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不作不死
作者:沙海孤弦      更新:2020-07-29 13:24      字數:2214
  吃過之後,休息了一會兒三人又開始逃亡生活。

  這個亂世中,幾乎所有人都跟逃亡似的,沒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就算你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也一樣生活得不好,被沉重地賦稅和兵役壓迫著。

  賦稅隻會越來越重,你忙碌一生隻能糊口。而兵役!讓所有平民家庭恐慌,一個無法逃避地厄運。

  凡是上戰場的人,早晚都得死。一旦去服兵役,就沒有回來的可能。要麽!成為一個殘疾而被遣送回家。

  要不是人口發展的需要,男人從成年開始就要去服兵役的,直到死為止。為了人口發展,各個諸侯國才有了各自的生育政策。

  男人有了子女後,都必須去服兵役。或者!有了戰功後就必須回家成親生子,再然後重新回到軍隊,去為君王、權力者打仗、送命。

  在這個亂世中,除了權力者外,平民百姓是沒有安穩地日子、好日子。而權力者!他們生活在欲望之中,其實也沒有什麽好日子過。相反!那些得過且過的人,反而生活得很好。

  特別是那些混時混日子享受的君王、貴族,他們才能享受到暫時的幸福快樂。

  其他大多數人,都是沒有幸福快樂可言的。都生活在忙碌、逃命的日子裏,生活在戰亂的惶恐之中。

  走了一段路,發現後麵好像有齊國兵士追來了,三人不得不躲藏起來,讓追兵們走到前麵。此時的他們!兩個傷員,隻有彭舟一個人是健康的。

  副手範從已經失去了戰鬥力,而且還要人背著走。而彭漁!身上也有箭傷。雖然是皮肉傷,可也不能劇烈活動。再則!他的體力消耗很大,很難再像昨晚那樣地去戰鬥。

  果然!齊國的又一支百十人的特種小分隊追殺了過來。

  可能是估計錯了,這支特種小分隊沒有停留,直接往魏國方向追去。

  彭漁是秦國軍人,可秦國與齊國相離著魏國、韓國和趙國。秦國與齊國作戰,必須借道魏國或者韓國。

  因為彭漁的娘親在魏國做“人質”,又加上與魏王有交情。所以!每次去齊國執行任務,彭漁都是借道魏國。

  魏王有人質和與彭漁的約定,所以信任彭漁。

  彭舟不想過這樣地逃亡生活,隻想過平靜地隱居生活。孤家寡人生活在哪裏,與世無爭,豈不美哉?

  如果有緣的話?也可以找個相愛的美人一起隱居,再生養幾個小娃陪伴左右。如果覺得中原之地不安全,就到南方的楚國去。再經過楚國到達南方的大山之中,一家人形成一個民族,生活在大山之中。

  他雖然不是學曆史的,也不是學民俗的,可他還是知道的:在如今雲貴高原那邊,生活著許多隱居者。後來!他們形成了一個個民族。

  當然!也不是所有這樣地民族都是家族似的。但是!差不多就是那麽回事:隱居者與當地人婚配之後一切都改變了。

  你的家族隱居到那邊後,後代們是要婚配的。所以!必須與當地人進行婚配。這樣!文化、血脈就融合了。

  自從接受莊子的生存學以及道家學說思想後,彭舟的人生觀、世界觀、宇宙觀、價值觀有了很大地改變。

  他不想過彭漁那樣地軍旅生涯,不想戰死在戰場上。人生不過是為了活著,為什麽要那麽折騰呢?拿自己的生命去折騰呢?

  要不是被孔子、莊子逼迫,真的!他隻想賴在莊子那邊不走,不想離開心界回歸現實生活。

  這不?被逼迫著出來了,又與彭漁見麵了,他不得不去見娘親和姐姐。但他的心裏還是有自己的打算:等到處理完親情方麵的事,再找個機會走人,去隱居。

  他是一個穿越者,哪裏有娘親、兄弟姐妹之情?真的!我一個穿越者跟你們有毛關係?這個世界上的事跟我有毛關係?

  你們稱王稱霸是你們的事,你們爭權奪勢是你們的事,你們想怎樣就怎樣是你們的事,關我什麽事?隻能說明你們沒有看透人生,不知道人為什麽活著、人活著是為了什麽?

  老莊告訴我們:人生隻是一次生命的過程,跟萬物一樣,隻是為了完成這一次生命的過程。

  所以!我們何必折騰呢?

  活著才是硬道理!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你可以去折騰,那不過是為了活著。而你要是把自己折騰死了,那你何必折騰呢?腦子壞了麽?

  不作不死!你們是折騰才死的。

  可現在!彭舟想脫身已經走不了了!彭漁身上有傷,範從已經失去戰鬥力,他是無法離開的。

  要是彭漁與範從兩人都是健康的,那麽!他會找理由離開的。

  這兩人是秦國軍情處的頭目,是齊國的敵人,跟他們一起走,那不是自找麻煩?

  沒有辦法!看在彭漁兩次救自己的份上,彭舟也不忍心離開。

  是啊!做人要有底線!不管有沒有血緣關係,人家舍命救你你能不顧人家?除非你是畜生,沒有人性,不然都不會離開的。

  彭舟就這麽著,被綁架了,與彭漁、範從綁在了一根繩子上。真的!成了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白天,三人蟄伏在草叢中沒有行動。晚上!彭舟著急著走人,可彭漁沒有同意。

  “也許他們追了一個白天發現人跟丟了,晚上就會在半路上設伏。所以!我們要是晚上走,正好被他們逮住。”

  “你們不是說時間很緊?”彭舟問道。

  其實!秦國的軍情緊急不緊急不關他什麽事。而他關心地是:早日見到“娘親”和“姐姐”,然後去隱居。

  “我們明天白天走,走慢些。過了明天白天,我們基本上就安全了。去魏國的路有那麽多條,他們知道我們走哪一條?是不是?再則!我們不一定走大道啊?我們走小道、草叢,他們哪裏設伏得過來?是不是?”

  “這個?”。

  “明天白天不出事,明晚我們趕一個晚上的路,時間也就趕出來了!睡覺!”彭漁說完,繼續睡覺。

  彭舟對這方麵沒有經驗,為了安全起見,也隻得聽從兄長彭漁的。再則!範從是一個需要別人背著走的傷員,帶著這麽一個累贅走夜路也走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