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酒友
作者:葛巾      更新:2020-03-10 05:53      字數:3009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趙樸真並不知道有人正殫精竭慮地準備一座華美的金籠,將她裝入。

  她正為如何教導幾位學生應試琢磨著。除了白英,還有幾家有女兒想要去試一試女舉的,都有些門路,在聽說過當初嫏嬛女史在刺史那邊的發言,都托了人找了門路,打聽得她這邊過年有了幾個缺,立刻將女兒送了過來,隻求秋闈州試這邊先爭得個州推的名額再說。

  這幾個女學生,包括白英,其實和真正世家裏那紮紮實實書香熏陶的世家才女,還是差了許多,不過是略通文理,讀過幾本書,能寫上幾首詩不錯韻,這就已是極難得了,但趙樸真卻知道,她們這樣水平,就算勉強矮子裏頭挑高個進了州推,進京考試,和那些五姓女競爭,那可還差得遠了。

  然而離今年秋闈,也隻有八個月的時間,扣掉各種節日假期,時間極少,秋闈又撞上她臨產,到時候顧得上的時間極少,而秋闈一過,得中的人就要立刻趕往京城參加明年春闈。

  這麽算來,她不可能再細細教這幾個學生夯實基礎了,就算她能教,她們也未必學得下來。

  事到如今,卻隻能押題了。

  其實幾個學生的家長,又何嚐不知這道理,送來給她,大抵也是看中她了解京城,大概能押中一題兩題罷了。

  趙樸真其實性格中有著跳脫和大膽冒險的一麵,並不是那等墨守成規的規矩之人,她打定主意,索性便自己拿捏著朝廷這幾年的大政琢磨著,出了幾個方向,又專門去找了公孫先生討教了一番,定下了幾個大題目來,教學生細細做來,就著學生寫出來的初稿,讓她們反複查經尋典,改了又改,竟是磨到盡善盡美,方換題繼續來,幾個女學生憋著一口氣要在秋闈中拿個好名次,也頗為認真,趙樸真一連帶著她們閉關磨了數日,眼見著將大好春光都在苦讀中熬過了,天漸漸熱了起來。

  她雖雙身子,卻一直頗精神健爽,天氣熱起來後,卻開始怕熱得緊,日日手裏扇不離手,一股細細的心火上來,沒法子靜心,索性在廚房搗騰些精致的涼菜、魚膾、水果來。

  這日她做了個頗麻煩的荷葉蒸整雞,因著還有糯米香菇等包著,整屜子又熱又重,熱氣蒸騰,趙樸真叫老蒼頭:“過去讓隔壁的公孫二先生過來拿雞。”老蒼頭應了一聲就出去了。

  這時正好外邊禤海堂走進來,見狀便問:“需要我幫忙嗎?”

  趙樸真笑道:“沒什麽,做了個荷葉蒸雞,因著隔壁的公孫先生時常幫忙,因此便時常分他們一些,禤郎君是過來接白英嗎?可她才開了題,說要寫完了才回去呢,怕是您還得再等等。”

  禤海堂已是挽了袖子,露出手臂上結實的肌肉,手一伸,已是輕輕鬆鬆替她將那屜蒸雞提了起來:“送隔壁是嗎?我替您送過去,等一會兒不妨事的,我一會兒在門口等著,什麽時候好了,讓英妹妹出來便好了。”

  他端著雞才到門口,便和剛得了老蒼頭通知走過來的公孫刃碰了個對麵,趙樸真忙笑道:“公孫刃先生,這位是禤郎君,今兒做了雞,比較沉,禤郎君好心搭把手,禤郎君,既然公孫先生來了,您且放下讓他自個兒拿吧?”

  公孫刃並不說話,幽深沉靜地目光往禤海堂腰上一截短鯊魚尖皮套上打了個轉,忽然問道:“你這,是三棱刺?”

  禤海堂愣了下,目光和他對了下,將那屜蒸雞放了回去,道:“是。”

  公孫刃一貫總是冷漠孤僻的樣子,如今臉上卻帶了一絲好奇的神色:“可以看看嗎?”

