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信義
作者:茈茵      更新:2020-07-30 17:26      字數:4291
  周家二老如何肯啊?這不是讓恩人死不瞑目,傳揚出去他們家還要不要做人?

  就想著讓兒子去跟何家商量,反正跟何家沒有正式下定,何小姐雙親還健在,不是孤苦無依的,就讓何家讓一步吧,何家的恩情日後再想辦法償還。

  當時還年輕的周老爺雖舍不得何小姐,但更不忍雙親為難,無奈隻能忍痛趕赴何家請罪。

  可這何家小姐也是個死心眼,柔柔弱弱的女兒家,說出的話跟楊小姐很相似,反正就是她此生隻認定周老爺一個,不會在嫁別人,當然她也理解周老爺處境,不忍心上人為難,她寧願守在父母膝下,一輩子不嫁。

  這叫周老爺如何決斷?最後還是何小姐的父親何老太爺想了一個折中之法,他何家就何小姐一個掌上明珠,本來想要招贅入門,可這年頭隻要還有一口飯吃,稍微有點骨氣的男人哪肯入贅?後來想著,幫女兒選一個好人家,待生下兒子讓其中一個姓何,繼承何家香火便是了。

  如今既然周老爺家如此情形,那麽就算兩頭大。周老爺這邊娶了何小姐,回家再娶楊小姐,不分大小,每處住兩三年。

  隻是楊小姐有孝在身,頭三年就讓周老爺住何家,等同入贅吧,後三年再與楊小姐完婚。

  周老爺想想也隻能如此了,回家跟父母一商量,兩位老人家也覺得這法子好,兩邊不辜負,雖然還是委屈了兩位小姐,但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當然楊小姐要還不同意。那周家也沒辦法,要麽就退了楊家的親,按先前的法子,收楊小姐為義女,好好送嫁,否則……周老爺不能一輩子不娶,或者看著何小姐孤獨終老。

  楊小姐最後也點了頭。

  雙方商定好細節。兩邊不用見麵。何小姐也不上周家族譜,日後子女也跟她姓何繼承何家產業,與周家無關。

  當然如此做法。周老爺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首先贅婿不能做官,這是大周的規矩,雖周老爺沒有正式入贅何家。但到底說出去有些尷尬,未免落人話柄。盡管已經有了功名還是歇了仕途之心。

  紛爭並沒有就此了結。

  周老爺在何家三年,何家小姐肚皮爭氣,三年抱兩,連著生了兩個兒子。何老太爺眉開眼笑,為自己精明的決斷佩服不已。

  三年後,周老爺回家跟出了孝的楊小姐完婚。抱孫心切的周家二老日夜盼望著楊小姐的肚皮能跟何小姐一般爭氣,可無奈楊小姐就是遲遲不能有孕。

  而那頭何家倒是隔三差五來信。說什麽大兒子不喜歡讀書,就喜歡拿算盤,倒是比哥哥小一歲的二兒子喜歡讀書,能背好幾首詩歌,總問爹爹去哪裏了。

  看得周家二老心癢癢的,對楊小姐雖說沒有半句埋怨,但總的來說,臉色就不是那麽好了,背地裏長籲短歎的,勉強等了兩年,楊小姐還是沒有懷上。

  周家二老便暗示楊小姐給兒子安排通房。

  楊小姐心裏雖不願意,但知道此事自己不占理,這也是當地的風俗,三年無出就夠得上七出之條了,安排通房生出來的也算自己的,還是咬牙安排了,這回周老爺不願意了,跟何小姐已經兩年沒見麵了,也沒見過小兒子,楊小姐也就罷了,是自己的妻子,若是再睡通房,他實在不願意,覺得對不住那邊一個人辛苦拉拔兒子的何小姐。

  倒是何小姐那邊不知道是知道了消息還是別的什麽,總之舉家搬到了隔壁縣,邀周家二老前去做客。

  周家二老自然喜出望外,當即備好厚禮前去探望孫子……

  之後的一切對楊小姐來說就不太公平了,何老太爺提出,女婿可以不時過來住一住……這期間有了孩子,算周家的,隻有一樣,若真在這期間生了孩子,那孩子不能記在楊小姐名下,得讓何小姐進族譜,並且排在楊小姐的前麵,

