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盟友
作者:茈茵      更新:2020-07-30 17:26      字數:4210
  作為一個將軍夫人哪怕是一個普通百姓,霍夫人都很敬佩趙博陽這樣的統帥,軍紀嚴明,深受百姓愛戴,也樂意自己的丈夫跟著這樣的人出生入死,但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母親,她是絕對不同意女兒嫁給這樣的人,別說他現在看不上自家女兒,就算看得上,她也堅決不同意,這個男人對女人太過無情。

  又或者說這是他們趙家男人的通病,在傳聞中那個鎮國公對夫人羅氏也多情深意重,多少歌姬以羅氏為榜樣,一心想要跟著一個年輕有為的將軍,續羅氏的傳奇,結果呢?多數都是被騙財騙色,就是被人作為榜樣的羅氏最終還不是慘淡收場,越是位高權重的男人,牽掛越多,能分給女兒的終究是太少,他們想要的太多,為了最想要的,就會舍棄那些不太重要的。

  那些個越是對一個女子鍾情,奮不顧身不顧世俗阻礙也要在一起的,表麵上看是對女子好,其實是這樣的男人更在乎自己的感覺,父母,家族利益,親朋好友都可以拋在一邊,他日他又有了比那心愛女子更重要或者更值得他追求的東西,當初捧在手心裏的女子也可以如之前為了這女子而拋開的其他一切一樣,毫不留戀的全都拋開。

  趙博陽當初求下那樣的聖旨,不能說他不用心,但是他顯然將父母還有家族拋下了,為了不讓長輩逼迫納妾,才想要求那樣的聖旨,她雖不是豪門世家出身,但也知道,若真是夫妻齊心。外人無緣無故是插不上來的,真要到逼迫的地步,隻能是有更重要的原因,比如妻子無所出或者品行有問題。

  品行有問題先不提,真要無出也不納妾,對其父和家族來說未免也不公平,畢竟傳宗接代是男子的責任。為了一個女子將這責任拋卻。這男子也是狠得下心的。

  事實證明,在有了更大利益麵前,這趙博陽果然舍棄了之前信誓旦旦弱水三千隻取一瓢的蘇九小姐。也不知道他是真的鍾情於這位蘇九小姐,還是僅僅因為自家的原因不希望後宅太過複雜,隻是此事到了最後,被犧牲的還是女人。

  而那個頂替蘇九小姐嫁給趙博陽的大周郡主下場也很慘淡。說起來她有時候不知道某些女子心裏怎麽想的,仗著自己姿色好出身好。就想要搶奪別人的,也不想想,輕易就變心的男人能靠得住麽?

  今日他能被你搶到手,他日就不會有更年輕貌美身份更高的女人來搶麽?到時候他另娶他人更是順理成章。若是過的不如意,沒有人來搶,那更糟糕。他會遷怒於女人,說是這個女人是掃把星。帶累他之類的。

  這些事情她看得多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男人的想法大同小異,說什麽女追男隔層紗,真追上了,男人想扔你的時候就跟扔塊爛紗布一般,嫁過去了做得好是應該的,稍有差池,什麽都是你的錯,你上趕著把人連累成這樣的,你尋死覓活要嫁,人家可憐你才硬接下來的,是人家在犧牲,不是你。

  霍夫人心裏明白,嘴裏也能說的清,但是對上情竇初開的霍楓,什麽道理就說不通了。

  霍大小姐就一句,隻要能跟著趙元帥,做丫鬟也樂意。

  氣得霍夫人想要如一般村婦一樣,兒女不聽話就打,終究還是被霍將軍給勸住了。

  霍將軍粗人一個,但有時候心比較細,畢竟當將領的,有時候也要管一管那些個死腦筋的兵卒,不能老用拳頭解決問題,有些人就是打死也不認錯的,解鈴還須係鈴人,沒敢勞煩趙元帥,找了比較了解趙元帥的荊剛兄弟討對策。

  荊剛聽說霍楓真在家學大家閨秀,當下就笑了,對霍將軍道:“令千金倒是肯學,你也別製止,就讓她學好了,大家閨秀哪裏是那麽好學的?給她找個正經的嬤嬤教教,找個嚴厲點的,讓她知道大家閨秀並不好做,學不成她自然就歇了這心思。”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霍將軍點點頭,隨即又擔憂起來,“那萬一真學成了,又該如何?”

