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皇上駕到
作者:柳三笑      更新:2020-03-10 05:41      字數:3341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正奇異著,寺廟大門口突然有一群身著袈裟的和尚紛紛擠了出來,一個個口中叫著:“快!快!快!速速前去迎駕!莫耽擱了時辰,惹怒了龍顏!”

  有幾個中年和尚邊走邊聊道:“這皇上怎麽說來就來,也不及早通知一聲,可不是急死我們。”

  “聽說啊,是近幾日皇宮中不太平,尤其是東宮鬧鬼嚴重,這皇上、太子都連著幾日沒睡個安穩覺了,所以……”

  “噓!你可別瞎說,小心殺頭啊!”這些和尚瞧了瞧秦明等人,臉色更加惶恐,畢竟他們穿著金吾衛的朝服,隻以為是皇上專門派來的。為首的和尚道:“你看,皇上的禁軍都提前來了,我們還不趕緊出門接駕!閑話少敘!快走!快走!”

  一群和尚也顧不得台階陡峭,飛也似的跑向了山門處。

  坊間傳言,朱棣行事殘暴,登基後大肆捕殺建文餘黨,就連替他打下江山的許多功臣也難逃劫難,更是一手製造了“瓜蔓抄”這一曆史奇冤,委實令人發指。在這樣凶殘殺戮之下,朱棣也時常負疚於心,深感自己負罪累累,如此身心矛盾,自然是夜夜驚恐而醒,寢不安席,甚至常常夢見被剁成肉醬的景清、炸成酥肉的鐵鉉等冤魂追逐索命。隻是往日這驚恐也就罷了,這接連數日,異象叢生,他安能坐得住了?自然是一早便喚了太子等人一同前來千禧寺燒香祈福,免除心魔之擾。

  秦明等人眼睜睜地看這群和尚跑出了門,才麵麵相覷道:“什麽?皇上要來?!”

  這來得可真的不是時候啊!

  秦明問道:“那我們要不要先走?”

  說話間,不遠處的聚寶門外已經傳來傳令太監吆喝聲,一聲一聲接力傳來,顯然已是十分近了。白齊卻搖了搖頭,說:“這時候更不能走!說不定,七煞門的重頭戲就放在了今天!”

  靈台郎說雷雲最快明日能到,但夏天的氣候瞬息萬變,雷雨提前一天下來也不是沒可能。朱棣為什麽偏偏選了今天來進香,一定是昨夜皇宮之內又出了什麽亂象,朱棣經不住各妃子的抱怨勸勉,這才決定一早便來千禧寺上香祈福。

  既然是這樣,那這一切必然是有人預謀已久,試想下,今日天子朝拜,而後天色劇變,突然降下雷火,燒毀了千禧寺,最後說不定還要將皇上等人活活燒死在這大火中!除了七煞門,還有誰有這樣的膽色和企圖?!

  三人隻是這樣一想,都驚得冒出了一身冷汗!

  但是現在一切都還隻是猜測,沒有任何證據來證實,所以白齊說得對,他們想要保護皇上,徹徹底底地查明情況,這時候就更不能走了,相反還要隨時在這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說不定真相就在今日揭曉!

  三人站成一排在千禧寺大門外守候,靜等朱棣等人前來。

  過了片刻,卻見前方吆喝聲越來越近,還有彩旗飄揚而來,正是手持龍旗的十二甲士開道,後有北鬥、虎豹、日月、青龍、白虎、風、雲、雷、雨、天馬、天祿、白澤等旗三十六麵,並有持信幡、儀刀、立瓜、戟、班劍等武士二十人,威武瀟灑,分立寺廟大門兩旁。

  隨後,禦前太監引路,這萬眾矚目的朱棣攜權妃緩緩踏道上前,再後麵是太子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以及朱高熾的兒子,皇孫朱瞻基,最後麵是羽林衛指揮使曹海,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以及金吾衛左右指揮使魏東侯和司馬城,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官員陪同了。

  按照以往朱棣出行儀仗,這開道彩旗自不必說,星宿、五星、五嶽、弓弩手等加上來至少上百人,隨從官員必還有五府都督、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堂上官數名,其餘都察院、禦史、通政、大理、太常、光祿、鴻臚堂、翰林院、內閣、侍講、修撰、典籍等官員數量不俱載,沿途浩浩蕩蕩,好不壯觀。

  但今日卻是輕車簡行,除了必要的開道旗手和守衛禁軍外,陪同的不過是幾名親信的禁軍指揮使,顯然一是事出突然,準備倉促;二是朱棣也覺得皇宮出了這等異象,並非什麽好事,不想太過張揚;三是進香禮佛,本該心誠則靈,過分隆重反倒失了誠意。

  帝王徐徐而來,帶來的自然是威嚴厚重的氣場。

  三人自是壓著腦袋,不敢絲毫放肆。隻是這三人卻也是形態各異,各有心思。白齊雖低著頭,卻忍不住偷偷地瞄著朱棣,觀察著他的容顏,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皇帝的真容,微微發胖,相貌奇偉,留有須髯,身材並不算高大,但是常年的征戰和殺戮讓他不怒自威,透露出一股迫人的戾氣。

  他暗叫了一聲,果然是真龍之相!

