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設計
作者:茈茵      更新:2020-07-30 17:26      字數:4267
  蒙雁跟著楊氏出去之後便一起往廚房走去,隻是在快到廚房的時候,她道:“婆婆,我剛想到,我房裏還有娘家送來的一些藥材,適合做藥膳,不如取了一些來,給幾位長輩補補身子,您看如何?”

  “也好,難得你一片孝心。”楊氏一直琢磨著,周舉人找他父親能有什麽事,那麽著急又避諱著她,故而對蒙雁的話有些心不在焉,這點小事,她真的不上心,隨口就敷衍。

  “婆婆,您跟我去看看,那些合用。”蒙雁提出了建議。

  楊氏皺了皺眉,做婆婆的去到媳婦房裏,查看媳婦娘家送來的東西,不太合適的,讓人感覺她像是占媳婦便宜,隻是想著女兒的親事還有用得著蒙雁娘家的地方,就不太計較了,還是跟蒙雁一起走。

  到了蒙雁房中,蒙雁悄悄給平媽媽使了一個眼色,平媽媽心領神會,借故支開了楊氏的貼身丫鬟。

  屋內就隻剩下蒙雁和楊氏兩個人。

  楊氏立即就覺察出不對勁,不過做為長輩,她不好在小輩麵前表現得一驚一乍的急切模樣,靜下心來等著聽蒙雁到底想要說什麽。

  蒙雁沒有賣關子,也不想著徐徐漸進了,直接道:“婆婆,我剛從娘家得到的消息,史公子身上有命案。”

  “什麽?”楊氏臉色驟變,怔了一下之後惱怒起來,“你聽誰胡說八道,史公子那般彬彬有禮的人,身上怎麽可能有命案?采兒馬上就要嫁入史家了,你這個做嫂子的怎麽能再這時候說這種話?”

  蒙雁料到楊氏的反應,一開始肯定是不願意相信的。就如同她之前暗示楊氏,史家定然有問題,楊氏卻不肯聽,執意趕在公公來燕城之前將親事訂下一樣。

  楊氏其實不是一個愚蠢的婦人,隻是關心則亂,周采兒的親事讓她焦頭爛額,好容易碰到一個各方麵都好的世家子弟。對於楊氏來說。這就猶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死也不肯放手,生怕過著村就沒這店了。

  “婆婆。這事是千真萬確的,苦主已經寫好了狀子,就等著證據再齊全一些,就往衙門裏告了。”蒙雁這時候有些同情楊氏了。畢竟此時退親,周采兒這輩子。估計也就這樣了,好一些的,能嫁個鄉下漢子,不好的。大概就是青燈古佛過一輩子。

  “等證據齊全再告,就是現在還無憑無據了?”楊氏抓住蒙雁話語裏的一些小毛病,立即追問。“這一定是刁民胡亂誣告,知道史公子即將要迎娶采兒。故而就想要誣告,妄圖訛銀子,對一定是這樣。”

  楊氏像是再說服蒙雁又像是說服自己。

  “婆婆,這事是我父親親自找人查證的,絕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無故訛詐。”蒙雁平心靜氣對楊氏說道,“另外,我剛才跟相公說了這件事,相公在燕城也有些同窗好友,他跟公公回稟了這件事之後,立即就會去打聽的,若是誤會還好,若是真的……”

  “一定不是真的。”楊氏憤怒的打斷了蒙雁的話,有些口不擇言了,“你是不是見不得采兒好?打從這史家說親開始,你就一直在說史家的不是?到底存了什麽心,是不是擔憂采兒嫁的好,我們母女兩會壓你一頭?這你大可放心,你相公到底不是我親生的,心不會向著我,你不必擔心,也省點心,不要整日無事生非。”

  聽著楊氏一連串的指責,蒙雁沒有如以往那般憤怒,隻是帶著同情的眼神看著楊氏,之前母親就提醒過她。

  楊氏母女遭次打擊,一腔憤怒肯定要找人出氣的,首當其衝的就是她,到時候她千萬要忍住,別跟楊氏母女一般見識,反正她們母女往後的日子就難過了,隻等可憐她們吧。

  楊氏瞪了蒙雁半日,卻不見蒙雁回嘴,心裏更是氣的慌,有想要說什麽。

  外頭傳來平媽媽的聲音,“夫人,少夫人,老爺讓夫人和少夫人趕緊過去。”