  荊剛更是笑了,“你當大家閨秀的那些東西真好學麽?真正京城裏大家閨秀那一套,學全乎了頂得上秀才十年寒窗苦讀,很多打從娘胎出來就學的大家小姐到最後都沒有學到精髓,更別說你家姑娘都那麽大了,短時間內是無論如何學不會的,退一步,你家姑娘真要天賦異稟,幾個個月能學出來,那別的不說,絕對夠資格當元帥的正室,我拍胸脯,元帥那邊我去說,反正他早晚還是要娶妻的,你那姑娘要真合適,何必舍近求遠呢?”

  霍將軍想想也是,遠的不說,就他見過的幾個兄弟所謂大家閨秀出身的夫人,那做派看起來也不是自己女兒能輕易學會的,學不會她自己就知難而退了。

  回家跟霍夫人商量,霍夫人也覺得這主意不錯,當磨一磨女兒的性子了。

  既然決定要學,首選得找個老師,上哪裏找個嬤嬤呢?隨便陌生人他們也不放心,霍夫人在家裏倒是認識那麽幾個,但都在家裏,這裏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找誰。

  最後便決定上吳家借一個嬤嬤去。

  吳老爺鹽梟出身,但為人豪爽,也很大方,為人不討厭,所以吳小姐扭扭捏捏的也經常往趙元帥身邊湊,大家也不反感,能給方便的也給點方便,就是給她爹麵子。

  到了吳家,一說情況,吳老爺立即豪爽的答應,說他家姑娘身邊一共四個嬤嬤,留一個就夠了,另外三個可以全部借給霍家。

  霍將軍哪裏好意思,一直說一個就夠了,吳老爺卻說這些嬤嬤各司其職,各有專精,一個根本不夠。另外他還說,其實這些嬤嬤都算不得太有經驗的,比不上京城裏世家供奉的那些嬤嬤,不過會一些皮毛罷了,他一個商人之家,姑娘學得太刁,眼界過高反而不太好。所以就將就了。霍將軍要是有心將閨女調教成大家閨秀,這些嬤嬤捆一起都是不夠用的,以後還得細細再找。最好找那些沒落世家出來的。

  最後推來推去,霍將軍還是帶了兩個嬤嬤回去,回到家裏,一個勁說吳老爺的大方為人如何如何好。

  霍夫人卻並不以為然。商人麽,自然是善於專營的。吳老板這人也許的確是有幾分豪爽,但也有幾分專營之心,從他不阻止女兒往趙元帥跟前湊就知道了,隻是這人心裏也清楚。他那個女兒身份太低無論如何是成不了原配的,隻是他日趙元帥若是……現在真要進了門,日後總有一席之地。他看得出霍將軍如今的地位,霍家的女兒也許能爭一爭那個位置。想要結個善緣罷了。

  不過吳老爺說的話倒也實在,沒把他家的嬤嬤誇得天花亂墜,實話實說,這樣的人通常比那些隻會誇誇其談的更容易博得人好感,難怪一介商賈能周旋在這些武人跟權貴之間。

  稍微詢問了那兩個嬤嬤幾句,覺得人沒問題之後,便讓她們負責教霍楓。

  霍楓既然是為了討心上人喜歡,倒也認真學了起來,不在混在男人堆裏瞎胡鬧,倒也讓霍將軍欣慰不少。

  ……

  而這頭,蘇宜晴有些憂心兩國戰局的發展,但很快的她發現擔憂的不止她一家。

  香山公主也坐不住了,大周皇帝是個吃軟不吃硬的,雖然有些忌憚猛族跟趙博陽真的聯合起來,但卻不容易讓人那捏住,加上連禦風等重臣在旁邊遊說,一時間便不理會猛族的要求,若是猛族真跟趙博陽聯姻,他大周自然就要收回不少互惠互利的措施,首先的就要肅清那些賭場和妓院。

