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時機
作者:茈茵      更新:2020-07-30 17:26      字數:4308
  蒙夫人回到家裏看到正在生氣的蒙也,蒙也被下人急急找回來,發現家裏沒有失火,隻是聽說蒙思的親事出了波折,所以很生氣。

  一見到蒙夫人,蒙也便劈頭蓋臉的斥道:“你看你教出來的這群下人,一個一個的都是又蠢又笨,一點小事大驚小怪,不就是一個庶女的親事出了問題麽?其實我早說,商賈都不講信義,不該跟她們結親,你不聽……”

  在蒙也喋喋不休的說了一通之後,蒙夫人才平靜道:“老爺,下人沒有說清楚,找你回來並不是為了蒙思的親事,而是另外出了棘手之事,但這件事連家中下人都不便說。”

  “到底什麽事,你一次說完行不行,女人就是婆媽。”蒙也一臉的不耐煩。

  蒙夫人沒理他,吩咐屋內的丫鬟婆子都出去,在讓平媽媽守住門口,關上門窗,這才低聲道:“老爺,親事沒成不是因為褚家出爾反爾,而是因為你那兒子胡說八道把人給嚇跑了。”

  提到蒙申,蒙也臉黑了下來,道:“你怎麽回事?不是讓交代米氏好好看著蒙申麽?怎麽能讓他有機會胡說八道?”

  “這蒙思到底是他親生女兒,女兒下聘的好日子,總不能讓父親不出席……”蒙夫人聲音有些弱了下來,這件事上她是有點理虧了或者說婦人之仁了,依照蒙也為人處事的作風,絕對不會讓蒙申有一點作亂的機會。

  蒙也冷哼了一身,對蒙夫人的做法表示非常不屑,最後才問道:“說了半天,你還沒說這蒙申到底說了些什麽,把褚家嚇跑的。”

  “這……蒙申說……。”蒙夫人真是有些難以啟齒。可又不能不說,隻能硬著頭皮道,“蒙申說,蒙思是你和他那個通房生的……他還說你……”

  “胡說八道。”蒙也氣得一蹦老高,有些氣急敗壞,“這個逆子,居然敢說這種話。怎麽不讓人當場打死他?敢這樣汙蔑自己的父親。他一家子離開燕城多少年之後才有的蒙思?這蒙思怎麽可能跟我有關係?”

  “話是這樣說,隻是……”蒙夫人長歎了一口氣,“這種事我們家裏人清楚。但外人怎麽知道,褚家一聽這話,哪裏還敢跟我們家結親?”

  “有沒有警告褚家,讓他們不要亂說話?”蒙也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要消除不良影響。當即沉著臉問蒙夫人。

  “老爺,我話還沒說完。現在要緊的不是褚家了,而是蒙申。”蒙夫人退後了一步,防止蒙也急怒交加拿她出氣,這才說後半句。“蒙申趁亂跑了。”

  “什麽?”蒙也臉色徹底變了,額角青筋暴起,衝蒙夫人怒吼。“你居然讓他跑了?跟你說了多少次,要好好看好這個逆子。怎麽往莊子上派了那麽多人,居然連一個蒙申都看不住?幹什麽吃的?”

  “老爺,我實在也想不到啊!”蒙夫人趕緊解釋,“我查問過了,莊子上有一房老仆人不見了,應該是他們協助的蒙申逃跑……”

  “你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蒙申怒道,“當務之急是要把這個逆子抓回來,別讓他在外頭胡說八道。”

  “老爺,我已經派人去找了。”蒙夫人道,“可燕城那麽大,一時間也不知道該上哪找,蒙申這樣一跑,外頭肯定有人接應。”

  “派人到各個衙門口守著,見到蒙申立即抓回來,別讓他有說話的機會,必要時……”蒙也話說了一半沒說完,隻比劃了一個手勢。

  蒙夫人又暗暗歎息了一聲,她自然知道蒙也的意思,隻是她曾經發過誓,再不用這種手段,可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了,總不能讓蒙申胡說八道,把蒙家一家的名聲全部連累了,鬧到這一步,這可能是唯一快速的辦法。

  至於那些流言還有褚家人的口如何封住,反而是比較小的事,隻要沒有真憑實據,流言蜚語畢竟隻是流言蜚語,傳幾日,大家就忘記了,燕城百姓都很健忘的。

  ……

  就在蒙家派人四處尋找蒙申的時候,

  燕城知府衙門的後衙。

  朱應看著麵前的屍體,頭都大了,原以為不過是跟街頭閑漢,跟什麽人有仇怨,,喝醉之後,被人拍了板磚,小事一樁,燕城龍蛇混雜,這種事天天有,隻要死的不是達官貴人,誰管那麽多?

