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陰謀
作者:茈茵      更新:2020-07-30 17:26      字數:4396
  若是弄不清楚,就算曾家兒子在如何出色,她在怎麽不在意蒙雨柔,也不會明知道是坑,還往裏頭跳。

  將蒙雨柔嫁給知根知底的人家不是更好?頂多多陪些嫁妝,讓米氏說不出話來就是了,遠的不說,自己娘家就不少人示好,大不了將蒙雨柔嫁入娘家。

  找一房比權三老太爺省事的就成。

  而蒙府另一院落裏。

  周舉人背地裏暗暗歎息。

  嶽父像是知道了他的想法,這幾日一直給他臉色看,甚至下人們也在嘀咕,說什麽一個大男人,又不是沒有家,卻偏偏要賴在嶽父家。

  雖說蒙家公子們都不在,府裏真正的主子就老爺和夫人,但作為一個讀書人,怎麽也該知道些廉恥,經常來往就成,又不是上門女婿或者家境貧寒需要嶽父資助,幹嘛老賴在嶽父家?

  下人們說的話很是難聽,周舉人一個大男人總是要麵子,但若是離開了蒙家,程博宇的事就更難辦了。

  不過就算硬留下來也無濟於事,這些日子他算是看清楚了嶽父的為人,他不喜歡多管閑事,鐵血沙場出來的,更沒有過多的同情心,別說程家跟他無親無故,隻怕就算出事的是他這個女婿,他也不見得會幫忙。

  他這才明白,蒙雁之前說的關於定王妃之事,並不是找個借口,而是她們一家人感情就是如此淡薄。

  或許該另外想想辦法,不能因為蒙雁是他的妻子,他就如此為難她。

  就在周舉人想著讓下人將自家宅子清理好,收拾好東西,準備搬過去之時。事情突然起了變化。

  蒙也得態度幾乎在一夜之間轉變。

  對女兒女婿殷切起來,一派慈父作風,幾次將周舉人想要搬出去的話給擋了回去,說什麽也不讓女兒女婿搬出去。

  主人的態度也影響下人,在沒有下人敢在背後指指點點了。

  蒙也態度一轉變,倒讓蒙雁覺得不安,偷偷問了母親。結果蒙夫人也想不明白。

  蒙也這個人有時候不想說的時候是什麽人都問不出來的。

  就那麽著過了兩日,果郡王妃那邊果然遣了以為族中長輩前來替曾三公子提親,蒙夫人先是一口回絕了。

  但哪位做媒的嘴皮子甚是了得。硬是一天幾趟的登門,礙於她這位長輩身份高,蒙夫人不能拒絕,由於這陣子過得鬱悶。再被人如此纏著,不由得心頭火起。幹脆直說,姑娘是在鄉下長大,性子不太好,嫁入規矩嚴苛的高門。隻怕不適應,高攀不起。

  那長輩卻說蒙夫人謙虛了,又說了一堆好話。伸手不打笑臉人,蒙夫人無法。最後想了一招,說繼母難為,怕冒然給姑娘說親,日後姑娘受了委屈,她難免要招人埋怨,反正她覺得這個孫女規矩差,實在難以匹配世家公子,但若是曾家真看上了孫女,她太過阻攔也容易落得不是。

  如此一來隻能事先說好條件,看看曾家能不能答應,若是能答應,她也不能攔著姑娘嫁入高門。

  長輩自然應下了。

  待蒙夫人隨興說出了幾條規矩之後,哪位長輩不由得黑了一張臉,其他先不說,隻說一條,姑娘嫁過去之後,除非年過四十還無子,否則不許相公納妾,口說無憑這點必須要有幾位族老作證

  就這一條,多數人家都不能同意的,之後還有一些諸如請哪位長輩做證婚人,還有具體聘禮也要跟姑娘親生父母商量,還有姑娘的父母也許還有一些別的要求,但暫時就要求這幾樣。

  做媒的長輩不能做主,隻能推說要跟曾家商量商量,便先走了。

  在客人走了之後,蒙夫人長長出了一口氣,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此時平媽媽卻上前道:“夫人,依奴婢看,曾家還是會答應的。”

  “不會吧?”蒙夫人詫異了,這樣的條件,是人都不會答應的。

  平媽媽道:“夫人,若是能不結親,他們也不會上門了,擺明了就是想要犧牲一個曾三公子達成什麽樣的目的,您是否該想一下,若是曾家真答應了,又要如何應對。”

  蒙夫人怔住了,她提出如此嚴苛的條件,為的就是拒絕,並且認為曾家無論如何不會答應,卻沒有想過,曾家若是真的答應了,又該如何。

  一時間,不由得又要心煩意亂起來。

  現在話已經放出來,若是曾家答應了,她們卻要反悔,又該如何是好呢?