  開始周家二老並不同意,楊小姐自從嫁進周家,操持家務,孝敬公婆並無不當之處,如此對她不公平,作為長輩可千萬不能偏心。

  何老太爺當時倒也不勉強,笑嗬嗬說,他也就是看著周家兩老那麽喜歡孫子,就隨口一提罷了,不勉強。

  就那麽又過了一年,三年時間就到了,按規矩周老爺又得住到何家去。

  好在現在兩家離得近,周家二老能不是去看望一下兒子和孫子。

  何小姐肚皮果然爭氣,沒幾個月,就有懷上了,周家二老看著喜氣洋洋的親家公,羨慕之餘小心翼翼的提議,這第三胎能否讓孩子姓周?

  何老太爺又一次舊話重提,姓周沒問題,就是這孩子的娘得說清楚了,自己的寶貝外孫幹嘛得叫別的孩子做娘?

  周家二老開始還能頂得住壓力不同意,可在何老太爺說待女兒生產之後,他可能又要舉家搬遷到外地做生意之時,周家二老猶豫了,同時他們也看清了何老太爺的打算。

  何小姐性子柔弱,唯一的勇氣大概也就在非要嫁給周老爺那一次了,其餘的都聽父親做主。

  何老太爺一開始就有著兩手打算,等同入贅畢竟不是入贅,女兒身份還是有些尷尬的,死後如何家祖墳不太好,可要入周家祖墳就得在楊小姐之後,他不樂意。

  就想著先成親,女兒肚子爭氣,生下爭氣的孫子再慢慢圖謀原配的位置,可要女兒肚皮不爭氣,那沒的說,自家沒運氣不能強求。

  同時他也在慢慢考察周家二老的為人,要周家二老一開始就同意,他反而看不起周家二老,覺得也是個見利忘義的,可周家二老硬是頂得住壓力,一直替楊小姐著想,倒也讓他佩服,覺得周家有骨氣。門風好。

  日後自己兩腿一伸,女兒這柔弱的性子他們也不至於會有人來欺淩。

  想不到事情比他原來設想的要好,楊小姐遲遲沒有身孕,這有什麽好說的?按規矩,這都可以被休了,周家仁義,他們何家也不是要欺負人。隻是不想自己女兒受委屈而已。

  周家二老的猶豫在何小姐又一次生下白白胖胖的兒子之時終於消失了。

  他們跟楊小姐攤牌了。名為商量,但楊小姐此時怎麽能提出反對?總不能看著周家無後把,隻能委屈著同意。

  何家倒也沒有步步緊逼。就此讓何小姐住到周家惹楊小姐的眼,而是見好就收,除了在周家族譜上記上那一筆,其餘依舊。大概何老太爺實在是個精明人,該爭的已經爭到了。再得理不饒人隻會適得其反,讓周家反感,心更靠向楊小姐。

  到了最後,何小姐一共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就留在了自身邊繼承何家家業,二兒子和小兒子就送回周家,因為這兩個孩子喜好讀書。送回周家會過得更好,而楊小姐呢。好容易也懷上了,可生下來的卻是個女兒,也就是周四小姐。

  經過那麽一普及親家關係,蒙也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難怪蒙夫人那麽不在乎,就那樣一個小姑子,自己女兒當然可以不在乎,更不必理會之後她們提的任何要求,隻怕還可以反過來,通過拿捏權家來拿捏這個這個小姑子,進而提一些要求。

  大概是為了挽回麵子,蒙也咳嗽了兩聲之後道:“周家就算了,他們想來也不太清楚我們家跟權家的關係,可這權三老太爺也實在不像話,我看要警告他們一下,免得再生什麽枝節。”

  “這點小事不用老爺您動用外頭的人情。”蒙夫人輕笑一聲,“我已經交代了平媽媽,稍後這些事就會傳到周家人耳朵裏,他們自然會知道怎麽做。”

  “什麽事需要平媽媽傳話?”蒙也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

  蒙夫人道:“自然是告訴他們,蒙家跟權家的事啊,特別是權家三老太爺做的那些事,趁他們正式結親之前說,免得真結了親,還是會有些束手束腳的。”

  “那為什麽一開始不說?”蒙也有些不太明白。

  蒙夫人白了他一眼:“怎麽說?一開始是周家小姐看上了權堯北那副皮相,他們兩也不知道誰先起的算計心思,或者兩個人心有靈犀,總之周家初初打聽了權堯北的家世之後,就先開口提出要權堯北負責,我們還能說什麽?告訴他們,權堯北本來是要做我蒙家女婿,現在將蒙家踹了改跟周家結親?周家會怎麽想?不會以為我們是在埋怨他們搶了我們未來女婿?”

