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進宮
作者:葛巾      更新:2020-03-10 05:52      字數:3510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竇皇後看到李知瑉進去,橫眉冷對:“可想到進宮請安了?我還以為你翅膀硬了,安心在外邊自在了?聽說你還腆著臉去上官家的莊園度假?你到底還有點自尊不,別人請太子,你湊什麽熱鬧……”

  趙樸真侍立在下頭,她是第一次看到竇皇後批評秦王,知道竇皇後不待見秦王,卻萬萬沒想到居然會這樣,在她印象中,竇皇後一直是端莊大方,儀態嚴整的,如今卻猶如市井婦人一般的刻薄尖酸,赤裸裸地辱罵自己已經十六歲的長子。

  李知瑉站在那裏身材頎長,衣冠儼然,已經不是個孩子,卻隻說了一句“母後息怒”,之後便一言不發,直直站在那裏聽竇皇後訓斥:“你如今是連你弟弟都不如了,你弟弟尚還知道謹言慎行,刻苦讀書,你卻整日裏庸庸碌碌,若是知道藏拙,安心在王府裏呆著,便是不看書我也認了,卻還去往人家眼前戳,愣要去陪襯別人……你父皇對你是一點指望都沒了……”

  趙樸真站在那裏越聽越難受,她自幼在宮裏長大,便是宮裏的姑姑和掌事的公公們訓示人,那也都是輕聲細語,按著規矩該怎麽罰就怎麽罰,保證罰得你下次再也不敢,卻絕沒有這樣一句一句地侮辱和損人,這還是親兒子……她低著頭盯著李知瑉一動不動的靴子,心想,這些年他都是這樣子過來的嗎?難怪……這樣的母後,還不如太子呢,她心裏一跳,想起崔娘娘來,那一夜的情形又跳到她的心裏,皇後知道皇上和崔娘娘通奸嗎?看上去應該不知道,若是知道應該對撞破這個秘密的兒子更憐愛些吧?若是不知道,豈不是李知瑉這些年,一直擔負著這沉重的秘密,卻沒有告訴生身母親?他現在裝著韜光養晦,是因為這個秘密嗎?

  她心裏砰砰跳著,覺得竇皇後又可憐又可恨,可憐在丈夫和皇嫂通奸,親兒子明明很有才能,卻也瞞著她,可恨在這般折辱自己的親生子,卻不知道自己親兒子背負著什麽樣子的秘密……她若是李知瑉,也不願意進宮啊。

  這時竇皇後終於訓斥累了:“罷了,說來說去你總是這樣,油鹽不進,虛心認錯,偏就不改!你進宮來做什麽?”

  趙樸真幾乎要笑出來,李知瑉卻仍是仿佛被訓斥了半天的人不是他一般,平靜無波地開口:“孩兒聽說母後有意為孩兒謀大姓世族女。”

  竇皇後臉上一虛,又正色道:“什麽人又在你麵前胡唚,我這也是為了你好。”

  李知瑉慢慢道:“母後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操心,此事其實交給父皇做主便好,兒子也誌不在此,實不必勉強,非要娶什麽大姓世族之女。”

  竇皇後怒道:“你懂什麽!選秀之事,自然是皇後之責,你父親耳根子軟,到時候被東陽公主在裏頭弄鬼,給你弄個十分不得力的妻族,那就再不能翻身了!便是朱貴妃,如今也打點著其中搗鬼呢,這些天都在請見朱國舅夫人,誰不知道她打什麽主意呢!”

  李知瑉道:“世家大族,圈著地雄踞為一方豪強,魚肉鄉裏,從聖後起就一力打壓,提拔寒門學子,如今五姓七望聽著好聽,實則近些年人才凋零,場麵上看著大,不過是吃著祖宗的老本罷了,便是出幾個讀書人,也大多是墨守成規的陳腐之人,這樣人家養出來的女兒,可想而知,母後實不必拘泥於此,更不需為之操心,白費心思。”

  竇皇後完全不聽:“你懂什麽,世家大族的排場,你是不知,旁的不說,就說太原王氏,那可是煊赫得很!若是真娶了王氏嫡女,聘禮自是不必說,錢財上那是完全不愁了!王皇後當初被聖後害死……可恨這次進京的嫡女實在……我之前也打聽過,適齡嫡女太少了!不行隻有看過兩年你弟弟……”她忽然戛然而止,飛快地看了李知瑉一眼,然後斷然道:“總之你別想這些,一切由我安排便是了!你這些時日在京裏乖乖的,切莫惹是生非,管好王府的下仆!”

  李知瑉徐徐吐出一口氣,看著聲色俱厲的竇皇後,終於放棄了勸說:“是。”

  不知出於什麽心理,竇皇後莫名對這個總是不愛說話今日卻難得進宮來說了一通的長子有些怵,甚至有了一種不知所起的內疚,於是留了李知瑉在宮裏吃飯後才放了他出宮回王府。

  趙樸真莫名其妙地陪了他進宮,又回了王府,什麽都沒有做,天又晚了,隻好就留在了王府裏住著。

  花菀笑得直打跌:“你沒看到藍箏知道你陪了王爺進宮,那個樣子,坐立不安,先去找文桐公公打聽,王爺怎麽忽然就帶了你進宮,進宮做什麽,娘娘說了什麽,留飯了嗎?文桐公公笑眯眯的,偏偏一點兒沒透露,她就又去問別人,小廝們哪裏能跟進宮!就隻知道今兒王爺本來是去太學的,後來和太子出來,就去了春明樓,再後來太子走了,王爺就忽然決定進宮了。”

  趙樸真一想到無微不至麵麵俱到的藍箏發現有事情不在自己控製中的感覺,也忍不住笑:“你又知道得這麽清楚,太促狹了吧?”