  蒙夫人一時間不由得心煩意亂起來。

  此時平媽媽上前道:“夫人,奴婢倒是有一句話,事到如今,夫人就算答應了,又能如何呢?不就是嫁一個姑娘麽,還能怎麽樣?”

  一語提醒夢中人,蒙夫人想到,是的,不就是嫁一個姑娘麽,蒙雨柔又不是她什麽人,日後過得如何關她什麽事?

  隻管找米氏商量去,要米氏也同意,她有什麽理由反對?

  橫豎蒙雨柔不是她親孫女。

  這樣一想,心裏就安定了些,不管那麽多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做好分內事就是了。

  最後的結果,米氏果然沒有反對,別說曾家高門大戶,米氏做夢都想要攀到這樣的親家,就是曾三公子本人也是極為出色的,還能得一筆豐厚的聘禮,米氏真沒什麽可反對的。

  親事就那麽定了下來。

  依足禮數進行。

  然而,就在定親剛結束,一個晴天霹靂就下來了。

  蒙也拿了一份證據,上朝,當朝彈劾禦史李正道,在河道貪墨暗中顛倒黑白,掩護真正的幕後黑手,陷害忠良,排除異己,等等諸多大罪。

  所謂證據分量之足,讓人無法辯駁。人證物證俱全。

  聖上大怒,當場將李正道下了大牢,命令大理寺嚴查。

  一時間,燕城上空有隱隱透著濃重的血腥氣味了。

  案子牽涉極廣,燕城幾家權貴紛紛受到牽連,其中就有果郡王府和曾家,中間。曾家還找人幾次上蒙府說情。希望蒙也高抬貴手,然蒙也不為所動,該嚴查的照樣嚴查。

  最終的結果。果郡王府勉強保住了爵位,但是認罰,被罰了大半家財,元氣大傷。而曾家家主則被罷官,這兩家還是輕的。別的被抄家殺頭的多得是,朝堂上又一次被清洗了。

  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不禁外頭人不明所以,就算蒙府眾人。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比如周舉人,隻覺得前兩日還在煩心,如何跟郭歡說明自己的難處。寧願幾個好友拿著證據擊鼓鳴冤,也不能再找嶽父或者誰幫忙了。

  而自己的嶽父。更是開頭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可不知道怎麽的,就跟郭歡聯係上了,然後就拿著郭歡手裏的證據在朝堂上當場揭發。

  一切發生得太快了,快得讓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就又都結束了。

  程家洗刷了冤情,郭歡等人對周舉人是千恩萬謝,一幹好友也敬佩他有這樣一個俠肝義膽的嶽父,不愧是當過將軍沙場浴血過的。

  周舉人完全不知道怎麽回事,郭歡那些所謂證據,也就透給自己那麽一點兒,讓自己摸不著頭腦,事先也不知道嶽父會插手此事,好像一夕之間,所有事情從開始到結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蒙夫人卻反應過來了。

  原來這就是果郡王妃讓曾家來求親的目的。

  這兩家牽涉進這大案裏邊,起了隱瞞和包庇的作用,而果郡王妃以為,是女婿周舉人要出麵,所以就千方百計想要讓蒙雨柔過門。

  並非是希望借由蒙雨柔來說情,而是希望用米氏來壓製蒙家。

  米氏現在管著蒙申,蒙申子告父,而自己弄的那點小把戲,騙騙外人還可以,但瞞不了精於此道的人家。

  隻要娶了米氏的女兒,米氏就能對蒙家起轄製作用,他們想要利用蒙雨柔來牽製米氏,再有米氏來牽製蒙家,最後讓蒙家出麵,警告周舉人息事寧人。

  畢竟周舉人不過是一個小小舉人,在燕城也就靠著蒙家,不然早讓人給滅口了。

  隻要擺平了蒙家,周舉人就無法鬧翻天。

  這環環相扣的計策挺好的。

  看似不可思議,但細究起來,成功率極大,畢竟蒙家不太可能為了一個恕不相識的程家而出頭,得罪那麽多權貴,卷進這樣的案子裏。

  不過蒙夫人想想,有有些歎息。

  果郡王妃為何不實話告訴她呢?其實果郡王世子在這件案子裏的牽涉很小,正要坦言相告,找機會掩飾一下還是可以的,何必要拐那麽大彎?

