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湖中奇陣
作者:柳三笑      更新:2020-03-10 05:41      字數:3595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一艘中等的畫船破霧而來,彩梁碧瓦之下站著一名老者和十幾名上身裸露的漢子。

  為首的正是當日負責金吾衛選拔考試的觀水師易伯。他的身後,十餘名身材矮小,皮膚黝黑,隻穿著短褲的男子,正是傳說中的鮫兵。

  船還未靠岸,易伯便拱手道:“老夫方才先轉了一圈,來晚片刻,還請荊大人見諒!”

  易伯雖然連總旗都算不上,但他在金吾衛中資格甚老,為人又剛正不畏權勢,頗得荊一飛尊重,她也拱手恭敬道:“易伯何須此言,今日之事有勞諸位了!”

  易伯笑道:“不過是清理雜物罷了,小事一樁!幾位快快上船吧。”

  三人一一躍上畫船,秦明笑道:“易前輩,不想今日還有緣再見!”

  白齊也道:“當日易前輩憑肉眼觀水辨真偽,著實叫在下佩服!今日多多勞煩!”

  秦明也讚道:“我說易伯剛正不阿,痛斥了薛晉才叫我最佩服!”

  易伯的眼神何其銳利,早就認出了這二人。他撫須笑道:“兩位英雄出少年,能入金吾衛是朝廷社稷之幸,選拔之事,老夫一向秉承原則行事,這倒沒什麽可說的。”

  他轉頭朝荊一飛道:“對了,你說的那個密道出口是在何處?”

  荊一飛指了指前方有一棵枯樹的水域道:“就在那附近,煩請駕船過去看看究竟。”

  駕船人輕搖船櫓,畫船在湖麵輕巧得就像一條大魚劃開水麵,穩穩地朝指定的水域駛去。

  到了目的地,易伯站到船頭,往水下望去,此處靠近湖岸已有十餘丈,水深更是達一丈多,好在這後湖水清澈見底,荷葉、菖蒲等大型水生植被都比較稀少了,所以一眼望下去還是能清晰看見水底的境況。

  易伯指了指一串陰影道:“這裏果然有一串足跡。”

  這後湖雖然水質清澈,但這水下的足跡在秦明等人看來,完全就像若隱若現的水波陰影,尤其是水底還有泥沙水草遮掩,根本分辨不清,常人別說是站在船頭隔著水看了,就算下了水,在水底認認真真看也很難分辨出這些所謂足跡的走向。

  易伯又沉吟道:“這足跡小如嬰兒,踩得頗深,一直往湖中央行去,顯然是搬運什麽重物,不過好生奇怪啊,若是常人這樣水下行走,隻怕不消片刻就會淹溺,這……可真是怪事。”

  易伯的說法與眾人那天夜裏看到的幾乎一致,鼠兵不足三尺,個如侏儒,足跡自然也就小如嬰兒了,這些鼠兵還搬運著沉重的寶箱,無法浮起遊泳,隻能在水下抬著行走,但是在水裏走這麽長時間的路,不透口氣一般人可真做不到。

  荊一飛道:“那往何處去了?”

  “這邊。”易伯指了指湖心,而後他又朝都船道,“阿泰,你一會兒船搖慢點,今日湖麵有霧,我看起來有幾分吃力。”

  那名叫阿泰的都船應了一聲,再輕搖船櫓,這船緩緩而行,易伯不時地提醒阿泰變換方位,跟著水底的足跡行走,又過了片刻,他突然叫了一聲停,他輕輕揉了揉眼睛道:“此處湖水突然變深了,足跡似乎消失不見了。”

  他又認真看了片刻,歎氣搖頭道:“唉,看來我易牙海真的老了,這才三四丈就開始看不清了。”

  易伯唉聲歎氣,頗有幾分廉頗老矣的心酸,秦明勸道:“此處快到湖心了,想必這些人的藏身之處就在這附近,不如我們下水去一探究竟。”

  易伯道:“也罷,我隻是擔心這些人看不清水下的足跡,找錯了方向。不過,此處已到湖心附近,料想與目的地也不會太遠。”

  荊一飛道:“那還請易伯速速安排鮫兵下水打探。”

  易伯點頭道:“這是自然,不過往日我等隻是打撈湖草,未曾下水,這後湖之下的水深且有暗流,不可不防。”

  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三片模樣奇怪的樹葉,正是用金、銀、錫打造的桃葉形箔葉,此物叫分水箔葉,專門用於檢測水下暗流。大海大江之中,水流常常上下分出幾個層次,上麵看似風平浪靜,一下水卻發現亂如沸粥,叫人措手不及。

  易伯將這三種箔葉丟入水中,第一層錫葉懸浮在水麵輕輕浮動,不曾下沉;而後金銀箔葉緩緩沉入,銀葉到了一定深度又懸浮在兩丈多深的水裏依舊靜懸不動,隻有金箔葉繼續墜落,約莫三丈多的地方突然瞬間就消失不見了。

  易伯眉頭道:“這水下真有暗流,而且速度迅猛。”他回頭望了望幾名鮫兵,似有些擔憂。

  一名鮫兵笑道:“易伯你又多慮了,深湖之中常有暗流,我等自小在洶湧海中采珠,區區湖裏的暗流又算得了什麽?諸位還請放心,我兄弟幾人下去探明情況,立即就上來與你們稟報。”

  “弟兄們,走吧!”

