人的丫鬟沒有牽掛也許更忠心,又不是自個的親兒女,誰想要逼她們嫁人,吃力不討好。

  當然有時候死守信念也未必就錯,王爺這次去邊關,在軍營裏發現不少好苗子,培養好了可以當親隨,這些人常年在軍營,多年征戰,自然也沒有機會成家立室,大家都估摸著,可能王府又要放一批丫鬟出去了。

  這時間走動的不少,翠影自己嫁了,但是她在蒙家還有一個妹妹沒嫁人,在蒙家是沒什麽條件比較好的人可以選擇,因此翠影就想著或許可以讓妹妹嫁個小軍官之類的,謀個前程,一家子總得有一個可以脫掉奴籍的。

  所以翠影頻頻找王妃身邊親近的丫鬟說話,希望能探聽些消息,若是王府有意將丫鬟許配出去,或許順帶的也可以幫她妹妹找個好人嫁了。

  有求於人,若是自己有所托付,翠影想必會比旁人更加盡心盡力吧。

  看翠影的行事,也不是個糊塗的,綠藤稍微一點撥,話也不用說得太明白,翠影若是聰明人。自然一點就透,若腦子差一些,這事就不能交給她去辦。

  如此一說,翠影果然心領神會,第二天一早就找借口回了趟娘家。

  王爺回府,定王府也算是解封,下人們出府不再是那麽困難了。尤其翠影的娘家還是王妃的娘家。自然更加沒有避諱。

  翠影的父母在蒙家都是小管事,這也是她能做為陪嫁丫鬟的原因,娘家父母在蒙家。但也不是很得力,不起眼,關鍵時刻這樣不起眼的人容易起大作用。

  如今的蒙家,蒙夫人身邊也沒什麽特別得力的心腹了。對待府內的嬤嬤們都差不多,沒有太過相信哪一個。也是因為現在的她已經不需要特別的心腹來做一些*之事,隻要求管事媽媽們做好本分就成。

  不過人都有上進心,蒙夫人不打算培養心腹,不代表底下人就沒有想法。

  翠影的娘就是這樣一個想要上進的人。

  聽了女兒回府的暗示。當即就悄悄回稟蒙夫人。

  翠影的娘也沒說什麽,就是將董夫人去定王府逛了逛,閑扯了一些話。也沒說什麽事就走了的事情說了一遍,之後道:“夫人。許是翠影這孩子年輕,有些誤會了,但聽府裏大丫鬟說,王妃最近有些忙,整日應酬一些上門拉關係的,累了些,論理娘家親戚上門自然應該高興,不過如今這時候,客人太多,若是連娘家人也不體諒一些,跟風上門閑扯……未免讓王妃過於為難。”

  蒙夫人心知,這絕對不是翠影誤會,翠影這樣在主子麵前不怎麽的用的丫鬟,怎敢隨意猜測主人的心意?定然是有人給了她明示,她這才回來委婉的提了些,說起來這妹妹也真是的,那日都跟她說了,讓她不要去定王府打攪,怎麽就不聽呢?

  “翠影這孩子有心了,章媽媽你也辛苦了,去庫房領兩匹布吧。”蒙夫人想了一下,又道,“你家二丫頭,如今是在針線房當差吧?姑娘家好動,總呆在針線房不好,這樣,我屋裏還缺個伶俐的丫鬟,就讓你家二丫頭不上吧。”

  “謝夫人。”章媽媽喜出望外,大女兒在王府出嫁,嫁給王府的小管事,也算是有了好歸宿,如今她操心的就是二女兒,不上不下的,也難找到合適的對象,若是能到夫人跟前當差,說出去也體麵。

  蒙夫人在章媽媽走了之後,想了許久,本想要立即去找董夫人,提醒一下董夫人不要做一些招嫌的事兒。

  剛要動身,這丫鬟來報,說公子喝醉了,在院子裏鬧呢。

  蒙夫人當即歎了一口氣,趕過去安撫兒子,說起來蒙廣這孩子,自從那個水中月的事情之後,就有些一蹶不振,年紀輕輕的,成日喝悶酒。

  幸好這段時間,蒙也公事繁忙,也顧不上盯著兒子,讓下人瞞一瞞,倒也能瞞得過去。

  早知道如此,當初還真不如成全了他跟那個青樓女子,橫豎也不過是收個房,雖有聖旨賜婚,但也沒有說賜婚的就不能納妾了,人家駙馬都有小妾呢,自己兒子算什麽?

  年輕人麽,若是能得償所願,熱乎勁過去了,也就淡下來了,到時候再找機會把那個水中月打發了就是了,現在倒好了,人死了,還死得不明不白,官府草草結案,明眼人都知道事情沒那麽簡單,但又能如何?查來查去也查不出什麽來,不過沒查出來還好了,要真查出來說不定更不好收場。

  想到這裏,蒙夫人真是頭疼,兒子的心結難以解開,日後怎麽辦呢?還有個那個聖旨賜婚,現在果郡王不在燕城,親事還能拖一拖。等果郡王回來,這親事拖不下去,這可怎麽是好?

  還是暫時不要想那麽多了,走一步算一步吧,蒙夫人就趕到蒙廣的院子裏,安撫蒙廣去了。

  幾番折騰之後,天都黑了下來,蒙夫人也已經精疲力盡,哪裏還有什麽經曆管董家之事,想著明日再去一趟吧。

  然而明日還有明日的事,第二日,又有一堆瑣事纏身,蒙夫人還是抽不開身,第三日,第四日也是如此……。

  之後就傳來了一個消息,董老爺被降級留用了,說是公事上除了一點錯,被禦史拿住了把柄參了一本。

  蒙夫人大驚,急急讓人打聽這麽回事,打聽的結果,董老爺確是是不小心犯了錯,也沒被人冤枉,隻是這錯麽,挺小的,如此處理結果有些偏重了。

  之後她立即又打聽到,妹妹在前兩日又去了一趟定王府……

  蒙夫人不禁後悔,怎麽就沒有能及早抽出時間去一趟董家來勸勸妹妹呢?事情如此湊巧,分明是定王府的警告。

  不過這小福出手未免也太狠了,一下子就官降一級留用,再犯點錯誤,就要被貶出燕城了,官員一旦被貶燕城,再想要回來就非常困難了,畢竟大家都是親戚,這事也隻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再往深一層想,蒙夫人不禁有些心驚,也許小福並不是在警告董夫人,而是在警告她呢?

  因為上次讓翠影傳話,她沒有立即行動,勸住妹妹,讓妹妹又一次上門騷擾,所以小福幹脆就狠一些,給她一個警告?

  如此想來,豈不是她害了妹妹?想到這裏,蒙夫人就愧疚不已。

  然而蒙夫人確是誤會了。

  定王府中。

  蘇宜晴知道了這個消息,先是有些愕然,之後想想,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以董家跟蒙家的關係,若是董老爺的官位再升一級,未免就太顯眼了,朝中定然有人會說連禦風在拉幫結派,提攜自家親戚。

  如此皇帝正是忌憚連禦風的時候,連禦風怎麽會在此時犯如此重大的錯誤呢?

  此時連禦風不但不會幫董老爺,找機會還要壓一壓,表明立場呢,董家別說跟定王府沒什麽來往,就是董老爺跟蒙也走得也不近,但外人可不管這些,人家就會說他們都是親戚,是一家人。

  到時候連禦風白白受了猜忌,也沒能落得什麽好處,為此他非但不會提拔董老爺,反而打壓董老爺更能得到實際的好處,顯示自己的不偏不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