  隻是蒙夫人想想蒙也的所作所為,便也有些了然果郡王妃的顧忌。

  她似乎一夜之間不認得蒙也了,蒙也好像突然間心機變得深沉起來,雖然不能說蒙也之前就心思單純,但至少隱藏得沒有那麽深,讓她之前一點跡象看不出來,明明前一日夫妻兩還在心煩如何警告周舉人不要卷入這樣的案子裏,惹一身麻煩。

  現在定王不在燕城,多少人盯著他們,想要他們出事,好拿捏他們。

  就如同蒙申的子告父一般,這些日子,無論蒙也還是米氏如何威逼勸說,蒙申就是一問三不知,如同他們先前所料的,蒙申不過是一枚棋子罷了,人家怎麽了能讓蒙申出麵呢?

  那主使者假借的是一個跟之前蒙申生母娘家有親的官員名義跟蒙申打交道的。

  蒙申信以為真,看人家宅院那麽寬大,根本就不懷疑其中,當然就算懷疑了,也無從查證。

  蒙申不過是一個普通百姓罷了,怎麽能進入豪門大宅問問別人,這家人是否真是朝廷告官。

  時候蒙家派人去查過,那個宅院的主人早就告老還鄉,並且人在兩年前就中了風,癱在床上,動彈不得。

  而這座宅院在那官員告老還鄉之後一直空著,有老仆看守,並沒有正經主子住過。

  而那主使者,派人收買了守屋子的下人,就住在哪裏,別說蒙申了,就是左鄰右舍也讓他們是宅院主人的家人或者親戚。

  並無任何懷疑。

  蒙也便不管蒙申了,隻吩咐人看好他,不許他出門一步,哪怕是打斷他的腿,隻要留一口氣就成。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米氏等人得配合,不然蒙申那一大家子,真要把蒙申打死了,那一大家子鬧起來,也是一樁讓人頭疼得事,到時候禦史言官會紛紛彈劾,說蒙也私德有虧,到時候丟官罷職事小,就怕查來查去查出什麽事來。

  到時候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更何況,蒙也根本也不是一個清白之人。

  但無論如何,這件事情實在太蹊蹺,太詭異。

  蒙夫人實在不相信,蒙也一個人能策劃那麽大的事。

  就憑借那幾個讀書人手裏一點證據,就能將李正道為首的一批官員給告倒,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更何況蒙也的人緣一向也不好,當將軍的時候我行我素慣了,很是得罪了不少人,直到被貶官之後,脾氣才有所收斂,最近才學的為官之道,和氣待人,別人也看在定王的份上對他客客氣氣的,並無多少交情。

  而這次,當蒙也拿出證據的時候,一群平日裏根本就沒有半點來往的官員,突然就應聲附和,牆倒眾人推,李正道一夥收到了群起圍攻,仿佛商量好了一般,一群人就一起揭發,什麽雞毛小事都拿出來說。

  小事匯集起來,自然就成了大事,李正道才倒台那麽快,明顯這是有人事先策劃的,而蒙也顯然做不了策劃之人,那究竟是誰呢?

  究竟是誰有如此大的本事,將朝堂高官,那些一品二品的大臣,甚至他們的女眷親戚,全部玩弄於鼓掌之中呢?

  問蒙也,蒙也是一點口風都不透的,經過這一事他又得意起來了,根本不把蒙夫人放在眼裏,自然也不會回答蒙夫人的問題,隻命令蒙夫人管好後宅之事,外頭的事就不要管。

  男主外,女主內,女人就該安分守己,另外管好她那寶貝女兒和傻女婿就夠了,別讓這兩人再出什麽事,傻傻的被人利用了還不知道,他幫得了第一次,可幫不了第二次。(未完待續)

  ps:晚點抓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