  蒙雁知道,定然是方才相公跟公公說的話起了作用,以公公的為人,定然是要取消這門親事了,這回就是跟婆婆說這件事。

  本來她是不打算一起過去的,不過平媽媽的話語裏,就是讓她們一起的,所以她還是一起過去了。

  到了周老爺屋裏,周老爺臉色一片灰白,像是受到了很大打擊。

  楊氏心一沉,急忙上前道:“老爺,您千萬別聽他們夫妻胡說,我親眼看過史家公子,絕對不是人品卑劣之人。相信我……”

  “相信你什麽?”周老爺突然大聲起來,在兒女勉強嗬斥楊氏,“你親眼見過史家公子?你見過他幾次,說過幾句話?就那麽急吼吼的判斷一個人?你當你是什麽?”

  成親以來,周老爺因為對楊氏心存內疚,雖然說不上夫妻恩愛,卻也一句重話都沒有對楊氏說過,此時卻如此怒罵,並且當著小輩的麵,楊氏一下子被嚇住了,一句話也不敢說。

  “父親息怒,母親也是關心采兒妹妹,一時心急。”周舉人趕緊替楊氏解圍,免得場麵太過尷尬。

  “不用你假好心。”楊氏突然就衝著周舉人吼了起來,滿腔的委屈不敢對著周老爺發,就隻能罵周舉人,“你們夫妻都不安好心,早先就引來權家那個不成器的,壞了采兒的名聲,讓采兒在家裏說不到好親事,來到燕城之後,又將采兒被退親之事四處散播,讓采兒也說不到好親,你們當我不知道麽?我倒要問問,我們母女那一點對不起你們夫妻,你們要這樣害我們母女。”

  “夠了,你從小輩吼什麽?”周老爺也發怒起來,“權家那門親事怎麽來的?你自己不清楚,你教出來的好女兒……自己行為不檢點,讓人有機可乘,還怪別人?現在這門親事。難道不也是你自作主張求來的,他們夫妻難道就沒有勸過你慎重些?就算沒有勸過,女兒也不是你一個人的,為什麽不等我到燕城再定下親事?難道我自己個的女兒成親,你連問都不問過我一聲麽?你找什麽急?我還會攔著你們母女的前程不成?”

  “老爺……可是你也不能聽他們夫妻的一麵之詞啊。”楊氏氣勢弱下去,有些示弱了。

  周老爺看著楊氏可憐兮兮的樣子,緩和下語氣。道:“兒子不是你親生的。我也不是偏袒自己的兒子,怎麽多年,他對你們母女如何?你難道自個感覺不到?他何嚐刻薄過你們母女。就算媳婦進門,對你也是恭敬有加的,如今這事,你好好想想。若真是無的放矢,稍後他們夫妻能討到好?”

  “可是。這若不是真的,采兒日後怎麽辦?”楊氏想到女兒若是被退兩次親,日後很難再嫁出去,眼淚不由得流了下來。

  周老爺心裏也難受。歎了一口氣,“你就想著若不是真的,采兒日子難過。就沒想過,若是真的。采兒該如何?好在事情沒過門之前發現,若是過門之後才發現,采兒的一輩子才叫毀了。”

  “一定不是真的,我女兒的命沒有那麽苦的。”楊氏喃喃說著,像是說服自己,又像是說服周老爺他們。

  周老爺搖搖頭,也不再說什麽,隻命丫鬟進來,扶楊氏回去休息,另外叮嚀楊氏,在女兒麵前,還是先別說。

  待楊氏走了之後。

  周舉人才道:“父親,現在該如何?是不是先派人知會一下史家,還有親朋好友們,總不能等到花轎臨門,才說要取消親事。”

  周老爺臉色疲憊,像是瞬間蒼老了許久,良久不說話。

  蒙雁一直站在周舉人身後不說話,他們父子之間說話,她做媳婦的不好插嘴。

  可眼見周老爺父子似乎有些拿不定主意。

  聽周老爺的意思,這親事肯定是不成了,但是如何退親,找個什麽說詞,就是比較糾結,周家畢竟書香門第,要退親也得講究一個方式。

  史公子的命案畢竟沒有真正鬧出來,不能以這個理由退親,避免打草驚蛇讓史家破罐子破摔,硬是拖著周家一起。

  蒙雁見他們父子兩都糾結,便道:“不如讓采兒妹妹稱病,先拖一拖再說?”