  老老實實的平頭老百姓,就好好查一下,那些整日打架鬧事,危害四鄰的,死一個少一個。

  現在這個蒙申,該歸為哪一類呢?

  要說蒙申也不是惹事的無賴,也不好當作無賴來處理,可要認真破案,卻是有一定的難度,畢竟蒙家如今勢頭正盛,而若說蒙申得罪得最狠,最希望他死的,大概莫過於他老子。

  可這種案子,不是他一個小小的知府能管的,蒙也官職比他高,又有個王爺女婿,根本就不容他細細查。

  做過將軍的人,手下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死忠之士,隨便找個人將蒙申殺了,神不知鬼不覺,上哪找證據去?

  想起這個,朱應又暗暗埋怨,這個蒙家做事也真是的,做就做得幹淨一些,隨便找個地兒挖個坑,將蒙申埋了,哪怕過幾日,屍體讓人發現,早就腐爛了,辨認不出,就可以當成無頭公案處置,大家都方便。

  結果,蒙家居然就那麽把人扔在了裏衙門不遠處的後巷,想要他當不知道都難。

  埋怨過後,還是要解決。

  朱應想了老半天,最後決定,讓人通知蒙家人來人屍。

  也不說認出是蒙申了,隻說衙門發現了屍體,聽聞蒙家似乎有下人走丟,看看是不是蒙家下人吧。

  蒙也接到消息,立即就派機靈的管事去認屍。

  管事認出了是蒙申,可當著朱應的麵,卻有些含糊其辭了。借口說這人麵部有些浮腫,看著像府裏的人,但實在不確定,還得回府在找找這人的親屬,於是救一溜煙的跑了。

  確認死的是蒙申之後,蒙也鬆一口氣的同時,難題來了。該如何回複朱應?

  直說是自己的兒子。要朱應破案?俗話說拔出蘿卜帶出泥,真要查起來,把蒙申之前那些混賬事說的混帳話都查出來怎麽辦?公堂之上。有些事可不能含糊其辭的。

  可要說不是自己的兒子,這朱應萬一認出來,到時候也難辦。

  正為難之時,還是蒙夫人出了主意。說反正人不是他們殺的,就直接承認又如何?朱應這個人一向狡猾。懂得通知蒙家,就表示他其實認出了屍體是蒙申,可出於某些方麵的考慮,就沒說準。

  拿不準這人的態度。可不能胡說八道,硬要否認這人不是蒙申,就很有可能會落入對方圈套。

  細想起來。蒙申這個人在燕城跟人也沒什麽恩怨,真有誰要置他於死地?隻怕針對的不是蒙申個人。是整個蒙家。

  若蒙家否認人是蒙申,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反而被人拿住把柄,既然如此,不如大大方方承認,至於朱應事後要調查,隨他查去。

  蒙家又不是那種無權無勢的小門小戶,容得他對蒙家後院的人細細查問麽?