  花菀哈哈大笑:“她倒是遮掩來著,打著關心王爺的旗號,可惜人人都知道她是為什麽,還不就是因為她是娘娘身邊人,所以每次王爺進宮都帶她,這次偏偏沒帶她嗎,她那樣子就差直接去問王爺了。”

  趙樸真被她感染得也抿著嘴笑,這時房門響了兩聲:“樸真妹妹在嗎?”說曹操曹操到,聽聲音竟然正是藍箏,花菀幾乎要笑出來,趙樸真擺了擺手不許她笑,起身開門道:“姐姐怎麽有空過來?”

  藍箏走進來笑道:“是我,好些日子沒見著你了,聽王爺說如今你在春明樓那邊有差事,王府回來得少,我想著這幾日就要發例銀了,怕你明兒出去又不得空回,便先給你送過來。”說完將手裏拿著的手帕包著的幾個碎銀子遞給她:“你數數。”

  趙樸真忙笑道:“謝謝藍姐姐,不值甚麽,勞煩走一趟。”

  藍箏長歎一聲:“我這也是心中有愧,前兒去折桂園,是我錯怪了妹妹,原來中了別人的算計不自知,上官家勢大,我也是怕王爺失禮於人,才提醒了王爺一聲,沒想到倒冤了妹妹,我心裏一直很是難過,想著要和妹妹說聲對不住。”

  趙樸真笑道:“這怎麽說,姐姐千萬別往心裏去,那都是小人作祟,我都忘了,姐姐也別在意了。”

  藍箏舒展眉頭笑道:“妹妹是個豁達人兒,是我想多了,總想著妹妹怕是心裏怨我,所以也不敢往妹妹跟前站,怕妹妹看到我煩心,隻是這些日子我想著,咱們都是伺候王爺的,自己先不合了,旁人看著也不像,人心不齊,伺候王爺也必是要有差錯,若是有個閃失差錯,到時候娘娘問罪下來,如何承擔得起呢。所以我也就厚著臉皮,來和妹妹說和,隻求妹妹看在王爺份上,莫要和我計較。”

  趙樸真看她一番話伶伶俐俐又是娘娘又是王爺的大帽子,心裏又好笑又好氣,嘴上隻道:“我人笨,全沒在意,何曾對姐姐有什麽意見?倒累著姐姐操心,都是我的不對了。”

  藍箏拉了她的手,目光盯在她胸前那鑲嵌寶珠的瓔珞笑:“你若是笨,咱們就沒一個聰明人了,我聽說你記誦書本,便是王爺也讚不絕口,要不怎麽把偌大一個春明樓都給你管著,連內院的華章樓,你不在,也並沒有撥其他人去管,問王爺,王爺也隻說換了人怕書找不到,隻教原來的內侍和奴婢按你說的管著。我想著,咱們幾個宮裏來的,竟隻你一個得王爺青眼,替換不得,我們幾個,那都是拙笨不堪使喚的。”

  趙樸真看她越說越過火,隻好微笑:“姐姐說的哪裏話,姐妹們都是各有各的差使,缺了哪個都不成的。”

  藍箏笑道:“哎唷,我都很是後悔當初在宮裏內講堂沒好好用心學些東西,隻想著辦好差使就行,竟是想差了。說起來聽說今兒太子和王爺去了春明樓了?”

  可算講到正題了,趙樸真心裏暗笑,隻道:“是,說是下了學太子殿下想著去逛逛,便和王爺來了,來得正巧上官小姐也帶了她的兩個表妹在樓裏,正好一起逛了逛,後來太子殿下和上官小姐乏了就都走了,王爺喝了點茶,便突然想進宮,身旁正好隻有我伺候,便叫我陪著進宮了。”倒是不厭其煩把細節說給藍箏聽,省得她一個人瞎想。

  藍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眉毛舒展開來:“原來是遇到了上官小姐,她的表妹?是盧家的嗎?”

  趙樸真笑道:“姐姐真是聰慧,正是她母家盧家的兩位表小姐,說是才到京城,上官小姐帶著四處逛逛呢。”

  藍箏已是了然:“保定盧氏,也是大族,和上官家聯了姻的,大概是送女兒進京參選的了,隻是這次選秀,上官小姐也在選,盧家大概送的也隻是旁支或是庶女,要麽是陪媵,要麽是謀側妃了。”

  趙樸真隻是微笑,知道可算把藍箏的注意力給轉移到這上頭去了,否則總盯著自己記恨使絆子,那誰受得了呢。

  藍箏滿麵笑容又問了幾句:“我也有些日子沒進宮見娘娘了,不知道皇後娘娘身子如何?”

  趙樸真道:“娘娘自然是極好的,也隻是問了幾句王爺的起居,說了些家常,留了飯,便出來了。”

  藍箏心神領會,她在竇皇後身邊伺候多年,自然知道竇皇後見了長子會怎麽樣,而秦王見了上官家小姐的兩位表妹,大概也是為了選秀的事情,進宮和竇皇後通氣罷了,這前後事一串聯,她自以為算是想通了,知道趙樸真隻是巧合在身邊伺候所以被帶進宮去的,這下看趙樸真也順眼多了,又和顏悅色地和趙樸真說了幾句閑話,才起身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