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
作者:百裏香      更新:2020-07-29 05:49      字數:2164
  劉木匠不到一天功夫,就把畫好的草圖給她送來,她看過之後,除了有些細節方麵和他再溝通了下,稍做修改,大部分都按著劉木匠原定的圖樣去做。

  開工前她先預付了三分之一的訂金,這也算行規,劉木匠要先去選材,把材料找齊後再到她這鋪子裏開工做櫃子。

  孫澤宇休沐的第二日下午,劉木匠帶著材料和工具來到鋪子裏,林嬌嬌把老板娘剩下那點東西全收攏到一起放櫃台上,萬一有客人來買,也不耽誤她做生意。

  打櫃子不是個簡單的活兒,劉木匠一個人忙活開了,林嬌嬌坐在一旁看著鋪子,理著最近的一些賬目。

  孫澤宇這幾天休沐,多半是陪在她身邊,幫她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除了做飯這事她搶著去做,剩下的一些家務活兒孫澤宇想幫她做她也就由著他了。

  這日,劉木匠在鋪子裏鋸木頭,使得鋪子裏四處是木屑和灰塵,孫澤宇拿著抹布在擦鋪子櫃台的灰,順便把那櫃台上的貨也都捎帶擦了一遍。

  林嬌嬌坐在櫃台後看著他抹桌子,也沒攔著,劉木匠沉默不語的幹著活兒,直到孫澤宇擦完台子回去後院洗抹布時,他才湊到林嬌嬌麵前與她說笑道。

  “你家相公挺心疼你的,連這些活兒都願意幫你做,要是我呀,在家才不做這種擦擦洗洗的活兒。”

  林嬌嬌淡然一笑,“他待我是挺好的,這家務活兒也不是非得女人來做,誰有時間誰做唄。”

  她這隨意的一句話,引得劉木匠驚訝瞪眼,她當作沒瞧見,低頭繼續算她的賬。

  老板娘的貨就隻剩下幾件沒賣出的,這裏給攢了幾百文錢,她一直沒過來拿,她都替她收著。

  劉木匠不再與她說話,埋頭幹自己的活兒。

  林嬌嬌抬頭看劉木匠一眼,在這個時代,像孫澤宇這樣的男子,或許真是百裏挑一,再難找到一個像他那樣性格隨和,能夠容得下她的獨立特行的人。

  隻是一句話,這劉木匠已經和她話不投機,不再多說。

  她若不是他的雇主,或許他還得再與她爭論幾句。

  可換了孫澤宇,他就不會這樣,他會聽她講道理,對於她提出的合理要求,他從沒有拒絕過。

  他身上具備著現代好男人的一些優點,這是他們能夠相處到現在的原因。

  林嬌嬌一手托著下巴,望著街道上的人來人往。

  上回他喝醉酒,迷迷糊糊間說了讓她等他這樣的話,他的心意,她是猜到一些的。

  隻是他沒當著她的麵把話挑明,她也就一直容著自己沒做決定。

  這一空下來,他每天在她麵前晃來晃去,晃得她心裏亂如麻。

  她曾想過她喜歡怎樣的男子,她以為她會有其他的緣分,她和他太熟悉了,雖然相處不過半年多的時間,可他們熟悉到就像是相處多年的好友。

  孫澤宇在她心裏有一定的地位,

  她不希望將來會失去他這樣一個默默支持她、鼓勵她的盟友。

  越是珍惜,越是不敢靠近。

  她一個人在心裏暗自糾結時,孫澤宇放了抹布,走回鋪子裏那木匠說話。

  男人之間的話題明顯要多一些,他向劉木匠問起縣城的一些民生問題,當地的居民情況等等,劉木匠一邊幹活,一邊和他聊上幾句,時間更容易打發。

  “孫公子,你這幾日休沐怎麽也沒回家探親呀,我瞧著書院上學的那些書生一休沐多半是回了家,看你家這條件也不像是窮得沒路費的。”

  大概是沒想到劉木匠說話這般直接,孫澤宇楞了一下,這才答他,“我娘子這邊忙不開,等她請了人幫忙看鋪之後,我們再一起回去。”

  劉木匠嘿嘿的笑了兩聲,“你可真疼你媳婦,這是怕她回不去家裏被你爹娘念叨吧?”

  他見過許多出來念書的書生,有些年紀大了,便有媳婦跟在身邊伺候,那些帶媳婦出來念書的那可真是享福,平時一日三餐、換洗衣裳全由媳婦安排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可瞧這孫公子,什麽都願意替自己媳婦做,雖然這林娘子自己做買賣,溝通時也覺得她很有頭腦,比一般婦人要懂得很多東西和道理,可再怎麽厲害,在劉木匠的心裏那也隻是個小女子,在這男人當家作主的時代裏,女人被放置在太重要的位置那是有違常理的,會遭人話柄。

  “娶個媳婦不用來疼,難道還用來欺負的不成?”

  孫澤宇笑著應對,說完往林嬌嬌那邊看了一眼。

  林嬌嬌埋頭看賬本,壓根沒怎麽注意到他們這邊的對話。

  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孫澤宇和劉木匠聊了幾句發現他對自己的做法似乎不太認同,也不強與他辯駁,挪到林嬌嬌身邊坐下,湊近她耳邊看她正看著的那賬本。

  身邊突然多了一人,林嬌嬌嚇了一跳,驚訝的看著他,“你沒聲沒息的突然湊過來做啥呢,得虧這是大白天,晚上可要被你嚇死的。”

  她拍著胸口,順手把賬本合上。

  孫澤宇拿過她那賬本,翻了兩頁,不禁笑道,“你看別人的賬本看那麽認真做什麽?”

  這賬本是老板娘留下的,大概是貨沒賣完,索性把賬本留在這兒,方便她給記賬,誰知她壓根就沒幫人家記賬,隻是記下每日賣貨的數量和金額,其他的都沒按著前麵的記賬習慣去記。

  不記也就罷了,之前賬麵餘額都被老板娘帶走,記不記也沒多大差別,可她研究起別人的賬本做什麽,他們賣的東西截然不同。

  這兩者之間有什麽互通之處嗎?他猜想是沒有的。

  “我就看看人家怎麽記的,想想我那個賬本要怎麽開始。”

  她把舊賬本拿回自己手裏,“我要賣兩個類別的東西,這裏麵成本和利潤相差比較大,我尋思是做一本賬,還是分兩本賬好一點。”

  做一本賬她記錄起來省事,但如果以後一旦做大,要計算成本支出,銷售收入,毛利潤,淨利潤等等時,就會變得很複雜。

  (本章完)