  說罷,船上的十二名鮫兵在腰間係上繩索,口咬短刀,一個個迅速翻身入水,像遊魚一樣消失在視線裏。

  這些鮫兵均來自安南、雷州、瓊州等地,他們的祖輩都是十分罕見的采珠人。這些采珠人從小就從深海中打撈珍珠財寶,他們在水下的天賦和技巧世代相傳,經過幾十代的繁衍和學習,有一些采珠人身體素質開始異於常人,例如身材矮小,心髒緊縮,肺活量增大,能夠在水下長時間地憋氣,更可以承受十餘丈深的水壓。

  金吾衛每年都會征召這樣一批異人,稱之為鮫兵。

  鮫兵入水,隻見水下一片澄淨,四周的遊魚、漂浮物都清晰可見。

  再往下三四丈,這湖底突然凹陷,像一個巨大的深碗一樣出現在水下,這裏的水質開始變得渾濁起來,一股強大的水流洶湧而來,繞著這深凹的湖底快速旋轉,乍一看就像一道龍卷水柱,緊緊護住其中不為人知的秘密。

  鮫兵麵麵相覷,發出幾聲奇怪的聲響,聲音銳利如同海豚鳴叫,這是他們獨有的水下溝通方式。

  眾人都在奇怪,這湖裏怎麽會有如此急的暗流?

  後湖臨近長江,原本是可以一直通到江裏的,明太祖朱元璋在湖心島上設立黃冊庫後,就將此處設為皇宮私有水域,再而後就修建了城牆,並添堵了水道,堵住了後湖與長江的連接。隻是這地上的水脈擋住了,地下的水脈卻誰也不知道,若非今日下來一看,恐怕沒有人知道這湖水是如此之深,並且還有一個巨大漩渦水流。

  想當年,南京城突發水災,這水便是從後湖之中湧出,想必玄機就在此處罷!

  鮫兵們大為好奇,一個個圍著漩渦遊動,這樣看了一陣,幾個人對這一奇異現象終於有些明了,必然是此處有水下暗道連接長江,讓渾濁的長江水衝刷進來形成一個水下漩渦,而後又從另一個出口流回長江,由於特殊地形,江水不犯湖水,水質分化成上下兩層,上層清澈如泉水,下層則渾濁激蕩。

  隻是易牙海說這些腳印一直往水下行去,那這些鼠兵必然是直接跳入深碗之中,被卷進漩渦裏了,這些鼠兵不懼危險,入了漩渦,想必這其中有什麽異樣,這樣一來,他們自然更要進去看看。

  鮫兵向來在大海大江中待慣了,這湖中漩渦雖急,但對他們而言也不足為懼,這些人不過略略想了想,就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圍著漩渦查看,另一路解了腰間的繩索,直接撥開水流,借著旋轉的水勢直接並入漩渦之中。

  水流湍急,快如風旋。

  但鮫兵水下的技術也委實驚人,他們繞著漩渦遊了一陣,漸漸靠近中心,而後用力一振,就掙脫了漩渦的糾纏,直接遊進了這後湖的最中心處。

  隻是到了此處,這些鮫兵一個個都震驚得目瞪口呆。

  縱然他們曾在汪洋之中見過如山脈一樣的巨鯨,穿梭過寶石一樣璀璨的珊瑚群,鬥過惡狼一般凶悍的海狼魚,但眼前的場景還是叫他們為之一震。

  水下赫然矗立著兩尊十餘丈高的巨大石像,看模樣,一為治水的大禹,另一名卻是人頭蛇身的水神共工,大禹、共工,一為治水、一為興水,水運興而不亂,滔滔而不泛濫,是為興國利民之道。

  很顯然,有人專門在這立下了風水陣,用以鎮壓後湖水脈。

  這兩座石像的中間,還擺著一麵圓形的石質輪盤,大小足有十幾丈,刻滿天幹、地支、星辰、神獸,雖然十分精細,但在水流和泥沙的衝刷腐蝕下,已有些許破裂和淡化。無數墨綠、褐黃色的水草從縫隙之中搖擺而出,像一隻隻觸手一樣隨波舞動,看起來既奇絕又古怪。

  不過最讓各鮫兵振奮的,卻是這石輪盤中央,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四個巨大的寶箱,均是朱紅色的雞翅木所雕刻,模樣風格都一般無二。

  鮫兵大喜,示意了下,就迅速上前打撈寶箱,隻是這幾名鮫兵剛遊了片刻,突然這神像四周湧現出二十幾個矮小的人影,這些人一身漆黑,麵色慘白如泡了許久的死屍,口鼻突出像極了老鼠,屁股後麵還有一條巨大的尾巴,正是詭異的鼠兵!

  鼠兵速度奇快,破開水流,迅速朝鮫兵衝了過來。

  鮫兵大驚,但亦很快反應過來,畢竟這些人都是常年在異常凶險的水下作業,應對各類突發狀況都十分迅速。

  他們聚攏在一處,紛紛握緊手中的短刀,並用喉頭發出怪異的聲音,這聲音就像海豚一般尖銳,漩渦外守候的鮫兵聽了,迅速拉動身上的韁繩,警示這水下有危險,同時又有幾名鮫兵解了繩索衝進了漩渦。

  漩渦之內,鮫兵和鼠兵已經鬥在一處。

  這些鼠兵雖然數量眾多,性子凶殘,但在水下畢竟不如鮫兵靈活,這七八名鮫兵左轉騰挪,與鼠兵鬥得難分難解。

  就在這時,一股更加湍急的水流從共工神像的背後噴湧而出,顯然這入水口是在這神像後麵,原本平衡的漩渦一下子完全淩亂了!

  所有的鮫兵、鼠兵都被渾濁的水勢衝擊得四處飄零,眼前泥沙夾雜著氣泡、雜物,早已化出迷蒙昏黃一片,什麽也看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