  他們現在要做的,就隻是管好蒙家下人的嘴,別讓下人將蒙申之前說的醜事在透露出去,至少不明著透露出去。

  至於朱應會不會查,會查到些什麽,就是朱應的事。

  他們蒙家對蒙申的死問心無悔,朱應是個聰明人,從上次他處理蒙申告狀一事就可以看出來,他不是那種趨炎附勢之人,但也不是死腦筋的。

  既然如此,就讓朱應自己頭疼去吧,蒙夫人倒是希望朱應真能查出點什麽,畢竟蒙申死得莫名其妙,還不知道誰在背後算計蒙家。

  蒙也仔細思量過之後,覺得蒙夫人說得也頗有些道理,如今也唯有如此了。

  難題就此拋給了負責查案的朱應,朱應如何查探暫且先不提。

  蒙家既然承認了死的是蒙申,那麽辦喪事就是頭一等大事,畢竟蒙也跟蒙申沒有脫離父子關係,盡管不悲傷,但表麵功夫還得做一做的。

  然而,蒙夫人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從此次事件中第一個得利之人。

  蒙小福不用進宮了,依舊可以縮在定王府中。

  定王府上了折子,說是府中有喪事,不便進宮。

  蒙申是蒙小福的大哥,同父異母的兄妹,親哥哥死了,妹妹雖說不用披麻戴孝,但也不好參加什麽宴席,在蒙申頭七之內,更是不便進宮的,免得晦氣衝撞了貴人們。

  這一結果讓蒙夫人不由得又胡思亂想起來。

  這未免太巧合了吧,蒙申鬧了那麽一場,眼看著要影響小福的名聲,蒙申說的那些混帳話傳揚出去,受影響最大的出了蒙也,接下來就是身為定王妃的蒙小福了,多少人會在她背後指指點點。

  可現在蒙申死了,這小福就變成了受益者,避免了一場可能的危險,又可以拖一段時間了,這種事一再的發生,真讓人不得不懷疑什麽。

  沒有證據,懷疑終究隻是懷疑。

  蒙夫人忍不住將這些話告訴蒙也,結果反而被蒙也嗬斥了一番,說她沒事找事,整日裏就知道胡思亂想。

  小福是什麽身份,蒙申又是什麽身份?至於為了避免進宮一趟要置蒙申於死地麽?

  蒙也說話的時候,還有些不客氣,諷刺了幾句,說是按照蒙夫人之前的胡亂猜測,這小福要真想要對人怎麽樣,第一個要對付的就先是蒙夫人,死一個嫡母,可比死一個大哥影響要大,

  之前蒙夫人還懷疑,蒙申被後有人指示蠱惑,這才說出了那些混帳話,可是她也不想想,這事得提前多久布局?小福進宮不過是近幾日的事,時間根本對不上,另外就算要蒙申死,也不用讓蒙申說那些讓整個蒙家門庭都蒙羞的話來。

  說到這個,蒙也又吩咐蒙夫人一件事。

  第一,當時在莊子上的下人,不管用什麽方法,一定要他們閉嘴,不得胡說八道,具體怎麽做,就看蒙夫人的了。

  第二,與褚家的親事還要繼續進行,蒙申死了,過了頭七,蒙思就要出嫁,這民間也有慣例,有些姑娘年紀大了,又或者有別的原因,可以在長輩頭七之後,半個月內出嫁。

  第一條不用蒙也吩咐,蒙夫人也會照辦,但這第二天就有點什麽了。

  那日,褚家人跑得如此之快,明顯就是不想要再結這門親事,再說了,褚家聽了蒙申說的那些混帳話,能不對蒙思有看法麽?現在將蒙思嫁過去,日後怎麽還能過得好?

  蒙也卻不管這些,說是有些事褚家知道了,若是不結親,很多事就難以解釋,如今唯有繼續將蒙思嫁過去,他日,有些人聽到風言風語,問起來,蒙家和褚家就可以異口同聲的否定。

  至於褚家樂不樂意,區區一個商賈之家,還能如何?這早先也是她們自己先上門要求娶的蒙思,事後想要反悔,沒有那麽容易,無論如何,這件事就是要辦成。

  蒙也看出蒙夫人似乎心有不忍,警告,這件事事關整個蒙家,一定要辦成。

  蒙夫人想想,這也是避免風險的一種辦法,就是委屈了蒙思這姑娘。

  但現在也沒有辦法了,再說了,這事先前也是蒙思自個樂意的,按蒙也的說法,都是自己找的,隻能怪她運氣不好。

  同樣是庶女,有些人的運氣就是比別人強,心想事成,一旦有什麽禍事要發生,不用自己做什麽,似乎就能轉危為安。

  蒙夫人替蒙思覺得惋惜的同時,莫名的就又心驚起來,一件事可以說巧合,可那麽多巧合在一起,這叫人怎麽說呢?

  小福身邊淨發生這種事,但凡對她有惡意的又沒有利用價值的,莫名其妙就消失了,而曾經有惡意,但還有利用價值的,就能安然無恙,就像她和蒙也,他們對小福起過殺機,也付諸行動,隻是沒有成功,但小福需要活著的父母,因此她和蒙也至今安然無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