  禤海堂頓了頓,真的將腰間的鯊魚皮套中的三棱刺拔了出來,隻見幽黑暗沉的一把匕首也似的武器,約莫一尺長,有著三棱鋒,看著並不太起眼,公孫刃卻十分仔細地看了又看,近乎一種欣賞和迷戀的目光:“好鋼,做得好,這個紮進去,會放血吧?中了的人,基本很難救回。”仿佛不是在說一樣凶器,而是在讚美這殺人的功能一般。

  禤海堂輕輕咳嗽了聲,有些尷尬地看了眼趙樸真,低聲道:“海上難找大夫,這個對凶殘的海盜有用,基本上紮中要害,那海盜也就廢了,能去掉一人是一人,這樣咱們才能活下來更多的人。”

  公孫刃道:“一寸短一寸險,這個近身才好用,也還是很凶險,一不小心被人反手刺傷,若是用長槍上紮上這個三棱刺刀頭,可能好些。”

  禤海堂點頭道:“海上咱們的人一般用三叉魚叉,帶倒刺的,和這個異曲同工,這個隻是我如今隨身攜帶著防身罷了。”

  公孫刃好奇道:“魚叉?會太重嗎?用不久吧。”

  禤海堂笑道:“還行,平日裏叉魚,水手們倒都有一把子力氣的。”

  公孫刃點了點頭,將那三棱刺遞給禤海堂,伸手去,也是輕而易舉地將那屜蒸雞端起來:“要等人?不如到我們隔壁那邊去,喝點酒,聊聊海上的事?我大哥也有興趣。”

  禤海堂一笑,露出潔白的牙齒:“那就叨擾了——我車上有臘好的魚和兩壇子極好的蜜酒,我去拿過去。”

  就這麽一來二去,禤海堂居然和公孫家兩兄弟都說上了話,之後每次禤海堂送白英過來,便在隔壁公孫家的院子裏坐下來,吃著趙樸真這邊送過去的精致小菜,就著他自己帶來的上好臘魚、燒鵝以及好酒,三人小酌著,天南地北的聊,都是走過不少地方的,交談起來居然分外相投,儼然倒成了極好的酒友。

  趙樸真有時候聽他們說話:

  “海盜主要是什麽人?”

  “什麽人都有,亡命之徒,不分地方的,紅毛的,倭人,還有我們大雍的,其實都有,其實他們不大招惹我們白家的船,不過在海上,最危險的不是海盜。”

  “是風浪?”

  “對,最可怕的是風浪過後,迷航,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裏,隻能靠著指南針走,如果走了許久都沒有見到陸地,船上食水又不多的時候,大家就開始惶恐,那種可怕,比遇到海盜還可怕多了。”

  “你迷航過嗎?”

  “當然,不過命大,還是回來了,再有經驗的水手,也不敢說永遠不會迷航,海實在太大了。”

  “這麽可怕,為什麽還要出海。”

  “當然是利潤,上百倍,上千倍的利潤!同樣的茶葉,絲綢,瓷器,香料,隻要運出去了,完全不愁銷路,再貴都有人買!再平安返回,那就是大家分錢的時候!每一次出去,大家都會寫遺書,抱著死在海上的念頭出去,然後如果遇險了,遇到海盜或者風浪,僥幸沒死,都會想著這一次回去就收手,再也不出海了。結果回來了沒多久,又舍不得那利潤,還是出去了,要不怎麽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呢。”

  “真的有那麽多水手願意和你們出去求財?”

  “當然不,其實有很多都是流放犯和苦役,還有一些是死刑犯改過去的,有時候我們要辦一些官府的差使的時候,就會征用到這些人。”

  趙樸真想到了王慕岩,忍不住追問:“那這些人如果在海上遇到風險……”

  “都一樣,扔海裏葬了,船上不能放屍體的。”禤海堂喝了口酒,眼裏帶了一絲悲涼:“上至船長,下至苦役,若是在海上死了,都是一樣的葬身魚腹。”

  “我父母當年,也是遇上了海盜,劫掠一空,還全都將人綁了推下海去,屍骨無存,我至今仍未找到凶手,報仇雪恨。”

  趙樸真聽白英說過他的身世,也不知如何撫慰,隻好替他倒了一杯酒,公孫鍔卻問他:“這麽多年,沒有線索嗎?你家得罪了什麽人,不知道嗎?”

  禤海堂搖了搖頭:“不知道,我那天睡得迷迷糊糊,母親忽然將我推入床下,塞了我嘴,說要捉迷藏,不讓我說話,說讓我乖乖的,等到她叫我我再出去,我那時候還小,不知道怎麽回事,我母親一直也沒有再叫我,後來我被白伯伯的人救出來的時候,才知道母親身上中了幾刀,她害怕我聽到了害怕叫出來被人發現,一聲都沒出,活生生流血過多死去的。”

  眾人忽然都不說話了,隻有禤海堂又喝了一杯酒:“從那時候我身上就沒離過刀,隻等著手刃仇人,如果有朝一日他能被我找到的話。”他麵無表情,聲音平淡,所有人卻都感覺到了那一刻的刻骨森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