  周老爺又搖搖頭:“不行,若是等到史公子被定罪,史家豁出去,還是不肯退親,鬧起來,也很麻煩。”

  蒙雁沒覺得這件事有什麽困難,周老爺父子畢竟是讀書人,又是大男人,可能某些事不太習慣。

  她就不一樣了,這段時間,蒙夫人教了她不少如何避免落入陷阱的方法,同時也學會了給人設套。

  當下就有了一個想法,隻是有些小伎倆是管用,畢竟不是光明正大,她有些擔心日後相公會因為這個瞧不起她,認為她是個詭計多端的人。

  可是想想,這件事事關重大,若是不能妥善解決,隻怕整個周家都要被拖下水,她也不能獨善其身,於是咬牙道:“公公,相公,我倒是有一個主意……史家一直催著我們家趕緊把親事訂下來,稍微一拖延,他們就說要取消親事,既然如此,我們不如這般……”

  蒙雁將計劃說出來,周家父子也完全能明白,無法就是激將法那一招,先拖延一下,等著史家再次說出親事作罷之類的威脅之言,就順水推舟的退親,讓史家無話可說。

  末了,蒙雁還道:“我身邊的平媽媽是個穩妥之人,說話也懂得分寸,就讓平媽媽先上史家傳話,找個借口先將親事挪後,看史家的意思再說,就是婆婆和采兒妹妹那邊……”

  蒙雁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周老爺和周舉人都明白,她是怕楊氏和周采兒鬧起來,衝著她來,做媳婦的不好跟婆婆小姑鬧得太僵。

  “她們母女自有我安撫,兒媳婦你不必擔憂。”周老爺說著又補充,”這件事一了,我立即就帶她們回家,你們夫妻就留在燕城。”

  周老爺並非不通人情之人,知道在這件事上,蒙家出了很大的力,後續問題還得仰仗蒙家,不能讓蒙雁出力之後,還要飽受楊氏的刁難。

  讓他們夫妻繼續留在燕城過自己的小日子,當成是對蒙家的一種報答吧。

  蒙雁自然喜出望外,這段時間要應付楊氏母女,雖說沒吃虧,但畢竟不是什麽高興事兒,現在周老爺答應把楊氏母女帶走,並且他們夫妻可以留在燕城,對她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消息。

  後續的發展,出於蒙雁預料的順利。

  平媽媽去傳話,借口楊氏病重,需要將親事挪後之後,史家果然不同於親事挪後,找了媒人和中人來周家放狠話,說若是挪後,就取消這門親事。

  這正中周家下懷,隻是他們還耐住性子,裝作再三懇求,害怕親事不成的樣子,史家就更中計了,又一次派人來到周家,給周家兩個選擇,要麽退親,要麽按先前訂下的日子暗示成親。

  還說什麽不是不是不近人情,非得逼著周家在當家主母病重之時嫁女兒,隻是吉士既然已經選定了,就不好更改,免得壞了兆頭,民間不也是有衝喜一說麽?楊氏這病來得突然,也許衝一衝就能好?

  周家卻不肯,說了幾句,挑動了史家的怒氣,逼得史家又放了一次狠話,並且當著幾位周家請的幾位說客的麵說的。

  周家請的那些說客,也是有身份的,是蒙家請來的,如此一來,當著這些人的麵,周家無奈隻能答應退親。

  這倒讓史家有些傻眼了,不過說出的話收不回來,他們也隻能作罷。

  另外史家還有一層顧慮,他們親事訂得急,就是有原因的,現在周家說什麽都不肯將女兒嫁過來,拖下去,史公子的事鬧出來,周家更是有借口退親了,與其這樣,還不如趁早將親事退了。

  先前還相看了好幾家,雖不如周家,但也是體麵人家,得盡快讓兒子成親,媳婦娶進門,生米煮成熟飯,有什麽事,能有多一家人分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