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驚
作者:茈茵      更新:2020-07-30 17:25      字數:3239
  後宮不得幹政這是祖先留下來的規矩,可是皇帝還是忍不住一有急難問題就來跟皇後請教,隻因為徐皇後多數並不會告訴他如何做,但是卻能在不知不覺中引導他自己得出正確的作法,既不傷及他作為帝王和男人的顏麵,又能解決問題。

  今天朝堂上,言官們又提出了關於京城治安的問題,其實前幾日,就有張禦史上奏折,說五城兵馬司中勳貴子弟過多,勳貴子弟過於懶散,疏於巡查,致使京機重地盜賊橫行,結果被雲製台反駁了一番,說是幾個鼠竊狗偷之輩而已,京城還有巡撫衙門等等部門,又不是隻五城兵馬司,別什麽事都賴勳貴頭上,還諷刺言官就會動筆杆子,有本事拿出一套治理翻案哪怕是紙上談兵也好過誇誇其談,弄得人心惶惶等等。

  雙方說得都有道理,各有各的難處,吵吵嚷嚷之下,他就和平常一樣和一下稀泥,在稍微訓斥一下五城兵馬指揮使等人就是了。

  沒想到今天朝堂上張禦史更加言之鑿鑿說京城昨夜發生大案,據說是有盜賊放火搶劫殺人,苦主不是平民百姓,而是誠郡王府還有寧福郡主府,這總該歸五城兵馬司管了吧?

  這兩府之人今日都沒有在朝堂上,無從查問真實情況,但是張禦史說半夜三更兩府人聲鼎沸火光衝天,周圍街坊鄰居全都聽見看見了,據說血腥味蔓延了整條街,現在真是人心惶惶了。

  詢問五城兵馬司的人,幾個指揮使個個閃爍其詞。說是具體情況還在調查中,張禦史不依不饒。言辭犀利,暗指五城兵馬的人玩忽職守,說是調查,隻怕是一無所知,據說昨夜的案子隻是巡撫衙門出動。根本不見五城兵馬司的人。

  五城兵馬司的人啞口無言,文官全體激憤,將武將們批得體無完膚,東拉西扯順便再把那日說張禦史小題大做的雲製台拉出來批鬥了一番,把老頭氣得夠嗆。

  當時他也隻好先把幾個五城兵馬指揮使給訓斥了一番,罰俸三個月,勒令他們把這個案子個給查個水落石出,否則嚴懲不貸。

  下朝之後。他不免覺得有些焦躁,五城兵馬這幾個指揮使他頗為有些了解的,倒不完全是草包,隻是的確有些懈怠,如今這案子事發突然,若是能極早破案擒獲匪徒自然沒話說,就怕萬一,總不好把整個五城兵馬司給撤了。其實禦史們揪著這事不放,是有對現任五城兵馬司有所不滿。

  這些他心裏都明白,文官武將之間自古以來就有調和不了的矛盾。他有些擔心這事繼續鬧下去,會有些不好收拾。

  聽完皇帝的憂慮,

  徐皇後微微一笑道:“皇上目前無須憂慮,昨夜事發突然,既然誠郡王府和寧福郡主府並沒有正式將案子報給五城兵馬司,隻是報了巡撫衙門。想來損失並不是很大,禦史之言有所誇張,隻要責令五城兵馬司限期破案即可。”

  “朕知道,朕已經責令五城兵馬司三日內破案,可是,張禦史說得很肯定,血腥氣蔓延了整條街,誠郡王今日有沒有上朝,朕擔心死傷過多,五城兵馬司就算破了案,也難以交代。”皇帝擔憂的是萬一不能漂亮的破案,將匪徒一舉擒獲,這禦史言官吵吵嚷嚷之下,勢必要舊話重提,朝堂上就又會是一番爭鬥。

  徐皇後暗暗搖頭,登基那麽多年了,皇帝還是沒有作為一國之君的霸氣,還是那麽優柔寡斷,做事瞻前顧後,當然這也是他能夠存活到現在並且登基為帝的原因,當年稍微有點棱角隻怕就要死在那場奪嫡鬥爭之下,就算是現在,做不了一代明君,做個平庸的守成仁君是不錯的,畢竟皇帝心存仁厚,不會輕易動怒,這也造成成了朝中禦史言官特別的活躍敢言,不斷挑事。

  皇上他是一個好人,卻不是一個好的君王。

  徐皇後輕聲道:“皇上責令五城兵馬司三日破案是對的,臣妾覺得五城兵馬司人才濟濟,必定能將這案子破了,匪徒一舉擒獲,另外,這個張禦史既然那麽關心此事,就讓他督促案件進展,全程參與必可了解五城兵馬之辦案之辛苦,了解之後必然不會揪著此事不放,當然若是張禦史有過人之才,能在此案中立大功,皇上也可以論功行賞委以重任。”

  “梓童言之有理,朕即刻下旨。”皇帝覺得有道理,設身處地最是能相互理解。

  皇後點點頭,又道:“當然若五城兵馬司真有所懈怠,必然要嚴懲,傾五城兵馬司之力,連個案子都破不了,就莫怪朝中大臣都擔心京城治安了,畢竟文官不比武將勳貴,能馴養大批的家丁護院。”

  ……

  誠郡王府中,誠郡王妃康氏正焦急的等待她的奶娘蔡媽媽回來。

  好容易蔡媽媽來了,她急忙問道:“媽媽,打聽到了麽?”

