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閑話
作者:葛巾      更新:2020-03-10 05:52      字數:3133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臨汝公主到長樂宮的時候,竇皇後正在召見幾個女官,看到臨汝公主進來,便揮手讓她們下去,李若璿依偎到竇皇後身邊,看到那幾個年輕宮女穿著頗為鮮亮,相貌卻隻是平平,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問竇皇後:“母後在做什麽呢?”

  竇皇後一邊替她扶正頭上的簪子,一邊道:“給你大皇兄挑幾個宮女使喚。”其實是李知瑉已經十七了,按皇家規矩,皇子十五就該挑選幾個侍寢的女官,教導皇子男女之事,她怕兒子亂了心誌,壓著沒安排,拖到如今,才開始挑選,這是一等大事,她自然挑得精細,長得太妖豔的不要,輕浮的不要,沒有福相的也不要,反複挑了數次都沒有滿意。

  李若璿笑道:“又給大皇兄挑宮女?你不是才賞過嗎?我看這幾個都不如上次的生得好。”

  竇皇後一怔:“我什麽時候賞過宮女?”原來她那日被東陽公主截了人,大失麵子,又為了這事,元徽帝又有些生氣她處置不當,好些日子都有些不冷不熱的,以至於她自動將這難堪的事抹到腦後,不肯再提再想,更是渾然忘了那幾個隻見過兩麵名字都不記得的宮女已真的按聖旨,被賜入秦王府。而女官們又因為辦差了這件事吃了竇皇後冷臉,更不敢提,因此竇皇後竟是早已將這事忘得幹幹淨淨。

  竇皇後下首站著伺候的黃沅連忙笑道:“娘娘忘了,去年習藝館調教的那一批宮女,當時選了四個,奉了皇命,送去秦王府上了。”

  竇皇後怔了怔,才想起當時那尷尬情形,登時臉上陰晴不定,李若璿卻沒注意竇皇後的臉色,笑道:“有個姓趙的宮女,生得是美,皇兄好像挺喜歡的,前兒得的那珠子,後來賞那宮女了,後來上官公子想買了送筠姐姐,皇兄都沒讓。”

  竇皇後自然記得那珠子,後來還有些後悔那日沒有接受兒子的孝心,反訓斥了他一頓,這些日子母子關係遠了些,她心裏也有些不得勁,如今聽到女兒這麽說,臉色一沉:“還有這樣輕狂的宮女?”

  黃沅一聽已知道是趙樸真,連忙描補道:“姓趙的宮女,那是從內藏書庫裏抽的女官,那天對上東陽公主對子的那個。”她也不求情,也不多說,隻是輕輕點出事實。

  竇皇後想起那日是有個丫鬟站出來對上了對子,免了自己特別尷尬的境地,臉色緩了緩,李若璿笑道:“還會對對子呢?說是記性好,背書背得厲害,所以皇兄特別看重,端午宴會那天還出了個風頭。”說完將那日端午宴的情形說了說,然後又說道:“要我說皇兄也是木訥了些,上官丞相如今父皇正看重,他順水做個人情多好,偏要護著那宮女,就算真疼那宮女,再賞別的東西不成嗎?”

  竇皇後滿臉陰雲,顯然也極不高興,但她自當了皇後後,因知自己見識有限,極為慎言,絕不肯在事態未明前輕易開口。黃沅這些日子卻早已摸透她的性情,知道她耳根極軟,但臉上卻是極固執的,凡事她沒有表態或是決定之前,都還有機會影響她的決定。於是笑道:“宋霑,是那個拒為女主臣的那個宋霑嗎?”

  李若璿好奇道:“拒為女主臣?我看他好像挺狂的樣子,很是刻薄驕傲,但是太子哥哥和皇兄都很是容忍他,他名氣很大嗎?學問如何?”

  黃沅笑道:“這人學問可不得了,少時就有神童之名了,天文地理、音律棋理,樣樣精通,後來聖後當朝,有人舉薦他,他辭以不願為女主臣,很是有名。為著這事,東陽公主很是厭惡他,因此本朝也有人舉薦過他,被東陽公主壓住了。他若是讚許趙尚宮,那是真的欣賞她的才華了,若是能因此讓王爺與宋霑結交一二,將來也是有好處的,那種場麵,若是王爺為了結交上官世家,將珠子送過去,反倒落了下乘,倒不如顯出一副重才的樣子,都說千金買骨,王爺能對一有才華的侍婢都如此看重,那待讀書人,自然又更是不同。”

