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石女
作者:茈茵      更新:2020-07-30 17:26      字數:4210
  李氏非常惶恐,生怕薛老太妃也不管她,又得罪了果郡王妃,往後的日子更不知道如何過。

  有心要向薛老太妃賠罪,可薛老太妃卻一直和藹相對,根本就沒有怪罪的意思,讓李氏想要賠罪也無從開口,說了不就是在表示薛老太妃小肚雞腸?再說了此事是由果郡王妃引起的,若是賠罪,必然得將前因後果說清楚,那麽難免要得罪果郡王妃。

  果郡王妃跟薛老太妃畢竟是婆媳,她雖是薛老太妃娘家侄女也是侄媳婦,但論親疏關係來說,跟果郡王妃還是比不得的,尤其最近,在樂文的親事訂下來之後,果郡王妃便將樂文送到薛老太妃身邊,說是讓樂文跟祖母多親近親近,收斂一下脾性,畢竟她將來的夫婿是個習武之人,脾氣不好在夫婿麵前會吃虧。

  但李氏知道,這隻是果郡王妃的一個借口,其實是想要樂文多討好薛老太妃以便從薛老太妃處多得一些嫁妝。

  薛老太妃一生無子,做姑娘時卻深得父母疼愛,嫁進果郡王府時便以嫁妝豐厚出名,又把持了果郡王府的中饋那麽多年,手裏頭的私房錢有多少可想而知,光是上次的壽宴,各府送來的名貴壽禮就差不多能堆滿一個房間,隨便漏出一樣就足夠普通人吃用一輩子了。

  之前李氏並不是想不到這些,她娘家人也時刻提醒要好好伺候薛老太妃,薛老太妃無子,那些身外物又帶不走,與果郡王妃並不親近,這些東西就算不好明著全部給她。隻要偷偷給一些珍品,就十分了不得了。

  隻是人多數都是貪心的,都想要魚與熊掌兼得,她想著既能討好薛老太妃又能交好果郡王妃不是更好麽?真沒想隻是同意了果郡王妃的提議而已,事情辦砸了又不是她的錯,結果卻是兩邊埋怨。

  “侄媳婦。”薛老太妃輕輕喚了一聲。

  想心事的李氏在被身邊丫鬟輕輕推了一把這才醒悟過來,急忙問:“嬸娘。什麽事?”

  薛老太妃略帶疲憊道:“我有些乏了。看起來你精神也不是很好,回去歇著吧。”

  “不,嬸娘。我不累,我給您錘錘腿吧。”李氏想著今天還沒有一件能讓薛老太妃開心的事,就想要多留意下。

  “不用,我歇一歇就去佛堂。”薛老太妃說著。慢慢閉上了眼睛。

  李氏還想要在說什麽,遊媽媽笑著道:“老太妃身邊還有我們這些下人呢。二夫人就放心吧,明兒再來伺候也是一樣的。”

  無奈之下,李氏隻好屈膝行禮告退了,遊媽媽親自送她出門口。

  剛出門。就看到樂文身著一身紅衣,帶著一群小丫鬟活蹦亂跳的跑來了,遠遠衝她福了一福身子。就蹦跳著進了薛老太妃的屋子。

  不一會屋子裏就傳來一陣歡聲笑語,其中就夾雜著薛老太妃的笑語。

  剛要邁出院子門口的李氏不覺又停住了腳步。暗暗歎息一句,果然薛老太妃方才隻是找個借口讓她走。

  “二夫人,怎麽了?是不是拉下東西了?”遊媽媽並非明知故問,隻是李氏定定站在這裏,朝著薛老太妃的屋子看,她不能裝作不知,陪著一起站,讓人瞧見大家臉上都不好看。

  “沒有,沒有。”李氏這才反應過來,有些局促的對遊媽媽說著,也不敢在張望,趕緊加快腳步走了。

  遊媽媽搖搖頭,這才回到薛老太妃院子裏。

  薛老太妃正被的笑話逗得一陣一陣笑。

  樂文則跟在薛老太妃身後孝順的替她捶背,祖孫和樂,屋子裏一片歡樂的氣氛。

  待到樂文領著小丫鬟走了之後,遊媽媽才湊上前,給薛老太妃泡上一杯養氣和血的紅棗茶。

  薛老太妃輕抿了一口茶,這次真是有些疲憊了,遊媽媽又適時的給她按摩一下肩膀,樂文這小姑娘錘肩不能拿捏住力道,想必不能讓老太妃真正輕鬆。

  按了好一會,看薛老太妃似乎真的放鬆下來,想起方才李氏的態度,遊媽媽不禁道:“老太妃,二夫人似乎有些……不安。”