  蔡媽媽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道:“這個隔壁郡主府中人口比較少,往來不多,昨天出事之後,那些丫鬟婆子小廝更不敢輕易亂走,所以不容易打聽,老奴也不敢亮明身份,隻能拐著彎打聽……”

  “媽媽你就快別廢話了,直接說打聽到什麽?”康氏著急的說道。

  “是,王妃,老奴打聽到,這個昨夜寧福郡主府的護衛的確是抓到人了,還不隻一個,好幾個人看到的”蔡媽媽低聲說道,“隻是昨夜郡主府失火,也不知道被抓到的是什麽人,或許郡主府昨夜真是恰巧有賊,比較這寧王爺豪富滿京城都知道,郡主嫁妝也豐厚。”

  康氏蒼白的臉上青了幾分,就那麽巧。

  蔡媽媽道:“王妃,您不用擔心,那些人其實什麽都不知道,而且他們都是訓練有素的,手上人命無數,被抓住絕無僥幸的可能,為了避免連累妻兒他們一定會自盡。”

  “沒有親眼看到的,就不能說一定,隻要人活著,早晚就會開口。”康氏臉色非常難看的看著蔡媽媽,“你不是說這些人都是萬裏挑一的高手麽?怎麽輕易就被人擒住了?”

  “這,王妃,俗話說強中自有強中手,這有些事真說不準的,當初老奴就……”蔡媽媽想說,當初她就說不能這麽幹,誰知道王妃不聽,執意要冒險。

  “你拿我的帖子,請孫四少夫人過府來一趟。”康氏不耐煩聽蔡媽媽講這些當初之類的。

  孫四少夫人沈氏,傳言跟寧福郡主私交甚篤。

  蔡媽媽急忙阻止道:“王妃,眼下情況未明,貿然請孫四少夫人過府,又能說什麽呢?”

  “那也不能什麽都不做,等著人來查吧?”康氏真有些頭疼了,今天一早遞帖子上門,寧福郡主府的人推說郡主昨天受驚,剛歇下,她就覺得這是一個借口。

  尤其是從昨天到今天早上,她一直讓人在巡撫衙門打聽這案子進程,巡撫衙門那幫廢物卻說一個可疑人物都沒有抓到,很明顯郡主府的人有所隱瞞。

  這寧福郡主也是一個厲害角色,雖然跟遠平伯府打過交代對這位伯府小姐出身的郡主都挑不出什麽來,除了當年那個腳踢孕婦引起過軒然大波之外,都說這位小姐平日裏安安靜靜,各方麵都不出挑,做事也不出格,很普通的一個大家閨秀。

  她並不相信人言,別的不說,這位郡主小小年紀,命運幾番起伏,手腕還是心形稍微弱一點的早死好幾回了,這樣的人若是想要一個好名聲是非常容易的,這位郡主什麽也沒有,隻有一個原因,這人絕不是一個與人為善之輩。

  “稟王妃,孫家四少夫人求見。”

  外頭小丫鬟稟報之聲傳來。

  “快請。”康氏大喜,這正是來得及時,莫怪京中人提起這四少夫人沈瑤都讚歎,的確會做人。

  隻蔡媽媽眼神有些黯然,不過人都來了,事到如今,她還能說什麽呢?唯有希望這沈瑤真的跟寧福郡主有交情,至少能幫著引見一下,至於其他的,隻怕是指望不上的。

  孫四少夫人,人都說溫柔敦厚,早年名聲不顯,許是年紀小,又被繼母苛待,故而顯得有些高傲,年紀大了,嫁入之後反而懂事,待人很是寬厚,京中貴婦良莠不齊,難免有些口舌多的,拿她婚嫁之事說嘴,說是逼死幼妹之類的,按說無論真假,是人被傳這種事都會惱怒。

  但是這位孫四少夫人卻絲毫不以為意,也沒有辯解,流言最猛烈的時候不回應,卻也不躲避,照樣出門交際應酬,逢人就笑嗬嗬的,哪怕是那些個在背後說她不是的,她都當不知道逢人就說笑,這份功力很少有年輕媳婦子能做到,尤其是她並不是在麵上當什麽事都沒發生,那些個說她之人遇到什麽事她第一個上前幫忙,就算說嘴之人也有什麽把柄落到別人口中,她不也落井下石,反而處處幫人說好話,打圓場。

  這樣以德報怨的做人方式,任是再刁的人也挑不出錯來,慢慢的就隻有說她好的份了。

  ps:

  明天新的一周,求女頻推薦票,推薦票不投就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