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冊封
作者:葛巾      更新:2020-03-10 05:52      字數:3150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賞花宴完回去,趙樸真將在皇後那裏見到的都上報李知瑉了,李知瑉仍然那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崔柔波,崔家三房最小的幼女,從小說身子不大好養在深閨,很少見人,崔家是太子的外家,安排一個嫡女嫁給太子做太子妃,十分順理成章,公主最後應該也不會反對。”

  趙樸真道:“為什麽?今天看東陽公主很不高興的樣子。”

  李知瑉淡淡道:“她自然要生氣,畢竟她一直以為太子在自己控製之下,如何容得旁人來染指,但崔氏大族,推出這個人選必是經過深思熟慮,東陽公主是太子十分重要的助力,他們自然不會明著和東陽公主過不去,一個嫡幼女,身體不好,性情柔弱,但身份貴重,再合適不過了。東陽公主,是不會容許太子娶一個有著強勢外家,又有主見的太子妃的。如此看來,崔家嫡幼女,反而是最合適的,東陽公主同樣也還需要崔家的支持,隻是這其中自然又有一番利益交換……”

  趙樸真看了一眼李知瑉,隱約猜到了他的意思:“王爺的意思是,上官娘子大概做不成太子妃了?”

  李知瑉沒答話,過了一會兒喃喃道:“我本以為皇上會插一手,沒想到居然是崔家……上官氏……隻怕要對太子離心了……”

  趙樸真看他一直沉思,心裏卻想到了崔氏和皇上的關係上,皇上應該是強迫了崔氏,崔氏為了孩子不得不隱忍,而皇上大概看在她麵子上,也不會幹涉崔氏女成為太子妃?可是,太子不是也挺喜歡上官筠的嗎?他能拗過自己的生身母親嗎?

  果然冊封很快就下來了,崔氏嫡女封為太子妃。

  旨意一日之內遍傳京華,大出眾人意料之外,太子與上官筠同為國子監同學,青梅竹馬,上官謙又是炙手可熱的下一任宰相人選,東陽公主對上官筠也還算認可,時不時有賞,人們幾乎都已認為上官筠就是眾人首肯的太子妃人選。崔皇後自先帝死後離宮出家,入了道觀清修,清心寡欲,許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守在道觀內,極少出現在眾人視野內,連對親兒子也極少召見,崔家也極為低調,很少看到出現在社交場所,沒想到這一出手,就是自己親生兒子的封妃大事。

  然而細細一想,卻也在眾人意料之內,畢竟崔氏為太子生身母親,崔家再出一任太子妃,再合情合理不過,再怎麽出家,也沒個對自己親血肉的婚事不聞不問的。而東陽公主,畢竟也不能完全無視崔家,想必也和崔氏達成了一致意見。

  然而這麽一來,上官家卻就尷尬了。

  竇皇後十分喜悅,眉目間盡是春風得意。前日賞花宴上崔皇後與東陽公主的針鋒相對,她就憋屈得不行,當年她是不起眼的庶子王妃,連在她們跟前說話的份兒都沒有,如今自己已經是皇後了,卻仍然還是在這兩人麵前渺小得連抬眼看看都不屑,太子的婚事她管不著,自己嫡親兒子的婚事,她卻非要爭一口氣不可!

  “太子妃已定了崔家小娘子,上官家這次臉丟得有點大,這些世族的人,特別要麵子,絕不肯將自己嫡女送去做太子側妃,上官筠年紀也不小了,等不起,那天賞花宴我賞了上官筠一些東西,你可以和上官家再走走,探探看,五姓女如今都沒什麽好選擇,不如想法子娶了上官筠,你也得了上官家襄助。”

  “上官謙一直沒有續弦,後宅一直是老夫人掌著,我召上官老夫人進宮聊聊好了!”竇皇後迫不及待,一旁李若璿終於忍不住輕聲道:“母後,我看上官姐姐自封太子妃的旨意下了以後,都沒到國子監上學過,聽說是上官老夫人病了,她要在家侍疾,上官家也閉門謝客,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太著急吧。”

  竇皇後道:“這會子病,想來也是個借口罷了,我們若是不表態,怕是上官家會盡快將女兒訂出去。”

  不得不說竇皇後還是看透了世家這些彎彎繞,但是卻到底還是耿直了些,李若璿委婉勸道:“母後,您若是有意,不如借別的口委婉致意,若是太直接了,一則若是拒絕了不好看,二則這個時候召人進宮,東陽那邊想必也要伸手作梗的。”

  竇皇後道:“她自己耍了人家上官家,這會子還好意思攔著人?”

  李知瑉終於開口:“母後還是等著父皇的意思吧。”

  竇皇後一怔,李知瑉再次道:“母後若是給上官家遞話,上官家不答應也就算了,若是答應了,那就是要和東陽公主、太子站到台麵上,打擂台了——這就是站隊,母後可知道父皇心裏究竟是什麽意思嗎?”