  薛老太妃閉著眼睛沒有說話。

  遊媽媽以為她睡著了,便不再說話,隻是專心揉肩膀,許久薛老太妃道:“稍後你將我年輕時候戴的那對白玉手鐲拿來,給樂文送去。”

  “是當初老太夫人送您的那對白玉手鐲麽?”遊媽媽有些不敢相信,這對白玉手鐲羊脂白玉雕刻而成,全無瑕疵,異常名貴有錢也難買到不說,那是薛老太妃的母親送給薛老太妃的陪嫁之物很有意義,就那麽送給樂文,還是在沒什麽名目的情況下,這禮也太貴重了。

  薛老太妃點點頭。

  “老太妃……”

  遊媽媽張了張嘴,終究沒說什麽,事後依照薛老太妃的吩咐,將白玉鐲子找了出來,親自送到樂文小姐的屋子裏,因為有些不甘,她還留了一個心眼,特意打聽果郡王妃也來到樂文小姐屋子裏的時候才當著果郡王妃的麵將東西送給樂文小姐,讓果郡王妃也好一陣感激,這才覺得心氣平了一些。

  從此以後,樂文小姐來薛老太妃屋裏就更勤了,倒把李氏給擠在了一邊。

  之前遊媽媽還未李氏丟下薛老太妃去抱果郡王妃大腿而替薛老太妃不平,可是現在眼見李氏有心可憐巴巴的樣子,又有些不忍了,尤其是樂文小姐看起來也沒有對薛老太妃多用心,隻不過小女孩說些小笑話之類的逗老人家開心,其實並不好笑,倒是老太妃像是在哄樂文小姐,明明不想笑,卻裝出一副笑臉。

  終於在一次,樂文小姐又一次得了薛老太妃一隻拇指大小的極純色綠翡翠玉佛之後,遊媽媽實在忍不住,進言道:“老太妃,您就算心疼樂文小姐。也不用給那麽多禮物,給多了對樂文小姐也並不好,倒像是樂文小姐孝敬您是為了這些個俗物,平白傷了祖孫之情。”

  薛老太妃笑笑:“遊媽媽,轉眼間你我主仆都相處了快五十年了吧?”

  提到主仆之情,遊媽媽眼睛又有些熱了,道:“老太妃垂憐。老奴有幸在您跟前伺候了四十八年了。”

  “四十八年。”薛老太妃喃喃。“我嫁進這果郡王府有四十年了,真像是一場夢,有時候覺得日子過得很慢。有時候又覺得很快,你覺得我這一輩子如何?”

  “老太妃,您自然是有福氣的,是老郡王……”遊媽媽說不下去了。她十分替薛老太妃不平,老郡王半生風流。之後就留下一個爛攤子去了,隻剩下薛老太妃獨自支撐這座郡王府,可憐老太妃做姑娘時多出色,一女百家求。怎麽就攤上那麽一個不懂得疼惜人的夫婿呢?

  “我是個石女。”薛老太妃淡淡說了一句讓遊媽媽覺得如晴天霹靂的事。

  所謂的石女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女人,先天不足,不能跟男人行夫妻之事更不會有孩子。正經來說,石女根本就不應該嫁人。

  “這個秘密在我心裏隱藏了幾乎可以說是一輩子。知道的人不超過四個,除了我娘就隻有當時給我娘接生的兩個穩婆,連我爹都不知道。”薛老太妃說著長長歎了一口氣,“我身為嫡長女又是爹娘的第一個孩子,我娘怎麽敢讓我爹知道這件事?這可是不祥之兆啊,就算是爹娘夫妻情深,祖父祖母也不可能容下我娘。”

  遊媽媽知道的,民間罵人的話,說生小孩沒屁眼是一句異常惡毒的話,說是人做了多少缺德的事才會生下這樣一個孩子,這些都是針對男娃的,但對於女娃來說,石女雖不像是沒屁眼那麽嚴重,可也是非常不詳,要在鄉下很多地方都要遮掩著將孩子丟掉,遮掩不住的,女方則會被休掉,就連男家也會被左鄰右舍看不起,薛老太妃怎麽會呢?