  若是大周跟猛族真的斷絕來往,首當其衝的就是遠嫁外邦的香山公主。

  盡管這半年多以來,香山公主遊走在後宮與內宅之間遊刃有餘,上至後妃才女,下至一般的宗室貴婦,提起她總是讚不絕口,都說論人才論交際能力,不輸給任何一個世家宗婦,誰說猛族就是蠻族,這公主的雖不像大周貴女一般知書達理。舉止優雅,卻英姿颯爽另有一番氣質,上了年紀的尤其是欣賞香山公主的英氣,

  幾十年前,大周貴女也都是善於騎射的,男兒會的他們也會,可是慢慢的,就被大荊那些個嬌弱的女子影響,學那些個沒用的表麵功夫,把老祖宗的東西反而丟在一旁。

  當然也不能怪女子們,主要是那些男人都喜歡這些矯揉造作的做派,不然貴女們誰會放棄策馬奔騰的快意,轉而安安靜靜呆在小小的院落裏繡花彈琴?

  現在雖還有少部分貴女們善於騎射,可是相比那些擅長琴棋書畫的,她們就不那麽討男人喜歡了,就連說親也落於人後,所以這些年各類閨學才那麽興盛。

  香山公主嘴巴再巧,出手再大方,再能討女眷們歡心,人家在國家大事上也不會輕易的幫助她,縱容有一兩個糊塗夫人,那男人卻不是糊塗的,如今正是緊要關頭,某些利益關係不大的都不怎麽出聲,生怕日後有什麽變化,先出聲的倒黴,就如當年提議趁著大荊內部不穩定進宮的大臣們,後邊都或多或少收到了牽連,幾個叫得最響亮的還被貶官罷職了。

  真要起戰事,贏了功勞是那些領兵的,分封武將們都來不及,哪裏輪得到隻出一張嘴吆喝的,輸了領兵的固然付出沉重代價,附和的卻也少不了被牽連,所以還是多數人還是閉緊嘴巴。

  香山公主未必就想要起幹戈,從她嫁過來的所作所為看,也不像是想要挑起戰端的,可現在卻關係到了她的切身利益,之前大周想要將秀文縣主許配給他弟弟,結果親事就那麽不了了之,他們的族人行事一向直來直去,認為大周如此就是看不起他們,隻那樁親事不過是雙方都試探著,並未說定無法興師問罪罷了。

  如今大周再那麽敷衍,聽到他們想要跟趙家軍聯合,也無動於衷,甚至不派人勸說安撫,他們就覺得受到了侮辱,覺得大周不把他們猛族放在眼裏,他們猛族人都是爭強好勝的,若是大周能好好安撫,許點利益,他們定然會打消跟趙家合作的念頭,但大周如此,分明是將他們往趙家那邊逼。

  對此,香山公主很是無奈,解鈴還須係鈴人,她知道如今最能左右大周皇帝的莫過於連禦風,從種種跡象看,連禦風也不想請起戰端。

  不得已,香山公主隻能冒昧前來定王府拜訪。

  之前外邊都傳定王妃這胎不穩,定王府之人都暗示各家女眷,不要來王府串門,王妃沒有精力招呼,來了就是打攪人家。

  有不識趣的硬要上門拜訪,都被回絕了,回絕之人在貴婦圈中嘟囔了幾句,但是貴婦們都不蠢,不會聽人說幾句就如何的,人家定王年紀不小了,王妃才有了身孕,自然要緊張些的,都說不希望打攪了,你要硬要上門,如此不識相,受到冷待是應該的。

  定王手段了得,她們可不願意因為幾句閑話而得罪定王府,從而影響丈夫前程。

  種種傳聞都細細打聽過之後,香山公主才上門的,並且已經做好了吃閉門羹的準備,也許做了最壞的打算。

  但結果卻並沒有最壞,帖子一遞上去,定王府的人就很客氣的將她迎了進去,在花廳奉茶是,說王妃很快就到。

  論身份,香山公主身為六皇子妃,並不比定王妃差什麽,但是論輩分,定王妃就比香山公主高一倍。

  所以丫鬟們現將香山公主請到客廳裏奉茶候著看似怠慢,卻是合理的。

  香山公主在花廳坐著的時候,不免打量了一下花廳四周,發現這裏的擺設跟其他府邸的相比,大同小異,可正式這份大同小異卻顯得非常的不一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