  她說話極伶俐,句句點中痛處,竇皇後麵色緩和了過來,尤其點到東陽公主討厭宋霑,這敵人的敵人自然是朋友,竇皇後這時也覺得兒子做得不錯。

  李若璿冷哼了聲道:“筠姐姐才華不比那宮女強多了?隻是不忍欺負宮女,才沒上場,那什麽宋霑的定也是容讓了,不然怎麽可能那等學問還比不過一個年紀輕輕的宮女?這麽多年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嗎?要我說啊,那珠子送了上官家,一舉數得,如今倒像是皇兄愛色輕才,連個珠子都舍不得給人呢。母後這兩年也在給皇兄物色王妃了,我看筠姐姐就很好,皇兄卻連順水推舟地討好一下人家都不會,反而護著自己的侍婢……”

  這卻正戳中了竇皇後的心事,她給李知瑉物色王妃已許久,在她心目中,自然是按著太子妃的標準來挑選的,她自己出身不好,在給兒子挑王妃上,在門第這一條上就特別注重。滿京城的閨秀看來看去,不是不夠清貴,就是長得醜了,要麽德行不好,挑來挑去,門第品性相貌年齡,樣樣都好的,也不過兩三個,而這其中,自然是上官筠是其中的佼佼者,出身世族門閥,才華品性那是得過皇上讚許的,更不要說那相貌也是佼佼者了,然而如今兒子卻偏偏不懂事。

  黃沅笑道:“王爺是老實了些,不會哄女人。要我說,上官家的小姐,無論是門第品性才華,那的確是沒的挑。不過,依奴婢看來,這選妃,最主要的,還是得看性情合宜,德行匹配,這王妃選好了,那可是大福氣,譬如我們娘娘,這德行、品性、心性、氣度,哪一點比出身世族門閥的閨秀們差了?要不怎麽說皇上英明呢,若不是聖心知道我們娘娘這是天生的鳳命,知道我們娘娘的好處,怎麽就從潛坻到得登大寶,都敬著我們娘娘呢?這在民間啊,叫幫夫命,在天家,那就是天定真鳳啊。”

  這一句話才是真正說到竇皇後心裏去了,她心中就一直隱隱覺得自己出身小家小戶,卻最終成了真鳳,可知命該如此,說不得,也是自己多年賢惠操持後院,替皇上分憂解難,生兒育女,皇上才順順當當地登基為皇,而皇上也是看到了自己的好處,才一直對自己分外敬重,不肯教別人欺了自己去。

  李若璿道:“筠姐姐品性好,又不貪圖富貴,才華又是一等一的,連父皇都誇獎過她,難道還配不起皇兄?”

  黃沅恭敬賠笑道:“公主說得是,上官小姐才華,聽說那是不少男兒都比不過的,還彈得一手好琴,正好秦王爺也是好樂的,想必兩人真相處起來,以上官小姐的聰慧,定是能讓王爺高高興興的,學問上也定是能有進益。河西上官家,聽說前朝,也是出過皇後的,世家小姐,那矜貴嬌養起來,聽說前朝公主都比不上的。”

  李若璿詫異道:“連公主都比不上?”

  黃沅輕輕笑道:“論前朝時,咱們李家也是河東門閥世家,因是武將世家,飲食上倒還罷了。河西上官家,那可是衣食住行,都是講究得不行,我聽說修了個園子,因怕泥濘,便用青錢千萬枚,串起鋪路,再在錢間種綿草,讓茸茸細草從錢孔縫隙中長起,這般下雨也不怕滑和泥濘,又特別清雅,就有個名頭叫什麽青錢路,還說這是視錢如土的意思呢。還有,夏日之時,上官家設宴,鑿了冰山解暑,用侍女持巨扇扇風,赴宴的賓客居然要穿棉衣。其他衣食上的講究,就更不必說,隻說一條,上次上官小姐進宮係著的那條素裙子,那是白孔雀毛挑了蠶絲慢慢織出來的,公主不知,那白孔雀,十隻裏頭也未必能找出一隻白的來……洗不了幾水就不能穿了。”

  李若璿道:“難怪我說那裙子又輕又軟又滑的,沒見過這料子,原來是這般大的來頭,怎不見貢給皇家?”

  竇皇後冷嗤了聲:“什麽青錢鋪路,冰山度暑,前朝這奢靡之風,就是亡國之種。你父皇一直要後宮勤儉節約,不許鋪張,那一條裙子,也不知殺了多少孔雀,怎麽忍心穿在身上?如石崇之流,架子鋪得再大,傾覆也是瞬間的事。”

  李若璿看竇皇後教訓,也不敢再說,隻是笑道:“我看筠姐姐不是那等人,怕是也不知道那裙子的來曆。”

  竇皇後不說話,卻是也撞到了她長久以來的一樁心病,自己門第不高,若是挑個門第太高的兒媳婦,將來不服管教,兒子又是個木訥性子,若是被妻子拿住了,怕是日子過得不痛快,但若是挑個門第比自己低的,那就十分不般配,更是不喜,想到這裏,索性也覺得再細細挑選的好,這下連挑選侍寢宮女的事都覺得有些索然無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