  薛老太妃歎息著道:“外人都說我娘如何如何疼我,連幾個弟弟妹妹都放在一邊,他們以為因為我是嫡長女的關係,其實不是的,我娘揣著這個秘密生怕被人發現,我的性命就不保,故而平日裏盡可能的對我好一些,讓我過得快樂一些,生怕那一天……選中老郡王這樣一個女婿並非是我母親有眼無珠,是她千方百計打聽的結果,老郡王身子虛,也難有子嗣,加上人風流心卻軟,對女子多有憐惜,到時候好好求求他,他不會不給我一條生路的。”

  “那老郡王……”聽到這裏,遊媽媽不禁對老郡王心生感激起來,若是老郡王知道了,依舊沒有說出去,那麽對薛老太妃的確不薄了。

  薛老太妃搖搖頭,“不是他心軟,是他的確不知道,洞房花燭夜,我編了一個謊話,說是我一聲信佛,希望能常伴青燈古佛,他當時有一個心愛的丫鬟,我們成親前被他爹娘逐到莊子上,我答應替他求情,將那丫鬟要回來,日後他們雙宿雙飛,我不會幹涉,還會在他爹娘麵前掩飾,他當時正掛心那丫鬟,自然滿口答應下來。”

  “丫鬟,是那個丫鬟?”遊媽媽有些納悶,想了許久,都沒有想到老郡王在初成親之時對那個丫鬟特別厚道,照老太妃說的,他應該能在老太妃的相助之下,將心愛的丫鬟給接回來啊,可她印象中沒這樣一個丫鬟,難道是在她離開薛老太妃那陣的事?

  “名字我不太記得了,大概叫什麽花兒草兒的,也就是個普通的丫鬟名。”說到這裏,薛老太妃眼睛裏露出一絲冷笑,“得了我的幫助,他自然能輕而易舉的跑到莊子上跟那丫鬟相會,隻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他開始偷著相會,想必覺得刺激,可在我的相助下,不必偷偷摸摸,他爹娘見我都不介意,更是不會阻止兒子,橫豎隻是一個丫鬟,之前逐出去是怕我鬧,畢竟那時候他們是聽說了我的‘賢名’千方百計的上門求娶的,後來見我果然如傳言般賢惠,自然樂得讓兒子稱心如意,大概不用偷偷摸摸了,少了刺激,也就不覺得新鮮了,再後來他爹娘見我遲遲不能有孕,便暗示我給他兒子安排通房,之後便是良妾,再然後那些女人還是無子,他爹娘生怕是我用了什麽手段,便自己安排,一來二去的,這女人便多了起來,哪裏還記得一個小丫鬟呢?大概莊子上的人見丫鬟失寵就有些慢怠又或者說那丫鬟傷了心看不看,總之最後沒了,具體怎麽沒的,我不清楚,他自己都不關心,我何必去追根究底呢?”

  “這老郡王心真是有點狠啊。”遊媽媽不由得有些歎息。

  “男人誰不是這樣的?是那丫鬟自己不自愛,不知輕重。”薛老太妃冷酷說道,“在主子沒有成親之時便勾引上主子,無名無份的跟著,能有什麽好下場?就是老郡王,真要憐惜她,也不會偷著來,忍一忍,等娶妻之後過那麽一兩年才正式抬進門做個姨娘豈不是兩全其美?非要偷著,也不想想要是一不小心,有了孩子,那才尷尬呢,當然老郡王當年也不過十五六歲,血氣方剛的少年郎,哪裏忍得了?更沒想到世間險惡,多看了幾本歪書總以為隻要真心相愛的就能抵擋一切。”

  遊媽媽默然,對於薛老太妃的話並不是很讚同,薛老太妃畢竟是做主子的,難以理解丫鬟的苦處,就像她當年,跟在薛老太妃身邊,薛老太妃待她好的,但是那種身不由己,茫然無措的感覺是做主子的無法體會的,所以她才想著跟爹娘出府嫁人,就想著能自己做一回主,不再隨著主子的命運浮沉,更不會被隨便配給一個小廝,誰能料到就算是父母做主,也爭不過命,命該如此,怎麽也改變不了,想想年輕時,老太妃娘家的那幾個出色的少爺,真要有機會,也許當年的她也會掙一把的,高門大戶許多風光的姨娘都是丫鬟出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