  竇皇後怔怔看著自己的長子:“你父皇……自然是支持你的……再說進來鬧的這兩出,又是斜封官,又是私鑄錢的,咱們和東陽公主,已是勢不兩立了吧。”

  李知瑉道:“中間還有嚴相,時機不到,原本是為太子、我和二弟選妃,若是父皇有意讓上官嫡女做秦王妃,那就該讓太子妃與秦王妃、晉王妃同時冊封,然而如今卻先封了太子妃,這個時候,還是什麽都別做的好。”

  竇皇後幾乎不認識這個一向被自己叱責嫌棄的長子,遲疑了一會兒,想起了這些年威嚴愈重的丈夫,難得地沒有再駁他的話,卻轉頭看了眼李知瑉身後老老實實侍立的趙樸真,仔細看了兩眼,又問:“今兒怎麽不是藍箏跟著你進宮?前兒得了些燕窩,我正想著教她好好燉了給你早晚吃,養養身子。”

  李知瑉道:“她有些咳嗽,怕進宮帶了病氣,所以沒敢進宮伺候。”

  竇皇後聽了倒也罷了,這時李若璿卻纏著竇皇後道:“過幾日就是浴佛節,我想去開元寺燒香看法會去。”

  竇皇後倒也不舍得十分拘著女兒,隻是轉頭對李知瑉、李知璞道:“叫你哥哥不拘哪個有空的帶著你去便是了,隻是不許在宮外過夜,仔細讓人知道了不好。”大雍公主地位超然,因此她倒也沒怎麽避諱,前邊有個養著麵首奢侈驕淫的東陽公主呢,別的公主略有些出格的,也沒人專門去揪著不放,就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心胸狹窄的東陽公主。

  李知璞忙道:“別叫我,先生布置了個題有些難,我得寫出來,再說浴佛節有什麽好看的,都是人,挨挨擦擦的,還是勞煩大哥吧。”

  李若璿道:“你們男子自然是不稀罕,我在宮裏那麽久,公主出行一次不容易,好歹趁我未嫁,多帶我耍耍啊。”

  李知瑉倒也沒拒絕:“到那日我派車接妹妹。”

  浴佛日很快就到了,一早趙樸真就不得不帶了馬車去宮門接了公主出來,李若璿看到她,上下打量了一眼,問了幾句去封地的事,看趙樸真中規中矩,問什麽答什麽,也失了興致,沒繼續問下去,不過倒也沒有和從前一樣冷言冷語的刻薄,想來時移勢易,大哥不似原來想的這般沒用,身邊的寵婢,身份也水漲船高起來,趙樸真著實有些感慨。

  好在很快便到了寺廟,李知瑉早已在那邊穿著便服,候著妹妹。看到妹妹來,上前接她下了馬車,然後緩緩步行進入了開元寺,寺廟裏人山人海,外邊的店裏更是五彩繽紛的招子鳳裏搖擺,男男女女們都衣著簇新鮮明,手裏捏著敬獻佛祖的香花,鮮果,檀香,花燈等物,春風滿麵,十分喜悅。

  李若璿心情也甚好,緊緊跟在李知瑉身邊,不斷發問,李知瑉身旁幾個便衣侍衛則若即若離地保護著他們,李若璿身邊又有兩個貼身侍婢跟著,一行人雖然身著便衣,卻也是衣袍華美,貴氣逼人,因此一般人也不敢衝撞他們,王府下人也占了個極好的涼棚,簇擁著他們上了涼棚裏做好,眼看著法會這就開始了。

  人聲鼎沸,萬人歡呼聲中,莊嚴的法鍾敲響,法會開始了,佛號聲聲,梵樂陣陣,趙樸真站在後頭,看涼棚下李知瑉和李若璿身邊幾個內侍和公主身邊的侍婢圍得水泄不通,根本沒她插手的餘地,文桐看她站在一旁,笑著悄悄道:“今兒熱鬧,不如真姑娘自己逛逛去?這兒不缺人伺候呢,一會兒王爺若是找你,我給您遮掩兩句。”

  趙樸真並不敢擅自便走,搖了搖頭,卻看到裏頭李若璿身邊一個叫玲瓏的宮女走了出來,手裏拿著銀子對趙樸真笑道:“姐姐,公主聽說那邊有比丘賣難得的蓮花,敬獻佛祖是極好的,說要買了獻佛祖跟前去,侍衛內侍粗魯,怕選不好花,我們又得伺候在公主身邊,省得她要個什麽找不到,隻有勞煩姐姐您去辦一下了。”

  文桐一怔,貴人忌諱多,既然說了不許內侍侍衛去獻花,他自然不敢湊上前,趙樸真卻不大在意,她本來也覺得站在這兒實在枯燥,便拿了錢依言到前邊去買蓮花獻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