  再看他三位皇子,也各具特點。大兒子朱高熾身材肥胖,麵向溫和,走路一瘸一拐,甚至還要侍衛攙扶,這人在朱棣身後走路時隻敢看地,甚至不敢平視,顯然是個順從之人,對他父親的話語言聽計從,從來不敢造次。

  次子朱高煦身材偉岸,容貌與朱棣頗有幾分相似,一對眉目俊朗,齶下微微有須,鼓脹的太陽穴表明體內真氣充沛,顯然也是習武之人,他雙眼緊盯四處,十分機敏,眼神霸氣之中又透露出幾分殺機。白齊隻是看了兩眼便不敢再看,他擔心這人一眼神掃過來,就會識破他們的企圖所在。

  三子朱高燧,身材消瘦,兩眼最是閃爍不定,他時而看著朱棣,時而暗中觀察大哥和二哥,甚至還討好地提醒權妃腳下的台階,顯然此人最是精明圓滑。

  而走在朱高熾身後的少年是皇孫朱瞻基,此時還不過十歲,卻已經展露出傲人的天賦和氣質,他年紀雖小,卻身姿挺拔,頭顱高昂,雙眼明亮如炬,舉手投足間都是滿滿的皇家氣度,甚至還遠勝於他父親,當朝的太子。

  此人日後必成大器!白齊暗忖道。

  他醉心於麵相分析,樂在其中,而秦明則一門心思都在山腳下的那座龍輦,他聽聞皇上的龍輦除了飾滿寶貴的金玉外,還另藏各種各樣玄妙的機關,這可比什麽金銀珠寶都有意思多了。

  比如昔年建造大明皇宮的木工首領蒯富,曾替朱元璋造過一駕可以自動遮擋陽光的馬車,名曰向日輅。顧名思義,這馬車不管太陽光怎麽照射,車上的銅傘總是能恰如其分地自動擋住太陽,猶如向陽花一般。這樣的龍輦既有好兆頭,又有實用價值,自然深得各朝皇帝的喜愛,這向日輅的機關也成了許多工匠想要破解的機密。

  秦明膽子再大也怕觸怒龍顏,不敢抬頭正大光明地看,便斜著眼珠子用力地瞧,果然這台階的盡頭停了一輛描龍畫鳳的金玉馬車,龍輦很華麗,每一寸都是十分精細,尤其是在陽光下更是熠熠生輝,璀璨至極。但對秦明而言,最值得看的自然還是那個傘蓋,綴滿寶石的傘蓋此時正斜斜地對著太陽,剛好擋住了光線的照射。

  果然如此!秦明暗叫了一聲。

  隻是這傘蓋現在還不知道是人為的還是自己調整的,秦明心想若是自己能上前去掰一掰蓋子就好了,這樣就可以一驗其真偽,卻不想他剛這麽想著,那駕馬的車夫就駕著六匹駿馬,掉了個方向。

  這把,陽光從背麵射了過來,與傘蓋的方向完全相反,秦明心都揪了起來,兩顆眼珠子更是瞪著差點要滾出來,他感覺渾身血液直往腦門上衝,這興奮勁比偷看春宮圖還不遑多讓。

  他捏了下拳頭,低聲叫道:“快轉!快轉!”

  果然,隻是等了不到片刻,這傘蓋就慢慢地轉動起來,再一次正對著太陽,遮住了陽光。

  秦明興奮得差點叫了起來:原來這向陽輅是真的!真的可以擋住陽光!哈哈!我今日非得看明白這其中的玄機不可!

  他整個人完全忘乎所以,再也顧不得朱棣等人正在路過,直愣愣地抬起了頭,整個人支著脖子往下瞧,一欲窺探馬車的機密,這樣看了幾眼,終於是被他看明白了內裏的奧秘,那馬車的傘柄上裝有機括,十分靈活,可以四處轉動,而製造的工匠在傘麵上刷了一種特殊的材料,這種材料一旦受到太陽照射,便會吸收水分而增重下垂,這樣大傘每次都會隨著陽光照射角度的不同自動調整位置,擋住日照。

  所以,這向陽輅的難點不在機括上,而是在這種塗抹的材料上。

  秦明內心雀躍不已,簡直要給這個木工蒯富的巧思,以及自己的聰明才智大大地鼓掌喝彩,隻是興奮了不過片刻,下一瞬間,他就發覺自己觸犯了一個大忌!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第一個發現了秦明,他見這千禧寺大門前居然兀突突地站了三名金吾衛,這其中一人竟然不低頭俯腰,還這樣直愣愣地看著天子,這豈不是膽大包天?!

  紀綱身為錦衣衛指揮使,自然是以保護朱棣的人身安危為己任,登即怒喝道:“大膽奴才,不知道天子巡遊,旁人不得注目嗎?!”

  “你們幾個究竟是何人?為何在此處迎候!”

  他這怒喝,秦明卻還不知情,還在望著龍輦傻嗬嗬地笑著,一旁的白齊和荊一飛真是急得冷汗都冒出來了,白齊急忙用力地扯了下秦明,喝道:“秦明,紀大人在問你話呢!”

  秦明這才回過神來,他隻看了一眼,就被驚得渾身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