  “那幹脆就別說,等他們結親再說。”蒙也還是想不明白。

  蒙夫人幹脆道:“直接跟你說吧,我通過平媽媽跟那些下人的嘴,告之周家,權家的真麵目,隻是下人說漏嘴,我們主人是不會出現的,他們跟權家結親的時候也沒有問過我們,他們家既然那麽注重名節,無論如何都要把姑娘嫁給權堯北,我們告之也無用,我現在通過下人的嘴告訴他們,就是不想要他們太好過了,免得日子過得太好,就會胡思亂想,尤其是那楊氏,咱們家雁兒怎麽也得跟回周家祭祖見過族親,萬一見不得別人好,暗中使絆子吃虧的是雁兒,讓她頭疼自個的女兒,自然就沒多餘的心思來算計咱女兒了。”

  “有道理。”蒙也細細琢磨之後,不免對蒙夫人的陰沉心思有些暗暗吃驚,這就是女人在後宅的手段麽?方方麵麵都算計到了,絕對能折騰的周家人仰馬翻,自己還片葉不沾身。

  “女人真是可怕,對麽?”蒙夫人斜看了蒙也一眼。

  蒙也被說中心中所想,不敢出聲。

  蒙夫人暗歎一聲:“女人有時候也是逼不得已的,壞境所逼。”

  蒙也有些不服氣:“別人我不好說,就是這周家的楊氏跟何氏可是自找的,親家周老爺並未做錯什麽,做為一個男人,他對這兩個女人已經仁至義盡,可這兩個女人還是要折騰,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真是吃飽了撐著。”

  “若是你,你能心平氣和?”蒙夫人頗有些同情,“兩不相讓,何氏運氣好,肚皮爭氣就占了上風,當然也是因為何老太爺會算計,方方麵麵都算到了,她怎麽都不會太過淒慘,隻楊氏,沒有個長輩替她謀劃,運氣也差了點,自然就是如此了,不過在周家這樣的人家,她除了心有不平之外,也沒有過得太差。”

  蒙也實在不了解女人,有吃有喝還不夠,偏偏無事亂折騰,便不在這女人事情上糾結了,轉移話題道:“周家就算了,權家那老東西實在不像話,必須得好好教訓一番。”

  這回蒙夫人也同意,隻叮囑:“你現在是文官,做事小心點,教訓一下就好,注意方法,別給人留下話柄連累了自個的名聲。”

  “放心,我也不傻,定叫那老家夥有苦說不出。”蒙也握緊拳頭下了決心。

  ……

  又過了一個月。

  蘇宜晴的身子越來越重,不知道為什麽,心情也越來越差,清晨一大早起來用餐的時候,因為一個小丫鬟不小心斷湯的時候潑出來一小點,她居然發了火。

  當然她不是個暴躁的人,就算發火也隻是訓斥了幾句,但看著那十二三歲的小丫鬟一臉的驚魂未定,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模樣,她不知道為什麽,居然覺得解氣。

  隻是事後冷靜下來,不免覺得可怕,隻是一時衝動麽?難道她的性子也在變?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中,人也開始變得有暴戾傾向了麽?

  想想之後,她吩咐慶嬤嬤,請權四太太過府一趟。

  她需要跟人聊聊,當作心理谘詢也好,傾訴也罷,她要跟人聊一聊,這個人最好能跟她處在平等的地位,但這一點很難,就退而求其次,請權四太太來一趟了。

  權四太太聽得王妃召見,不敢怠慢,簡單收拾一下,很快就來了。

  蘇宜晴命人花園裏擺上茶點,在一個周圍開滿了各色春天花卉的小涼亭招待權四太太。(未完待續)

  ps:有啥給啥吧,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